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一剑斩仙 >

第5章

一剑斩仙-第5章

小说: 一剑斩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 ;
第八章 土地几何
    众子弟一听“聚气丹”三个字,全都齐声高呼“老太爷万岁”,兴奋地不能自已。聚气丹是一种灵药,第一境锻体境的修行者服食之后,就可以快速地突破到第二境聚气境,而聚气境的修行者服食之后,可以加深对天地元气的感悟,加快修为进境。这样的一枚丹丸,不知道耗费了多少天材地宝,苏家家大业大,苏老太爷名动朝野,也只拿得出这一颗,可见此丹的宝贵。

    苏青云和苏玉更是激动不已,这两人一个修武,一个修文,是众子弟中最优秀的两人,不论苏老太爷是武考还是文考,这第一名都必然落在兄弟二人中间。苏玉正处于冲击二境的关键时期,苏青云正在冲击三境,都十分需要这枚丹药。

    墨麟儿跟随苏老太爷还没多久,许多问题还没来得及向他请教,见他要考教众子弟,也不由得直起身子专心听着。她已经看不上这枚聚气丹,只是想借此机会检验一下自己的修为和学识。

    苏老太爷见到“聚气丹”三个字收到了如此火爆的效果,不由得哈哈大笑,一捋胡须朗声说道:“好,那接下来我便出题,书吏,你来负责记录,应答者需自报名讳,应答不出者书吏也要录名,我说的可否明白?”

    “明白!”众位子弟齐声应道。

    “好!第一问,燕国土地几何?人口几何?甲士几何?”

    哄嗡一声,全场议论如风拂林海。众位子弟全都交头接耳,疑惑不解,一个个脸上全都是无比惊讶的神色。

    “这算是什么问题?”

    “不考《鸿蒙书》,也不考神意拳?”

    “也不考六艺?不考礼乐?”

    “这算是什么问题?我们是修行者,又不是掌管土地人口的大司田,知道燕国有几多土地有什么用?”

    众子弟竟无一人作答,都在议论纷纷。其实苏老太爷作为七境修行者,众人说什么他都听得一清二楚,但却丝毫不表露出来,只是面带微笑,看着一众手忙脚乱的子弟们。

    “叔常,你是子弟们的文修总教习,你来说说,哪位子弟文修课业最佳?让他来答。”苏老太爷问道。

    苏叔常大为窘迫,他平日里教的是《鸿蒙书》和《周礼》等书,这个问题没讲过,按他所知这群子弟的斤两,能答出来才有鬼了。但他又不能对苏老太爷说“我没讲过”,只得硬着头皮回答道:“回父亲,文修之中苏玉课业最佳。”

    “是吗?苏玉,你来答。”苏老太爷朗声道。

    苏玉听到这个问题心里便“咯噔”一声,他知道,若是有人抢答还好,没人抢答,这问题多半就要落在自己头上。既然苏老太爷亲自点名,他也不可能说不会,只得长跪而起:“回爷爷,我知道有辽东之地八百里,蓟北之地三百里,人口总数么……大概六七百万?……”

    苏玉勉强回答,到最后吭哧吭哧地答得自己都满脸通红,不敢吱声了。一旁的苏伯俞气得直咬牙,燕国土地人口几何,虽然没学过,但这是常识,苏玉答得乱七八糟,简直是丢脸至极。

    苏老太爷脸上的失望神色一闪而过,又问道:“没人知道么?”

    “这算是什么学问?该考书院所教之学!我等是要做修行者,又不是去做大司田,知道这些土地人口又有何用?”一个旁系子弟红着脸高声抗议道。

    苏老太爷脸色一肃,严厉地说道:“你们是修行者没错,但你们是燕国的修行者!若是连燕国土地几多都不知道,将来又如何指望你们为燕国效命,抛头颅,洒热血?《鸿蒙书》这种学问,书院每月都要考上几次,再考有什么意思?我这次,就是要考你们的真才实学,就是要看看你们,平日里到底有没有关心国计民生,有没有关心燕国的振兴大业!”

