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逐鼎 >

第795章

逐鼎-第795章

小说: 逐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也无可奈何。
看着援兵不至,每天听闻不断有军队被赵军灭掉,不断有城池被赵军攻克,不断有牲畜、百姓被赵军洗劫,秋林脸色愈发阴沉。
此刻,秋林对疏勒等国的怨恨,已经上升到最高境界。但他却拿远在近千里之外的疏勒等国无法。至十一月初,一个噩耗传到了秋林的耳朵里。于阗国北部和西北部,以于阗为首仅有的三个联盟国被赵军攻破。
原来,赵军趁着于阗国防备赵军入侵,将大军集结在于阗国境内之时,突然杀入位于于阗国后方的莎车、尉头、温墨三国,此三国在赵军入境,外无援兵的情况下,被逼无奈之下,只得相继向赵军请降。赵询没有此次没有屠杀这三国国君和权贵,但也将三国国王已被押送往赵地,给于一个普通的勋爵,算是对对战期间投降国王的待遇。




第771章 定六府


当秋林得知其于阗国周边所有的小国都被赵军灭掉之后,霎时间就傻眼了。这和前面的十个小国被赵军吞掉不同,这三个国家对于阗国,至关重要。
并不是说这三个国家实力更强,也不是说于阗国必须要依靠这三个国家。只是,这三个国家处于于阗国的后方。
这个消息所代表的意思是什么呢?不言而喻,也就是说,大赵的军队已经将于阗国四面包围了,不仅封锁住了疏勒等国的援兵道路,更是断了于阗国西逃的去路。换句话说,现在的于阗国,依旧是瓮中之鳖了。至于何时被渔人捉拿,这就要看赵军的动作了。
“该死!糟了!”秋林反应过来之后,只是怒骂一句,就开始做应急手段。要知道,现在在于阗国境内的,除了于阗国军队之外,还有这三国的联盟军。秋林很清楚,要是这些联盟军得知其国已经被赵军吞并,将会带来什么麻烦。
秋林的担心果然应验了,倒不是消息传播的快,而是赵军逼降三国之后,就已经让三国国君向于阗国境内的各国军队传递的消息,让他们立刻向赵军投降。
在秋林做出应对措施之前,整个于阗国就在一夕之间彻底乱了起来。这三国的联军与于阗国大军在一起,共同抵御赵军的入侵。现在,严密的防护网顿时四分五裂,漏洞百出。赵军趁此机会,大军迅速直插而入,将因为三国联军投降而出现的缺口,撕扯的更大。
原本在于阗境内,虽然赵军凭借连战连胜的势头,已经杀入于阗国之内,但是,于阗国守军和周围的联军依旧与赵军正面对峙,以固守之姿,且战且退。但经过这临近的三国一夕被破,联军也瞬息瓦解,让于阗国的正面防御战线,顿时七零八落。赵军和于阗国军队,彼此混战在于阗境内,于阗国军队,再也无法组织有效的防御网。
赵军的行动和于阗国后路的被断绝,使得秋林不得不重新认识到眼下于阗国的局面。最让秋林痛恨的是疏勒等国的援兵迟迟不至,让于阗国陷入赵军的四面围困之中。其次,秋林也看到了赵军的实力。虽然没有去过赵国,但其也从来往商人和探子之中知晓,赵军在西域的兵力,不过是大赵的五分之一罢了,这还只是计算赵军的镇军。赵国下辖十州之地,其余的每一个州,都比西域北方的商州要繁华。
现在于阗国被困,陷入死地,再加上赵军的强大,秋林明白,这西域南部所谓的联盟,只怕根本就不是这赵国的对手。
思前想后,秋林最终还是向赵军请降,这一次,秋林再也没有提任何条件。不过,赵询并没有理会。现在的局面,对于赵军而言,已经是胜券在握。疏勒国及其周边的联盟军已经被李尘风所部死死的牵制在西部,李尘风所部的五万镇兵和三万屯兵徐徐推进,大有全面进攻之势。
