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盛世收藏 >

第14章

盛世收藏-第14章

小说: 盛世收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孔信双手捧起玉璧,紧皱的眉头渐渐舒缓开来,罗子庚适时地递上手电筒,孔信打开,仔细看玉璧的纹理,半天之后,嗯了一声,“确实像是有黑色沁斑。”
  罗子庚心头一动,“东西不对?”
  “……怎么说呢,”孔信淡淡道,“这玩意儿看着挺老,只是……这样吧,”他踢了踢孔义,“去打盆开水过来。”
  孔义眼神在他们俩之间一转,明白罗子庚这是要倒霉了,于是立马乖顺地转身去打开水。
  孔信手里摸着玉璧,“他看上去是一块西汉的蒲纹璧,小子,思春了?”
  “!!!”罗子庚猛地抬眼看向他,抿紧嘴唇,不知道这人抽了什么风。
  孔信笑眯眯地用眼角瞟他,“蒲纹璧在当时有大用处,是男方向女方家中纳采时用的,你说,你还不是思春了?”
  罗子庚:“……”
  “什么?什么?”孔义夹着脸盆拎着开水瓶兴冲冲奔过来,“我刚才好像听到说什么思春。”
  “你听错了!!!”罗子庚恼怒。
  孔信将玉璧放进脸盆中,拎着水壶缓缓倒了下去,悠闲道,“来,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先给你的宝贝洗个白白……”
  “……”罗子庚极度不爽,他已经出离郁闷了好不好,天还没亮就被孔义拖出被窝,昏头障脑地陪他逛鬼市,头脑发热买个垃圾,回来还得挨一顿冷嘲热讽,这样的生活真是够了!
  几分钟过去,孔义指着脸盆大叫,“哎哟我日他爷爷个腿哎……子庚你的玉璧怎么变成面皮皮了?”
  =================================================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机智的洛哥哥】和【为什么呢?】丢的地雷,我会加油写的,MUA~~
  ☆、15·二少风流债
  罗子庚心底一片冰凉,盯着盆子中半融未融的玉璧,一种难以言表的苦涩涌上心头,喃喃道,“这是……这是怎么回事?”
  孔信伸着一根修长手指抄抄那片儿此刻变得软趴趴的玉璧,“这是最低级的骗术,将玉石废料粉碎,掺上不饱和树脂,或者直接用日本胶,这样的东西放在30倍的显微镜下一看就见分晓,它做得再精细,还是会有气泡,按理说,这样程度的仿品,”他挑起眼角玩味地看过去,咧嘴一笑,“根本骗不到你。”
  罗子庚知道他是什么意思,鬼市那昏暗的小灯泡下,根本看不出个子丑寅卯,那时候就算用萝卜干系根红线,他说不定也能给认成千年老人参。
  “打眼了吧,”孔义拍拍罗子庚的肩膀,十分上道地说,“不过别往心里去,咱们捣腾古董的,谁没打过几回眼啊,就说我哥吧,别看他现在拽得二五八万,其实当年交的学费都能娶一个妓院的媳妇儿了。”
  “闭嘴!”孔信暴怒,“给我看看你又买了什么垃圾。”
  孔义万分委屈,“怎么能说是垃圾呢,哥,你真是太粗鲁了,”说着小心翼翼地请出自己那把乾隆宝刀,交到孔信手里,“哎,你别给我摔了,轻拿轻放,国宝呢,值四千多万……”
  “做梦吧你,”孔信剥开外面包裹的报纸,露出里面的古刀,脸色突然变得很精彩,食指在刀鞘上弹了一下,嘿嘿两声笑了。
  “你!笑!了!!!”孔义一蹦三尺高,兴奋大叫,“是真品对不对?我捡大漏了对不对?十万换四千万,哎哟喂啊,这可是乾隆宝刀,流传在外唯二的一把,哥,你看这刀柄,正宗的和田白玉,多温润油泽,玉质不比你的羊脂寿星差,还有这云龙纹、金银饰,妥妥的帝王风范……”
  “罗子庚,”孔信哼一声,噌的拔刀,“刀身上刻了什么字,你读给我听听,哥哥我老眼昏花,有点看不清了。”
  罗子庚意味深长地看了孔义一眼,盯着黑色刀身上阴刻的一行简体小字,轻声,“以我一生,换你十年天真无邪。”
  话音未落,就见孔信一跃而起,猛地丢掉刀鞘,双手握刀,直直对着孔义劈了下去。
  “你疯啦!!!”孔义一骨碌滚远,屁滚尿流爬起来就狂奔,大叫,“孔信你吃错药啦?我是你弟弟!你亲弟弟啊!!!”
