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哈佛管理技能培训教程 >

第384章

哈佛管理技能培训教程-第384章

小说: 哈佛管理技能培训教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久保田运动器材公司的董事长,曾经是日本六大棒球队成员之一,在职业棒球队中是非常活跃的人物。由于他的经验丰富,因此日本的职业棒球队如阪急、近铁、南海、西武、广岛、阪神等队,及业余棒球队如日本生命、松下电器、住友金属等队所使用的棒球器材大多都由他供应,并且还批发给全日本各运动器材零售商。

  1984年3月期,营业额达10亿日元。但是,后来遇到另一家大企业的竞争,营业额马上一落千丈,转为亏本经营。1984年12月,宣布破产,负债额达10亿日元。

  日新教图公司,专做地球仪和教育用品的批发买卖,在同业间是第四大企业。1981年3

  月期的营业额为日元32亿元。该公司的成立,严重打击了日本教图公司,因为他们从那儿把60名员工挖角过来,造成日本教图公司在1981年宣布倒闭。该公司大力拓展业务、扩充设备,才有今日的规模。

  但没想到1981年,又出现了一位强力对手,使它丧失了大部分客户,销售停滞;不及半年,负债达15亿日元。加上累积下来的营业赤字5亿日元,资金周转急速恶化,终于在1982年元月,宣布倒闭,负债额25亿日元。

  北海道丸吉食品公司,专门经营调味料和一般食品的销售,是北海道地区的大批发商。他所销售的食品中,一般食品占70%,罐头食品占25%;每期的营业成长率为10~20%。1980

  年7月期的营业额为31亿日元。翌年同期的营业额为325亿日元。

  近年来,中小型超级市场林立,零售店也相继成立,因此营业略受影响。没想到又出现了一位资金雄厚的强力对手,客户被拉走很多。为了维持营业额就改用削价出售的方法;虽然营业额增加了,但是公司净利减少,收支无法平衡,只好靠借贷周转。后来利息负担过重,资金周转不灵,很快地就在1982年2月宣布倒闭,负债额16亿日元。

  丸吉公司破产的实例,说明了并非大型企业就是稳固不败的企业。一旦其经营方针有漏洞,竞争对手就会针对这个漏洞加以打击。所以,公司规模虽然大,相对地其开销及维持费用也多,营业额就算很高,如果净利少的话,仍然无法生存!

  

  不利舆论纷纷出现
  因为一时业绩恶化或资金调度不顺,而被同行间称为“危险”的企业,如果,经营者及

  时改进对策,挽回恶劣局面,仍然可使业绩蒸蒸日上。

  这时可以将不切实用的不动产变卖,转换成资金;或者是裁员,以节约公司维持费;或者是同向主力银行交涉特别融资,来舒解困境。以上种种都是渡过难关的方法。

  但如果渡过危险期后,又再度被同行间传出“危险”的不利风评时,与该公司有交易行为的厂商,就要特别留意了,应提高警觉,仔细调查。

  为什么企业界会再度传出该公司的“危险”信号呢?是否该公司的制造技术有缺陷,没有改进,无法与别家新产品竞争市场?或是经营者采取的应急措施不当?再不然,就是工会要求太过份,双方未达成协议?或者是,外销环境不利,造成外销业绩下降。

  总之,朝着这几方面而去查探“危险”产生的因素,一定是公司经营出现漏洞,否则不会再度传出不利的风评。同时,有不利风评的公司,也应朝着这几个方面,寻求改革之道。例如改变营业方式或向银行申请疏通融资等方法,力求稳住公司状况。

  但是无论如何,对“危险”信号,都必须经过仔细调查,不可只凭猜测,更不可因为别人的一句话,就停止与该公司的交易。如果只是向有帐目往来的银行调查,还是不够,因为银行员只会答复说:“到目前为止,没有不良记录,支票来往正常,但不知明日会如何?”最好是亲自或派专员去调查,直到证实的确有“危险”时,才可放弃顾客。

  有一家专营运动用品的厂商,在1975年宣布破产,负债13亿日元。在1976年时,同行间就传出风声,说该公司营业不振,且同行对其评价不好。但是当时经营者以减少生产量和裁员稳住了情况,暂时止住风波。后来又遭遇强劲对手竞争,造成市场萎缩,于是库存量大增,资金冻结,它却又将大笔资金投在关系企业上,终于造成周转不灵,支票跳票,于是同行间,再度传出不利于该公司的风评,使其很快就面临破产边缘。

  

  经营运转危险症状




  三季连续赤字
  就个人经验来说,一家企业公司,如果第一季及第二季(一季三个月)连续出现营利赤字

  ,而在第三季却能挽回大局,使业绩上升,那么这家公司还能维持平衡,这种例子很常见。但若第三季的决算书上仍出现赤字,那么这家公司就很难继续经营下去了。

  很多业务员向上级报告客户资料时,常说:“某某顾客的营业额不断地在增加”。上级因此会忽略了对该客户的警戒心,继续将原料或商品卖给客户。但若突然间被倒帐就措手不及了。这是因为该客户伪造营业额资料,隐瞒厂商。所以单看营业额是不够的,应该调查公司的营业纯利才正确。只有营业额而无净利的公司,如同没有营养的食物,对人体是没有作用的。像这种情形的企业,倒闭只是迟早的事。

  对于现有商业往来的大客户,或营业额占高比率的厂商,一定要去仔细地了解他的营业预算表、损益表、年营业额和库存量等情况。如果无法暗中搜集这些资料的话,可以委托咨询调查公司代为分析、调查,以免被不实的数据所瞒蔽。

