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傅阳春秋 >

第12章

傅阳春秋-第12章

小说: 傅阳春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国人需要承担保卫国家的义务,也就是出征作战。而野人居住在城外,负责耕种,社会地位较低,甚至没有姓氏而只有名字,他们不是贵族出身也不能做官,但他们不用上阵打仗,所以也称之为庶人。”班长端木莹解释道,“但我听说许多国家因为战争需要,开始强迫野人参战,因此不少野人选择了逃跑,他们背井离乡,在各国间流窜,甚至有不少野人组成了类似山贼野盗一类的组织,其实也只是为了生存。”

    “真的有野人?那……那我们昨天去的地方是真实的?”

    “这是什么话?当然是真实的。”

    “那就是说……那就是说……”

    “御风,这不是好事儿吗?不要太激动,你也算为咱们班露脸了。”

    “我的五十刀啊!”御风大叫一声,一溜烟的跑出教室。

 ;。。。 ; ;
一、学院服饰
    “没找回来……”御风垂头丧气的进了寝室。

    “别去想钱的事了,今天下午大家集体去量身,要定制学院统一服饰。”梦琳带来了新消息。

    “终于要有校服了!这可是保卫国家英雄的象征。”

    一旦穿上校服,也就更会觉得肩上责任重大,城中百姓的信任,绝对不能辜负。

    医务室内。

    小雪身材果然要比我好……梦琳拿着手里的两张测量结果单,目光落在“八十七”这个数字上,又看了看自己的“八十”,露出羡慕的神情。

    “梦琳,等下我能不能请求老师把我的校服做大一号?尤其是上衣。”

    小雪还要为以后的发展留出提前量吗?难道说她还在突飞猛进的成长?实在是羡煞人也。

    “校服应该每年都会换新的,不用那么担心自己身材变化会导致衣服变紧啦。”

    “我不是那个意思梦琳,”小雪压低了声音,“我不喜欢自己胸部的样子,我想穿大的衣服这样就看不出来了。”

    “哈?小雪你没发烧吧?你知道多少女生想有你这样的身材么?我都有一点点的羡慕,想知道你是怎么做到的呢。”

    “可是,原来……原来人们都说妖女才会像我这样子……”

    本来就被认为是妖女而被排挤的小雪,加上同学的嫉妒,被说成扎样,太过分了,也难怪她自己的衣服都是宽大款的。

    “跟我来。”梦琳拉着小雪来到更衣室。

    “小雪你看,女生都喜欢自己身材好,有曲线美。在这里再没有人会认为你是妖女了,也没有人小看你,说你坏话,所以不要再去想曾经别人对你的评价。另外小雪你的身材也并不夸张对不对?不会说非常引人注意。女生嘛,爱美是天性,就像小雪你换了新的发式会高兴一样,穿上合身的校服展示真实的美丽不是很好吗?既然来到傅阳学院,我们就要和过去的自己说再见,不要再去想那些不愉快的事情了。”

    “梦琳……”小雪扑到梦琳身上。

    “小雪,女生最重要的是要自信,要相信自己是美丽的,充满朝气和阳光的才行。来,告诉梦琳姐姐你成长发育的秘诀吧……”

    等两人从更衣室出来,四班其他同学已经完成了量体。

    “不好意思,我们交晚了。”

    “没事的,你们是……四班的。”老师把他们的测量结果单放入了四班的夹子。

    “老师,校服什么时候能做好?”

    “大概两个月的时间吧。”

    “哎?需要那么久吗?”

    “是啊,每一届学生都会这样问呢,等你们回到班里就知道了。”

    ……

    “报告!对不起老师,我们迟到了。”

    “上官、南宫,快回到座位,就等你们了。”

    “四班的各位同学,你们知道学院统一服饰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吗?”老师这个问题就像在问小学生。

    “委托制衣店统一定做。”

    “找裁缝手工制作。”

    “难不成有大型的流水线制衣机?”

    “都不是,你们可能想不到,傅阳学院学生身上每一件学院服饰都是由城中百姓一针一线亲手缝制的!”

    班里瞬间安静下来。

    “大家周末都去过城里了吧?傅阳城中的女性除了一般的家务劳动之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为学院学生缝制服饰,制作一套服饰工序十分复杂,往往需要多人协作,即便这样也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完工。这不仅仅是因为服饰工艺难度高,更是百姓们希望能够缝制出最结实耐用并且美观的服饰。如果你们注意观察高年级同学的服饰就会发现,虽然款式颜色大都保持一致,但其实每个人的服饰都有其独特之处。”

    班里同学都流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校服常常被学生视为劣质服装,从来没有人听说过一身校服要如此费时费力的去精心织造。

    “城中的百姓们每年会要走这一届新生的名字,将你们的姓名连同她们对这个名字最美好的祝愿都用手中的针线表达出来,绣成各种花纹和图案。要知道,你们服饰中的每一针都饱涵了城中百姓的期望,因此学院服饰对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事物,绝对不允许有任何故意损坏的行为,如果破损了需要自行缝补。而且,我们从来不称其为校服,校服二字根本无法体现出这里面的情谊,希望大家以后也不要这样叫。”

    老师转身写下一首古诗——卅载綈袍检尚存,领襟虽破却余温。重缝不忍轻移拆,上有慈母旧线痕。

    “你们来到了列国世界,远离了家乡父母,但城中百姓对学院每一个学子的情谊是不输于亲情的。”

    从此,和往届的学生一样,再也没有人说“校服”这个词了。

 ;。。。 ; ;
二、社团纳新
    “听说了吗?明天是社团的纳新日哎,小雪想去参加什么社团呢?”

