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丑娘娘 >

第37章

丑娘娘-第37章

小说: 丑娘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人提议要运粮,这个时候必须开粥厂赈灾,不然难民越来越来,最后无法收拾。

沈翼却道:“大王安能知道这不是滕南侯的诡计?他把难民关在城外,让大王知道那里有多贫困,大王没有夺走他的兵权,如果粮草一到,正如把鱼放回了水里,再难捕捉。”

他的话虽然有道理,但是听在别人耳朵里太过冷血,难道就要置那些难民与不顾么?之前滕国不属于薛钧良,大可以不管,但是现在滕国已经变成了附属,难民也是变成了薛王的子民,怎么可以置之不理。

薛钧良道:“你敢开口,必定有好的主意。”

沈翼道:“确实如此。大王可派士兵运送粮食过去,还可运送大批的大夫前去救治难民。既然滕南侯主动打开了门,何不趁此机会,大量派兵过去驻守。”

薛后阳沉吟了一下,道:“若这个时候派兵过去,恐怕惹人闲话,说大王趁乱打劫,师出不正,堵不住悠悠众口,很难得民心。”

沈翼笑道:“须得民心。滕南侯之所以归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失了民心,大王派兵过去下这记猛药,还需要一味药引。”

薛钧良这时候才出声,道:“哦……什么药引?”

“正式陛下您。试想滕国饥荒病患,滕南侯把难民关在城外,而此时薛王却能御驾赈灾,孰是孰非,天下自有定论。”

“这……”薛后阳道:“虽然太傅说的不错,只是大王万金之躯,万一染病……”

“万年侯也太不知变通。”沈翼道:“大王只需要御驾,不必往疫病横行的地方去,难民何其多,也不可能个个都见得到大王。”

薛钧良半天不说话,只是点了点头,道:“此事孤还要在权衡一番。”

众臣散去之后,薛钧良为此事心烦,就去云凤宫走了走,滕云也听说难民的事情,就知道他会来问计,早就等着他了。

薛钧良还没开口,滕云就道:“陛下可知道滕铮轩。”

薛钧良不明白他为什么会突然这么问,只是道:“自然知道,是滕国故主。”

滕云道:“滕铮轩在位三十年,滕国不可一世,滕南侯在位十五年,滕国几乎家破人

44、第四十四章孤得贤后,可安天下

薛钧良没想到他会这样问,其实有很多事情是显而易见的,只是被迷障蒙了眼睛,一些粗浅的比喻就能让人明白很多。

滕云看了他一眼,似乎是在回忆,慢悠悠的道:“陛下可知道为何滕裳誓死不降?为何滕裳宁肯嫁给同为男人的万年侯也要保全性命再涂效力?滕裳也不是愚蠢的,只因为他受了大恩,当涌泉相报。”

滕云顿了顿道:“当年滕铮轩南征北战,死人的地方自然就会有病患,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只要是战争,最终受难的就是百姓。滕铮轩不惜染病也要亲自舍粥,曾经救起一名垂死的孩童,他见孩童可怜,便收做义子,孩子说,‘愿有一件衣裳抵御风寒’,滕铮轩给他取名滕裳。”

薛钧良静静的听他说着,叹道:“怪不得。”

“陛下既然已经得到大半的天下,”滕云顿了顿道:“何不趁此安天下?”

薛钧良沉默了一会儿,点了点头,出了云凤宫,又让姜谕去召集大臣,开始商议御驾赈灾的事情。

沈翼猜出来是滕云说动了薛钧良,笑着跪拜下来,道:“大王得贤后,可安天下。”

