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我叫张活活 >

第10章

我叫张活活-第10章

小说: 我叫张活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媳妇没人能能帮你!将来无论什么都没人能帮你!没有敌人,但没人能帮你,尤其是在最困难的时候!张活活,想想你为什么会叫这个名字!想想!”

    好了骂完了,这个年虽然还没有过完,但是我知道自己就会这样了——懒惰的度过这个年,躺着,坐着,总之不做什么有意义的事情。

    接着说下雪,正月初一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初二就下雪了——是不是很不正常?

    年初二天雨雪,自是笔下墨层生,寥寥几字,活活已然绞尽脑汁,是不是很不正常?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肚子里缺墨水嘴上不缺话的人,怎就字字煎熬!

    年初二天雨雪,自是佳人焚香炉,袅袅数缕,恬然心静人已入胜,活活一人家中独坐,不思茶饭,是不是很不正常?我一直觉得这过年的氛围是这样的或者那样的,最后落得一人孤零零,怎就分分无奈!

    年初二天雨雪,莫非天道矫枉过正?

    今年年三十,我就收到了不到10条短信!还得算上回复我的!正好就**9条短信而已,而唯一主动给俺发短信的,竟是星语!

    今年年初一,我竟然没出去拜年!我爸爸真的是——自绝出路之人。谁叫亲人不亲呢!宁缺毋滥,唱高和寡!纠纷是因为房产还是地产,走自己的路依然成了默默中被迫的选择,唯一选择!(父亲的传奇经历,还是将来有时间慢慢的单独开一篇)年初二,天雨雪。这是个不一般的年头,独特的年头。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31天放晴好
    春节结束了,妈妈也离开了踏上了打工的行程,老爸又出门了,剩下我一个人孤单单的,继续进入年前的节奏。坐在太阳底下,打字,一个字一个字的说这个世界的故事。

    那好我先去做50个蹲起,好几天没做了。

    ……

    啊,累死了累死了,好他妈费劲。喘不上气,大腿发酸,腰子不行!

    先说说过年这两天,除了那场大雪之外,还有一件在年三十就发生的大事——我妈把我头发染了!结果是,头发顶部接近栗色,原本的白色头发变成了粉色,两鬓和额头是黑色,头皮成了酒红色(或者说葡萄紫),总之是一塌糊涂!

    还有关于过年喝酒,其实活活就是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根本没有多少酒量。因为家里种着些葡萄,家里就学着弄了点儿葡萄酒,喝着跟饮料差不多。到了大姑姑家和哥哥们一起喝酒,喝了半杯白的,这没什么大事。他们说我还小,酒量还不行就让我和葡萄酒。当然味道是不错的!问题是我喝酒虽然没多大量,却喝的比较快,半斤下肚我不行了——这时候在场最小的哥哥说你这葡萄酒不错啊,有个酒味尼。老大哥一听,那当然!这里头加了8斤白酒呢!

    我靠!难受的不行,这八斤白酒什么酒都有,什么价格都有!哎,想必大家都能猜到,我吐了。

    初二雨雪,初三阴天,初四多风,今日终于晴好。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32无福传——悲情男子
    这应该是一篇长篇大论,也或者是深情的散文。可在我的手里,只能算是对父亲多年口述。

    落魄贵族,家道中落。前者应该算不上,但后者却独独躲不掉。这是一个庞大的家族。老爷有几个兄弟我真的是记不清了,从下一辈爷爷这辈算起,爷爷兄弟6人,这其中包含了堂兄弟。据我所知,这六个兄弟最少的也有两个儿子,而我爷爷排行老大,育有两女四子。父亲在六人中排行老五。家里人多,自然是人丁兴旺,但是家道中落和人心涣散有莫大的关联。笑里藏刀明争暗斗渐渐的在这个庞大的家族萌生。

    我曾经感叹过,若不是人心涣散,我现在岂不是官二代?

    说道父亲,生于1955年(说道这里我今年过年才知道父母实际相差13岁,还有父亲不知道自己的生日,也不知道所有兄弟姐妹的生日,也不知道他们多大年纪,只知道老六的年龄,何其悲!)想到1955年,其实不应该担心这位父亲的年纪,因为还好,儿子已经渐渐长大。

    这一篇就先说说家道中落的第一步。老大是个钻进钱眼儿里的财迷——最终他也没有得到好报——所有的钱大部分都花在了医院和吃药。

    如果说每个人都有错,每个人都有责任,那么在家道中落这个问题上,老大绝对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的那个人。这个人患有精神病,进过精神病院,因为得子夭折。这些都是后话。在这个家族在市政府都有人际关系,在老大在全市工农都有名的时候,这个家伙选错了很多道路、方向。他的病也拖累了家里。

    爷爷孩子多,唯独偏爱老大。父亲和叔叔上学的时候放学了不能出去玩儿,就在家里编芦苇,做成的东西叫什么我忘了,只知道在我小时候住的房子里还有那个东西,在房顶上(可能叫毡也可能叫苇子)这都是为了补贴家用。当然这些“补贴”也都是给了老大(当时是挣工分的时代,老大病了不能工作)。

