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惊雷入汉 >

第330章

惊雷入汉-第330章

小说: 惊雷入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不过是开幕罢了,马隆准备的各种机关和军械在后方纷纷登场,阻击蜀军。那魏军狡猾无比,见蜀军贴了上来,便立即撤退!

蜀军想追是追不上的,因为前方又是有另一波魏军重复之前的故事。

等蜀军好不容易过了这么多的坡坡坎坎,迎接蜀军的就是魏国大将马隆设计的投石大阵了!

一进入战场,便是铺天盖地的石雨落下!蜀军根本来不及抽身,便纷纷死于石块之下,逃跑也是难以避开魏军的投石车。要知道魏军早已算计好了距离和攻击范围,并且做了无数次的试验,几乎是没有偏差的攻击,让蜀军损失惨重。

只有最后投入战场的蜀军来得及退了几步,脱离了投石车的攻击范围,才侥幸活命罢了。一片投掷过后,但见前方的广阔平原上,横七竖八躺满了蜀军的尸体。管你是骁勇善战的猛将,还是久经战阵的老兵,在密集的投石攻击下,只有死亡一条路罢了!

有的人被石块击中要害,死也就死了,至少是没有痛苦。可大多数的蜀兵蜀将被砸的缺胳膊断腿,或者是砸的身上无数窟窿,脑袋瘪了一半,偏偏是干呻吟不死的倒在血泊之中。

地上的鲜血越流越多,染红了大地,染红了每个人的眼睛。

跑在血里,看着脑浆血液,看着断臂残肢,感受痛苦和恐惧,然后呻吟着等死,这样的场景让当事人肝胆破裂,更是让蜀军士气锐减,几乎动摇!

如同当年蜀汉推出威力十足的投石车一样,如今感到不可置信和震惊的,变成了蜀军。

附近可没有道路可以绕,想进军湖阳只有这一条路。那马隆设计的十分细腻,除了硬攻之外,竟是没有其他途径可以取巧!

若是放到以往,知难而退乃是明智之举,可此番北伐,乃是蜀汉动用了全国的力量同时发动。各路人马看起来各自为战,实际上却是暗自呼应相关,若是一路退兵,对于整个战局都有致命的影响。

湖阳,作为长江北岸的重要阵地,是必须拿下的!

无数蜀军前仆后继的杀来,从来没有停歇过。那些从四处登陆的蜀军也是不肯放弃,频繁的试探魏军的防线是否会出现漏洞。在蜀军强力攻势下,羊祜不相信这马隆能够抵御得住。

但一连十余日的攻坚,魏军还真就是一点错误也没有犯!

蜀军强行的推进,利用人力消耗魏军的石弹储备,同时把自己的投石车也带到了战场上开始还击!魏国投石车的攻击范围不如蜀军,但胜在占据了高低,有遮掩和阻拦。

想砸到魏军投石车,首要的条件便是角度要高!否则砸在对方的防御工事上那便是于事无补。相反对方的投掷也没有停歇,那石块无间隔的落下,蜀军投石车不断的调整角度,又能躲开多少?

消耗的不仅仅是兵力,更是军械!

这些魏军有三年的准备,可蜀军在时间久了之后,人力还是顶得上,军械已经不敷使用了。

就在蜀军茫然之时,魏军在马隆的率领下竟然组织了几次反攻!蜀军在疲劳作战之下,疏于防备,倒是被魏军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羊祜一直认为自己的对手乃是杜预,虽然知道马隆颇为难缠,可谁想得到马隆的守御能力简直还在杜预之上。就算是杜预亲自来了,恐怕也没有这样缜密的思路建设如此严密的防御措施。

单单是这条防线,就耗尽了湖阳魏军五分之四的兵力,更是让蜀军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眼看兵力不断的消耗,强悍如羊祜一般,也只好喊停,暂时停止进攻。哪怕明知道如此一来将会是前功尽弃,可也是没有任何的办法。这么继续下去,蜀军负担不起这样的伤亡啊……