赈灾的事情不能拖延,御驾肯定是要去,但御驾行进比较慢,就算薛钧良下令一切从简,也不会太快,薛钧良命沈翼先带一批人前去开设粥厂,一解燃眉之急。

沈翼也不推辞,果然不只是嘴把式,当即退了出去,让人准备齐全物品,很快就出发上路了。

因为这一去路途不近,薛钧良安排了薛后阳这个铁帽子王主持大局,凡是调兵换守卫,都要由薛后阳知晓,有他的官印才能进一步处理。

没几天御驾的事情就准备妥当了,薛钧良启程在即,滕云并不主动过来这边,薛钧良无奈,只好临走之前的夜里住在了云凤宫。

袖瑶知道薛王明天就要启程,这一夜定然不能闲着,于是很“体贴”的把宫人都遣了出去,弄的滕云本身没往那方便想,也不得不想歪了。

说起来滕云和薛钧良没少有肌肤之亲,尤其是滕裳出征那段时间,薛钧良很厚颜的要求亲一下换一张邸报,只不过终究没做太过的事情。

一来滕云觉得自己虽然变成了女子,但是心理永远是男子汉,对于薛钧良,虽然没有以往的那般痛恨,毕竟这些时日多多少少知道了他是个好君主,但也没想到真的和他如何。

二来滕云是个聪慧有余,却不善言谈感情的人,让他读兵书可以,让他谈谈对谁上心,滕云还真说不出来,主要是他没往那方面想过。

薛钧良时不时对他做做小动作亲热一番,滕云觉得这是因为薛钧良以为自己是他的皇后,不和妻子亲近,那还要和谁亲近?

而薛钧良也是当惯了君主,眼高于顶的人,让他真的酸溜溜说出自己对滕云有什么感情,还真的不太好开口。

于是平时厚颜惯了的薛钧良和平时被厚颜惯了的滕云,俩人就脸对脸的默默坐着。

宫女和内侍都被袖瑶赶到外面去了,屋里关着门,点着幽暗的蜡烛,桌上是精致的小菜和酒水。

薛钧良想着,自己明天都该远行了,作为妃子是不是该说些吉利话,或者献献殷勤?毕竟这么长时间自己不在宫中。

滕云坐在对面想着,明天都要远行了,为什么薛钧良还能神采奕奕的枯坐在这里,也不说话,也不吃酒,难道不是该养精蓄锐么?

薛钧良终于忍不住了,咳了一声,笑道:“这么枯坐实在无趣,你不妨再讲几个小故事来听听。”

滕云不明白,他既然觉着无趣,为什么不起身走人,竟然讲故事?平时小太子才会跑过来,赖着自己要听故事,原来有其父才有其子,喜欢听故事不是薛珮的怪癖。

滕云思索了一下,脑子里都是自己打仗的一些战役,不过说出来多半是和薛军交战的事情,这当然不能说,于是只好说了一些风土人情和古往的圣贤故事。

因为滕云本身是滕国人,地处南方,和北方有很多区别,薛钧良起初只是找个话题,后来听得还挺入迷,笑道:“你果然学识渊博,竟然知道这么多滕国的事情。”

滕云心里一突,以为是自己说多了,但是看到薛钧良面色没有什么特殊的,也没有试探的意思,才渐渐把心沉了回去。

薛钧良道:“后阳他自负熟知行军摆阵,只是对于水军一窍不通,看来下次还要让他对跟你讨教讨教。”

滕云并没说什么,含糊了过去,他心里仍然打着结子,即使滕王已经变成了滕南侯,但他始终一时接受不起,要说把自己的学识交给曾经的劲敌薛后阳,心里自然不怎么乐意。

毕竟滕云能打败万年侯,凭借的就是他的水军,薛后阳是土生土长的北方人,北方几乎没有大的湖海,打仗都在陆地上,士兵猛然转成水路,难免水土不服,而且在海上船只不稳,左摇右摆的,士兵挺枪用刀都没有准头。

俩人在暧昧的烛光下,谈一阵子沉默一阵子,一直坐到很晚,薛钧良见滕云没什么精神,似乎是困了,才让袖瑶撤了酒菜,准备就寝。

薛钧良躺在外手儿,一直望着床榻顶,也不是没出巡过,但是他这次竟然有些舍不得,一想到这么长时间不能见到滕云,心里就隐隐的不乐意。

想着干脆把滕云带上?只是这一路不管是做做样子,还是真的赈灾,一定都会受不少苦,而且奏本上把南面疫病说的十分恐怖,薛钧良也不想带上滕云,万一染了病怎么办。

他望着床顶大半夜,忽然叹一口气,原来自己竟然能这般为别人着想,这是被迷住了心窍么?尤其对方还是异姓之人,纵使他与众不同,也不该如此放松警惕,如今收了滕国,奉国始终是心头大患。

