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逐鼎 >

第832章

逐鼎-第832章

小说: 逐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会十余年还在徐州无法外出?不过,我儿李昊,乃是赵王麾下将士,更是赵王此次的使者,你等敢对他下手,就不怕赵王追究责任?”
李哲冷声道:“责怪?哈哈……李炽,抛开你是楚王的身份,你还有什么能值得赵王看重的?至于你的儿子李昊,抛开他楚王世子的身份,赵王会对他格外的重视吗?赵军之中难道连李昊有才能的都没有?笑话,你以为我是被吓大的,出掉你,赵王绝对不会有任何怪罪。”
“李炽,楚王反复,背信弃义,想要借助赵军与南方诸侯对立的机会反制赵军,谁是主谋,难道你我不清楚?赵王不清楚?天下有能力之人不清楚?可笑!到现在还不明白,还想拿我们当替罪羊,你已经不复昔日楚王至模样了。”
被李哲这般一说,李炽顿时心中一冷,嘴角张了张,最后没有反驳李哲、好半晌,李炽才怒声叹息道:“好一个赵王,好一个赵王啊,好一个借刀杀人,借用我楚军之人,借用我李氏之人,除掉了本王,除掉了李氏主干。好手段,我李炽心服口服!”
自从得知这些人连自己的儿子都要除掉,连赵王的面子都不给,李炽就知道,李哲的行动,已经得到了赵军的支持。否则,虽然李哲等人言之有理,但是,他们也决计不敢对自己而儿子下死手的。毕竟,他们都是要归附赵国的,要是毫无缘由的将赵王派遣回来的使者杀死,他们决计难题逃得了好。
让李炽感到心惊的是,经过这样的行动,李氏急速衰减,借助李哲等人的手,定然会除掉李氏一大批的人才,而李哲等人,却再也的不到李氏其他族人的新任,而旁支,此刻也与李哲站在一起,日后,定然会依靠赵王另立一家。
如此,不仅极大的削弱了李氏,还让李氏支离破碎,再也不复旧日徐州顶尖大族。另外,除掉他这个投降的楚王,赵军却没有丝毫的背负任何不利的名声。
“杀!楚王府之内的人,一个不留!”李哲冷冷的看了一眼李炽,冷冽的下令道。
霎时间,楚王府就陷入一片杀戮之中,惨叫声,求救声,不绝于耳。而李炽和李昊,则早在李哲等人动手之际,首先被叛军击杀。此刻,昔日高贵的楚王和王世子,此刻几乎就变成了两个大刺猬,浑身都插满了箭矢。没办法,谁让他们两人是李哲下令的首杀目标。所以,士卒们的第一个目标,就是他们二人。
在确认这二人的身份属实之后,李哲这才彻底的放了心,“这下好了,事情已定,大局已定,我等无忧。”
李芳宗走到李炽和李昊父子身前,静静的呆立了少许,低声道:“相比之下,李炽是真的该死,但是,李昊,确实有些冤枉。其实,李昊一直都是赞同降赵的。只可惜,当初李昊在赵军之中,并不清楚楚军之中的变故。”
李哲淡声道:“当初就算李昊在又有什么办法?你以为李昊能阻拦的了李炽的想法?当初李炽在与诸人商议此事之前,就已经给我们下令军令,要我们支持他坐山观虎斗,另寻机遇。此事,早就在商议之前已经定下。楚军的情况你又不是不知晓,万事李炽一人决定,还听不得他人的反对。否则,当初芳宗你也不会顺应李炽的意见,而没有反对我们提出的意见了。”
李哲这话到没有作假,楚军之中确实是李炽一人决断,其还听不得他人的反对。否则,轻则遭严斥,重则贬官不被重用。当然,如果李炽恼怒,那么,反对之人可就要遭殃了,很可能会危及性命。也正是如此,李芳宗当初才没有反对李炽借助李哲的嘴提出的意见,而是顺应对方,同时为自己留下回旋余地。
其实,李芳宗也好,李哲也好,他们心中都清楚,要李炽死的是赵王,逼迫李炽对他们下手的也是赵王,让他们反戈一击的同样是赵王。楚军现在的一切,都已经在赵国的掌控之中,按照赵王的要求在向前进。但是,他们都只能被动接受,不能逃避,也无法逃避。自此李炽想要坐山观虎斗,想要背信弃义之时,就已经决定了他死亡的命运。