    老大的媳妇是个“傻子”。他俩后来生了一个女儿,叫杜鹃(真是对不起人家杜鹃鸟)。说实话,没文化真可怕。这杜鹃的婆家和我们是地邻,老是偷着多占一点儿地,那次因为这是差点儿打起了。那小叔子说:他们家有谁哎,打架怕他昂!就这个小瘪犊子和哈几个糟老头子昂?我爸会点儿气功,没事。我妈急了,用村里话说老娘们比老爷们狠!我妈是个性情中人!“我**逼,你妈没逼哪儿钻出来的你这个狗东西”那真是个拿着铁线就干人的老娘们!(妈妈平时很弱,有时候爆种!)家里的情况越来越差,老大站着茅坑不拉屎,资源都在他手里,不会做人不会做事自私自利的他葬送了大家庭的未来。当然也少不了堂兄弟们的落井下石,那自是后话。

    父亲和老大结仇原因有两,亲人不亲,过年不拜也是因为这两件事。其一,奶奶病危,依然没有多少时日,注定救不回来了。父亲和其他人就决定把家里的树都卖了,让老人走好。老大拒绝了。自此,两人就不再是兄弟。其二,爷爷离世前遗嘱,家宅分四块,弟兄一人一块,四人平分。叔叔因为很复杂的原因过继到了姨奶奶家(姨奶奶带大的父亲这几个孩子,奶奶一个人照顾不了)。姨奶奶膝下无子,自是叔叔换了姓,但自家人还是不变。后来叔叔自愿把他的那份宅基地送给我(叔叔对我像亲儿子),他在姨奶奶那里依然扎根,不会搬回来住了,入了人家的族谱。老大不承认,父亲就不认这个人了。

    家道中落的内因暂时说道这里。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33无福传——浴火难生
    为什么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生活是一本书,为什么我会坚信父亲的生活要比任何一本书要有价值有意义?这个人生已经足够传奇。

    上一回我们说到父亲人生的发展背景被人折磨的不堪入目,其实那也是小事。接下来绝对够巧合,也绝对够磨难。

    父亲是个读书人。55年出生,等到自己高中毕业的时候文化大革命浪潮早已把中国的大学淹没,读书人成了农人。农人是干什么的?耕地施肥?不要说文革,一个贫下中农和文革没多大干系,说说大跃进,说说人民公社化,说说还苏联的债(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的时候),吃糠咽菜算什么!我爸爸真的吃过树皮!连红薯叶花生根白菜疙瘩都没有的吃的时候,只有树皮!

    要是你,你想不想有出息?!

    当然你可以联想一下,为什么小时候是个瘦子,现在还是个瘦骨头的我,为什么这么胖了。

    父亲最痛的经历经历,文革后恢复高考。父亲说,那时候高考和现在不一样,先报学校,根据学校的层次氛围两类试卷。父亲选的更难的,也考上了。村书记给埋了!用别人顶替了,顶替的人现在在美国。有人可能会疑问怎么会那么容易代替?父亲说,那时候没有身份验证,只有三联单,超市会计用的那种,很简单。而且成绩的传达和要和村干部联系在一起。一个很黑暗的时代。

    第二种失败,陨落的石头还是石头,对吧,谁也想飞上天,对吧?从军也是当时很多年轻人的梦想,军绿色也是最流行的颜色,但是父亲在体检的时候,在地级市进行的体检没有过关。可对于一般的陆军还是没有问题的啊!不是空军做陆军也可以啊!但是,从军是要从村里走的,没办法,翅膀不够硬飞不起来。人家要管自家人,名额就那么一个,年龄适合也就那么几年。

    第三种失败,嫉妒,这个我不想说了。有时候是自己运气不够好,有时候小人妨碍。(记得父亲说过去城里办事,父亲的堂叔是那单位的头儿,一个科员说帮我父亲办了这事意图巴结巴结头儿,但是那堂叔说“管他干么!”)为何说浴火难生?这不就是在活里火里?处处灼烧你的前进的大腿,蚕食你前进的念头。

    父亲不是林肯,他只是个普通人,他的聪明只能用在做做假账,偷偷小兰这种小事上。然后,俺不活了,再揭一道伤疤!

    作为一个男人!什么最不能忍!什么是最基本的原则!吾父悲催,新婚初夜媳妇跑了!我靠!(人艰不拆的极限到底是多少?)后来我爸遇到了我妈,哎,这或许就是人生悲剧的终结,因为一旦安定,人就再也不想飞了。是这样吗?真的是这样吗?那真的就大错特错了。结婚三年,不孕不育。事后治好,方才有了我这个孽子啊。(当时叔叔的三闺女到我家垫堂,出生头一年在我家过的,我妈到现在还喊她的乳名)。

    至此,这个老婆孩子热炕头,38岁,年近四十。他这一辈子能真的有作为的,也只能是对我的耕耘了。

    活活,不是那么简单。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34无福传——细水兰亭
    你们觉不觉得我父亲的一声就是一部书,一部剧?水能否长流,山岳能否长青,循环反复,树死树生,河枯河滥。传承即是长久。

    四岁学习象棋;

    七岁纸牌学数字;

    8岁造字(儿童出于表达自我而不得,产生的正常进化现象);

    六年小学矫字,教做人;

    三年初中教争先,做事躬谦;

    高中,循序渐进,掌握而不多说,督促而不催促。

    到了大学时期,不闻不问,吃好喝好,做人行的正坐得端,做多少吃多少。朋友宁缺毋滥,留心即可。

    他说过的,灌输过的理念:学会了就不要学了,多余的摘抄是浪费时间,多余的重复是磨灭理解和创新。认真听课比复习来的实际,多读书有好处。上流社会是文化人的社会,讲的却是能力。是金子总会放光,但得勇敢打磨,有些事情得坚持,重要的是活在自己的想法里。当你决定安定下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