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GL电子书 > 秦晋之好 >

第29章

秦晋之好-第29章

小说: 秦晋之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窗外不知何时又飘起了雪,秦康掀了棉皮门帘钻入房中,刚想要说什么,抬头,望着床边一家人合乐融融的样子,愣了愣,低头看了看手中那热呼呼的手炉,思量片刻,咧着嘴快步走了过去,看来那里要更暖和一些呢。
  
  




第 34 章

  同样的雪,不一样的心。
  晟毓站在窗前看着那天空中的白,思绪跟着纷纷扬扬了起来,那个远方佳人的点点滴滴似溶入了骨血一般,无时无刻的浮在脑海中,回忆成了一种习惯。
  她六岁那年,头一回在书中看到了对大雪的描写,拿着书跑到自己跟前,睁着那水汪汪的大眼睛,指着那白纸黑字:“毓儿见过雪没?真是像书上写的那么漂亮吗?”
  小心的把那香软的小人抱入怀中,想着儿时在北方头一回看到的那银妆素裹的壮观景色,那气势又怎是书中几行字能够表达的。
  “毓儿,毓儿。”久等不到答案,小美人仰着头,抓着她的衣袖,一声声的催着。
  “雪呀就像是飘在空中的絮,冰冰的冷冷的,落到手心就化成了水,坠到地上就盖住了脏,积厚了就把一切都变得白净了,阳光照上去闪着光透着亮。”用最为浅白的话来形容。
  长长睫毛轻轻眨着,小脑袋一歪:“咱们这儿会下吗?”
  “会吧。”虽明知江南下雪不太可能,却不忍心看着她失望,小心哄骗着,心里却盘算着,待她再长大些,带着她去北方看那美景。
  “那说好了,你要陪我一起看哦。”
  “嗯”
  她一年一年的盼着,终于在她十岁那年,永州落了雪,本该是一件高兴的事,谁又会想到,自己的无心之失,让她对雪再也提不起兴致来。
  如果时间能够倒退,一切能够重来,一定不会和商睿下那盘棋,不会惹她不高兴,不会一时赌气没去追她。
  永远忘记不了,她独自站在结了薄冰的小湖边,在风雪之中,那透着孤寂的小小背影。
  红着眼,咬着牙,冻得发青的小脸上写满了委曲。
  不肯跟自己回房,竟在看到偷跟在自己身后的商睿,一跺脚,转身就要跑。
  她才多大,站了这么久,脚早就麻了,眼看着她身子不稳,人往前栽。
  心头的弦瞬间就断了,什么都不想,身子比脑子更快,用力将她向后推,自己却掉进了那冰冷刺骨的湖水中,耳朵听得明白,在那破冰声后是那小人的哭叫。
  连挣扎都没有,身子就僵了,人往下沉,睁不得眼,没有害怕自己会死,却担心那孩子会伤心。
  鬼门关里转了一圈,再睁开眼,看着围在床边的家人,唯独缺了那小小身影,心口像是失了什么一般,透着淡淡的失落。
  后来才知道,自己失了魂,琳儿跟着丢了魄,不哭不闹,不吃不喝,不言不语,两眼发直,紧跟着发烧,昏迷,叫不听,摇不醒。
  姨将她抱到自己身边,像是没有生气的娃娃一般,闭着眼,一动不动。
  握着那小小手,努力的凑到她耳边,用嘶哑的声音:琳儿,琳儿的叫着。
  谁会想到,自己的呼唤比那仙丹灵药还管用。
  看着她,睫毛颤动,缓缓睁眼。
  那时才明白,她在自己心中的不同。
  恨呀,恨自己这女儿身。
  