    这一番话掷地有声,无法辩驳,所有子弟全都安静了。

    “到底有没有人,可以全答?”苏老太爷再次环视全场,所有子弟纷纷低下头颅。

    就在这时,一个清亮的声音说道:“苏起全答。”

    众人惊诧不已,纷纷抬起头来向苏起所在的位置看去,只见他挺身长跪而起,神情平淡自然。墨麟儿也有些惊讶地看着他,不知道他要答出什么答案。

    苏起见老太爷微微点头,便从容地高声答道:“燕国占有两州,土地五个方千里,华夏之地四有其一;燕国人口一千五百二十余万,其中十之五六是隶农、奴隶;燕国成军人口一百四十余万,甲士八十万,十万飞骑北御匈奴镇守辽东,二十万步军镇守上党防备秦国,三十万步军镇守黄河天险防备晋国。此外还有州兵、郡兵及老军二十万左右。”

    “好。”苏老太爷嘉许地一笑,“此题苏起答得好,书吏记下。”

    一旁手持刀笔的书吏开始快速地在竹简上记录。

    子弟们全都面露不忿之色,议论纷纷。

    “哼,瞎猫碰到死耗子而已。”

    “嘿,这废物何曾读过书?我看,多半是二伯给他透题了。”

    “运气而已!后面还有两答,我倒要看他如何出丑!”

    苏玉脸上通红一片,如被火烧。尤其是看到父亲铁青的脸色,苏玉便更加记恨苏起。

    “这废物!明明早就知道答案,却偏偏最后才说,显然是要等我出丑!如此一来无异于狠狠打了我和父亲的脸,这小狗好重的心机!”想到这里,苏玉咬牙切齿地恨上了苏起。

    墨麟儿有些好奇地一捅苏起:“你怎么会知道这些?”

    “正好看过燕国的《地域志》而已。”

    墨麟儿奇道:“那你为何一开始不去抢答?”

    苏起无奈地说道:“我本以为这题人人都会,便不想太抢风头。”

    墨麟儿一吐舌头:“你还不想太抢风头?风头都被你抢尽了!”

    苏老太爷见众人议论纷纷,脸上都带着不忿之色,脸色一沉:“安静!你们都不服气,可有能复述一遍者?”

    此言一出,众子弟们又纷纷低下头去,不敢说话了。

    苏老太爷哭笑不得,见众人全都安静了,便不再纠缠此题,继续问道:“第二题,天下贤臣名将,著名修行者,说出最敬佩的一位。”

 ;。。。 ; ;
第九章 惜乎天下无英雄
    此问一出,众子弟七嘴八舌,立刻炸开了锅。在座的各位子弟全都是修行者,贤臣名将也许不知道,但天下著名的修行者必然是如数家珍,一清二楚。这种问题是平日里众人最津津乐道的,一时间人人踊跃,生怕答得慢了。

    “苏登孝先答!”

    众人还在哄哄然议论时,一个身材略微发胖的年轻人已经第一个抢先开口了:“我最敬佩的,自然是爷爷您了!爷爷现在已经破了七境,是整个大燕国为数不多的强大修行者;又曾孤身北上,逼迫匈奴签订盟约,获封‘文信君’;数十年来历经两位燕君,有匡扶社稷之功,功业赫赫,威名远播,所以,孙儿最佩服的贤臣与修行者,自然是爷爷您!”

    此言一出,众位弟子全都纷纷大呼“无耻”。在这个问题上竟然公然拍老太爷的马屁,而且还拍得如此有理有据不露痕迹,简直是犯规。许多弟子已经纷纷后悔:“对啊!老太爷也是修行者啊,我怎么没早点想到这点?”

    苏老太爷仍旧是满面含笑,看不出态度:“那你说说,我的过失之处何在?”

