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洪荒之明玉 >

第178章

洪荒之明玉-第178章

小说: 洪荒之明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中,好似来自洪荒内陆。”



一听来自洪荒内陆,银月便心中有底了。云中子每一次回到瀛台,都会把她与金阳招集在一块,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遇。对于洪荒内陆,银月虽没有去过,可知道的反而比洪荒一般修士要多。



这位弟子一说栖凤,银月马上想到一位与她师傅相当的大神通,妖族女娲。这位妖族大圣不就是居住在栖凤山吗?



“难道是妖族女娲娘娘来了海外,怎么又会与烟霞派拉上关系呢?”双方也不在一个级别上,让银月百思不得其解。



“掌宗来了!”银月正陷于苦思冥想之中,身边招待她的弟子忽然对她说道。听到这位弟子的话,银月不由一怔。抬头看去。赤霞仙子款款走来,身边还跟着一位身着宫装的女道士,想必就是烟霞派的贵客。



“银月妹妹怎的有空过来,怎的不见金阳道友?”赤霞仙子一走近,便热情的向银月打招呼。银月倒是不好回答自己是奉命而来,福身一礼,“见过赤霞姐姐,来的还真不巧,正好错过了姐姐开派大典!”



“没关系,没关系,又不是什么重要的事,错过了就错过了。来来来,姐姐跟你介绍一下!”赤霞仙子拉着银月走到女娲身前,介绍道:“这是栖凤道友,姐姐的贵客。”



银月走到女娲面前,浑身一震。女娲身上的气息与明玉一般无二。别人可能感觉不出来,可她经常待在明玉身边,对这种气息熟悉的很。此时,银月已经确实,眼前这位就是明玉所说的贵客了。



不顾赤霞仙子惊讶的神态,银月躬身向女娲行礼。“弟子见过真人。我家老师知真人前来海外,特遣弟子前来相迎!”银月与女娲拜礼之后,双手高托,一枚玉符出现有掌心,金光溢出,从玉符上散发出淡淡的威压。赤霞仙子与身边几位弟子元神一震,竟然被玉符气息压制。



银月一拿出玉符,女娲就认了出来。洪荒之中,这种光明正大之中带有一丝恶煞的气息,除了明玉再无他人。



“你家老师倒是神通广大,怕是刚刚闭关出来吧?”女娲拿起银月手中的玉符,面带微笑的向银月问道。听到女娲的话后,银月不由一惊,有些疑惑的看向女娲,“真人如何得知?我家老师一出关,就把弟子派遣出来。说海外来了贵客。还交给弟子这枚玉符。”



女娲突然笑了起来,“若非你家老师闭关刚出来,贫道一入海外就让你来了,哪里能等到现在。好了,你回去吧!”



女娲看完玉符后,向银月说道。



“弟子造退!”银月向赤霞仙子微微示意后,驾起云光飞回瀛台山。



看着银月远出,女娲呵呵一笑,“贫道这些天劳烦烟霞派招待,多有打扰。今日怕是到了告辞的时候了。日后尔等若是有难,可持此符前去凤栖山,也算贫道一点儿心意。不过,想必你们也用不着。有瀛台山这层关系,你们烟霞派也算是大造化了!”女娲伸手在身前虚空一晃间。一道符篆凭空而生。淡淡的神光自符篆中流动,一股浓郁的生机自符篆中散溢而出。



接过这道符篆,赤霞仙子连忙行礼拜谢。女娲看出赤霞仙子的尴尬,也不多说,招来一朵五彩云朵,回身对赤霞仙子说道:“贫道告辞!”



