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洪荒之明玉 >

第240章

洪荒之明玉-第240章

小说: 洪荒之明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玄都大法师看着眼前面色坚定地神农,心里不由得生出一丝感动,“怪不得能成为人族共主,证道圣皇,确有大毅力。”想到这里玄都扶起神农,正色道:“此等造福人族万民亿万世之事,贫道佩服,今日与你相遇此地,也是有缘。”



听到玄都大法师的话后,神农不由感动的向他再次作揖行拜见。“多谢道长慈悲,我人族若知道长此举,定万世不忘,立祠以祭。”见得玄都同意,神农不由得激动万分再次拜倒。



“此乃大功德之事,贫道义不容辞。当不得你如此大礼!”玄都扶住神农,向他说道。



“多谢仙长相助。”有玄都相助,定然能成此大业,造福于人族,神农与他行礼实乃微不足道。



“弟子原名烈山,道长面前不神农之称愧不敢当,道长便叫我烈山吧!”神农向玄都说道。



听到神农如此说,玄都大法师点点头,“也罢,贫道便称呼你一声烈山。”玄都大法师神色舒缓,对神农说道,“烈山,你在此等候片刻,贫道去去就来。”说罢,驾云离去。



神农不知玄都何意,看到玄都突然驾云离去,只好在原地等候。



玄都大法师见神农要尝遍百草,突然想到首阳山太清道人处有一法宝,名为赭鞭,可识天下草木之性。正好交于神农使用。



须臾,玄都再次回到首阳山山,早有童子在此等候,见到玄都落下云头,上前与他说道:“老爷前些日子出门了,临走之时交待弟子,说师兄回来后,命我将此物交给师兄。”说完后将一青色鞭子交予玄都。



“老师慈悲!”玄都大法师接过童子手中鞭子,天空虚行一礼,再次踏云离去。



神农在山下足足等了玄都数日光景,才见玄都回来。玄都刚一落下云光,便上前与他行礼,问道:“道长此去何为,竟数日才回?”



玄都大法师笑着将赫鞭拿出,交予神农。神农有些不解的看着玄都大法师递给自己一根鞭子,不明其意,还是接过此物。



看出神农心中想,玄都大法师笑着对他解释道:“此物乃是一件宝贝,名为赭鞭。乃贫道师尊炼丹所用,贫道回山中取来送给你,以后你寻找草木,用此物触及,可用来鉴别百草的药性,由此物相助可辨百草益害。有毒者此鞭生出黑光,有益者此鞭生出红光,能食用解饥者此鞭为白光,能止渴去毒者此鞭生出黄光,能祛病疗伤者此鞭生出青光,能补身续命者此鞭生出紫光。正好与你有用,望你能遍识百草,完成大愿。”



神农看着手中的赫鞭,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想不到如此不起的鞭子竟然有此神通,实乃神物。连忙收好此物,神农向玄都大法师拜见倒在地,连磕响头。



“道长实乃有德之士,我若成就大业,回到族中,定然与道长塑身立祠,叫我族人万世祭拜,以记道长大德之恩!”



“呵呵呵……”听到神农如此说,玄都大法师突然笑了起来,“你也不许如此。若要感谢,便于西方拜上一拜,此乃贫道师尊之意。”



“哦?”神农听到玄都大法师的话后,不由一愣,“原来道长还有师长,不知道长师名讳,仙山何处?”