  “砍的就是你!废物!畜生!垃圾!你大爷的!”孔信紧追不舍。
  孔义双眼飙泪,“我大爷是你爸啊!”
  “我劈死你!”
  孔信一刀劈下去,孔义竭尽全力往门外一蹦,脚尖搬到板凳,高大的身体一个熊扑,轰轰烈烈趴在门口,大哭,“好疼……我不跟你玩了!我要回美国!!!”
  “你……”一个清冽的声音在旁边响起,“你回来了?”
  孔义茫然抬头,看到一个高瘦的青年站在店外,正死死地盯着自己,漂亮的眸子中满是掩饰不住的惊喜交加。
  “怎么搞成这样?”那人快步走过来,弯腰伸出手,羞涩地一笑,“十年没见,你就这样欢迎我?”
  孔义盯着眼前的手,五指修长,掌心却有着格格不入的粗糙老茧,他木然伸手,握住这双手站起来,心跳倏地漏了一拍,心尖尖爬上一种诡异的酥麻感。
  “那个……”他舔舔嘴唇,真诚地问,“你谁啊?”
  眼前这人倏地一颤,笑容僵住,紧接着支离破碎,愣了半秒,渐渐回归平静,他轻吁一口气,放开他的手,淡淡道,“抱歉,我刚刚认错了。”
  “哎?”孔义指着自己的脸,“我这么清纯脱俗的长相你都能认错?那人得多帅啊……”
  “他是挺帅的,”那人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声,转身往店外走。
  孔义追出去,“比我还帅不?”
  那人头也不回,挥了挥手,瘦削的身影转眼就消失在古玩街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孔信拎着茶壶慢慢踱出来,“怎么回事?”
  伙计立刻凑上来,眉飞色舞地将刚才一幕用生动的语气和丰富的肢体语言复述了一遍,然后询问老板是不是忘了还有一盘备受冷落的鸡汁汤包。
  “哦,我饿死了,快拿来,”孔信心情大好,哈哈哈地大笑,指着孔义骂道,“小兔崽子你什么时候惹的风流债?看人家都找上门来了,长兄为父,今日我就做主,把你嫁给那人当个娈童,择日成婚。”
  “滚!”孔义垂头丧气地回来,坐在旁边,捏起一只汤包塞进嘴里,闷声,“我觉得那人有点眼熟。”
  孔信惊讶,“还真是风流债?”
  “不、不会吧?”孔义花容失色,“我每次都有善后……”
  “作孽呀,”孔信恨铁不成钢地摇头。
  孔义一口一个吞着包子,默默腹诽:论作孽谁比得上你老人家?
  三人风卷残云解决掉鸡汁汤包,孔义一抹嘴,“哥,我的乾隆宝刀……”
  “闭嘴,”孔信眼皮子都没抬,“再提乾隆宝刀我就剁了你。”
  孔义哇哇大叫,“那是我花十万块钱买的!我的老婆本儿!!!”
  孔信优雅地擦擦嘴,接过罗子庚递上来的茶壶,悠然倚在紫檀木大交椅上,“你小子啊,吃喝玩乐像模像样,但天生没有古玩这根筋儿,有时间还是多学着帮二叔打理公司吧,不然我看二叔那点家底,早晚被你得瑟光。”
  知道自己打眼了,孔义没精打采,嘟囔,“好眼力都是真金白银练出来的嘛,我再练两年,肯定也能赶上你的。”
  孔信轻飘飘看他一眼,“那你就练吧,我等着看你一鸣惊人。”
  “你真讨厌。”
  “光给奶奶买个礼物也能打眼两次,你也有够讨厌的。”
  孔义扑过去,撒娇,“尼桑~~~在三楼帮我选一样吧,大家都送礼物,就我没送,多丢脸啊,不光丢我自己的脸,也丢咱们老孔家的脸啊,叫外人看了,嘲笑咱们古今阁后继无人。”
  “怎么后继无人?”孔信一脸嫌弃地推开他,“我不是人?”