李炽、李昊父子死了,李炽李昊的家眷也没有一个存活下来。片刻之后,整个偌大的楚王府,已经血留成河,死尸遍地。
“怎么样?楚王府是否清理干净?”不久,徐弓一一脸冷峻的出现在楚王府。
李哲沉声道:“徐校尉放心,楚王府再无一个活口。李炽、李昊及其家眷,无一存活,全部被处理干净了。”
闻言,徐弓一嘴角露出笑意,点头道:“很好,李将军和李大人的功劳,我会禀明吾王的。对了,城中李炽的亲信,抛开你们这些人,其余的,都有清除干净。你们现在是叛军,为了不给徐州其他地域的领军将军以借口,只能将与李炽关系密切的人,统统处理掉。明日召集楚军百官,商议降赵事宜。至于李炽的问题,没了反对之人,自然就不会有任何问题。”
“另外,李将军立刻以楚王的名义向边界城池下达军令,方赵军入界,接管徐州,并让沿途军队听从赵军的安排。对了,你现在已经除掉了李炽,也该对彭城周边地域的各地官员和守将下达命令了。如何做,你身边的李大人应当很清楚。”
徐弓一不愿过多参与楚军事务,再者,暗影司也不能过多的参合地方事务,否则,对他们这种暗中机构不利。
不过,没有徐弓一的指点,李芳宗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其自然听懂了徐弓一的意思。随后,还在黑夜的彭城,陷入了杀戮之中,无视李炽敌心,亦或者那些惟李炽之命是从的李氏一族嫡系人员,都遭到了清洗。
虽然李芳宗不愿,但是,其与李哲今夜的行为,已经与李氏嫡系怨恨甚深,即如此,那也只能牺牲对方,成全自己。
城中的军队在李哲的强硬手段之下,以斩杀百余军官的行动下,全部成为自己的部下。城中的官员和一些依附楚军的大族,也在徐弓一的暗示之下,被李哲派人清理掉。这些人,都是对于赵军接管地方不利之人。既然有李哲这把刀,赵国自然不会不利用。
而李哲也清楚自己现在的位置,既然已经走出了第一步,下面的,就由不得他了。现在,李哲也只能按照赵国的意思去做事。
一夜的杀戮,让城中的百姓都战战兢兢,深怕一不小心被乱军杀入家中。好在这一切都在赵国的引导之下,否则,这些乱军还指不定会对城中造成什么样的破坏。
第二日,城中剩余的官员都在李哲麾下军士的“护卫”之下前往楚王府。此刻,这些官员也弄清楚了昨夜发生的事情,虽然不清楚详细情况,但是,大体之上,他们还是知晓的。
然抵达楚王府,看到那楚王府门前依然换了的侍卫和浓重的血腥之气,这些官员都不由冷吸了一口气。楚王府换了侍卫,还在昨夜大肆的屠杀楚王嫡系官员和李氏族人。加上昨夜探听的消息,他们自然知晓城中定然是有了大的变故。
这些官员进入楚王大厅,看着坐在上面的李哲和李芳宗,以及旁边的首级,这些官员顿时心中跳动不已。
“楚王李炽已死,现在,楚军本将军做主。”一开口,李哲就直入本题。他知晓,无论此刻他说什么,都难以洗刷他叛乱的骂名。既然如此,他也不愿在多言废话。
“李炽原本答应降赵,但又想坐山观虎斗,结果反倒激怒赵军,致使赵国大军兵临城下。为了楚军,为了徐州百姓,本将军只能除掉这祸害楚军,祸害徐州百姓的李炽。现在,本将军为了楚军,为了徐州百姓,愿意带着楚军降赵,你们意下如何?”李哲冷冷的询问道。
一时之间,楚军官员都陷入楚王被杀的巨大震动之中,无人回答。正当李哲恼怒之际,李芳宗暗暗朝一人示意。一人打了个机灵,急声道:“李将军大义,我等愿从李将军之意。”
有了开头,其他人自然不会没有眼色,当即驻官齐齐相应。至此,李哲已经对彭城进行了基本的掌控,有了这些官员在手,彭城周围的那些戍卫军队就不再具有太大的威胁。




