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逐鼎 >

第859章

逐鼎-第859章

小说: 逐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数百名辎重兵同时奋力拉动手中地缆索,将抛石车的近端狠狠下落。倏忽之间,数百块灰黑色的圆桶状物体已经高高抛起,挟带着凄厉地尖啸,翻翻滚滚地向着函谷关雄伟的城墙上落去。
这一次投石车抛射而来的物体,却让关内的汉军感到怪异,因为他们的体积小余此前的巨石不说,带来的效果,也远远不如此前赵军投石车带来的效果。
“这是什么玩意?似乎是铁皮制成的,难道赵军已经奢侈到用铁皮包裹物体做投石车的抛射物所用?”不少躲避的将校看着身边不远处滚动的圆桶状物体奇怪的说道。
“就算是如此,可他的威力也太小了吧,砸过来连拳头大的女墙碎片都没能砸落。赵军不会这般傻把,用铁皮做投石车的抛射物?”
一个小校拉过身边的一个人头大笑的圆桶,看了看,诧异道:“不多,怎么上面还冒烟?嗯……还有一种怪味?”
“什么冒烟,什么怪味,别忘了,这城墙上面满地都是血腥味,还有一些洒落的火油,冒烟、怪味什么的,太正常了。你呀,还是好好躲着吧,免得被赵军下一个巨石给砸中了。”另一个小校吐了口唾沫闷声道。
“如果赵军的投石车一直投射这种东西,我们也不至于被压制的如此凄惨了。唉……不知道援兵什么时候才能来,该死的,在不了这函谷关就守不住了。”
“轰隆隆……”
小校话音刚落,就感觉眼前一亮,耳边巨响再接下来,他就什么微不知道。
没错,现在被赵军抛射的不是别的,就是震天雷。被赵军用投石车抛射上城头和城内的上百个震天雷几乎同时响起,在城头之上,一阵阵爆炸声结连想起。那巨大的冲击力直接在城头上形成一个个空白,凡是有震天雷的地方,周围的一切都给掀翻了。现在的震天雷与原来的震天雷威力更大,外用铁皮包裹,其内则是改进的火药。
如果说单纯的震天雷还没有这般大的威力,更强大的则是震天雷弹射而出的铁珠子,火焰巨大的能量催爆薄薄的铁皮之后,将其内几十上百颗小珠子弹射而出,向着周围二三十丈的距离四散激射。
在这种铁珠子急速激射之下,就是汉军士卒身穿甲胄,也难以抵挡。而且,一旦射入人体,以现在汉军的条件,根本无法治疗。
爆炸过后,就如同下雨一样,除了临近震天雷的地方不断的洒落各种各样破碎支离的东西外,其余躲避在女墙后面的士卒,也难以抵挡四面而来的铁珠子。
此刻,位于门楼中部,位于中军护卫之后的主将张陵此刻也是两耳嗡嗡作响,脑袋里一片嗡鸣之声。不过,此刻的他已经被眼前的情况给震住了。城墙之上那躲避在女墙之后,原本可以躲过赵军投石车的己方士卒,此刻绝大多数都已经倒在地上,殷虹的血液汩汩从这些士卒的身体之上向外流着。
“该死!震天雷,这是赵军的震天雷!”半晌,张陵顿时反应过来。因为这数日攻城之中,赵军一直未曾使用过,其几乎也忘记了赵军的这种武器。但此刻一见,他终于明白,为何北方突厥人和西域人都对赵军的这种武器恐惧异常的原因了。
一阵黑烟笼罩在城头之上,让张陵的心一阵冰寒。城墙之上布有士卒四千余人,剩余的则是从关内乃至潼关抽调的青壮之中的三千。此刻,完好者,只怕不到一半。这还是因为不少士卒都在躲避城外赵军投石车而幸存下来的,否则,只怕伤亡会更大。
好半晌,张陵的耳中之中的嗡鸣声才渐渐减轻,但他依旧感觉到耳中嗡嗡作响,让他极为难受。不过,此刻的他已经顾不得这些的,因为,他看到城外的赵军士卒正扛着云梯直奔关墙而来。