  “哎呀尼桑不要这样嘛,尼酱~~尼撒吗~~~”
  “闭嘴!”孔信站起来,让伙计关店,招呼罗子庚和孔义二人走上楼梯。
  古今阁一共三层,一楼是大路货,普通民窑、仿古工艺品,二楼是各种精品,有官窑有民窑有高仿,三楼平时一般不打开,除非遇到知根知底的收藏家。
  孔信推开厚厚的保险大门,打开灯,罗子庚立刻就怔住了,只见满室宝光流转,无数古玩在灯下流光溢彩。
  孔义欢腾地奔过去,将脸贴在多宝阁玻璃上狂蹭,“哥!这龙凤佩真不错,奶奶一定喜欢,就这件了!”
  “好眼力!”孔信鼓掌,“那是奶奶前年大寿时蒋家送的礼物,你觉得她老人家已经老糊涂到不记得了?”
  孔义立刻垮下来,身体贴着玻璃滑落到地上,恼得几乎要打滚。
  孔信打开一个博物柜,“这里都是玉器,你随便选一件吧。”
  “哥,我爱你!”孔义在他胸口一捶,认真地挑起来。
  罗子庚怔怔地看着满室琳琅,他不是没见过古董,当年罗家也是这样宝光万丈,但他父亲眼力不行,买到的古董总是赝品居多,而古今阁百年老店,能够进这里的,恐怕件件都是不可多得的国宝。
  “这只是冰山一角,”孔信在他耳边轻声道,“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罗子庚一转头,看到他灯光下明亮的眼睛,心中的敬畏不禁冲淡几分,点头,“我明白了。”
  大汉文明上下五千年,老祖宗留下的宝贝不可枚数,本不该厚此薄彼。
  “孔哥,”罗子庚问,“我能上手吗?”
  孔信点头,刷指纹打开一个开关,升降台缓缓升起,一尊造型古朴的贯耳尊出现在二人眼前。
  罗子庚掏出显微镜和手电筒,细细观察,片刻之后,他双手捧起贯耳尊,打算将它翻过来。
  孔信横空伸出手来,按住贯耳尊,笑眯眯道,“先不看底款,你觉得怎么样?”
  罗子庚认真道,“釉质纯粹浓厚,宝光内蕴,有冰裂纹,釉内多有气泡,是典型的聚沫攒珠。”
  孔信追问,“怎么样?”
  罗子庚低头看着宝光内敛的精美瓷器,“北宋,哥窑。”
  孔信一笑,掩饰不住的得意之色,“看看底款。”
  罗子庚心里咯噔一跳,将贯耳尊翻转过来,顿时愣住了,只见四个汉隶大字“无邪御制”,“这是……”
  “这是民国三十一年,景德镇仿造大师康无邪亲手烧造的仿品。”
  ==========================================================
  作者有话要说:孔二少家小受出场,打了个酱油……
  ☆、鉴定真与假
  罗子庚一怔,“康无邪?”
  这不是他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了,当初在温泉酒店就听八贤王和孔信说过,并且两人当时的语气都颇是复杂。
  孔信将贯耳尊放回保险柜中锁好,“瓷器历史上有道高一尺的鉴定大师,也有魔高一丈的仿造大师,景德镇的浮梁三仿听说过没?”
  罗子庚脱口而出,“康仿、柳仿、魏仿。”
  孔信点头,“康无邪就是康仿几百年来的集大成者,仿造官窑以假乱真,古玩商和收藏家对他是又爱又恨,但都不得不尊称一句官窑王。”
  这些传闻罗子庚都知道,叹气,“我又打眼了。”
  “别说你,这个贯耳尊当年连我爷爷都骗过去,”孔信笑着屈指在他脑门弹一下,“我活了二十六年,还没见过谁能准确鉴定出康仿。”
  话虽这样说,但一天之内打眼两次,这让罗子庚感觉很挫败,本来跟着孔信学习了这么长时间,他能清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