第783章 徐州


在彭城之内楚军发生叛乱的同时,赵军也在李怀远的下令之下,三路齐出。其中,以徐州西部淮阴府的西路进军最快。
主要是因为李芳宗的两个弟弟借以楚军左丞的名义和其自身的影响,直接让一部分守军投降了。结果赵军没有强行攻城而进入楚军地界。紧接着,李芳林和李芳羽借助楚军之中早已经有降赵的意思为由,一连破开数座城池,让赵军长驱直入。
而在彭城,正如徐弓一所言,李芳宗所料的那般,在确定楚王李炽已死,驻官降服之后,彭城周边的近万戍卫军没有继续异动,也遵从了李哲的军令。当然,要是在平日里,李哲这般叛乱,就算其杀了李炽,就算其逼降了楚军中枢官员,但也休想让他们就此服从。毕竟,没了楚王的约束,他们还不是看谁的实力强?
但现在,赵军大军兵临城下,而李哲也打出为了楚军数万将士,为了徐州百姓降赵之意,这些领军将军,也没了与李哲争夺徐州大权的意思。毕竟,赵军一来,他们就算是楚军之主也没用。
当然,赵军大军临城,并不代表他们不愿意在楚军之中爬上更高的位置,毕竟,以更高的位置降赵,他们能在赵军之中获取更大的利益。但让这些领军将军不得不缩手的是,赵国的人已经找上门,让他们不得对李哲下手,因为,李哲现在已经归降了赵国。
即如此,这些领军将军哪里还敢再其战端?只能顺从。所以,在内外的压迫之下,彭城周边的戍卫军队都没有对彭城进行讨伐,从而使得楚军上层的变故没有产生巨大的震荡。最起码,对于彭城的百姓而,彭城之内还是一如既往,他们还能一如既往的平静的生活着,从而使他们提起来的心又放了回去。
彭城周围的近万大军没有异动,这让紧张的李哲和李芳宗都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当然,此刻他们也明白,这定然是赵国的人插手了。他们二人都明白,现在赵国的人在徐州的威慑力,已经非同一般了。
随后,徐弓一就给李哲和李芳宗传令,让他们立刻安排向外传达彭城情况,让赵军顺利入境,并接受赵军的管辖。
而此刻的赵军也没有理会徐州楚军的反应,大军直扑而入,三路大军,西路最快,但其余两路也不慢。北方的的楚州府,西面的睢陵府和南面的江都府,都被赵军攻入。
这些地方之所以会如此轻易被赵军攻入,也与楚军内部情况有关。在一月之前,楚军之中都开始盛传楚军要降赵之意,而楚王李炽也没有澄清这个流言。而随后李炽等人虽然有坐山观虎斗和趁势复起之意,但为了避免让赵军察觉,李炽依旧没有澄清此流言。
而此次赵军大军逼近,楚军上层自然是明白怎么回事,但是对于下面的人,下面的小校士卒,下面的百姓,甚至普通的校尉都尉,都以为这是赵军前来纳降,接管地方。而赵军大军临城,楚王没有传令楚军积极放手,准备与赵军大战,更是让这些将士如此怀疑,甚至一些将校也开始向这个想法转变。
毕竟,上面不澄清,下面又如何能弄清楚这是怎么会事?就算有一些人知晓其中的问题,但此刻也不敢轻易说出。要是将实情说出,言李炽等楚军上层想要利用赵军与诸侯联军大战之际复起不果,反被赵军识破,大军临城。说不定没能激起楚军将士的坚守之心,反而会直接让楚军将士崩溃。
毕竟,楚军上下原本可都是以为楚王已经答应降赵了,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