“来人,立刻让关内休整的士卒上城防守。另外,告诉他们,小心赵军的投石车。”张陵凄厉的嘶吼起来。吼了好几遍,才让身边还在发愣的传令兵清醒过来,急急忙忙去传令。不过,其从传令兵颤抖的身形明白,只怕城墙上残存的士卒,此刻已经没了斗志,没了士气。
…………
荆州北部的联军在汉中王抵南阳府之后,就立刻出击,准备向北而去。但位于南阳府右侧部位春陵府的赵军突袭开始向南阳府与襄阳府之间突进起来,顿时让准备北上的汉中王不得不停下脚步。
春陵府是荆州下辖的荆北一府,不过,早在昔日唐显占据荆州之时,此地就有半数被赵军所占。后汉中王、洛阳王攻伐荆州,致使春陵府唐军退无可退,最终降赵,使得春陵府落入赵军之手。
春陵府右侧是豫州,在豫州,则驻扎这两镇镇兵。此刻,整个春陵府的赵军一动,使得南阳府的联军侧后受到威胁,甚至是,南阳府随时都会与荆州断绝联系,让五万联军孤军深入。所以,刚刚做好出击准备的汉中王,不得不停下北上的想法,转而先固守右翼。
“可恶!该死!慕容成,你的人马要是快些北上,本王何至于此?”见自己进退不得,汉中王司徒飞也不得不怒声埋怨起来。豫州位于扬州之北,要是齐军能牵制住豫州的赵军,这春陵府的赵军岂会轻易威胁自己侧翼?
其实不管是汉中王还是其他诸侯,都对赵国内部的情况看的太大了。虽然赵国不少地方都换了官员,就是中枢也是如此。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赵国的根基,或者说,并没有影响赵询对地方的统治。
这些官员被革职、替换,甚至是出斩,都没有让地方大乱。毕竟,对于百姓而言,朝廷如此做,也是为他们好。而地方的府兵、县兵,则是维持地方稳定的另一个原因。因为府兵、县兵官员皆是武将,按照赵询的规定,他们不属于文官体系,也不属于战兵体系。他们不得干涉地方政务,不得与镇兵等战兵有任何牵连,同时,他们也是归属兵部、枢密院管辖,归帝王调派。
另外,西域两州、东雍州、豫州、徐州等这些新进纳入体系的州府,都因为暗影卫、飞鹰卫和锦衣卫前身所属的三大暗卫衙门监管严格,都没有出现大问题。所以,即便是大部分官员被拿下,但并没有让赵国内乱。
当然,这么多官员被替换,对赵国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最起码,赵国近期数月之内,都要将精力投注到内部官员替换、整顿上去。就是五大暗卫体系,也需要重新整顿、扩编。同时,赵国还要对这些官员牵扯的案件进行清查,其中之繁琐,自然是难以言明。
攘外必先安内,在一定的局势、情况下,还是有道理的。毕竟,内部不稳,如何以御外敌?有言道,强大的堡垒往往都是从内部攻陷的!强大的帝国,也是从内部开始瓦解的。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赵国现在就无力应对与南方诸侯的大战。
因为侧翼受到威胁,所以,逼不得已的汉中王不得不停下北上的行动,一边安排人马加强侧翼的防卫,一边急忙催促齐王和蜀王加速支援。另外,其还要求蜀军能在扬州做出北出的举动,以牵制豫州的赵军。
无论是齐王慕容成还是蜀王司徒彻,都希望荆州联军能与赵军互相消耗,但绝对不希望西雍州以及荆北落于赵军之手。所以,在得知荆北春陵府的赵军以及豫州的赵军开始行动起来之后,二人再也不敢多拖延,急令麾下北上支援的大军加速行进。
…………
襄阳城,自此洛阳王将荆南人马回撤之后,就大部分集中在襄阳府、北安府和竟陵府境内。不过,襄阳作为荆州中心,司徒浩麾下的文武官员从南方撤离回来之后,都集中在襄阳城之中。
