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逐鼎 >

第913章

逐鼎-第913章

小说: 逐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是,位于城固的汉中王,也会被蜀军所擒获。
汉中王发现自己被司徒彻给欺骗了之后,自然是勃然大怒,同时,也对与蜀军合谈汉中之地的想法彻底从他的脑海之中抛弃。
其一边下令阴平府的汉军继续向西和向南推进,一边急忙责令安阳、西城两地的守军就地防守,绝不能让赵军将这里拿下。此外,还下令城固守军向南推进,逼近汉中城,以牵制蜀军兵力。此外,上庸、房陵、新城等东部诸县,也开始调动人马西进。
蜀军援兵的到来,让蜀军在汉中的兵力多大四万上下。从兵力上来说,汉军的人马略多于蜀军,且因为汉中之地是汉军的治地,所以,在兵力上,汉军占据优势。但从实力和后勤上,蜀军强于汉军。加上蜀军后方强大的支持,大战持续的越久,蜀军自然也就越有优势。
汉中大战正式全面爆发,西至褒城、汉中城,中部城固、西城,东部的上庸、房陵、新城一线,从东到西,蜀汉双方战斗不止。昔日安定的汉中之地,现如今也陷入战火之中,平稳祥和的生活也里汉中百姓一去不复返了。
巡视到雍州南部,赵询等人重新抵临河南府。尤其是南面遭遇汉中王猛攻一个多月的永宁和宜阳两地,赵询更是亲至此地。
赵询出现在河南府,虽然只是巡视地方,是巡查各地民生回复、各项工程的建设等赵军政务诸事。但是,荆州的洛阳王和扬州的齐王,都不由得紧了紧心头,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北部。赵询来了,虽然赵军大军还在各地没有调动,但是,东雍州之地作为赵军与荆州相接之地,可是驻扎有两镇合计五万战兵。而在东部的豫州、东北的兖州和冀州,随时都能调动更多的军队。所以,洛阳王和齐王不能不小心。
对于洛阳王和齐王的担心,赵询自然是不会去在意的。现如今雍州和徐州正在开战各项有利民生的工程建设,赵军是没有精力在此刻南下的。
不过,赵询没有在意,但洛阳王不能不在意,尤其是赵询出现在河南府南部一线,已经逼近荆北南阳府了。虽然他们开始都猜测,赵询不会在此刻挥军拿下,而且,徐州和雍州的内部情况,他们也是知晓的,赵军此刻确实没有大军南征的迹象。不过,他们不敢赌,赵询数次声东击西,先后拿下东雍州和徐州,这样的教训,他们不能不接受。
随行的亲卫军将领韩猛看着田野见一片金黄,忍不住询问道:“赵林将军,按理说汉军猛攻这里一个多月,已经有足够的时间毁掉这些田地里的粮食了,为何现在?”
镇守东雍州并抵御汉军一个多月的镇军第九镇镇军将军赵林笑道:“汉军没有毁掉这些粮食,想来不外乎两点。一则,汉军猛攻东雍州,而我们的大军却没有按照他的想法回援,这让他以为他能拿下河南府、弘农府甚至东雍州之地。你想,如果这河南府、弘农府甚至东雍州被汉军占据,这里的粮食是谁的了?自然就成了他汉军的了。”
“因为我们在河南府和弘农府实施了坚壁清野,在加上还有我军骑兵都在城外活动,劫掠汉军辎重队。所以,汉军的粮食运输,一直都是难题。那么,就此取粮食则就是解决汉军粮草的最佳办法。所以,汉军想保留这些粮食,等待成熟,就地取用。”
“只不过,汉军没有预料到西雍州败得那么快,我军援兵来的那么快,汉军不得已才急匆匆撤军。”
