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清传奇巨商:胡雪岩 作者:二月河 薛家柱 (1) >

第18章

大清传奇巨商:胡雪岩 作者:二月河 薛家柱 (1)-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光景,就收复了北疆大部分领土。侵占了准噶尔西部的沙俄军队,受陕甘守军的箝制,不敢贸然出动,只好眼睁睁看着左宗棠回师南疆,把阿古柏关起门来打!




胡雪岩 第三部分(8)




此时,全军上下,无人不佩服左公数年厉兵秣马,苦心孤诣要建造一支六万人的军队的战略:我等是与数国多个民族的敌人作战,如果没有足够的军备,谈何收复新疆?

冰雪茫茫,狂风呼啸。

暴风雪在子夜时分停息。

一顶顶帐篷如草原上的蘑菇,只有不时传来的号角之声,打破大漠旷古的宁静。

山洞里,左宗棠望着火焰在沉思。

光绪三年冬天,左宗棠第六次率兵出征,一举攻克喀什,伯克胡里下令放火烧城,裹挟中国居民五千余人和大批牲畜向俄境逃窜。不久,另一路清军再次收复和田,处决了叛军首领金相印。至此,左军收复了除伊犁地区以外的新疆全部领土。左宗棠在表彰胡雪岩的功绩时,向朝廷报告说:“新疆底定,援其功绩,实与前敌将领无殊!”

胡雪岩的功劳既与前方厮杀的将领没什么区别,那就应该给予奖赏!但同时,也有人在西太后面前密告胡雪岩“奸商谋利”、“病国蠹民”。朝廷不得不派工部侍郎端政赴上海调查。但端政一到上海,迎接他的,有同样也是皇亲的郭庆春和宝森;侍候他的,有洋女人、交际花有林翠翠、富家姬丽。待到胡雪岩公开出面,送他一台留声机和一块金表,不光端政,连邵友濂的目光都直了。这等经不起诱惑的重臣来调查什么案子,那案子还能有个结果?

气象森严的乾清宫,文武百官齐集金銮殿,共议朝政。

“正大光明”匾下,须弥座上端坐着二度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

慈禧打开一份奏折:“据军机大臣左宗棠和陕西巡抚谭钟麟联衔启奏:奏请《破格奖叙道员胡雪岩》,历举胡雪岩功劳九款之多,请给胡雪岩破格加官晋爵,不知众卿之意如何?”

李鸿章自恃汉臣中他跟西太后是走得最近的。约在半年前,他于坤宁宫晋见西太后,就曾进言:自洪杨乱后,国力十分空虚。现在西征军又连年征伐,军费开支实在浩大。据闻:西征总军需官胡雪岩商借洋款达一千五百万两之巨,且属高息。借贷洋款打仗,终非长久之计。臣以为:新疆远离京师,毕竟遥远,并非举足轻重,实在久攻不克便理当放弃,而应集中财力、人力,加强东南海防。思忖良久,太后信手拿起一分奏折说:左季高最近就有奏折呈来,一再强调“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连日又传来最新捷报,清军二次收复和田,兵指伊犁,平定新疆,已指日可待了。

李鸿章乍着胆子,直接反击起左宗棠来:即使平定了新疆,左季高尚有兴修水利,搞屯垦、开办毛纺厂、建设西北,发展塞外经济的长远中兴计划。他功名心重,要显出自己才是办洋务的“经济能臣”。这样下去可是没完没了啊太后!哪知这番话正投了西太后的心思,她把那封奏折往书案上一扔:左季高功名重于利禄,自恃战功辉煌,倚老卖老,在朝廷说话不知轻重,不少重臣对他犯忌。这样吧,待新疆平定,即把他召回北京,担任军机大臣就是了。

心中有喜,李鸿章出列,匐伏阶前奏道:“启禀太后,臣以为此议不妥。胡雪岩乃一介商人,唯利是图,既无武功,又无政绩。仅为西征军借贷洋款,购买军火担任采办。而且从中渔利达数百万两之巨。如朝廷格奖叙,难以服众。”

