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逐鼎 >

第839章

逐鼎-第839章

小说: 逐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翔厉声道:“你个吃里爬外的混蛋,竟敢出卖水师情报与敌军?来人,将这个混蛋拉下去,斩!枭首以示全军。”
平日里掌控全局,但秉性温和,甚少发怒的宋翔在这一刻,顿时发了怒,当即就将三个副将斩杀了一个,让所有的将校都浑身一颤。尤其是那些平日里依附在吴刀麾下的裨将,此刻更是紧张万分,深怕宋翔一个心狠,将他们统统铲除。
宋翔冷眼扫视了诸将一眼,厉声道:“现如今楚军已没,本将军为了近万将士,将士们的家眷思虑,决心降赵,尔等以为如何?”
平日就一直建议降赵的张海当即出列,沉声道:“此举大善,末将愿意服从将军之意,归降赵国。”
另一个副将林默文看了看张海,又看了看脸色冷峻的宋翔,微微一叹,也出列道:“末将也愿意服从将军之意,归降赵国。”
连个副将表示愿意服从宋翔之意,一个副将被斩杀,其余的裨将哪里敢有任何不同的意见?他们可是知晓,吴刀就是因为想要降齐,结果被宋翔当即斩杀,他们可不愿意成为第二个吴刀。
看到军帐之中的呼应之声,李芳林不由暗暗一笑。宋翔与他李芳宗三兄弟有着不浅的关系,李芳林此次来,自然要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也是地方大族的强悍之处。虽然李炽没了,但是,李芳林也有他旁支的底蕴。而李怀远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会让李芳林负责水师的招降。对于徐州楚军各族各支的了解,暗影司和鹰眼司已经有很详细的资料。
而李芳林也不负李怀远所托,已经拿下了水师。李芳林早在数日之前就已经抵达水师驻地,不过,其并没有直接进入水师营地。而是与鹰眼司的人联系,了解水师现在的情况,查察水师现在的状态,甚至还拿下了齐军在水师驻地周围的联系人和细作。
在完成这些,查看了所有的资料之后,李芳林才与水师接触。其首先接触的就是昔日受过自己兄弟帮助的水师将军宋翔,想率先从宋翔身上打开缺口。对于宋翔而言,降赵还是比降齐要好,除了他出身徐州楚军,另外,他的家眷也在徐州。最重要的是,宋翔知晓,齐军远非赵国的对手。而赵国的许多政策,也是宋翔所欣赏的。
所以,在李芳林找上他之后,宋翔就直接与李芳林配合,主持水师降赵事宜。在从鹰眼司那里查知有齐军的人也在拉拢这水师队伍之后,李芳林就和宋翔一起,决定先对一心降齐且与齐军有勾结的吴刀下手。
事情很完美的得到解决,水师大营的旗帜,也改成了赵军的火焰麒麟旗。除了水师原来的士卒和编制之外,赵军也很快派出了一系列的人员,除了各级军官的佐官外,还有负责军需后勤的官员,负责军规军纪的官员。此外,还有训练士卒的军官。因为赵军对士卒和军规的要求很严,所以,这水师士卒需要严格训练。宋翔等人也清楚,赵军如此,也是为了在水师之中安插人员。
虽然明白这些,但是,他们都不敢有任何不满之处。自此这水师竖起赵军大旗,赵军的后勤官员抵达,定下了士卒的待遇之后,水师士卒,已经心向赵国了。三个副将,吴刀的职位,自然有赵军派来的官员接替。而十来个各领千军的裨将,现在也被赵军派了三个佐官。
让这些军官稍微满意的是,赵军虽然安插人手,严格训练,加强军规军纪,但并没有对他们这些将校如何的为难,依旧让他们领军,且所受待遇更好。
得知楚军战况,看到楚军竟然有万余水师驻扎在洪泽湖北岸之后,赵询也是大吃一惊,他也没想到,楚军还能在淮河一线,以水军压制住了水军最多的齐军。
