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逐鼎 >

第942章

逐鼎-第942章

小说: 逐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即便胡首领今日不愿配合我们,日后也毫无出路。另外,胡首领的临湖水寇缘何能发展至今日,胡首领心中也很清楚。没有我大赵的支持,胡首领莫要说报仇雪恨,就是能不能在当日存活,还是两说呢。”
胡乐哈哈一笑,沉声道:“顾将军误会了,胡某之所以如此询问,也是希望我能为我麾下的数千人找一条活路。我临湖水寇五千于众,但是,真正能上战场杀入的,也不过千余人作用。剩余的,则都是诸位弟兄的家眷。我不能随随便便的将弟兄们带上战场,与官军作战,直至死亡。我需要他们能有一个出路,有一个活路。”
“正如顾将军先前所言,诸侯之间,赵军最强,赵王最强。日后占据这里的,理应是赵王,一统天下的,不出意外,也是赵王。所以,诸位这义军,自然无法与赵军相比。如果诸位想要占据一方,称王称霸,那自然不用说,胡某是不会让弟兄们因此而赔上身家性命的。”
“如果节义军与赵军有关,背后站着赵国,那胡某自然是愿意与诸位一道,与这齐军一较高下。不投日后高官厚禄,只希望日后麾下弟兄能宁静平稳的生活。属下胡乐,拜见将军。”说罢,胡乐郑重的向顾山行了一礼。
顾山连忙扶起胡乐,笑道:“即如此,那我们节义军就再添一弟兄,有了胡兄的水军参与,我们节义军就又多了一处胜算。”
胡乐笑道:“有没有我都是一样,只要我们背后有赵军支持,我们还有什么可怕的?不过,顾将军可不能继续称呼我为胡兄,军中有上下,不然……”
此刻,顾山也有些明白,为何胡乐会在此刻提出之前的问题。他是故意如此,让节义军之中的上层明白,这节义军依旧是以赵军为主,是赵国的队伍,要摆清楚自己的地位和身份。或许,这也是林三刻意交代的,同样也是为了给自己提一下醒。
不过,顾山对此并不以为意,他也没有称王称霸之意,更不敢有背弃赵王的想法。所以,其心中并没有其他的感觉。
“也好,胡兄既然如此说,顾某就妄自称大了,胡乐即日起,则就为节义军水军都尉。胡都尉,不知你之所部,何时能正式编入军中,能为我们所用?”
“随时都可以,不过,能作战的的只有千余人,但是,能编入战兵的只怕只有七八百人,所以,想要扩充,就必须继续征召周围渔民,或者,继续逼降其他水匪,收编他们的士卒。另外,如果将这些水匪编入士卒,我们就需要为他们提供饷银。毕竟,他们也需要养家。”胡乐沉声说道。
顾山点头道:“这是自然,我节义军虽然是义军,但可不是意味着士卒们打仗没有章法。士卒的饷银那自然是必不可少的,这一点,胡都尉无需担心。”
“那好,标下这一段时间就开始整编士卒吧。不过,我对士卒的常规训练不太熟悉,所以,需要顾将军从北面派来的人手之中,给我拨上几人。我需要在整编初期,就正一正他们的军规军纪,免得日后出现问题。”胡乐说道。他对赵军也是有所了解的,自然明白,赵军的军法军纪,那可是很严格的。自己麾下的人马,毕竟懒散惯了,要是不好好训练整顿一下,日后定然会出现乱子。