左宗棠哪里忍耐得住,出列上前跪奏道:“臣左宗棠启奏皇上、太后,李中堂所言,纯属不实之词,且有诬陷之意。西征军万里赴戎机,艰难境遇苦不堪言,江南制造局送来的是劣质军火,江海关等协饷迟迟不至,数万名将士命悬一线。此时此刻,全赖胡雪岩侠心义胆,及时解决军饷、军火、粮草,并送来药品、衣服,保我西征大捷;凯旋归来。此等功绩,与奋勇杀敌的英雄何异?破格奖叙绝不为过。至于对他的某些议论,朝廷派端政大员赴沪调查,已然水落石出,无容置喙。要追查的倒是军饷、军火中营私舞弊的朝廷官员。”
 荣亲王也出列,代为说话:“胡雪岩虽为商人,几年来却义举不少。同治十年,胡雪岩就奉母亲胡金氏之命,以直省水灾较广,捐献棉衣一万五千件,并捐牛具、籽种、及纹银一万两。此外,办运浙江赈米,运送上海,装载赴津。”

醇亲王也出列表示他的意见:“是啊,胡雪岩对御林军神机营一直热心赞助,去年更对大西北冻灾慷慨解囊。此等爱国爱民义举,朝廷务必要大力表彰,以使发扬光大,昭闻天下。”

慈禧太后听了两位亲王之言,微微点头,她尤其不会忘记女人:“嗯,这也有胡雪岩母亲一份培植之功:忠孝教子,乐善好施,乃懿德风范。朕之意,除破格奖赏胡雪岩之外,还要给他母亲以‘正一品夫人’的封典。”

众人听了慈禧太后这么高的封赏,无不流露惊讶之色。李鸿章更是不发一言,脸色难看。

奉旨钦差抵达杭州。元宝街胡宅黑漆大门敞开,让金晃晃阳光洒入。

钦差大人手持圣旨,在阵阵鼓乐声中,走进早显通仄的胡氏厅堂。

胡雪岩率全家齐刷刷跪倒在圣旨前面,听钦差宣读圣旨:“内阁奉上谕:杭州道员胡雪岩,于平定洪、杨之乱、襄助西征军收复新疆、南方兴办洋务,尽皆亲躬鼓踊,宵旰劬劳,祟实输金而助大局,厥功至伟,实乃中兴功臣。特颁正二品顶戴,赏穿黄马褂,并准予骑马进出皇城。又承太后懿旨:赏胡太夫人‘正一品夫人’封典,以示德彰。钦此!”

未几,胡雪岩又奉旨晋京谢恩。太后老佛爷专为召见,听他念了谢恩表,又问了他一些生意上的事,遂传懿旨下去:胡雪岩乃商界奇男子,着仿鼎甲三名故事,开午门正中而出,走东长安街“御街夸官”,再赴礼部特设酒宴。胡雪岩披红挂绿,头上是正二品大红顶戴,身穿黄马褂,骑着高头大马,从正阳门昂然而出。两排荷戟的御林军,肃然远立,目送胡雪岩堂堂正正从御道骑马出入。

次日,他来到军机处,身穿官服,向左宗棠磕头请安。

左宗棠大着嗓门:“好倒是好,只是闷得慌!现在反倒怀念在战场上厮杀的那些日日夜夜;还有我在兰州办的厂。听说你把那老大的德国机器运往西北,费了不少力,动了不少脑筋……”

胡雪岩赶紧道:“过去的事还提它干什么,大人在军机处统领着全国军务,威风八面,怎么会闷得慌呢?”

“军机处空议兵备、战事,洋人又在那儿挑衅,穷人又在密谋造反……,处处觉得那几位军机老爷面目可憎!”

胡雪岩沉思片刻,乘机进言:“大人,既然觉得军机处憋气,何不另寻地方安身呢?”

左宗棠眼睛一亮:“雪岩,只是……哪有地方适合我呢?”

“两江总督!”两江地方殷富,又坐拥上海这个国际大港口,坐镇两江,大可办一些实事。因此胡雪岩这般建议。

“那我就要和李合肥这个直隶总督分庭抗礼了。”

胡雪岩虎地站起身来:“我就是这个意思!大人,如今李中堂权势遮天,并非因为他是直隶总督,而在于他藉办海防,建立北洋水师,大兴洋务。而大人在军机处位高权重,却是纸上谈兵。如果能主持两江,我可以扶助大人兴办船厂、机械厂,到时候与李中堂南北鼎立,也不是什么难事。”

左宗棠拍案叫好:“好哇!雪岩,我听你的,到两江去,好好整治整治两江!也让京中那帮官老爷和李合肥看看!”