“另外一个原因自然是因为汉中王得知西雍州战败,大军已经回援。等到他撤军之际,想要毁掉这些粮食之时,他已经不得不考虑其中的得失。西雍州已经丢失,我军已经有能力全面反击。这两府的粮食,可都是两府百姓一年的辛劳。要是被他们毁掉,岂不是要彻底激怒我军?到那时,我军会不会大举报复,也是汉军担心的事情。毕竟,一个多月的大战,汉军损失可是不小,想要真的抵挡住我军,难度可是不小。”
一边的司徒亮也接着笑道:“正如赵将军所言,汉军不敢在西雍州已经丢失,我军回援之际彻底激怒我们。另外,在西雍州丢失之后,汉中之地则成为汉中王心头的头等大事,其自然不希望再继续我们斗下去了。”
赵询则询问河南府府尹:“坚壁清野,伤敌也伤自己。这河南府的百姓为了协助我们据守地方付出了不少的代价,官府可曾对他们有所补偿?”
河南府府尹是幽州派来的,自然对赵国的制度、政策极为清楚,也知晓赵国以民为重。当下沉声道:“回禀大王,此次百姓的损失并不算大,尤其是田地里的粮食并未被损毁。收到损失的多为大族豪强,他们家中的那些不便搬运的财物皆被汉军所抢走。大王免除河南府、弘农府两地一年赋税,已经足以让他们收到的些许损失全部弥补回来。一些家财收到损失和田地遭到损毁的百姓,我们也都给于的钱财补偿。”
“至于那些大族,因为他们所遗失之物很难估价,再加上他们家财不少,听从我们坚壁清野政令之后,损失反倒并不是太大。因为大王在雍州的各项工程开建,这些大族豪强从商反倒获利不少,对于他们的损失,他们倒也没有在意太多。”
“除了遵从我们政令的百姓和大族豪强之外,也有一些百姓和大族并没有遵从我们的政令迁入城中,他们大多都被汉军所俘虏,损失最为巨大。不少都成为汉军的民夫,已经死于战乱之中。对于这些存活的人,我们也只能将他们归算在流民之中,安排他们进入各处的建设工地做工。”
赵询点了点头,沉声道:“这里的百姓为何能配合我们坚壁清野抵御汉军?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我赵国的政策和制度比汉军的好,就是因为这里的百姓现在的生活比过去的平稳。所以,地方官府勿要忽视这些在你们看起来不起眼的百姓。”
“就说此次汉军北攻东雍州,如果不是两府的百姓主动坚壁清野配合守军,并据守城池。如果不是因为后方那数不清的百姓踊跃参加民夫,为两地提供助力,只怕这河南府和弘农府并不如当初那般,被汉军猛攻一个多月还未被攻破。”
赵询此话说的倒是不假,庐氏、永宁和宜阳三城未被汉军攻破,固然是赵军的死守城池。但是,如果没有那么多百姓协助,绝对无法坚持到援兵支援。战兵两万五千人,加上地方府兵、县兵,也不过三万余人。但面对的汉军,光是战兵就有六七万,不要说还有数万民夫青壮。如果不是无数的百姓拼死支持,三城只怕已经被汉军给拿下了。
“此次守城之中,应该有不少青壮战死城头。这样,将这些战死城头的青壮也以士卒对待,也算他们为据守城池而死立下的功劳。”
赵询虽然说的简单,但是河南府府尹和这些将领都不由一怔。看似简单,战死的青壮与士卒等同对待。除了他们的名字将记录在地方之上的纪念碑之上和在上报枢密院的功勋烈士名册之上外,他们的家眷才是获得好处的最大受益者。
这些青壮战死城头,在平日,除了给他们的家眷一些补偿之外,并不会有其他的待遇。但是,赵王如此一吩咐,这些死在城头的青壮的家眷则就成了军人家属。那么,他们将收到各种优待,就是地方官府,也不敢对他们有丝毫亏欠之处。每年,枢密院都会给他们下发一些抚恤,此外,他们的子孙,也会得到官府征募、为官从军等方面优待。当然,这些青壮只能享受最低等的普通士卒待遇。
“臣代这些百姓谢大王恩赏!”河南府府尹急声说道,“臣立刻就会安排人手将大王的恩赏传至河南府各地,让百姓知晓大王天恩!”