这洪泽湖与淮河相连,南接扬州、江州水网,勾连长江,对于赵军而言,也是及其重要的。赵询在得知淮河一线成功的收纳了楚军的水军,且有船匠无数之后,当即就下令在淮安一线建立造船厂,打造内河战船和民用船只。另外,也专门派了水军将军至徐州,扩编原水师组建淮河水军。
赵国造船业丝毫不亚于南方扬州和交州等地,在海军战船以及海商货船之上,赵国的造船业更是超出南方。但是,在内河水军方面,赵国却弱与南方。不仅仅是在内河水军上,就是商船,也不过是在幽州、青州、冀州三州之地的运河以及黄河部分河道畅行。但与南方相比,还差之甚远。
当然,如此情况,倒不是说赵军的政策不行,也不是说赵军的能力不足,而是北方地形所限制。南船北马,这也是中原之地的实情。没有大河,如何行船?说起来,北方造船的材料比南方更多,更好。在辽州之地,那参天巨木可谓随处可见。
也因为辽州之地的巨木和林中的许多兽类和禽鸟,以及北方肥沃的土地,使得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向北拓展,而那些兽类和禽鸟以及各种参天巨木,也让越来越多的商人向北行进,从而也使得赵军在东北方的疆域,越来越多。
不管北方有如何多的造船材料,但是,北方却也不是船只兴盛之地。故而,赵国海船无能能敌。但内河船只,北方却甚是稀少。而内河水师,也不过是运河和黄河一线,有着有限的护河水军。
而徐州守军投降之事,也让赵询顿时发觉自己在内河水师之上的缺陷。内河船只与海船是不一样的,而赵军的海军也难以笨至内河之中。当然,造船业除了能为水军提供助力之外,更多的还是为商业或民用提供帮助。所以,对于徐州水师的投降,赵询更看重的是那李炽从扬州拉回来的船匠。
其他诸侯之地还好说,但齐军辖地,却是水网密布,想要完胜齐军,压制齐军水军,己方也是需要水军配合的。另外,就算大战无需水军,但治理这广袤的水域,没有水师队伍,自然也是不行的。
当然,整编和扩充水军都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毕竟,徐州还没有被赵军彻底拿下。不过,这徐州南部有近万士卒,徐州赵军主帅李怀远当然不会只是简单的将他们收编下来,而放在一边闲着。
在赵询派来水军军官接管楚军水军,并将这水军归为其统辖之后,李怀远就将这近万水军给利用上了。
近万将士,虽然是水军,但依旧也是正规军不是。在稍加整编之后,近万将士除了看守营地的士卒和从渔民之中征召的新卒之外,大部分则立刻向西而去,对周边府县采取行动。
徐州南方之地,除了江都、广陵等与扬州最接近之地驻扎有楚军大军之外,其余诸地,并无大军停驻。数千水师将士,不动则以,一动就是一直庞大的力量。淮安等地很快就在水师大军的逼近之下,竖起了赵军大旗。如此以来,徐州之地,可就是四面开花之势。而水师的归附,也让徐州西南临河一线变的安全起来,最起码,不用担心南方齐军会使出什么黑手。
相对李怀远的高兴,齐军左丞张图如何也高兴不起来。自己开没有对楚军水师采取最后的收买拉拢行动,现在就得知楚军水师已经打起了赵国旗号,并将自己派去的细作和使者给处决了。
虽然这个消息让张图脸色铁青,但是,张图也只能咬牙切齿的将其压在心底。楚军水师降赵,那他对徐州之地最后伸手的机会也就彻底的失去。
“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时运不济,如之奈何?”末了,张图也只能如此感慨。尚未出发,事情已经落幕,这让张图脸色铁青的折返去向齐王慕容成交代。