薛钧良侧过头,滕云是背对着他,面朝里睡的,从薛钧良这边只能看到如锦缎一般的黑发,看不见表情,听呼吸是睡得沉稳了。

薛钧良撑起身来,一只手支着床榻,另一只手轻轻拨开散在滕云脸颊旁和脖颈上的头发。

或许是头发都拨拢到一起,脖颈着了风,滕云缩了缩脖子,薛钧良被这一动,闹得自己也不敢动了,好像做贼一样。

等了片刻,见滕云没有再动,似乎刚才也并没有醒,看着滕云小扇子一样的眼睫,总是时不时颤抖一下,心里竟有一种化开的感觉,猛然想起沈翼的话,“得贤后,可安天下”。

薛钧良慢慢低下头,轻轻亲了一下滕云的耳垂,替他整理了被子,自己又躺了下来。

第二天一大早,姜谕就过来替薛钧良梳洗更衣,穿上比平日更正式的蟒袍。

薛钧良示意姜谕轻声,穿戴之后又让姜谕在外室摆早膳,不要吵醒滕云。

床上的人听到开门和关门的声音,才轻微的动了一下,隔了半天,慢慢把手从被子伸出来,摸了摸隐隐发烧的耳垂。

滕云也不知道为什么,昨天晚上竟然有点失眠。薛钧良在云凤宫留宿不是一天两天了,一发起疯来几乎天天来留宿,但是又什么事情都不干,就寝的时候最多逗逗他,然后就盖上被子睡觉。

滕云觉得自己该习惯了这样的模式,但昨天夜里确实失眠了,薛钧良靠着自己的后背,北国比南面冷了不少,两个人借着体温,滕云好不容易有些睡意,结果就听后背的人叹息了一声,然后起了身。

滕云本来没想理他,只是那人的手却不规矩,总是在拢自己的头发,滕云动了一下,那人老实片刻又开始不安分。

后来温热的气喷在他的脖颈上,湿热的吻落在他的耳垂上,滕云差一点就弹起来,只不过抑制着自己没有动,藏在被子里的手紧紧的揪着衣角。

如果被薛钧良发现自己装睡,不知道又是怎么样尴尬的场面。

袖瑶等薛王走了,很长时间之后才进来,看到皇后娘娘靠坐在床上,一手摸着耳垂出神,也不知道冥想什么,脸颊上还有隐隐的可疑的殷红。

不禁出声笑道:“娘娘,回神喽!”

滕云惊了一跳,袖瑶更是笑,“娘娘定然是昨晚劳累着了,不然怎么一大早坐着发呆?陛下已经走了快半个时辰了。”

袖瑶见他面色不善的瞪自己,也不敢接着打趣了,娘娘脸皮薄,万一恼羞成了怒,吃苦的还是自己,于是规规矩矩的拿出一封信,呈给滕云。

道:“娘娘,这是陛下临走前给您的,让您醒了之后拆阅。”

滕云不知道薛钧良卖着什么关子,还要神神秘秘的弄一份信,好像什么妙计锦囊一样。

他接过来撕开信封,里面就一张信笺,展开一看,只八个字……

——孤得贤后,可安天下

滕云看着这八个字,失神良久,心里真不知是什么滋味。

袖瑶看他一副深思熟虑的表情,也不敢看上面写的什么,站了一会儿就默默的退下去了,真是搞不懂皇后娘娘在想什么。

滕南侯回滕国的路上住在驿馆里,小地方的驿馆鱼龙混杂,住的吃的也不是很讲究。

滕南侯用过晚膳就回了房间准备歇息一下明早继续赶路。

只是随从刚要关门,就有人来拜访,滕南侯不知道是谁,毕竟这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也没有什么熟悉的人,而且现在自己落魄成这样,有人来拜访真是很稀奇。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薛钰。

薛钰这次身边竟没有带那个叫郎靖的谋士,只一个人孤身而来。

滕南侯不知道他打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