赤霞仙子此时呆呆的看着女娲远云的身影,心中百般陈味。她早知这位自称栖凤的道人来历不凡,没想到还是猜错了。能被银月以弟子之礼相称者,洪荒之中还真不多。明玉乃是天下七准圣之一,赤霞虽然因道行低下还未接触这等信息,可亿万年来明玉在海外的威望,让他们只能仰望。



低头看着手中的符篆,“栖凤山,也不知是何地方,想秘与瀛台山也差不多吧!”赤霞仙子收起这道符篆,“都回去吧!”打发了几位弟子,赤霞仙子向宫中走去。



本来还想在海外多待一些时日,没想到被明玉这么一打扰,女娲再无兴致。适才明玉让银月送来的玉符,邀请她去瀛台山做客。女娲也不好拒绝,只能去稍坐片刻,就准备回转洪荒。



虽然第一次来海外,女娲不知瀛台山方位。但是做为海外三仙岛,女娲神识一出,便清楚的感应到。瀛台山离蓬莱并不算远,只有数十万里。女娲驾着云光,半日光景便到了瀛台海域。



看着瀛台山万里之内,路的过修士全都绕道而行,女娲暗叹一声。明玉在海外经营无数年,到如今声望之高,她看的分明。这些绕过瀛台海域的修士,并无一点怨怼之情,实是出于恭敬的心态。不入瀛台万里之内。



对比妖族在洪荒的声誉,女娲不得不承认,妖族做的很失败。妖族统治洪荒,只凭实力威慑。众生灵并不真心归属天庭,再加上一个不弱于妖族巫妖,天庭的日子并不好过。哪里像是明玉,占据海外,亿万修士共尊。日后海外一旦实力大增,恐非妖族之福。



想到此处,女娲越发觉得自己必须先一步成就混元,提升妖族声威。不然妖族迟早要走下坡路,慢慢衰落下去,到哪里巫族定然举兵讨伐。这一劫运已经到了末期,女娲隐隐能感觉这一劫运并不好过。



远远打量的瀛台山,灵气成云,仙雾迷慢。道道神光溢出,女娲不得不赞叹一声,瀛台山虽不入洞天福地之数,但也不弱。实乃天地间一等一的灵山胜景,海外三仙岛,名不虚传。对比蓬莱方丈二地,瀛台山更胜一筹,被海外众修士尊称这圣地,名至实归。



此时,明玉正站在瀛台山下,身后跟着二位弟子。女娲目光不由一凝,云中子与南极仙翁她也见过。当年不周山众道相聚,那个时候云中子与南极仙翁的道行还不如妖族十二妖圣。没想现在,竟然后来者居上。



云中子与南极仙翁道行虽然还是得道之境,但身上法力似有若无,天地法则已经与身体完全契合。法力波动间,带出周身数尺异象。距离成道之境只差一步。



这也难怪女娲吃惊,妖族诸妖圣虽然根行不凡,可哪里有那么多先天法宝补其极基。再者,云中子与南极仙翁所修道法乃是明玉成道之法,亿万年不完善,妖族诸圣哪里比的上。



能与他二人相比者。只有三清门下几位弟子。



女娲刚一落下云光,明玉便迎了上去。拱手作揖,笑呵呵对女娲说道:“道友来海外游玩,怎能过门不入。若非贫道相邀,怕与道友失之交臂。”



“贫道见过道友,当年一别,道友道行更近一步,可喜可贺!”女娲礼节性的向明玉作揖,口中客套的称赞一句。



“哈哈哈,道友言过了。如今道友不也到了这一步吗,可惜,大道难求,贫道至今无一收获。今日道友前来瀛台,实乃天意。贫道定与道友交流一番,想秘定能有所收获!”



果然如此,女娲也猜测过其他准圣也如她一般,斩去三尸之念后,前方再无路途,更不说什么成就圣人之道。如今明玉这么一说,女娲心理这才平衡一点儿。若真只有自己一个遇到瓶颈,天道忒不公平了。



第三卷巫妖大战第二一六章中途奇遇,药师道人



对于明玉的话,女娲不至可否。今时不同往日。她遇到的是成圣前的瓶颈,想要有所收获,只能通过自己不断感悟,最终找到契之所在。通过一次论道,并不能解决问题。若真如明玉说的这般轻巧,她也不用花费万年时间到处游走了。只要七准圣来一次聚会,不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明玉也只是一句客套话,看到女娲并没有回应,嘿嘿一笑,向女娲邀请道:“道友请入内再详谈。贫道自落脚海外,道友还是第一次来做客。少不得多盘恒数日,贫道这二位弟子少见多怪,正好让他们开开眼界,省的一副无所事事的样子,不知天高地厚!”



