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惊雷入汉 >

第323章

惊雷入汉-第323章

小说: 惊雷入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气哼哼的潘胜早就一屁股坐在凳子上,想想那整齐的铠甲,铮亮的兵器,自己若是有这么一支军队可以指挥,那叫一个威风!

这是儿时就有的梦想啊……

偏偏手下只有县兵,和人家那雄壮威武的正规军没个比较,每当想到这里,心里就像是猫爪般的痒痒。

仓寿无视自己,潘胜还吹胡子瞪眼的不服,面对曹亘,潘胜没这个胆量。

自从曹亘来到海西已经一年有余,私下里找曹亘比武,每一次都是鼻青脸肿的回家。最近潘胜已经不去找曹亘比武了,因为服了,心服口服!

待曹亘走了之后,鲍兹起身对潘胜道:“上将,你去把县里的大户都叫来,家家户户都给我拿出人手,不拿的交给曹大人处置。”

听了二人商量半晌,潘胜也是明白道:“某这就去!不过……蜀军真的会来海西么?!”

进入海西境内,蜀军并没有遮掩行踪,一万八千人的军队是无论如何都难以掩人耳目的。

以往北伐,蜀军皆是攻击淮上,对于广陵没有什么特殊的想法。这次屯兵两淮的同时,分出兵力攻打广陵,可谓是出其不意之举!

这一路蜀军主将乃是滕修,副将为骆秀,顾慎,张桐三人,滕修带着顾慎引领水军,陆地上乃是骆秀,张桐二将负责。

随军一起出征的还有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参赞军机,骆秀是经验丰富的将领,张桐是江南四姓张家的大将,对于这个孩子,二人都十分的欣赏和推崇。

这孩子姓陆名机,字士衡,乃是江南名将陆抗之子。

设计除掉被江南士民恨之入骨的唐彬,便是出于陆机的谋划,这件事情在公开了之后,即便是各大世家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想自己十一二岁时,有此胆略智力否?

谋取广陵,必先取海西立足,以为根本,此乃陆机之策略,更得刘禅之欣赏。有才能的人便要加以任用,这是刘禅的准则,更何况陆机的才华绝非仅限于此!

据说在发兵之前,刘禅曾经下过秘旨给主将滕修。此次出战,陆机名为参军,实为统帅。这话和谁说,谁都不愿意,可滕修没有什么不满,反而很是振奋和高兴。

陆抗将军之后人,江南士民之希冀,有幸扶植和培养陆机,滕修觉得这是自己的责任,更是幸运。

正因为如此,这一路人马之中,几乎尽是江南兵将,也是刘禅刻意为之。对于陆机的良苦用心,是一次赌博,或是得到回报?

一万八千蜀军踏入海西境内之后,行进速度便是十分缓慢,身后的淮阴人马早就被杀跑,只是海西守军竟然出乎意料的没有任何动静,甚至连淮阴的求援都没有给予回应。

陆机剑眉倒竖,洒然一笑,想不到这海西竟是藏有能人!