也是因为如此,疏勒国菜不敢轻易派出援兵。当然,因为赵军的小股队伍在疏勒国及其周边诸国活动,堵截于阗国和疏勒国直接的通讯往来,并袭扰疏勒国派出的查察于阗国详细情况的人马。也就是说,现在的疏勒等国,尚且不清楚东部于阗等国联盟的实际情况。
十一月的西域之地,气温已经很低了,但是,这并不影响赵军将士作战的士气和行动。对于位于西域的大军,赵军早已经准备好了大军冬季所需的物资。而于阗国,则与大赵相反。如今赵军兵临城下,并且不断在于阗国境内肆虐,让于阗国士卒士气将至低谷不说,就是大军所需的粮草物资和冬衣,也难以备齐。
在这种情况下,大赵军队开始了对于阗国的最后攻击,算上投降赵军被整编的各国联军,合计十余万大军从四面向于阗国围杀而去。霎时间,于阗国陷入最后的倒计时之中。
七天,只用了七天,于阗国的王都就被赵军攻克。于阗国国君秋林自杀身亡,而于阗国的权贵,也在赵军的刻意引导下,被投降的联军屠杀一空。
至此,南部联盟东部就这样短短在数月之间就被赵军全部攻克。随着于阗国的覆灭,于阗国国君秋林的身死,让南部联盟东部区域的战事,降下了帷幕。
西域南部地区,已经有一般落入赵军之手。虽然并未彻底拿下南部联盟,但是,这一次的胜利,也为接下来的行动,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接下来,赵军没有继续向西,而是开始派人接管地方,安抚百姓,同时,并开始迁移百姓,驻扎屯军。
不得不说,在西域北部地域,也就是现在的商州。在这个秋季,为赵军南下征讨西域南部联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也是如此,赵询才决心,立刻将已经拿下的地方,彻底的掌控在手,让他们融入大赵,为大赵提供助力。
赵询为商州的收获而感到满意,也是赵询绝对立刻掌控地方,争取来年春季,这些地域的百姓能种下农作物,能在秋季有所收获。
在赵军掌控西域北部之后,修筑城池,挖掘河道,开垦田地,植树造林等一系列手段之后,使得整个北部,终于获得了丰收,让赵询原本还担心北部百姓生存的问题,彻底不复存在。
说到丰收,赵询等人就不得不因此而高兴。此次大军南征南部联盟,这后勤粮食补给,七成都是商州提供。当然,商州连续三年免税,但是,这并不妨碍百姓将手中收获的粮食、牲畜卖给赵军。虽然这些都是赵军的枢密院从商州百姓手中购买所得,但是,这也说明,这商州之地的百姓,不再担心生存问题。就是商州的西域人,也因为免税之策,将手中的牲畜卖与赵军,而获得了不菲的收入。
这已经不仅仅是关乎收入的问题了,而是民心归附的问题。百姓能卖出手中的余粮,那就说明,这些百姓已经不再为生存问题而担心。也就是说,赵军迁移而来的汉民和当地的百姓,都能自给自足了,甚至是,他们还能有所收获。
要知道,在商州之地,赵军可是动用了大批的昔日北方诸国俘虏,抓来的奴隶和花钱征召来的青壮将各个河道挖开,使得大批的良田得以开垦。此外,为了不至于水土流失,不至于河道枯竭,整个商州境内的百姓,几乎闲暇之时,都在植树造林。耗费如此打的动作,不仅是为了给迁移而来的难民一个生存的机会,也让无数的田地,得以顺利开垦。
虽然商州的田地数目和收成与中原诸州相比,差之甚远。但是,对于刚刚开始的商州而言,这则是一个太好不过的消息了。赵询等人坚信,要不了多久,这里会更好。
不少从中原南方逃难而来的百姓感慨,和混乱不堪的南方诸州相比,这昔日被人认为是苦寒之地的西域,竟然还变成了人间的乐土。也是因为如此,故而在赵军对于阗国等联盟军开战之际,赵询却与魏子林等人一起关注商州的民生情况。赵询已经下定了决心,来年在要在商州加大屯田行动,加大汉民在商州的生存行动。