“贫道师从太清道德天尊,便不与你详说,你若是有缘,能成大业,日后自然知晓个中缘由!”听到玄都大法师如此说,神农也不再多问。



“太清道德天尊!”神农向西方首阳山拜磕之后,心中默默记住这个名讳。只等日后完成大愿,便回山与族长禀明,为这位太清道德天尊立下祠堂,好叫子孙后代年年祭拜,奉上香火。



第四卷三皇五帝第二八四章少典有子轩辕,伏羲证道



神农得了赫鞭之后。与玄都大法师拜别之后,再次行走洪荒。他自上一次毒性发作后,因祸得福,激了血脉,丹田生出真气种子,身体更是强壮不少。寻找与人族有益草木期间,开始琢磨体内真气妙用。



这真气当真是妙用无穷,神农越是琢磨越觉的有无穷玄机。随着对真气认识越来越深,神农意识到这种神通对人族的巨大作用。若是把体内真气悟透,传于人族,日后人族外出打猎,便能减少伤亡。



据说人族远古之时,有大神通者,名为武士。护持人族,让人族不为野兽所伤。自己要是悟出一种真气修行法门,便是不能重现人族远古盛世,也能让人族力量大增,再辅以药草之力,说不定能就突破人族百年寿限,使人族长寿。如此一来,生者多于亡者。部落实力便会越来越强,实乃功德无量之举。



有了这种想法的神农,心中更加坚定起来。走遍荒山野岭,寻找各种药草,每日休息的时候,便开始琢磨真气妙用。



如此又过了十数年,神农已经记下上千种对人族有益的药草,更是找到数种可能种植的种子。便寻找到一处山林,开始编篆草经,苦悟真气修行法门。



日子一天天过去,神农花了十年时间编成一本草经。这十年间,他自山林中开辟出一块田地,开始试种药草乃食物种子,搭起一座木架,尝试着保存药草之法,储存粮食之法。最终是了数千斤各种粮食,神农以丝织布,把这些粮食装好,准备带回族中种植。



又花五年时间创出一种真气修行之法,此时神农已经有七十多岁。因遍尝百草,又修行真气,看上去竟然只有三十多岁。大功将成,神农念及族人,便急着赶回部落,要把自己这些年掌握的知识传于族人。



神农尝完百草,为洪荒人族找到了医病祛邪的草药,又创出真气修行法门。便下山回去。等他离开这片木林后,晾晒药草与粮食而遍山搭木架突然不见了。原来,那些搭架的木杆,因助神农编著草经,制取粮食有了大功德,落地生根,淋雨吐芽。年深月久,竟然长成了一片茫茫林海。



此后,人族为了纪念神农尝百草、造福人间的功绩,这处神农编草经种粮食的一片茫茫林海,取名为“神农架”。



神农回到部族之后,上一代族长已经去世。族人想推举神农为族长,没想到神农五十年没有回来,以为他客死异乡。



如今神农竟然回到族中,还是一副当年出去的样子,族中老人见之大奇,传其得了天神之助。族长禅位于他,神农成为部落之长后,便挑选族中聪慧之人,传与其草经,让他们为族人治病疗伤。族人因伤病去世的逐渐减少。又选部落勇士传达室其真气修行之法,定下武士选拨晋升规则,使部落实力大增,再不怕野兽袭击部落,更让族中吃上肉食。



又教会族人各种粮食之法,烈山部落越来越兴盛,越来越强大。



族人感念神农,把神农编篆的草经取名为《神农百草经》,烈山部更名神农部落。周围部落知神农部兴盛,纷纷来投,神农真心接纳他们,待其如己出,投奔而来的各部落渐渐归心。



如此数十年而过,神农已经过了百岁,却不见衰老,族人大奇。神农之名更是传遍四方,洪荒众部落都知道神农部落有位被天神眷顾之人,族中人人长寿,有实力强大的武士。



有生羡慕者,皆遣族人来神农部求教,神农不藏私,亲自接待这些人,手把手教会他们种植之术,带着他们行走野外认识药草。



神农贤名渐渐被众部所传,伏羲得知后,便决定招神农前去,考较他一番,决定等自己大限到时,把共主之位传于神农。



神农部落北方十万里处。有一个人族中型部落,名叫有熊,依靠在姬水附近,部落首领名曰少典氏。他的夫人两位,一位名叫女登,一位名叫附宝,乃是姐妹,为有氏之女。



有一天晚上,附宝见一道电光环绕着北斗枢星。附宝大奇,跑到落部外的小山上观看,随即,那颗枢星就掉落了下来,附宝由此感应而孕。



少典氏知晓后,与族人传言:共主之母与效外遇巨掌之印,以脚丈之,有孕,十二年生一子,为人主共主伏羲;烈山部,又有神农落地有详兆,贤名传于天下;今附宝观北斗枢星而孕,有熊部当有一位贤人降临。遂传遍天下,众部落都知有熊将有大贤出世。



