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翩若惊鸿 >

第16章

翩若惊鸿-第16章

小说: 翩若惊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戏’的三人摇摇头同叹一声“造孽啊!”



第二十四章 失明



 棱山边有座古城叫做盘城,盘城中有条无忧河,而河的旁边有一户人家,简陋的茅草屋用篱笆围上,院子里有一块空地上面种满了菜,还有几只悠闲地小鸭来回嘎嘎的叫着,茅草屋边的架子上晒着很多草药,草药的味道一直弥漫到屋内。



屋里一老一少的祖孙俩里里外外的忙活着,床上躺着一位女子,从她惨白的脸上可以看出是个温婉清秀的女子,额头上冒着虚汗一直流到她有些缭乱的鬓发之中,嘴唇发青微微的一张一合像是在说些什么,秀眉紧蹙看上去十分痛苦,此时那老者取出包里的银针熟练的对准穴位扎了下去,一针、两针……那女子的表情终于舒展了,而一直立在一旁的孩子连忙拿起热毛巾帮她擦拭脸上的汗水,略显担忧的问老者道:“爷爷,这个姐姐没事了吗?”



老者撵着花白的胡须垂下眼睑摇了摇头道:“玉儿,我们都尽力了,能不能活过来就看她自己的造化了,过得了今晚就没事了!”那个被唤作玉儿的孩子听到爷爷这样说更是不安起来,搬来个小凳子就坐在床边,稚气的脸上一双圆圆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看着床上的人喃喃道:“姐姐,你一定要醒过来啊……”说着便将一盆小黄花放在了床边。



外边的雨还在下,时大时小,风雨相伴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是哭泣声一阵又一阵的传来,又像是有种吞噬一切的愤怒,老者轻叹一声收拾着药材“哎……不是旱灾就是水患,菩萨保佑~菩萨保佑啊!”说着几滴雨水打了进来,老者停止了呢喃将稻草夹着木排里挡在窗口以防止雨水打进来。



“呀!爷爷!草药用完了!没有药材姐姐怎么办啊?”孩子一脸焦急的看着空空的药盘道。



“这样大的雨到哪去弄药材啊,更何况还不知道她是否过得了今晚,那可是棱山断崖啊!”老者摇摇头叹道。



棱山上树木葱翠,经过一夜的雨水洗礼变得更加青翠欲滴,晨光稀微,朝霞满天,七色的彩虹也挂上了天际,光亮犹如一层薄纱掩住了美人,薄纱间明眸微启……



“爷爷!爷爷!快来看啊!姐姐醒了!他没事了!”小小的茅屋传来孩子银铃般的笑声,祖孙俩都露出了笑颜看着床上的女子,经过他们一夜的照顾女子脸上已渐渐恢复了血色,长长地睫毛慢慢的上扬,虚弱的打量着周围。



…奇…“姑娘,你觉得怎么样?”老者一边为她号着脉一边问道,女子虚弱的看向说话者的方向缓缓道:“好黑啊!为什么不点灯?”一语出老者的脸上慢慢由微笑平复下来,不语,见半响无人回答,床上的女子紧张起来,小孙子听着她的话奇怪的看看外面嘟囔道:“明明是白天啊……”



…书…虽然很小声,但还是被那女子听见了,她紧张的从床上坐起来,由于身体还未恢复一点小动作就让她喘的厉害,既然是白天那么她觉得一片黑就只有一个解释了……



…网…“好黑啊!这里是什么地方?你们是谁?”女子靠在窗边细若游丝的问道。



“我们在棱山下的山谷里找到你的,当时你已经昏死过去了,孩子你真是命大啊!经此一难以后可要好好珍惜自己,别再做傻事了!哎……可能会暂时看不见……”说罢,老者又重重的叹了一声。



那女子听完一愣,这老人家把自己当成轻生跳崖的人了,死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更何况她还不能死!就算是瞎了她爬也要爬到那个男人面前杀了他为父报仇!女子低垂着眼睑蹙了蹙眉似乎想到了什么重要的事急忙问道:“老人家,和我一起的那个男子在哪?”