顾山点头道:“也好,趁着申屠雄反击的时间,胡都尉将水军整顿整顿,也方便日后我们所用。至于人手,稍后就会拨发给都尉的。说道训练士卒,我想,还没有人比他们更适合。”
城外的申屠雄果然没有立刻反击,而是整整修整了一日一日一夜。当然,也是为了等待后方的辎重队抵达。
第二日,申屠雄就挥动大军开始对吴县展开攻击。两万齐军齐齐出现在北门之外,铺天盖地。不过,齐军的攻城器械并不多。除了几十架云梯之外,还有二十架投石车。看到这些,顾山才稍微的松了一口气。齐军的攻城器械并没有超出他们的预料,此外,在城上,同样不止这十余架投石车。虽然没有齐军的多,但是,他们守卫城池,有着地利之优势,自然是不惧齐军。
首先出动的并不是申屠雄麾下的一万五千战兵,而是那五千从太仓和嘉定带来的守备军。他们的目的,自然是将城外的壕沟和拒马给摧毁掉。不摧毁这些,齐军是没把发靠近城墙的。
攻势一开始就很猛,齐军直接用投石车砸向拒马阵,拒马在不断滚动的巨石治下,很快就被砸烂。不过,壕沟的出现,却让这些圆石的威力受到了影响。
再者,投石车的发射速度很慢,很难满足攻城所需。所以,全部用投石车摧毁城外防御工事,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五千守备军和上千民夫就出动了。
而此刻,申屠雄也查清楚,城内的节义军已经不下两万人,此外,还有从松江府随军而来的一万民夫青壮和从城内征召的一万青壮民夫。可以说,节义军在兵力上,已经占了优势。不过,让申屠雄感到轻松的是,城内的节义军半数都是新卒,不及己方强大。所以,对待攻城,申屠雄还是充满了希望的。
“可惜,我们在城内没有内应,否则,说不定会更迅速。”申屠雄看着不断被毁掉的节义军成为防线,叹息道。
“将军,城墙之上,除了赵军之外,还有吴县的青壮民夫。我们何不射出信函,让这些青壮民夫协助我们,反击节义军呢?”周原沉声道。被节义军赶出吴县的周原,此刻的心情同样极为的恼火。
申屠雄冷声道:“节义军敢让他们出现在城墙之上,自然不担心他们反复。节义军的一些行为,你也不是不知道,只怕在这几日之中,城中的百姓已经站在了节义军这一方,我们这些行动,根本不会有什么作用。”
“让本将军不解的是,你们只顾着逃跑,为何没有将城中府库的粮食和兵甲器具毁掉?如果没有粮食,节义军只怕光是粮食就足够他们忙的了,说不定还要向城中百姓征集。要是那样,他们怎么会如此快的收复民心?据我所知,我们府库囤积的粮食,不少都被节义军拿来救济那些百姓了,如此,也使得这些百姓民心归附。”
“还有,你看看城墙之上,超过半数的节义军所穿甲胄和兵甲器具都是我齐军制式兵甲器具。这些原本是我们的东西,现在成为节义军反击我的武器。要是你们当初将他毁了,何至于此?”一看到城墙之上节义军所穿所用的兵甲器具,申屠雄就是满腔的恼火。那些兵甲器具,可都是他申屠雄所部的补充物资。可现在,全部成了他们要攻打的敌人的了。