附宝怀胎24个月后,生下一个小儿。这小儿刚刚出生,有熊部落的外面就来了一个道人。



卫兵自然把有道人来访的事情报告给了族长少典。少典听闻有修士到来,不敢怠慢,放下孩子,急急忙忙迎了出了。



迎到部落的门口,少典看见一穿月白道袍的修士,相貌非凡。少典急忙施礼,问道:“道长前来有熊部,不知所为何事?”



这道人见到少典后,打一稽首还礼,笑着说道:“贫道乃盘古玉清圣人元始天尊弟子广成子。闻有熊部将有贤人降临,特来收令儿为徒,与贫道回山修行。”



少典一听,马上兴高采烈的带着广成子进了部族,去看望小儿。进了屋子后,少典请广成子上座,自己陪在下首,吩咐手下的族人去叫附宝带着新生的小儿前来。



不多时,附宝抱着一个孩子旁边来到。正与少典谈话的广成子的目光不禁投到了那孩子的身上,满意的点了点头,对少典说道:“此子天生的道胎,紫气盈庭,乃是一块璞玉,于我玉虚一脉有缘。”



附宝不知道什么事情,相问少典,听闻了这仙师要来收徒弟,其忙上前,“这孩子初生,还未取名,不如道长给他取个名字可好?”



广成子点点头,低头想了想,忽见部落万里之外,有红光溢出,连忙切算一番,不由面带笑容。原来那里乃是轩辕丘。传闻轩辕丘乃是女娲伏羲化形孕生之地,便对附宝说道:“这孩子将有大成就,又生于轩辕丘附近,贫道便与他取名轩辕。如何?”



“轩辕?”附宝低声念道,觉悟的这个名字好听,另有玄奥,便兴奋的向广成子行礼,“多谢道长赐名,吾儿便叫轩辕。”



广成子又与他夫妇二人说道:“今贫道特来收徒,此子当为我亲传弟子,贫道现要带其回山细心教导,待十八年后轩辕自会归来。不知二位意下如可?”



附宝闻言不舍,其乃聪慧之人。知轩辕得仙师看中,将来必成大器,便看向少典,见少典微微点头,同意让广成把轩辕带走。



广成子见少典夫妇已然同意便说道:“那贫道就将其带走,十八年后贫道便会放其归来。”说完便驾祥云向九仙山飞去。



却说神农被伏羲招见,伏羲考教了神农很多问题,神农都能答上,伏羲十分高兴,便将神农留在陈地作为自己的助手处理一些事物,



慢慢的伏羲将所有的事都交给烈山氏来处理。如此过了三年之后,神农已经能够很好的处理人族之事。各部落公正相待,便是自己部落有人犯错,也不循私,众部落拜服。伏羲见如此,便决定把共主之位禅于神农。



有一日,突然天空飞来详云,却是人教教主太上老君之徒玄都大法师驾临陈,伏羲迎其入内,玄都大法师对伏羲说:“贫道奉人教教主太清圣人道德天尊之命,前来告诉人皇,人皇已然功德圆满,当将皇之位传于他人,功成身退,到火云洞静修。”



伏羲听到此言大喜,本以为自己大限将临,不久于人世,没想到却来了仙人,说自己到火云洞静修,忙让人准备传位之事。玄都大法师传讯完毕后便回首阳山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