第二百零三章 海西(下)
海西乃是富饶之地,魏军收了野屯之粮,收了屯兵屯民,却是没有收拢郊野村落的百姓。若说魏军采取的是坚壁清野之政策,难道是时间太紧来不及为之?
由于海西的守军没有被淮阴以及泗口的战事牵制,反而料定了蜀军必然谋取海西县,因此蜀军的进兵便得异常之小心谨慎。长期没有战事的海西,在突发战况仍然能如此冷静,魏军必有能人,不可小觑。然骆秀,张桐与陆机等人孤军深入,又怎会在意魏军有无防备?
所谓多算多胜,少算少胜,无算难胜,奇袭成功与否皆不影响最后的结果,这才是百战百胜之战。
沿途所经的村落,听闻蜀军到来皆是恐慌,有人主动前来投降,也有人关紧门户看蜀军的动作。海西县中足有一万守军,加上屯兵屯民更与五万之众,非是一夕之功可成。
蜀军要长期作战,补给便要来自当地,可当地的粮食都收入了城中,目标便是这些村民了。海西富饶之地,家家户户管他是粮食还是盐铁,均是十分富裕,家中的奴仆必然也少不了。
凭这些人想抵抗一万八千名身经百战的蜀军,诚然是不可能的。可蜀军若是抢,这些人也不过摆出一个姿态罢了。
打听清楚了海西魏军的虚实,陆机不禁很是奇怪。这曹亘乃是曹氏的后人,按理来说不该掌握如此重权。要知道海西最强的武装力量就是曹亘手下的七千精锐魏军,而海西的富庶更是让人眼红的。司马氏肯放权这么一位曹氏宗族的将领,其中究竟是什么缘由?
接着打听下去,那仓寿也是不简单,其祖乃是魏武时期的名臣仓慈,对于治理百姓颇有手腕,和曹亘文武相济,深得民心。
等到介绍鲍兹,潘胜不过是一笔带过,比起前两位,这海西的县令和县尉,份量便不足够了。那潘胜纵然是潘凤的后人,可潘凤也不过是小有勇名罢了,汉末时分不过泯然于众,除了潘胜自己,有谁记得?
一连经过了大大小小十余处乡村,蜀军竟然是秋毫无犯,对于百姓的家业乃至田地,皆是碰也不碰。魏国百姓感到意外,那些土豪大户也是惊讶,本来做好了抵抗或是顺从的准备,不想完全派不上用场。
蜀军派出的传令官到各个乡村安抚百姓,使其一切如常,那样子仿似这海西县已经是蜀军的囊中之物一般。
“这些村落甚是富饶,何不从中获取军需?”张桐有些不解的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这不是蜀汉的土地,也不是蜀汉的臣民,蜀军实在是没有客气的理由。
陆机骑在马上,手打凉棚不断张望远方回答道:“久闻海西乃是大户纵横之地,其中富户多多少少与中原世家都有千丝万缕之联系。我等乃是讨伐魏国而来,非是讨伐世家百姓,此战攻心之利大于军需之急。”
“哦?哈哈,士衡小小年纪所看之远已达如此,张桐佩服啊!”张桐乃是江东四姓中张氏的大将,年龄大了二十岁。见陆机见识高远,自己也不生气,反倒是由衷佩服陆机。
骆秀见状笑道:“此地豪强林立,以利为先,若是我等劫掠百姓,倒是让城中的大户铁了心拥护魏军了。”
陆机点头道:“此地驻兵不足为惧,若是世家豪强不能合心,海西县早晚是我等掌中之物。不过……此时也该是放出消息了。”
海西的守军不出城作战,蜀军竟然也是懒得攻城,只是屯驻在海西附近,不断的安抚城外百姓。若非是人在此地,谁也不相信这是一支孤军深入魏国境内的蜀军,竟然如此的悠闲!
可传出的消息并非如此,淮阴守将施浪接连被蜀军杀败,早就胆寒。一面向四方州郡申请兵马支援,一面收拢败军召集青壮。泗口一战魏国刚刚训练的水师几乎残破,这是施浪承担不起的。海西若是丢了,负责镇守广陵门户淮阴的自己,又如何逃得脱责任?
淮浦,凌县的魏军此时也是收到了消息,听闻蜀军势大,两县的魏军不敢只身前往,于是纷纷赶赴淮阴汇集。
前些时日,杨骏奉命到了徐州,把徐州和青州的兵力抽调一空,而今两县兵力合在一起,也不过五千人马。施浪又是七拼八凑了两千多蜀军,也只是七千余人。那蜀军的声势,施浪是见过的,这么些兵力多半还是不堪一击。
只是四周郡县听闻蜀军来了,谁不是自保?毕竟兵力本来就不多,抽调了大半,剩下的不留着守卫城池,拿来给你广陵军做炮灰?
苦等数日,实在是没有人了,施浪想了想索性把淮阴的水军四千余人也编到了队伍之中。这些水军日夜操练水战,陆战也是不弱,何况好吃好喝的供养着,体格也比寻常招募的青壮要好上许多。
勉强聚集了一万余人,于是魏军急冲冲的奔着海西而去!
等将近海西县,远远的便望见前方烽火连天,施浪见了禁不住浑身一颤。海西这一县之地代表多少世家豪族的利益,自己再清楚不过,战况如此激烈,焉能等待?
万余魏军火速前往救援,不想正是落入了蜀军的埋伏之中!
张桐手执长矛带领五千人马从正面冲杀,骆秀引五千人马从后方杀出,魏军鱼龙混杂,那施浪更非是什么将才,一阵冲杀之下魏军赫然是四散溃逃。
蜀军不攻城,海西守军也是猜不出蜀军想做什么。
鲍兹身为一县之令,负责县中政务,可外敌入侵,那是曹亘的事儿,犯不上自己指手划脚;潘胜屡屡请战,心中惦记的乃是能有自己的精兵,鲍兹没有出头的意思,这请战又有什么用?
这说的算的,乃是曹亘与仓寿。
曹亘身为曹氏族人,却能在此拥有重兵,非是本意,乃是司马氏有意放纵。海西牵扯的利益实在是太多,曹亘是一个一丝不苟之人。利益分配不均也好,贪图暴利逾矩也罢,在海西铤而走险求富贵不过家常便饭,但可惜到了曹亘这里就行不通了。
曹氏政权的衰落,国中奢靡成风的恶俗,都让身为宗室的曹亘痛心疾首!
司马氏不愿意得罪人,用自己做挡箭牌的意思曹亘心中自然懂得。可若不是甘于被人利用,这海西的不法之事,岂非得不到约束和阻止?
有人肯利用你,说明你还有利用的价值,若是连利用的价值都没有了,那个人必定是很落寞孤独的。
曹亘甘于被利用,同时也很孤独。
百姓挣扎于生活,上位者贪图于享乐,国家的纲常与心中的庙堂完全是背道而驰,曹亘能做的只是尽量让海西的秩序符合国家利益,可一个个豪强世家根本就不是自己能够应对的。
就连守护海西县,守护这魏家土地,也要防备这些世家大族反水。
准确的说是防备海西的这些豪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不能抱团的守卫海西城。至于有没有投机分子认为这个时候应该和蜀人扯上关系,那就因人而异了。
只是没人会写在脸上。
蜀军不上当,那些城外的百姓和大户都过得很好,甚至比蜀军没来之前还要好,蜀军之中看来也是有能人的。城外的那些百姓豪强,还是有办法和城中的百姓豪强互通消息,久而久之,抵御蜀军守卫海城之心,便渐渐消退了。
对于唯利是图的人,没有什么比利益还重要——更有部分甚至是千丝万缕背后的家族指使,有意联系蜀人,为日后留一条活路做准备。
(不动祝大家中秋快乐,突然降温,身体略有不适,更新的晚了请各位书友原谅则个!)