当然,司徒浩不是简简单单的让麾下官员将校撤离荆南之地,此外还在对这些官员将校进行清查。别忘了,蜀军在荆南之地收买的官员将校,主要都是自己的麾下。虽然司徒浩知晓这是赵军的散播的谣言,但是,其也清楚,其中不少荆南官员将校真的与蜀军有不菲的关系,而自己的暗卫和参与荆南会盟的王道都查出了一些问题。
所以,此次洛阳王司徒浩将荆北诸事丢给汉中王之后,就开始在襄阳府等诸府境内,对麾下的将校官员进行一番整顿和清理。一时之间,洛军之中,有各个诸侯拉拢的官员纷纷被司徒浩给替换掉。就是赵军准备继续收买、拉拢洛军官员将校的行动,也因此而收到阻拦。
“王上,此次王上不理会荆北和函谷关战事,折身返回襄阳府,不知……”
看到从参与荆南会盟,后有负责荆南官员撤离的左丞王道脸色怪异,司徒浩就明白其心中在怀疑自己此举是否与赵国有关系。
“此战,荆州联军和诸侯联军基本上没有胜算的可能,或者说,赵国的目的是西雍州而不是荆北。所以,荆北大战不会发生,而西雍州也难以保全。既然此事关于汉中王的西雍州之地,本王参与进去又有什么意义?所为的诸侯联盟,其心不齐,如何应对赵国的步步进逼?好了,还是先将我们内部问题梳理干净为先,至于其他的,还轮不到我们考虑。”司徒浩徐徐说道。
虽然司徒浩如此说,但是,王道还是感觉自己的大王和以前有一些不一样了。要是在之前,其绝对不会过多的理会麾下文武官员以及内政问题,但现在……不过,身为臣子,自然也不会过多的去猜测自家大王心中的想法,虽然他依旧怀疑这与赵国有关系。
…………
函谷关城头,汉军主将张陵浑身浴血,仗剑屹立。
不知是城墙上火油燃烧的黑烟还是赵军震天雷的黑烟,将其整个人都熏得黑乎乎的。在张陵的脸上,还留下道道血痕,就是右耳耳垂,似乎也被什么东西给削掉了一块,使得其右耳明显比左耳小了一块。
而城墙之上,到处都是坑坑洼洼,女墙现在也是十不存一。在关墙内部两侧的残垣断壁之上,到处都是一个个圆圆的小孔。
此刻的张陵心在是一片寒凉,城外赵军的强悍已经让他感到恐惧了。赵军那严谨的军阵,没有军令宁死不退的气势,那各种兵种完美的配合,都让张陵感到一种无力。
如果单单是这些,张陵都不会惧怕,其能凭借函谷关天险作为应对的手段,其自信,麾下的一万余将士也不会因此而惧怕。但是,赵国那犀利的武器,强大的后勤辎重队伍,却给了张陵当头一棒,让他见识到赵军强大的另一面,也就是武器所占的优势。
上百架投石车已经将函谷关天险对于赵军的威胁给压制下去了。此外,数百床弩更是让函谷关上的守军无法抬头,反被赵军压着打,以至于守城的士卒无法凭借函谷关太多的优势。如果说单单是这些也就罢了,但那赵军使用的震天雷,却是对函谷关守军致命的一击。
虽然赵军只使用了两次,给守军将士带来了五千余的伤亡,其中,战兵伤亡不过三千余。但是,对守城将士的影响,确实无以伦比的。震天雷这种武器,让守城一方的将士根本无法躲避,中者即死,且伤者无法根治。以至于守城的汉军士气大跌,差点被赵军攻破关城。
如果不是因为潼关之地又新来了援兵,如果不是赵军没有多次使用,只怕此刻函谷关已经丢失了。七日功夫,赵军攻城七日,守城的将士折损了七千有余,而协助守城的青壮也折损了两千余人。其中,超过半数都是在两次赵军使用震天雷的时候制造的伤亡。因为赵军的震天雷一出,很长一段时间城头的士卒都处于昏头昏脑的情形之中,紧接着就被赵军的弓弩手射杀。
虽然有着潼关多次支援,虽然有着长安之地的临时支援,但是,函谷关上的守军现在也不过六七千余人,青壮稍多,也不过五千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