    苏登孝一愣,万万没想到老太爷竟然还有这一问。他嗫嚅良久,小声说道:“爷爷什么都好,没、没有过失之处。”

    苏老太爷面露失望之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你连当面指出我的过失都不敢,日后又如何能够当面指出君王的过失?下一个!”

    苏登孝满脸通红,赶忙坐下。

    众子弟见苏登孝碰了钉子,不由得窃喜起来,但也有一部分子弟明白过来,苏老爷子这个问题虽然看似简单,看似人人能答,实际上却是个坑:不仅要答出名字,还要讲出道理,甚至要指出这位贤臣名将的错误。如此一来,众人都开始低头沉思。

    “苏邦彦愿答。”一个青衫少年高声说道,“我最佩服的能臣和修行者,乃是当今大秦丞相文玄枢!”

    此言一出,众人哗然。燕秦虽然无世仇,但燕国的世族全都对秦国新法嗤之以鼻,视秦国为“蛮夷之地”、“虎狼之国”,燕国国内的修行者比秦国多出两三倍不止,放着燕国国内的诸多修行者不提,偏偏要提大秦丞相,这是说燕国无人么?

    苏老太爷却不动声色:“好,便说说文丞相。”

    苏邦彦见众人一片哗然,知道自己的说辞已经成功地吸引到了众人的注意,微微一笑朗声说道:“大秦丞相文玄枢是文太后兄长,三朝老臣,权倾朝野,在秦国上下有无比巨大的影响力;商鞅奉行苛法,世族多有动乱,若无文丞相坐镇,恐怕秦国早已大乱,改朝换代也未可知,此可谓镇国安邦之才;商鞅暴死之后,文丞相举荐的明夕照成为大将军,将相相和,权位稳固无忧,在秦国国内说一不二,比晋国摄政王谢亭阁权势还大,所谓‘位极人臣’,不过如此!”

    此言一出,众子弟纷纷叹服:“果然不愧是苏邦彦,答得真好!”

    却没想到苏老太爷面色一沉:“你读过商鞅新法?”

    苏邦彦一愣:“未曾读过。”

    “那‘苛法’一说,从何而来?”

    苏邦彦已经隐隐觉出不对,只得硬着头皮道:“保甲连坐,人伦尽丧,商鞅苛法,人尽皆知。”

    苏老太爷呵斥道:“你未读过《商君书》,只凭道听途说便认定秦国新法是苛法,此一错!秦国新法庶民拥护,隶农踊跃,举国上下无不奉为圭臬,你却说新法乱国,全仗文丞相镇抚,此二错!商鞅暴死之说无凭无据,你却不加考虑便说出来,此三错!明夕照成为大将军乃是因为他从行伍做起累计军功,且在大战中多有明断,故秦君特意拔擢,绝非依靠文玄枢的关系,此四错!你评判贤臣只看权势威望,不看治国之能,此五错!坐下,勿复再言!”

    苏邦彦被驳得面红耳赤,羞愧地无地自容,赶忙坐下,不敢再说。

    众弟子见苏邦彦和苏登孝全都碰了钉子,不由得心中暗暗害怕,不敢再贸然回答。还有一些子弟暗自庆幸:“幸亏没有着急作答,否则被老太爷当场斥责,脸可丢大了。”

    苏老太爷面露失望之色,看了看苏青云:“青云,你来说说。”

    “是,爷爷。”苏青云长跪而起,“孙儿最佩服的修行者,当属我大燕国第一游侠剑客聂让。”

    “好,便说说聂让。”

    苏青云精神一振,朗声答道:“聂让先生已达七境巅峰,隐约摸到八境门槛,除了那些隐世宗门以外,聂先生已经堪称世间第一高手;聂先生为人豪气任侠,路见不平每每拔剑相助,扶危救困,惩奸除恶,以有情道练剑,发誓斩尽天下不平之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