第871章 攻防


申屠雄的话虽然是埋怨,但是,其说的倒也及其有道理。如果吴县城内的粮草物资和兵甲器具在周原和申屠列撤离之际被焚毁,现在吴县内的节义军防守起来,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说其中足够两万大军一月之用的粮食,就是那兵甲器具,也能武装万人左右。其中刀枪剑戟,强弓劲弩,一应俱全。就是士卒身上的甲胄,也是全部配套。结果呢,现在这些兵甲器具,全部被节义军用上,且出现在城头之上。
如果不是节义军加以修改,只怕申屠雄都以为,守城的是己方士卒。
不过,周原此刻的脸色却是极其的难看。倒不是周原认为申屠雄训斥的没有道理,也不是认为自己没错。可是,这吴县守将是你申屠雄的弟弟,而我周原只是文官,这撤军负责焚毁城内粮草物资和兵甲器具的任务和责任,应该是申屠列负责,而不是我。
确实,周原真要是下达此军令,只怕城内府库周围的士卒是不会听从的。这些士卒都是申屠雄的麾下,自然会听从申屠雄以及申屠雄所部将军的军令。而在申屠雄离去之后,自然会听从城内主将申屠列的军令。像焚毁物资这样非同一般的任务,这些士卒焉能大意?向周原这样的文官,如何能指挥的动?再说了,周原虽然是太守之职,但是,其还不是吴县文官之首。就算文官能下令,他周原也不再其列。
现在申屠雄当众狠狠斥责他周原,周原焉能服气?责任虽然他也有,但是,主要责任却是在申屠雄的族弟申屠列身上,这让周原岂能接受。不过,形势比人强,对方是手握雄兵的将军,而他只不过是一个待罪的太守。所以,周原也只能脸色阴沉的接受了申屠雄的训斥。原本还想劝说申屠雄不要大意,让其等待苏州府的守备军一起,合计击败吴县的节义军。但现在,他自然不会轻易开口了。
五千守备军和上千民夫青壮,在付出了三千人的伤亡之后,终于将北城之外的节义军设立的防御工事给彻底推平。不过,对于眼前的伤亡,申屠雄脸色并不好看。
对于申屠雄来说,其原本的任务只不过是在吴县拦截节义军西进道路,也就是说,他的任务并不重,而且好比较安全。无需开战,只需要坐镇此地即可。再加上其手握雄兵,可以说,这完全是一个再轻松不过的事情。
这本是一见好事,尤其是申屠雄原本是驻扎在扬州北部,洪泽湖南岸盱眙之地的守军,负责防备北面徐州的赵军。说真的,对于防备赵军,申屠雄可是从心底感到有些压抑。昔日其随同齐王慕容成一起南征北讨,虽然没有与赵军正面交战,可是也与赵军另一部分兖州军叫过手,那时,齐军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也是因为那一次的大败亏输,让申屠雄对赵军有一丝丝的畏惧。也是因为如此,申屠雄不像其他将军那样,喜欢上战场立功。而此次的任务,则是最符合他的想法的。但是,对面的节义军偏偏不给他面子,在他的脸上狠狠的拍了几巴掌,打的申屠雄不得不回身交战。否则,他无法向齐王交代。
“大将军!大军已经准备好了!”
身边有军官打断了申屠雄的胡思乱想,他急忙回过神来。原来是部队已经准备了,正等他地命令起进攻。申屠雄抬头看看天色,看看沙漏,已经开战一个多时辰,虽然气温还是升高,但是,威风也让士卒们并不感觉到难以接受。现在距离中午还早,所以,还可以起一轮试探性的攻击。当然,如果试探性地攻击顺利地话,马上就会展成为决定性的攻击。
“命令左路军,立刻起攻击。”申屠雄冷声下令道。
在出营之际,申屠雄已经将其麾下的一万五千战兵分成了三路,左路军和右路军分别有四千人马,他亲率的中路军有着七千余人的战兵和数千青壮民夫,当然,还有剩余的数千守备军士卒。此刻守备军士卒已经伤亡近半,自然是不能继续作战了。所以,其就准备让左路军去试探试探这吴县节义军的实力再说。或许,这四千人也可以将吴县打开一个缺口了,到时候中路军和右路军迅跟上,那么,这吴县节义军的末日就到了,毕竟,这吴县的节义军超过半数还是新卒呢。另外的,也不过是民夫青壮而已。
左路军指挥使不是别人,恰恰是之前从吴县溃逃的申屠列。其自认为能力不错,却因为麾下校尉叛变,丢失吴县,其自然是不甘心的。而且,在得知吴县丢失的原因之后,为了防止麾下将校还有人被节义军收买,防止再出现这种情况,申屠雄更是将各部将校之中,半数都被轮调。也就是说,一营一个校尉和三个副校尉,有两个被轮换,其上各级军官,也都是如此。要知道,其麾下人马可都是昔日跟随他的老部下了,可是,其就在吴县驻扎了一个月不到,就有校尉这样的中层军官投敌,这让申屠雄不能不加以小心。
这样安排,在申屠雄看来,既能防止麾下将领出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