第二百零四章 筹粮(上)
杨珧很是辛苦,筹措军粮是件很繁琐的事儿,不仅事事亲力亲为,更要劳心劳力,还得磨破嘴皮子。

各州各郡对百姓平日的剥削已经到了极限,这个时候想从百姓身上榨出油水那是相当的困难。

就算有,也不多,而且还参杂大量的血水。

淮上大军有一半往日里是民,是屯兵,只是在得到蜀军北伐消息后,才号召起来集中训练的一支队伍。

连年的战事,就算耕地的百姓也有一定的战斗技巧,只是时间让这些技巧变得生疏而已。有一定时间恢复和集训,便是一支强悍的作战力量。

百姓讨厌战事,战火摧毁的不仅仅是家园,和家庭,更带走了无数鲜活的生命,生存者则要负担更重的徭役和赋税。

可也有人喜欢打仗,自己这身武艺无法留在军中,可杀人惯了,军中的生活惯了,耕地实在是难以甘心。

而且耕地实在是辛苦,挣得也少。

对于刀口上舔生活的家伙来说,耕地,那是埋没自己的才能。

杨珧觉得自己往日里是算无遗策的,谁肚子里憋着什么主意,谁肚子里有弯弯肠子,自己看好一眼,就知道的一清二楚!

以兄长杨骏的那副德行,若不是有潘岳这个靠山,加上是司马氏的亲戚,早就被人干掉了。就算杨骏什么都不做,也够讨厌的,有些时候过于自大的杨骏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