此时,西太后和掌管军机的荣亲王正为两江总督的人选作难。现在左宗棠竟然毛遂自荐,要去就任两江,正合西太后的味口:左宗棠这个人,自恃有功,在朝中喋喋不休,不安于位,甚是讨厌!如今年过六十,也没有几年富贵了,就让他去吧。

胡雪岩回到杭州,请当代园林大家尹芝先生设计的芝园,以及整修新建的楼宇业已竣工。

原有的清雅堂七间已修缮一新,新建的和乐堂七间也已装修完毕。园内总共十六个院落,全都请名家题了匾额。

胡雪岩穿堂入室,推门开扉,一一查看,不禁面露笑容。

看过堂、楼、厅、舍的内外,胡雪岩最后来到芝园,站在红木厅前的汉白玉平台上,眺望新建的鱼池、假山,一种境由我造、势由我开的雄阔胸襟不禁油然而生。

这日,各房各处均搬进了新居。

乔迁入户、整肃内帏,延师设馆训诫下人,胡府这番忙乱刚告一段落,京城又来一位高官,指名要看胡家这“江南第一宅院”!他是刑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文煜。胡雪岩不知他此来何意,却也乐得陪同他穿堂入室,参观一座座厅堂、花园。

“听说‘百狮楼’是用一百个紫檀木雕成狮子,用黄金做了眼睛,不论日夜,尽皆光彩四射,华丽无比。可是这样?”文煜捋着他的青须问。

胡雪岩点头承认:“实不相瞒,确实如此。”文煌楼上楼下,赏玩一周,随胡雪岩从“百狮楼”漫步入了“芝园”,感慨道:“过去,我一直以为京城皇亲国戚的房舍最为奢侈豪华,今日看了胡大财神的府第,那才真叫大手笔,艳压群芳。就是北京名气很大的恭王府搬到这儿来,也是小巫见大巫了。哈哈!”

胡雪岩不无得意:“这倒也是。我胡某修建这一座宅第,确是不惜工本,花了近二百万两银子,用的全是最好的材料。譬如这木料,有的还是从国外进口的洋木!除五开间正厅三进之外,又有红木厅、楠木厅、四面厅,另辟芝园,共建楼台、馆榭四十余处。另有曲廊、小桥、荷花池、牡丹台……你看这‘延碧堂’,又叫红木厅,全部用名贵的红木建筑。不瞒您说,连这楼前鱼池的池底,都镶嵌着铜皮,以防漏水呢。”

“这十三层水法塔灯,是从日本定做的,府里共有三十余架。这大玻璃镜也是来自横滨……”

那文煜随胡雪岩登上顶楼,探首看到一块匾额,上题“御风”二字,不觉点首道:“这个楼名取得好,登上斯楼,确有凌空御风,飘飘欲飞之感。”

顶楼原来四向皆空,除了几面透雕栏杆,数楹泥金露柱,既无墙面,也无幄帷,岂止八面来风?到得此处,耳边但听呼呼风响,身上衣衫胀鼓、袍角卷飞,俨然有“飞天御宇”之感。这里是杭城最高处,杭州南面凤凰山,东面钱塘江,山作青螺,水作纨幅,一一尽收眼底。此时看去,青螺有渐解之姿,纨幅有再开之意,云气、水气交织成一派微茫。青螺、纨幅之间的楼宇、街道、旷野、泥径,稍远便似墨渍,尚有浓淡之分,再远,便似蝌蚪几粒出没渐逝于云水间。

他一时还没弄清文煜此行的目的,京城高官中,文煜可是阜康最大的股东!只听文煜说道:“在京城就听人说:胡大财神的豪宅极其富丽堂皇!既有禁苑规模,又具西洋风姿。果然,百闻不如一见,确实比皇宫还考究!”他环顾四周,点头不已:“难怪朝廷大官、洋人商贾来杭州,都不愿住迎宾馆舍,而要住到您这座元宝街芝园来。”

胡雪岩打哈哈:“是呀!文大人,这人生一世,图个什么?还不是图个活得舒坦、潇洒!赚了钱,只要赚的不是昧心钱,理所应当在衣食住行方面享受享受。文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