云中子与南极仙翁听到明玉的话后,面带赫色的相互看了一眼,全都低着头。对于明玉的话不敢反驳一句。他们在瀛台山的作为,全被明玉所知,明玉虽没有责怪,可也不会夸奖他们。这让云中子与南极仙翁有些忐忑不安,一直还以为自己做错了。



他们的所作所为。确实有些过火。瀛台山众多生灵,本来过的好好的。让他们一搞,每日里不得安宁。虽然得了不少好处,可往日里清闲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明玉对他们这种拨苗助长的作法,还是有些看法的。



要知道瀛台山生存的这些生灵,明玉还是很看重的。日后海外修行界兴起,还需他们出去平衡各方势力,不使海外出去乱子。因此明玉专门传下十数部道法,又为他们讲道数十年,已经有息心培养的意思。



海外有亿万修士,要靠他们主动归心,短期内还行。等到巫妖大战后,怕这些修士个个都会生出异心。要是有群明玉亲自培养的势力,到时海外便有异心者,也翻不起大浪来。明玉终究身份不同,日后成就混元大道后,也不能因此以势压人,丢了圣人脸面。如今未雨绸缪,正是时候。还有一层意图,明玉终觉得自己成圣之机似乎与海外修行界有关。可是他参悟数万年,差点走火入魔,也没有悟出什么头绪。



瀛台山女娲确实第一次来,本来还以为只有明玉与弟下二位弟子。没想到一入瀛台,才发现还有数百名小修士。这些小修士道行虽然不值一提,可个个根基不错,所修功法极为不凡。看到瀛台山这番光景后,女娲似有所思。看来明玉所图基大。已经开始培值瀛台山势力了。



明玉也不怕女娲猜中自己意图,此乃阳谋,便是女娲看出来又如何。再者,海外之事,与女娲没有一点干系,她就是有想法,也无法实施。明玉倒是想像着有朝一日这些在瀛台山修行的小修士有所成就后,走出瀛台,把自己的道统发挥光大,是何等气象。



穿入小平原,就到了瀛台山脚下。一道宽有数丈,全由白玉石铺成的石阶蜿蜒盘旋向上,直通瀛台山顶无量金宫之前。白玉石经过亿万年灵气滋润,内中蕴含着深有精纯的仙灵之气。这些白玉石品质早就改变,成为一块块极品仙玉。



白玉石阶两旁种各植九行桑槐,这些桑槐早就成了气候。郁郁葱葱,吞吐着淡绿色的仙灵之气。若是放在其它地方,这些桑槐早就化形,修行有成。可如今栽在瀛台山,只能做一灵树,不得自由。



这倒是女娲想错了。这些桑槐被明玉种植于此,不知得了多大的造化。桑槐在洪荒之中只是普通树木,桑中能够修行有成者少之少,槐木类更是如此。桑槐虽然品种珍稀,但其本质在洪荒之中只属普通一类。在瀛台山亿万年,这些桑槐得仙灵之气灌溉,早已经生了灵智。其中还有一颗得了大机缘化形而出,专门为明玉照看着这些桑槐。如今道行也不差,是瀛台山最早修成仙道的修士,自号槐木道人。所修道法也极其高明,乃明玉太玄阴阳神鉴所录三千道法之一。



站在瀛台山上,回头再看,才能真正领略到瀛台胜景全貌。整个瀛台山完全由灵石构成,瀛台山地下,无数条灵脉交错相汇,地气贯通其中。乃是海外灵脉源头之一。在明玉不断经营之下,灵脉不断的扩张,汇聚海量灵气才使瀛台山变成一座全由灵石构成的灵山仙峰。



浓郁的灵气散发于数十百万里之外,使无数生灵得益。瀛台山因护山大阵之故,这里的灵气已经全部转换为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