    “我不清楚,其实我从没参加过任何社团,也不太想参加,要学校不是必须要求加入社团的话,我想……”

    “那可不行,老师不是说得很清楚么?参加社团也是丰富我们阅历,全方位锻炼能力的必经之路。而且我们平时只能和本班的同学交流,通过社团活动就可以和其他班级甚至其他年级的同学加深了解,不是很好吗?”

    “可是……我对社团的事情完全不了解。”

    “没事,有姐姐我在呢。”梦琳拍拍胸脯,转过头问御风,“御风,你要参加什么社团吗?”

    “我也没想好呢,先看看你们的选择再说。”

    说到社团,还真是很难选择的事情。

    从内心讲,御风对参加社团有着心理阴影,初中的时候有过社团活动,在加入社团之后大体会出现有两种状况:一是刚开始大家兴致很高,要不了多久有人就会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退出,直到创办者也发觉索然无味而离开,所谓社团也就宣告解散;二是社团逐渐的被几个活跃分子所控制,完全以这几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活动也成了他们的个人秀,其他成员要么跟着他们打下手,要么就被挤出社团。

    不管出现哪一种状况,都实在是不喜欢,但这两种情况御风偏偏都遇上过,于是在他感觉社团是个非常鸡肋的存在,用心去做得来的往往是失望,不用心就更没有意义在上面浪费时间。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层原因,参加社团就意味着和自己的好友相处时间少了,而朋友在社团交到其他朋友,有时就会对自己变得冷淡起来。虽然知道这种想发是狭隘的,但御风仍然控制不住自己会这样担忧。

    第二天一早。

    “天气不错嘛。”站在阳台上看着天空的梦琳呼吸着新鲜空气,“昨天我还怕下雨刮风延误了纳新,看来是多余的。”

    “梦琳,你这么喜欢加入社团啊?”

    “嗯,之前初中没有加入过,所以特别想试试看。”

    “那我们吃过饭就直接出发吧。”

    “要不我们还是分头去吧,我和小雪毕竟是女生,感兴趣的社团应该和你们男生不太一样。”

    “没……没关系的,我想相差也不会很远。”

    “不用勉强自己,其实御风也想参加男生多的社团对吧?毕竟这个学校女孩子太多了。”

    ……

    还没等御风吃完饭,小雪和梦琳就穿戴整齐准备出发了。

    “这么早就要走吗?”

    “没事,去晚了怕要排队,不如早一点去把各个社团都了解一遍。”

    “那等我一下,再怎么说也是同一小队,应该一起出发才好。”

    “同一小队也不是要做什么都在一起嘛,你还是慢慢吃饭,不要着急。”还没等御风回话,寝室门砰的一声关上了……

    果然又是这样!

    学院小训练场旁的长椅上,常常是情侣们约会的地方,而此时除了御风以外空无一人,也正如他现在的心情。

    “不是要做什么都在一起。”为什么他受不了这句话?

    或许是听到了太多次了。

    每一次把对方当做最好的朋友,每次都想无论什么都要与朋友分享,也想做什么事都能在一起,他知道这样想很愚蠢,很幼稚,很可笑,可就是控制不了自己,更掩饰不住在在听到那句话时的失望。

    “要给朋友留下私人的空间。”

    “你想着好朋友就要什么都一起,别人可不会这样想。”

    “人家又不只有你一个朋友,跟你走的那么近,其他人不高兴怎么办?”

    “你这叫占有欲太强,凭什么你的时间都可以给我,我的时间也就都要给你?”

    “我没有让你这样重视我,你做那些事不都是心甘情愿的吗?可要是你期待同等的回报那不可能。”

    御风承认这些话有道理,也承认自己的想法很自私,可是……可是他们不能理解一件事,那就是御风只有这一两个朋友,因此会将全部的热情和精力投在他们身上,没想到这样做反倒给了朋友们压力,每次的结果都是这仅有的这一两个也与他渐行渐远。

    很多人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他们最终往往都选择了另一条道路——广交朋友,似乎和谁都不错,和谁都说得上话,表面上看很是得意,但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这种朋友大多不是交心的知己,更多的只是吃吃喝喝的逢场作戏。他们满足于朋友的数量,交往面的广泛,似乎做什么都能左右逢源,可是真有需要的时候,这种朋友便一个接一个的消失不见。

    “关键时刻朋友是帮不上忙的,人啊还是要靠自己。”有个很成熟的人这样对他说过。

    明知道不是真心的朋友,却要用表面的交往来麻痹自己,既然关键时刻都是靠自己一个人,那么交上再多所谓的朋友又有什么意义?只是为了向他人也同时向自己说“我是个朋友很多,人缘很好的人”?越来越多的人都是这样,相互的麻醉着,一直到毕业或者离开这个集体,便再也没有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