虽然心在不甘,但慕容成听闻张图所言之后,也只能停下对徐州之地的算计。不过,也因为行动不利,未能将楚军的水师拉回来,所以,为了防备赵军,慕容成也下令在淮河南岸新建水军。
水师在楚军手中慕容成并不惧怕,但是,当这水师和数以千计的船匠落入赵军之手,慕容成不能不重视和防备。以楚军的实力,莫说近万水师,就是再多,楚军也不敢轻易向南。但对于赵军而言,这并不重视的水师必然会成为时刻威胁齐军扬州之地的利刃所在。所以,昔日没有回复兴建水师的淮河一线,现在慕容成不能不急急忙忙开始新建。
对于扬州之地的齐军,李怀远并不没太过在意。现在,赵军大军已经开进了彭城之内,兵开始对彭城以及周边诸城实施统治。
和前面与李哲会师之时一样,抵达彭城之后,李怀远就召集留守彭城的各个领军将军,让他们交出手中兵权,将军队重新整编。这也是当初楚军降赵之事,赵国提出的条件。这些将领心中自然是不愿的,但是,楚军现在的统帅李哲以随其一起的李应、李瞻等人都直接听从李怀远的命令,交出剩余的万人军队,其余的将领,也不敢不交。
李怀远自然不担心这些将领会反复,现在赵军在徐州境内,已经是所向无敌,而溃散的楚军,没有统一有效的指挥之后,他们根本不敢轻易与自己翻脸。
除了从正面对这些将领下令之外,李怀远还让人在彭城之中宣布新的政令以及新的士卒待遇。如此,彭城及其周边诸城的百姓热烈的拥护其赵军,而各个楚军将领麾下的士卒,也同样开始向往赵军。除了不少想要归家,不再继续为军之外,剩余的士卒,都愿意归附赵军统辖。
如此,威逼与利诱双管齐下出手,很快就逼迫的所有将领不得不交出手中权利,遵从赵军管辖。而城中的文武官员,也在李芳宗的核查之下,一一得到应有的安排。
说道对徐州官员的了解,赵军自然不会比楚军自己内部的人更清楚。对于楚军内部的武将,现在大多都被安排折返幽州城进行学习,观其能力,随后才会再做安排。至于文官,则很大一部分直接被免除官职。这被免除官职的文官,基本上都有着种种问题,剩余有能力的,也会安排至各地,协助赵国的官员治理地方。毕竟,赵国官员新进到来,对徐州各地情况的了解,远远比不上本地原本的官员。
李怀远进驻彭城之后,一面立刻对周围诸城开始接管,开始王诸城派遣官员,接管彭城周边的军队;一方面则立刻让人将赵王新下达的政令传至徐州各地,让徐州各地的百姓了解赵国欲在徐州实施的新政。
李怀远这一手,确实很有效果,远的不说,就是在江都府和广陵府之地的南路赵军,行动也迅速了许多。在江都府和广陵府之地,这本是徐州与扬州东南交接之地,也是楚军防备和抵御齐军的第一线。和西南洪泽湖相比,这东面之地双方交战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所以,楚军三分之一的军队都驻扎在这里。这里驻扎的楚军可比北方驻扎楚州府防备北方赵军的楚军要多得多。
所以,赵军在南线行动最为艰难,也分派了兵力最多。虽然李炽父子的死亡,让楚军四分五裂,让楚军士气大跌,但是,南方江都府和广陵府的楚军却没有向彭城以及北方楚州府那般,彻底散乱,开始混战起来。而南方楚军合计三万五千余战兵,后因为李炽不愿降赵,想要发展壮大,有新招新卒万余人,合计四五万将士。
而为了防备强大的齐军,而楚军有余赵国有贸易往来,所以,楚军军需和粮草基本都是先以南方为主,故而,江都府和广陵府的南方楚军是楚军最强的。
在李炽想要借助赵军与诸侯混战发展之时,楚军也扩招了不少。而南方两府之地甚为关键,所以,坐镇南方的则是对李炽忠心耿耿,且是李炽堂弟的李铭。
在李炽父子被杀之后,李铭则整顿了南方数万楚军,打起报仇的旗号,抵御赵军豫州而入的赵军。南路赵军虽然有着种种优势,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