看着她忽然激动的往外探着老者忙扶住她:“孩子,我和玉儿救你的时候没有看见别人啊!”“是啊!是啊!是我发现姐姐你的,但是没有看见别人在,他和姐姐一起掉下来吗?”那个被唤作玉儿的孩子也靠近床边说道。



“怎么会?他一定还在!一定是的!要去救他,不然他会死的!快去啊!”那女子十分激动掀开被子就要出去,可惜她现在的身体根本哪儿也去不了!一下床站都站不稳就摔到了地上,眼泪划过了她清秀而憔悴的脸庞,一份苦滴一滴泪,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



老者好不容易才把她救回来而她却这般不爱惜自己,心里也暗暗肯定这个女子也许和她口中说的男子是一对苦命鸳鸯,生不能相守但愿同死啊!老者和小孙子一同将她扶到床上安慰道:“孩子,你伤的不轻啊!内伤外伤都有,想在又看不见,你谁也救不了啊!反正药材也用光了,我就再到谷里帮你看看!如果他在一定救他回来,你安心养伤好不好?”老者看她可怜也不忍心说伤害她的话,就算那个男子还在那伤的一定不比她轻,延误了一晚上的治疗更何况昨夜还下着雨,大罗神仙下凡也救不了了!可是看着女子的样子要是不去的话她非得自己去不可!



“玉儿,你在这里陪姐姐,爷爷出去了!”老者唤着孙子可是半响没有回音,“玉儿!玉儿!”



“爷爷!来看啊!”是小孙子玉儿的声音,老者应声到了门口,小孙子拿着一个大竹筐道:“爷爷!这个我刚才出门看到的,就放在门口的!”老者上前一看里面的药材全是主治内伤和外患的,是什么人放在这里的呢?山林幽静根本没有半个人!



“玉儿,拿进去吧!陪着姐姐,爷爷要再去一趟山谷。”



第二十五章 寻人



 山谷中十分幽静;除了风吹草叶的声音再无其他;老者按照昨日进谷的路走;在一处被压塌的草地停下了;没错!那孩子就是在这里被发现的,老者看了看四周,还是没有发现有另一个人的迹象,老者抬起头看到上面的断崖,如果从上面摔落下来有可能摔在不同的地方了,老者起身向北面的出口走去。



“仲老!”僻静的山谷中忽然有人唤他,老者慢慢的回过身,不远处站着两个男子,一个留着络腮胡子,面色黝黑,另一个面容清秀,肤色相对白皙。



“仲老!这么巧!来采药吗?只是……”那个清秀的男子面带微笑的问道,可左右打量下并未看见装药的竹楼,有些疑惑。



老者看清来人顿时倒吸一口冷气忙道:“啊!是二殿下,还有大殿下,仲麟……”一语未出便被那清秀的男子止住,示意不必多礼,老者会意收起了做礼的手恭敬的微微弯下身子道:“回二殿下,老朽不敢欺瞒,今日的确不是来采药的,是受人所托来此寻人。”



那被称作二殿下的清秀男子扶起老者又看了看四周疑惑道:“来这里寻人?”络腮胡子的男子此时也上前一步问道:“寻什么人?可是一个受伤的人?”



那老者愣了愣看着那络腮胡子的男子,似乎很意外为何他会知道,“大殿下英明!正是寻一个受伤的人!”那被称作大殿下的男子脸上忽然又兴奋之色继续问道:“是什么人让你来这里寻的?那寻得可是位受伤的女子?”



“是一位受伤的女子让老朽来寻一位受伤的男子,但依一老朽看那男子多半也凶多吉少。”老者摇摇头恭敬的回答道。



听到这里那被唤作二殿下的清秀男子也面露喜色问道:“那女子现在是否在你家中?”