赵询笑了笑,没有多言。这府尹的话他自然明白,他将自己的安排公布出去,各地的百姓自然从中看出官府对待这些协助赵军死战的好处。
当然,让他们去为送死他们自然是不会答应的,但是,当外敌入侵,他们就能全力协助赵军防守。当逃跑也是死,死战也是死的时候,他们就会选择对他们,对他们的家眷最有利的一项去做。不能保全自己,那就福及家人……
赵询巡视东雍州诸府,也发现现在的东雍州各地,商业已经开始渐渐兴盛起来。特别是随着各项工程的开始实施,大批为各项工程服务的商号都出现在这里。有为民夫提供日常所需的,有为工程提供材料的,有为工程负责运输的。此外,各种各样的作坊也随之兴建起来。当然领头的自然是属于赵询名下的白羽商号。
因为商税制度的规范化,商人行商也不担心被地方官府和各地关卡勒索。因此,带动雍州不少大族都从地主转变为大商人。
“嗯?这里怎么还有流民的存在?”赵询巡视洛水之南,逼近荆北南阳府之地时,发现这里的流民渐渐开始增多起来。
“回禀大王,这些并不是我雍州百姓,而是荆州北上的南面。我雍州开动各种工程建设,让百姓和不少流民得以存活和赚取钱财以补家用,所以,不少南部的流民都开始向北方汇聚。所以,越是靠近南部,与荆北相接之地,流民就越多。不过,臣已经安排衙役和府军郎将麾下的府兵配合,收拢这些流民,安排他们在各地工地为工。”河南府府尹深怕赵询怀疑他的治下存在大批流民,急声解释道。
“南方流民?荆州出现流民?”赵询转而询问司徒亮,“荆州最近发生天灾了?”不能怪赵询如此询问,毕竟,不是天灾人祸,一般不会出现流民。
司徒亮摇头道:“没有啊!暗卫没有回报与之相关的事情。想来,荆州没有出现什么打的天灾。”
河南府府尹沉声道:“大王,这些流民并不是因为天灾,而是人祸!”
“人祸?荆州现在可是没有战事的!”司徒亮惊讶道。他现在负责汇总南方诸侯情报,也没有看到荆州有什么战乱爆发。
“不是因为战乱,而是因为汉中王。当初汉中王北攻我东雍州,因为我们坚壁清野,汉中王不得不从荆州运输粮草物资。其中不少都被我军骑兵损毁,所以,汉中王加征了不少赋税。此外,为了能拿下东雍州南部两府,汉中王也强征了不少荆州的青壮。”
“而汉中王攻伐未果,且损失不少人手,但有不能像我们这样补偿百姓。使得不少百姓都因此破家,一些家中青壮死于战乱的百姓,更是因此生活难以为继。所以,这些百姓现在都逃至我们治下。”




第848 洛军退让

“荆州流民?”赵询听了河南府府尹的解释,也不由一愣。说样起来,这还是汉军攻打河南府带来的后果。
林世文沉声道:“荆州流民北上,这也说明我们这里的一些政策已经流传到了南方,而南方的百姓,也将我们视为他们活命之地。我们在南方的影响,已经开始渐渐加深了。大王,这可是好事情。”
“另外,雍州之地正在进行各项工程建设,正是稀缺劳力之际。这些流民的到来,也能增添我们的人力。吸收他们,既能让南方百姓得知我们这里的情况和对待百姓的态度,也能有利于我们这里的工程建设,我们不仅要被动接受,还要至荆州散播消息。”
司徒亮笑道:“林大人可是什么时候都不忘记利用一下!不过,林大人所言倒是有理,这样的事情,对我们而言,可是有利的事情。另外,臣还建议,我们完全可以派人给司徒浩说一声,让他不要禁止南方流民通过荆州北上。”
“现在是荆州流民想来,不仅之后,汉中的流民只怕也会向东而北上,进入我军治地。此外,南方江州、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