蜀军暂时偃旗息鼓,马隆也是松了一口气。蜀军权限展开的攻势,让魏军也是损伤甚众,虽然比不上蜀军的消耗,可马隆手中的兵力本来就是不多,自然也是压力十分。

蜀军一撤,魏军立即填补各处防御措施,补充兵力和人力,抓紧一切时间修补工事,防备蜀军卷土重来。

马隆设计的战术是完全的守势,如今对方不再强攻,一时倒也不适应了状况。

守得无懈可击,但兵力都用来防守,可以用作攻击的只有马隆麾下的三千斗士而已。

这三千人乃是从数万人马中精选而出,各个以一敌十,体魄强健无比。马隆将与异族作战的战法引入军中,通过车仗作为抵御,伺机偷袭,让蜀军头疼无比!

羊祜坐镇前方,苦思冥想不得破敌之策,手中乃是东南战场的捷报频传,自己这里如何对陛下有所交待?

陛下没有留下姜维统领这一路蜀军,而是选择信任羊祜,这让羊祜不禁压力倍增,心火一起,竟是病倒了!




第二百零八章 马隆(下)
强势的湖阳战场使得新城,魏兴方向,以及武关的蜀军不敢轻举妄动。没有江南蜀军的支援和呼应,这两只偏师难以有所作为。南阳地区以宛城和新野为中心,加之义阳郡作为后盾,成为了许昌以南魏国最后的屏障。

这是魏国的命脉,无论从地理环境还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来讲,此处安排最强悍的杜预来镇守,不是没有道理的。

杜预在湖阳放心大胆的调用了马隆,更是一招妙手!

论野战攻防,马隆凭借弱势的兵力不是羊祜的对手,这是毫无争议的事情。可若是给马隆足够的时间和人力,羊祜便难以有所发挥了。因为马隆堵死了一切取巧的可能,也不给蜀军借用形势的机会,想进军湖阳只有硬碰硬的交手。

用人命堆出一条道路……

羊祜倒不是装病,到了今天,羊祜也是高龄老将了。其实羊祜的年龄本来就是不小,如今又急又病,身体倒是每况愈下。刘禅派来了无数御医也是难以有所好转,这次北伐行动,在不知不觉当中,又是笼罩了一片阴影!

不说除了羊祜之外,谁能和杜预一较高下,便是看马隆如此强悍,就知道杜预也绝对不好惹了。

有了马隆这般良将辅佐,杜预才算是如虎添翼啊!

百姓不分昼夜的在阵地上修补着,马隆这人看起来不过是痴于作战的家伙,实际上治理百姓也是很有一套的。这般硬气的获胜,除了当年杜预的功败垂成,在魏国实际上是很少有的。

马隆此举不亚于是给魏国上下打了一针兴奋剂,整个魏国从士大夫到百姓,对湖阳激战都是津津乐道,几乎成为了每日讨论最多的话题。

只守不攻并不是马隆的作风,可蜀军撤到了南岸,就不是魏军随意攻击到的了。在采取守势之时,魏军可以因为水军的差距而放弃水战,通过陆地的作战击溃蜀军。可反过来要攻击蜀军,这丑儿媳终须要见婆家的,蹩脚的水师是唯一他途径。但水师实在是太弱了,无法和蜀汉的水军抗衡,无奈之下,马隆只好放弃……

经过长期的对峙和拉锯,如今蜀汉与魏国在军械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小。蜀军诚然不断的创新,却是面临这个时代工艺和思想的瓶颈期。魏国在蜀汉的不断发展和胁迫之下,虽然少有新意,可一路追赶,如今面对几乎停滞不前的蜀汉,科技能力和军械的生产都有了十足的进步!