  踏着雪,缓缓的走到了那大厅外,晟毓收住了脚步,看着那灯火通明的,听着那时不时传出的说笑声,心里硬是生出了怯意。
  想回头,躲在自己的房里,不听不闻不问。
  “小姐怎不进去?就等您了呢。”伺候忙碌的丫头看到呆站在屋外的晟毓,好心的出言提醒。
  “嗯”无意识的应了一声,晟毓拖着步子,踏进了门。
  抬眼,祖父,祖母早已端坐在那主位上,爹落坐于祖父身边,两人正说着什么,紧挨在爹边上的娘亲笑意盈盈的听着,侧目看到坐在祖母身边的那一大家子后,不免心中别扭了起来,多了几分厌烦。
  毓琉璃听到动静,回过头,看到了女儿傻站着,宠爱的一笑,向她招了招手。
  心头寒意顿时去了几分,晟毓走上前去,恭敬的向祖父母问了安,赔了罪,又一一向长辈们打了呼唤,这才坐到娘亲身边。
  人到齐了,菜也全都上桌了,虽说大户人家规矩多,可难得这一家老小全聚着,食不言这一套早早的就给丢了,只是一条,是这儿,开饭之后,公事免谈。
  于是,本就没话好说的晟毓就更加的安静了。
  
  大家边吃边聊,看似融洽,实则暗涌不断,原本,晟家产业由儿子继续谁也说不得什么,可偏偏,晟诺名义上是入赘女婿,不止如此,她膝下无子,女儿也是过继的,这么一来,家中姐姐姐夫们打起了主意。
  晟芸这一房倒还好,晟毓虽然过继,却是她亲生女儿,弟弟将她识为继承人,她当然乐见其所,另两家可就不对了,明着暗着小动作不少,就指望着自己的儿子,能够争一争这庞大家产。
  晟仁当年能够不动声色,将晟家并吞,又岂会是那看不透彻的主,且不说,他一直对晟诺心有愧疚,就以这孩子的能力手段,他就视她为不二继承人,有了这么一个能干的女儿先例,对那个后起的孙女自然也是看重,他可不会让那几个没出过力的女婿占这便宜,想要分一杯羹,先要拿出本事,只是有些事碍于世俗,他不方便开口,反正女儿压得住,他自然乐得清闲,继续装糊涂。
  面对面的坐着两房人,气氛微妙而又尴尬,只是,面子上的事,不点破。
  晟诺十年如一日,吃饭时,总爱亲手给妻子布菜,全然不将那些,入赘惧妻的风言风语放在心上。
  “四弟真是体贴,若你姐夫有你一半就好了。”晟苒开了口,这话虽看似羡慕,却是别有用心,只不过挑个头而已。
  晟诺不经意的挑了挑眉,原以为这争产之事轮不到自己头上,谁知道还是躲不过,云淡风轻一笑:“姐夫,姐姐这话可是怪罪你呢。”打了个太极。
  “只怕我是也没法子做得像四弟这么好呢。”傅矍语带双关的挡了回去。
  毓琉璃扬眸,勾起嘴角笑的让人失魂,侧过头无限深情的看了丈夫一眼,“确实没有人能及得上她呢。”
  晟毓低着头,隐去眼中的笑,这场面见多了听多了,对面那几个,哪儿是爹娘的对手,不知死活,再抬头,正对上那两个表哥并不善意的目光,想起儿时,他们在背后嘲笑自己是没有人要过继他人的赔钱货,眸心不由得冷了几分,她不会让他们有机会,更不会让爹娘失望。
  似是察觉到了她的目光,晟苒又开口了:“许久不见毓儿,清减了不少。”
  毓琉璃给女儿夹了菜,难得与对面的意见一致:“总不懂好好照顾自己,多吃点。”口气透露的是浓浓的呵护。
  也给娘亲夹了菜,无声的表达着谢意,晟毓自幼由毓琉璃一手带大,比起长年四处奔走在外的晟诺,母女之间的感情深厚许多。
  “毓儿,明年也二十了吧。”总有人,那壶不开提那壶。
  虽然早料到这火一定会烧到自己身上,就算从小就定了亲事,可年近二十未嫁,终难免落人口舌,何况还是有心之人。
  “也该早些完了那婚事了,女儿家,抛头露面总是不好。”果然说到了重点。
  晟毓一言不发,对方是长辈,台面上也只能由着她说。
  毓琉璃放下筷子,轻轻拍了拍女儿的肩:“这么能干的女儿,我怎么舍得让她早早的嫁了。”
  “毓儿再能干,可终究是女儿家,自古男主外女主内,何必非要吃那份苦,早早嫁人,为夫家生儿育女才是女儿家该守的本份不是。”话音刚落,晟苒便被两道寒光刺了个通透。
  怎会听不出那话中的含沙射影,璃儿不能有儿女,还要被外人嘲笑不能生养,这本就是晟诺心头一根永远拔除不掉的刺,就算是亲姐姐,也容不得她这么说,刚要开口,那柔荑却在桌下轻轻在自己腿上一按,侧过头,收到她眼中的信号,硬生生的将那怒气忍下了,坐在另一侧的晟毓,手在桌下也是握了又松,松了又握。
  “瞎操心,儿孙自有儿孙福,”知根知底的晟白氏开了口,阻止女儿,回过头又对着毓琉璃慈爱一笑,安抚她的委曲。
  “话是这么说,可当娘的总还是要操心的。”晟苒看了看儿子:“要说到这婚事,我家子卿也不小了呢,我也正为他的婚事犯愁呢。”
  晟白氏听女儿转了话头,也没在意,自己的亲外孙总还是要关心的,“子卿可有中意的女子?”
  晟苒笑答:“还真是有一个,说起来,还算是沾了亲的呢。”
  “哦?是哪家的姑娘?”
  “三月前,子卿去永州时,看到唐家那姑娘,可是心心念念的呢。”
  “……”
  