  一家信誉不好的公司,不但和它有商业往来的人会注意它,就是平常无商业关系的人,也会略有耳闻。所以,探询消息的人,在了解对方与这家公司的关系后,进一步观察公司内的言论,再配合自己调查所得的资料,就可以对这公司充分的了解。

  对于调查社所收集的来的资料,有时也不可全信,因为调查社也有可能与被调查的公司勾结,所以不防多询问几家调查社,再互相比较资料。如果,确信这家公司有连续三季决算书上出现赤字的情形,那么,以后在交易方面就应更慎重,才不会带来损失。

  即使是股票上市的公司,若连续三季出现营利赤字,要想解决困境,也不是容易的事,必须经过一段长期的努力奋斗。所以,当发现对方信用降低,又不改进经营方式的话,最好停止和他的交易。

  1984年2月,滨畸芳雄商店以负债100亿日元,宣布破产。他是鸟取地区最大的钢材批发商,也供应零售商各种材料,在建筑业不景气的时期,业绩直线下降,在连续三季出现庞大的营业赤字,同行间就传出对他不利的风评。主力银行派遣专员到该公司去协助重整,以降低员工工资、减少贷款利息等方法拯救公司业务,但仍无法起死回生,终遭到退票的厄运;在债权人协议失败下,宣布破产。

  

  公司财务拮据
  公司全部的资金都是靠自己筹措,没有向任何金融机关借贷,这当然很好。但是,遇到

  经济高度成长时,向外借贷来扩充设备增加营业量,所得的得润,往往比保守性经营的利润高出很多,因此向外来借贷来经营的公司非常多。

  反过来说,假如在经济不景气时,成长很缓慢,对外借款越少,利息负担也越少的公司,倒闭的机会也就越小。在暴利下的高利润固然很好,但如果利息的负担超过营业额的25%,情形就很不好了。如果在20%以内,或许还有药救,只是设备投资费用不可过多,否则财务情况仍会继续恶化。

  例如,新技术的投资规模较大,而且冒险性大,投资者应做谨慎的评估。自1984年以来,在这方面投下巨额开发资本,因而倒闭的公司相当多。如专门制造隔热建材的厂商——三陆玻璃织维制造公司,就是因此负债80亿日元而宣布破产。家庭五金的大批发商——日本光学理研公司,也以负债30亿日元,宣布破产。制造高级烟具的世界化学织维公司,负债32亿日元,宣布破产。三善会医院,负债58亿日元,宣布破产。东京合板工业公司,负债90亿日元,宣布破产。以开设弹子房著称的木崎公司,负债30亿日元,宣布破产等。这些公司都是被庞大利息拖垮的实例。每一个制造商或生产厂,常发展到某一个程度时,就会设法扩充厂房、增加设备、淘汰旧机种、派购新机器,以增加生产量或发展新产品,这些都是必经的发展过程。而批发商或销售公司,也都尽力谋求扩大销售额、提高营业额、增加关系企业、增加投资设备等方式来扩充企业。但是要注意,若经济不景气或低成长率出现时,就不可扩充得太快,否则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1985年2月14日,朝日新闻会刊载一则有关三光汽船倒闭的新闻:“前年3月起,三光已经负债470亿日元;去年3月,负债550亿日元。像如此庞大的负债额,却还能继续营业下去的,大概只有三光汽船公司了!相信今年的营运情况,必定还在困境中,无法自拔。该公司今年上半年的结算为负债221亿日元,预估下半年的营业负债,也会在200亿日元以上,到年底,总负债额累积将超过1500亿日元!”

  而三光汽船每月的营业额为200亿日元,如果换成普通中、小型企业,碰到这种情况,早就宣布倒闭了。但三光却还能继续营业,主要得力于各金融机构的支持。例如:1983年春,三光订购了125艘高性能小型散装货轮,其中就有83艘是由各大企业自己出钱建造,而由三光汽船公司以极低的租金,租用3年。像这种情况,别家公司恐怕就办不到。三光将近3000亿的贷款,乃是种金融机构以长期低利贷款借给该公司的。这一点又岂是发营企业能比拟的呢?像这么优越的经营条件,还能维持多久,谁也无法断定。

  

  □ 贸然增加进货

  通常进货量都是和业绩成正比的,如果突然不正常的大量进货,供应商就该仔细观察对方的动机,看看是不是因为支票的存款不足,而不得不用脱手求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比方说,进价100元的货品,正常的售价是150元,如果以120元倾销,尚有可能。但如果以90元贱价赔本倾销,而且又订了比上一回多出数倍的量,如此的亏损法,其赤字金额会如雪球般越来越大,这就不是正常的经营方式。向此类厂商来往的话,就必须小心注意是否有诈骗的可能?

  例如某企业公司,每月营业额500万元日元,在一个月内开出3000万元日元的支票。经过调查,才发现对方在暗中经营支票周转生意,为了欺人耳目,而以买卖货品为由,开出3000万元支票,以便争取高利贷公司的信任。让他们以为自己是正当的生意人,也有货款进出,所以才会先大量购进货品,再削价脱手求现。这种经营法,是非倒闭不可的。果然,当公司倒闭后,警方调查之下,才发现,所有职员对公司业务一点都不清楚,财务通通是董事长一人处理。不但没有帐簿,更没有进出货品登记本,资金流向不明白,职员们对进货、出货皆一无所知。这种情形是经者有计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