想锻造一把好刀,要求的不仅仅是铸刀师的手艺,更涉及了无数的工具。而无数的工具又牵扯到了方方面面,单单几个环节的提高可以让兵器的质量得到提升,可原料却是有限的。

这个时代可没有勘探技术和设备,只能依靠古老的方式确认山中有无矿藏。那找矿的人手中拿着罗盘,走到哪里见罗盘因为地磁影响而产生了剧烈的变化,便可确认出此地是否真正的有矿藏。

那些先进的刀枪棍棒,都是用新铁打制而成,可新铁的产量和稀少的矿产,更让人难以百尺竿头。

这片矿用完了也就用完了,何况那开采技术就是有线的,就算坐拥金山,云不出去也是白扯。偶尔有所发现,足以让人兴奋,那也只不过是偶尔罢了,难以支撑长远。

就算你是同样的矿产,纯度也是有着区分,而其中涉及的技术更是繁重无比!

比起蜀汉,地大物博的魏国变好了许多,至少矿产丰富,可以源源不绝的发明创造。这一点比起蜀汉可谓是十分优越了,蜀汉这边占领江南之后,时间和精力都用到了山越身上,暗中也是带有物资占领的盘算。

马隆精于此道,其麾下的军队拥有的军械和铠甲斗具皆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因此就算是和精锐的蜀军对阵,蜀军在军械和兵器上也占不到多少便宜。

三千斗士是马隆手下最为精锐的兵卒,用战车把自己围在当中,利用战车作为屏障和遮拦,不断的推进,这针对异族的战术被马隆运用的得心应手。就算对手是汉人,也是一般无二的使用者,效果非常显著!

这支军队推进起来速度极快,加上马隆有心挑选和训练的兵将们,体魄超过了正常人,射出的箭矢自然是更远,更准,杀伤力更大!

受到马隆感召而定居在湖阳城的百姓们很是高兴,战事就发生在离城不远之处,可每日的厮杀,蜀军却是不见踪影,到最后竟然是败退的样子,简直是出乎了意料。

有这样强悍的军队守卫国土家乡,谁还在意湖阳是否第一线?

更多的百姓争先恐后的进入湖阳定居,不仅仅繁华了这座小城,更是鼓舞了军队的士气,这种信任,远远强过任何的赏赐。这是百姓对于军队的认可,是弱小者对于保护着的信任!

军民彼此爱戴,形成了一片火热朝天的气氛。

消息传到了许昌,司马炎高兴的不得了。那魏帝曹奂早就妥协了可以让位给司马氏,但提出了必须击败蜀军的条件。想那魏帝曹奂徒有虚名,毫无权利,所依靠的乃是魏国不太可能及百蜀军。

提出这样的条件自然是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可解决蜀军,也是司马炎的燃眉之急。曹奂此举名不正言不顺,对于司马氏还是做出了一些承诺,让司马炎有事可以做。

实际上这也是无奈之举,每天遭到迫害的曹奂,不妥西只有死。但有了孙亮之死的教训,司马炎怎能让曹奂不清不白的寻死,破坏自己的好事儿?于是曹奂身旁,便多了一些太监宫女,乃至侍卫,专门防备曹奂用死来给自己难堪。

当年因为孙亮之死,让魏国丧失了收服江南人心的最佳时机,更是因此被蜀军打跑。而今司马炎可不想再上来一个曹家傀儡,然后自己许多年后成为皇帝,了却自己的心愿。

湖阳击退蜀军是一个好兆头,这说明了魏军的战斗力不是那么弱,蜀汉同样没有那么强大!魏国依然是强悍的,对于百姓和君臣来讲,这都是需要重新树立的信心。

有了信心才有底气,有了底气,做起事情来才有发展。

更重要的是,只有击退蜀军,司马炎才敢于发动篡位之举。否则外敌虎视眈眈,内部滋生霍乱,司马炎心情如何急迫,也不敢冒着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称帝,只好寄希望于击退蜀军,然后掌握国内一切权利,做皇帝!

从司马懿到司马师,再到司马昭,传到司马炎,这是司马氏若是再不出一个皇帝,恐怕天下间就要乱了。

司马炎做梦都想当皇帝,偏偏这事儿还是急不得的,于是只能向各地下旨,表扬马隆一番!封赏也是少不了的,同时更要号召各地的军民都有这样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私心是司马炎称帝的野望,如何实现呢?

这些百姓们都能传得沸沸扬扬,司马炎等的只是一个时机!

封赏传到了前线,马隆自然是跪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