  入夜,晟诺闷闷的坐在床上,这顿饭吃的太过窝火。
  毓琉璃脱了外衣,窝到她身边,素指轻点她的鼻尖:“何必去在意他们。”
  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委曲你了。”
  “傻话。”毓琉璃轻轻在她唇上咬了一口,斜靠到她中,“他们哪儿伤得到我,倒是我们女儿,只怕是气得不轻。”女儿当时身上散发的那寒气,连她这个当娘的,都受不住。
  “那孩子,心思太重,只怕要伤了琳儿”她是过来人,自然知道女儿的纠结。
  “她这性子,怎么就十成十的像你呢?”毓琉璃语带报怨,想到往事,又忍不住狠狠咬她一口。
  晟诺被她咬的无怨无悔,拥着她的手臂却是越收越紧:“真想告诉她,我们的事。”实在不想女儿和自己一样,犯那伤人伤已的错。
  “别忘了我们答应过玲珑不说的。何况琳儿那丫头的性子,只怕我们家毓儿是难逃出她的掌心了。”毓琉璃说的十分有把握。
  晟诺听了这话,失笑,她怎么就忘记了这事了,亲了亲妻子的额头:“幸好,琳儿的性子像足了你呀。”
  




第 35 章

  转眼,还有两日这一年就要结束了,大雪已停,偏避的小山村也透出了几分迎新的喜气。
  小炉烧的旺,房中有些宣闹,几个女人围着炉子,叽叽喳喳,林霜母女,脸上挂着相似的笑,不亲不疏,礼貌却不真切,毕竟那些人的心思,她们心里还是明白的,只是,人活着,总免不了交际,来者是客,无论如何,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
  听说三年前,共嫁一夫的那对姐妹,带着孩子回来省亲,相识的过来探望,不相识的凑个趣,打着串门子的旗号,盘算着能不能看出些门道,挖出点是非,茶余饭后。
  
  “这孩子好相貌,将来一定和她娘一样,是个小美人儿。”小粉团虽被围观,却很有大家风范的保持着笑,引得观者赞叹不已。
  身为人母,女儿被夸赞,好儿回以浅浅一笑,算是感谢了那人的夸讲,心中却翻着白眼,看着这个身形有些臃肿的中年妇人,终于在记忆的一个小小的角落找到了线索,该称她云二婶吧,好像村中某个铁匠的媳妇,三年间变化还真多,她可不记得,离开前,这人和家里有什么交集,真是变了呢,一时间竟对这自幼生长的地方有了一种陌生感。
  又听着她们扯了几句,好儿努力的保持着微笑,看着娘亲与她们周旋。
  家长里短的,客人们说得起劲,把这儿当作自己的家一般,没完没了的。
  “我说,你这女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