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巅峰权贵 >

第1080章

巅峰权贵-第1080章

小说: 巅峰权贵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国东道:“一旦我们华家也确定支持洪书记的话,其实我们就属于跟风之作了,到时候别人看到的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至于后来人关注度就显得少很多了。这件事情与其帮助李家,倒不如我们坐山观虎斗,你们以为其他几个人都是吃干饭的?概率上来讲,洪书记的机会也只有三分之一……”

“拿三分之一去赌我们华家的未来,我觉得不是很值得……”华国北首先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在华国北看来,这样的事情实在是有些赌博的姓质太大。

华立民道:“有些时候我还真的是很佩服李家的那种勇气,其实这件事情我也想过,如果一旦李家支持洪书记的话,洪书记的概率就不是三分之一那么简单了。”

华国东道:“如果我们华家在支持洪书记的话,那么至少洪书记有三分之二的机会,如果尹家在支持洪书记的话,你觉得这个概率有多大?”

华立民道:“大伯,既然这样的话,那么我们不如看看尹家的意思,如果尹家继续支持白书记的话,其实主动权还是在我们的手中的。”

华国东笑着点点头道:“那个时候才能够显示出我们华家支持的珍贵程度,有些事情我们还是需要多做思考的……”

这个就是华国东的想法,在华国东看来,尹家如果改换门庭的话,这个代价是有些大的。但是他却没有想到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尹金山已经做出了他们的决定,或许是尹家最为正确的一个决定。

华国北道:“可是一旦尹家的决定是支持洪书记的话,那么我们华家岂不是陷入更大的被动之中?”

华国东叹了一口气道:“所以说李天舒这一招实在是太过狠辣了一些……”

华立民笑着道:“其实我觉得有些时候并不一定非要这么明确,这么多年我们华家也是这么过来的,有些时候中立一些未尝不会值得上层的信任。”

中庸之道,华立民理解的很透彻,有些时候政治上也是需要一个平衡的,华家一直都是这么过来的,早已经树立了一个公平公正的形象,这种形象未必是坏事。

华国东笑了笑道:“立民说的对,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不去考虑这个问题,任他天崩地裂,我自岿然不动。”

众人一阵爽朗的笑声……

PS:今天继续五更,散心跪求支持……

第一千零四十一章黄伟忠很纳闷

教育部部长黄伟忠的背后有着擎天之柱华家的支撑,实际上黄伟忠和华家的关系只能够算得上是非常的一般,教育部并不是华家的重点。

不过因为李天舒到了教育部之后,黄伟忠倒是受到了华家的亲睐,这些天已经好几次找黄伟忠谈话了,黄伟忠还真的以为是华家开始重视起自己来了呢。

只不过华家现在自己也是内忧外患的,他哪里有那么多的心思去关心一个自己不在乎的地方呢?这一次盖因为李天舒的改革之路需要支持。

赣西那边,华立民为了追求卓越的政绩,有些时候也不得不出面为李天舒扫清一些障碍,其实华立民也知道,红色根据地那么多,陕北也算是一个。

到时候万一不来赣西去了陕北,自己那些政绩就算是付之东流了,所以现在适当的帮助李天舒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至少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华家府上,黄伟忠有些忐忑的站在那边,这一次是华国东约谈自己,作为老一届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华国东给黄伟忠带来的压力是非常的大的。

华国东走了进来,黄伟忠朝着华国东点点头,然后快步的伸出手道:“华主席您好,我是教育部的小黄啊……”

“哦,我听说过你,呵呵,不错……”华国东则是例行公事一般的夸奖了一下黄伟忠,黄伟忠心中倒是喜滋滋的。

黄伟忠连忙道:“谢谢华主席的夸奖。”

华国东道:“教育工作是国之根本,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希望你能够在这个岗位上好好的发挥自己的才能……”

黄伟忠有些心花怒放的说道:“请华主席放心,我一定加倍努力,不辜负您对我的期望……”

华国东呵呵一笑道:“好了,不要这么拘谨嘛,来坐下陪我喝杯茶聊一聊……”

黄伟忠看到华国东坐下之后,也是缓缓坐下,不过屁股始终是有些悬空的感觉,毕竟这个是对领导最大的尊重。

“小黄在教育部有多长时间了啊?”华国东跟黄伟忠开始唠嗑了起来。

“算上今年的话已经有四年了,教育部的工作对我来说还是一个非常大的锻炼。能够为国家的教育工作作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一生的骄傲……”黄伟忠开始不断的自我提升了。

华国东点点头道:“最近中央对于教育部门的工作是有些意见的,之前校车事件让民众对教育部门提出了严重的质疑,这个充分的影响到了国家的形象。”

华国东的语气有些生硬,显然对于这件事情他是非常的不满意的,这种极度不负责任的行为,是为官者最为忌讳的,有些事情是有底线的,一旦触碰到这个底线就没有任何的价值了。

黄伟忠也是擦了一把冷汗道:“主席,其实有些事情我们也是没有什么办法,我们传达中央的指示精神,但是地方政斧很多都有挪用教育资金的嫌疑,这个不是我们一个部门就能够解决的问题,我也不是在推卸责任,出了问题我们教育部也是难辞其咎的,但是要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我们头上,实际上也是不太公平的……”

“好像说的是有些道理,不过这个就是你们不重视学生安全的理由了?简直就是胡闹……”

“主席,我们没有不重视学生的安全,我们的文件实际上早就下发下去了,只是执行的情况……”

“那要你们教育部是干什么吃的?我们为什么不直接下发到各级政斧?而要成立你们这个部门呢?不能光养着你们不干活吧?”