“回二殿下,那女子身受重伤正是在老朽家中养伤。”



“仲老可否引我们见她一面?”二殿下声色陈恳的问道,见老者半响不语又继续道:“仲老!我们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希望她能帮我们一个忙,而这关系到我们云石国的未来!”一旁的大殿下看不过弟弟对着贫民这般恭敬,不满道:“大胆!你敢拒绝我们?”老者闻声立刻跪倒在地慌忙道:“老朽不敢,只是……只是老朽家中简陋只怕玷污了二位殿下的贵体啊!”



二殿下见老者跪下连忙扶他起来,看了看旁边的人有些埋怨的道了一声:“大哥!”,那被唤作大哥的人蹙了蹙眉看向一旁,二殿下继续道:“终老不必这样,您好歹也是服侍过我父王,而且也救过我的命……。”



“二殿下严重了!这些都是老朽应该做的!二殿下不必记怀!”老者俯首道。



“那么可否带路呢?”二殿下轻声道。



“二位殿下不嫌弃老朽的寒舍是老朽的荣幸,二位殿下请跟我来。”说罢便转身在前面引路,三人走向南面的出口。



———————



简陋的草屋内一面容秀丽的女子倚在床边,她的脸色有些苍白,眼神空洞的望着地面,如一潭止水毫无波澜。



“姐姐,你叫什么名字啊?我叫仲璞玉,大家都叫我玉儿。”是一个孩子甜甜的声音,干净而纯洁,这个女子看不见,只能凭着声音来辨别方向,她将脸转向发出声音的方向,似乎想到了什么,半响不语,紧蹙着眉,以为这样那些可怕的事情就不会进到自己的脑子里,就会离自己远远的,可是终究事与愿违,那些事情重叠在一起如一片苦海,而她就像是在苦海中不得解救而将要溺死的人一般。



“姐姐,你不知道自己的名字吗?”孩子斜着脑袋看着床边这个受伤的人,她的面色紧张似乎很不舒服,孩子向前走了一步怯怯的又问道。



似乎被孩子的声音拉回了现实,那女子的面色平复下来,秀美也舒展了许多,静静的道:“諺倪。”



“哦~諺倪姐姐,那我以后叫你諺姐姐吧!”孩子因为知道了她的名字就这般开心雀跃,似乎被孩子感染自己也跟着勾起了嘴角,还是孩童时最好,什么烦恼都没有。



屋里受伤的女子和孩子都开心的笑着,屋外的三人在暗处看着这一切。



忽然那清俊的男子道:“仲老,你进去吧,好好照顾她,别说见过我们。”一语出旁边的人一手摸着络腮胡子有些烦躁的急声道:“为什么?到了门口为什么不进去,问问她到底是不是我们要找的人啊!”



“看她的样子不只是受了外伤、内伤那么简单,心里也受了伤吧?”那清俊的男子回答着,但眼神却没离开屋内。



“我管她受什么伤!我只要知道兵符在哪!”那络腮胡子的男子一边不甘的低声吼着一边又不敢向前一步,虽然屋里的女人离自己那么近。



“大哥,走吧,等她伤好了再问也不迟!”那清俊的男子说着便微笑着拉着他走了出去,那络腮胡子的男子虽说不甘可还是顺从的走了。



第二十六章 绝世尘泥!



 棱山高耸,蜿蜒几百里,将天朝与外邦国家生生相隔,同时也形成了皇城对外防御的天然屏障,可攻可守,凭借着有利的地形外邦不敢来犯而且年年进贡,但这一年老皇帝驾崩,太子本应该在明坛的祭天仪式之后正式登基,可是天意难测祭天仪式连连不成功使得朝内朝外各股势力都开始蠢蠢欲动,端陌造反,宁丞相一家倒戈向外,聚贤轩图谋不轨,外邦又意欲来犯,真真是四面楚歌啊!



天朝四十五年,皇帝最宠爱的妃子瑶妃也就是端镡的生母,因为生前太得宠而死于嫔妃争宠的悲剧,皇上十分心痛内疚所以不顾文武百官的反对废了端陌而改立端镡为太子,可是端陌的生母蒡妃却主动请缨要求照顾端镡,蒡妃也就是今天的太后,皇上一来想在端镡身上补偿瑶妃但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