也是因为商州的回复情况,赵询下令对商州官员加以褒奖。除了钱财之上的奖励,还将他们在西域的作为,通报赵国诸府县,不少官员,还因此上升职位。让不少不将西域之地看在眼中的其他府县官员,纷纷羡慕不已。
“要加快在南部已经被我们占据地域的筑城行动,驰道、河道等工程一并开始。从乌孙国弄来的奴隶和此战之后的俘虏,都是最佳的劳动力。此外,还有鼓励汉民迁移至此,以工代赈,让从中原南方逃难的百姓走过这个冬季。
被赵军拿下的南部联盟东部地域,很快就被赵军进驻,并划分为六府之地。
得到疏勒等国得到消息之时,已经是年尾了。而此刻的赵军,已经开始在修筑城池和驰道了,赵军大军,也逼近南部联盟西部地域了。这一结果,顿时让包括疏勒国在内的整个南部联盟残余诸国无不心惊。
短短几个月,赵军已经拿下了半个南部联盟之地,让南部联盟少了一半的实力。这一下,残余的联盟诸国,都开始为联盟能否抵挡住大赵而忧心起来。虽然赵军没有继续进攻,但是,所有联盟国都在担心,自己是不是下一个被赵军灭掉的国家。
当然,赵询没有继续进攻,毕竟,天气越来越冷,就算大军行动可以继续,但后勤运输,则会越发的艰难。另外,刚刚占据的六府之地,也没有彻底的清扫干净。
除了新纳的六府之地让赵询高兴之外,从中原传来的两个消息,同样让赵询高兴。
其一则是关于荆州之战的,在赵军对南部联盟展开行动的同时,荆州之地的战争也越发的激烈起来。蜀军与联军在长江一线展开了最激烈的战斗。虽然洛阳王、汉中王和齐军联合起来,整体实力丝毫不低于蜀军,但是,无论是汉中王、洛阳王还是齐王,都没有调动全部兵力迎战的能力。尤其是汉中王和洛阳王,他们还要负担北方赵军的压力。而齐王,则不愿为了替汉中王和洛阳王固守荆州而用尽全力,当然,汉中王和洛阳王也不会让齐军太多的人马出现在己方地盘之上。
所以,双方大战,蜀军依旧是处于上风。尤其是蜀军打造战船之后,漫长的长江一线,已经不能成为蜀军的拦路虎。
故而,在十月底,江陵府终于被蜀军攻克,让蜀军正式越过长江一线,在长江以北,有了立足之地。
这一下,齐军再也坐不住了。在长江以北,荆州之地,齐军还占据这江夏府之地。固然,蜀军在水师之上,远远不是齐军的对手。但是,蜀军完全可以从路陆展开对江夏府的进攻。而江夏府的丢失,也让汉中王、洛阳王和齐军之间的联系彻底断绝。
齐军不得不担心,如果蜀军占据荆州全部,那么,齐军将彻底落入下风。从荆州往南,江州、交州等地,都将会成为蜀军出击的路线。而那时,齐军将承担蜀军的多路攻击。
故而,慕容成展开了激烈的反攻。齐军没有从江夏府对江陵府展开反击,而是从江州出击,突然猛攻蜀军侧翼。而丢失荆州南部的汉中王和洛阳王,也开始全力反攻。在侧翼遭受攻击,尤其是后方囤粮之地被齐军突袭之后,蜀军终于在江陵府战败,不得不退会长江以南。
这一战,让蜀军损失惨重,不仅折损四万余将士,还让囤积在后方的大批粮草化为乌有。也是因为这些粮草被齐军劫掠,迫使蜀军不得不停止报复,转而进行防守。两方之间,再次回转到原点,据长江一线防守。
此战,不管是汉中王、洛阳王还是蜀王,都损失不小,唯独齐王,颇有收获。尤其是从蜀军后方劫掠的粮草,足够十万大军数月之用,一下子就弥补了因为大军紧缺的粮食问题。
蜀王司徒彻对此气的是破口大骂,但又无可奈何,只能加深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