“是是是,主席您说的极是,目前我们就这个问题已经成立专门的督察组,开始在全国各地展开不间断的抽查,一旦发现问题,谁的责任就是承担。”黄伟忠心中那个郁闷。

其实校车的事件已经尘埃落地了,只是今天华国东还拿出来说,有些让人感觉不是那么回事了,不过华国东既然说了,那就说明是有他的目的姓的。

华国东道:“任何事情都比不上安全重要,一次校车事故,不是四十个孩子的生命没有了,是四十个家庭支离破碎了。你们可以有自己的专车,可以有自己的办公大楼,为什么就不能够多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去看一看呢?”

黄伟忠被说的有些脸色通红,这样一个正部级大员被训的跟小孩子一样,简直是有些让人不堪入目了。

不过黄伟忠知道,自己在华国东面前绝对不能够露出一丝丝的不满意。

“是是是,主席,通过这件事情对我们教育部的启发也很大,有些事情就不能一拖再拖,真的到了出了事情的事情就晚了……”

“你知道就好,中央对你们教育部还是非常的重视的。给你们充实了一些骨干分子……”

“主席您是说李天舒李副部长?”黄伟忠终于知道华主席为什么找自己谈话了。

“李天舒同志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他参与的重大改革是得到中央的肯定的,中央把李天舒同志放在教育部是为了开拓进取的,这一点我希望小黄你也能够体谅一下中央的苦心……”

黄伟忠有些纳闷,从现在看来黄伟忠的判断应该是没有错的,李天舒应该是京城李家的人,不过让黄伟忠高兴的是李家和华家的传闻他也是听到过一些的。

这两个家族一直以来听说都不怎么合拍,自己现在是以华家人自居的,这个就不一样了,华家人定然支持自己和李天舒对抗到底的。

可是现在华主席的意思让黄伟忠听的莫名其妙,他现在甚至怀疑李天舒到底是不是李家的人了?难不成李天舒只是姓李,实际上是华家大力培养的对象?

这个怎么看都有些不太可能,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为什么不去培养他们的嫡系呢?

黄伟忠的郁闷就是来自于这里,他觉得自己好像有点摸不着头脑的感觉,李天舒当真是华家的人?如果不是华家的人,为什么华家人帮助李天舒说话呢?

第一千零四十二章华国东的态度

黄伟忠是纳闷的,这个纳闷就是因为他好容易了解到了高层的一些内幕,但是现实的情况让他感觉非常的郁闷,怎么可能会是这个样子呢?

李天舒如果真的是华家的人的话,那么他们两个在教育部死掐就是有些没有意思了,因为在黄伟忠看来,他们两个应该是一波的人。

两个人同属于华家,为什么要死掐呢?华国东也不知道黄伟忠在想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这一次来找黄伟忠谈话,实际上也是打算利用黄伟忠压制一下李天舒。

当然了,李天舒的改革是必须要支持的,至少这一次高考加分制度的改革是必须要支持的,如果不支持的话那么华立民的前途比之尹道良就要差一截了。

目前对于李天舒,华国东有些难以望其项背的感觉,李天舒的步伐实在是太快了,虽然中央有意放缓对于李天舒进步的步伐,但是真正是挡就能够挡得住的么?

李家在京城的势力逐渐增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些并不是说两句话做两件事情就能够把他打压下去的,尤其是高层对李天舒的关注才是重点。

高层的关注让李天舒在很多时候都是能够如鱼得水一般的,这个就需要有很大的气场才能够镇得住李天舒,目前看来真的是没有太多的办法。

李家的实力让李天舒的气场本身就达到了一个很高很高的程度,放在十几年前的华家还是有机会的,现在的华家已经没有任何机会了。

华国东道:“教育部的改革要循序渐进,不要盲目,不要跟风,要经过大量的论证之后才能够实施,每一个微小的改革必然将是牵动很多人的利益,慎重是关键。”

黄伟忠道:“主席,这一段时间,教育部正在积极努力的配合李副部长调研高考加分制度的改革……”

黄伟忠知道华国东既然跟自己说了肯定是知道这个事情的,而且自己也和华立民谈过这件事情,他相信应该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有了现在和华国东主席的谈话。

华国东疑惑的哦一声道:“呵呵,没有想到这小子刚到教育部又开始捣鼓一些新的改革措施了,看来我们华夏真的是需要改革的地方太多了。”

“呵呵,教育制度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不过改革的难度非常的大,咱们华夏地大物博,很多地方的民情也是不一样的。比如京沪深等地区属于比较发达的地区,这些地方的制度和其他地方都不一样,正是因为多花样的国情次早就了改革的难度……”

黄伟忠说的也是实话,现在华夏整个国情虽然一样,但是各个地区的教育制度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既然有这样的区别,那么每个地方的改革措施就不一样。

但是地方上的那些人一直都是看着其他地方,甚至有一些地方政斧直接提出了自己的思路,他们觉得中央只是给了自己一个大方向,具体的问题到了地方还得具体分析。

很多政令到了地方已经是改的面目全非了,中央有些时候也没有办法,华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比如这个高考加分制度,针对少数民族本身就是有这个政策的。

如果真的要改革的话,难不成这个少数民族的加分制度也是需要改革么?这个显然和中央其他的政策是相违背的,也不可能得到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