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逐鼎 >

第791章

逐鼎-第791章

小说: 逐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凌霄如此,赵询也不由哈哈一笑。麾下能臣能心服,赵询自然是心情大好。笑道,“本王只不过是稍微引导了一下,正真出力的,还是全军将士和你身边的这几位。说起来,本王也没有想到,短短一年的时间,这西域北方之地,变化如此的大。”
魏子林等人连忙推说不敢,他们自然清楚,在西域之地的大体行动策略,可都是赵询制定出来的,他们,只不过是将其完善,并执行罢了。
“现在这西域北方之地的西域人对我们大赵有何看法?其国王已经驻留大赵国都大半年了,这里可发生什么意外?”赵询笑着问道。
魏子林沉声道:“在年初,大王立国,将三大国国王安顿在幽州城,高昌国和焉耆国都没有什么异动,就是龟兹国国内,有少许的异常。不过,都已经被我们镇压。也是趁此机会,我们将龟兹国朝堂上下清理了一番。”
赵询明白,高昌国和焉耆国之所以没有异动,是因为这两国都是被大赵击败,甚至素没灭国。其国内朝堂上下,真心为本国重心的臣子,机会都已经被清理一空。其就是有意见,也没有人能组织,更没有人敢组织反抗赵军。
但龟兹国则不同,龟兹国是臣服赵军的,其朝堂上下,地方之上,赵军都没有借口和理由随便的进行清洗。只是在地方之上,将龟兹国包括周围的小国家划分三府之地后,进行了一番调控。但对于朝堂之中,王都的权贵,并未限制。其国王被安顿在幽州城,有人不满,趁势闹事,也是正常的。
不过,赵询从未对龟兹国境内担心过。一来,十几万的赵军都在西域北方十府驻扎,龟兹国就算举国闹事,赵军也能旦夕灭之。二来,龟兹国已经没有太多的军队。其中一部分,昔日随同赵军一起北征高昌国,在被乌孙国突袭之后,被赵军拉拢,剩下的,也在龟兹国王归降之后,被分化瓦解,能以武力起事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剩下的单靠权贵个文官瞎吼吼,赵询才不会担心呢。
至于趁着龟兹国国内闹事,赵军将龟兹国上下清洗一遍,也是赵询原本的目标。只有如此,才能让龟兹国正真的融入大赵之中。
据魏子林所言,龟兹国上下,被清理掉了八千余人。还有两万余人,被贬为奴隶,在其他地域修筑驰道。而经此一事,龟兹国再也没有人提及龟兹国如何了,而是以大赵定下的三府为名。此外,无论各地,皆不在继续悬挂原本的旗帜,都是以大赵的火焰麒麟旗为准。
此外,在西域北方十府之地,除了旗帜统一为大赵旗帜之外,一些记录各国事务的书籍,也被赵军统一收缴,随后运至幽州城,封存在书库之中。换句话说,赵询要渐渐抹除掉西域之地存在各国的痕迹,让这里,彻底融入大赵之中,融入汉人之中。
在西域北方之地,十府之内,数百家书院都早已经修建完毕,也开始教授新一代学习汉文,以汉文为标准。
听了魏子林等人对西域北方之地的向西叙说,赵询满意的说:“不错,平定西域之地,诸位皆有大功。看来,是该消除各国国号的时候了。传令下去,各地不再以各国划分一切,都将以大赵为准,以地方府县为准。此外,统一户籍,按府县为准。各地记录,都以大赵为准。”
司徒亮道:“大王,这西域北方十府,地域广大,现在人口已然不少,在以后,将会更多。是不是也将这北方之地,另立一州,融入我大赵之中?”
赵询点头道:“不错,确实该如此。西域之地,对于中原而言,向来都是商道扬名。即如此,就将北方十府合并一起,组建新州,命名为商州。”
司徒亮等人齐齐恭声道:“恭贺大王,为我大赵,再添一州。”
赵询哈哈笑道:“可不止一州啊,这商州,只是西域北方之地。这南面可还有大片的地域呢。”
赵询此言,不仅将西域北方之地定为商州,使得大赵治下,自此又多了一州之地。还有心将西域南部之地,再扩一州。




第768章 西线
西域北方十府被合并为大赵的商州,对于西域各地来说,并未惹起太大的争议。原本在这各地,就已经以府县制为地方制度。现在,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在其上,在家一个行政等级,此外,在其下,也增添了一些县级划分罢了。
当然,对于迁居西域的汉民来说,这自然是大好的消息。将西域北方化为大赵新州,这里自然就成了大赵的直属辖地,与昔日的都护府,亲疏自然是大为不同。换句话说,这新成的商州之地,与中原诸州一样,地位平等,同属大赵疆域,而不再是以羁縻之策挟控之地。
这里的汉民自然不担心这里会因为局势的突然变换或西域地方的突变,而使得他们成为他国下民。昔日凉州西部和居住在西域诸国的汉人百姓的一些遭遇,不能不让他们为自己的将来担心,但现在,他们已经不怕了。
而商州确立的消息传至中原之后,也使得一些赵国百姓动了西迁的念头。中原诸州人多地少,不少百姓自然愿意用自己手中的土地换取商州数倍乃至十倍的土地。
尤其是兖州和豫州等地的百姓,因为随着边界疆域的逐步外扩,边界之地缺少汉民,所以赵军也没有继续大肆收缴地方之上大族豪绅的土地,而更改为对超出限定数目的土地征收高额赋税,限定地主对租地百姓收取田租的数额后,一些百姓就开始随同赵军的后勤队伍和商队,或北迁定州、夏州、辽州,或西迁凉州,现在,又增加了一个商州。
如此,也迫使占地较多的地主不得不减少田租,以吸引百姓租种其田地,甚至不少地方的大族将田地卖与百姓,以免荒废。当然,这些大族更看重的是商业。虽然大赵对商人管辖较严格,征收的商税也不少,但是,商业赚钱,可比田地来的快多了。
虽然将西域北方之地合并为商州,并入大赵之下,使得一些西域人有少许的不满。但是,大多数西域人对此并无反对,当然,完全赞同也是谈不上的,毕竟,从这一刻起,西域北方诸国都将成为历史。大赵的强盛,众所周知,大赵在这里实施统治之后,这里的变化,也是众所周知。反对,自然是不可能的,也改变不了局面的变化。滔滔大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所以,并入大赵之中,大多数西域人并没有不满。这不仅是因为大赵的强大,也与现在生活的变化有关系。自此大赵主掌这里,商道畅通之后,这里的西域人生活可是好了许多,当然,前提是你则遵从地方官府的律令。
此外,大赵统辖这里之后,这西域北方之地马贼彻底烟消云散,战争,也不再是他们生活的增味剂。再加上官府的一些有利于普通百姓的政策,大多数人并不反对成为大赵的子民。正如人们常说,普通百姓并不在于谁是他们的皇帝,他们在意的是自己能平稳的生活,有所衣,有所食。而这一点,大赵官府做的很好。
“大王,这西域北部情况很好,在这一年半的时间之中,我们已经完成了对地方之上的改制,可以说,我们已经完成了对地方之上的掌控。这商州的成立,并不会有什么阻力。但是,南部诸国,却也对我们加倍防备了起来,甚至,他们已经开始联合起来,共抗我大赵。”说完这西域北部的情况,李尘风又苦笑着补充道。
“哦?南部诸国?南部的情况如何?”对于南部主公对抗己方,赵询也是有准备的。毕竟,大赵军队在西域北部活动了几近两年,将整个西域,彻底的分割成两个部分,兵将之吞并,南部诸国要还是没有反应,那才是不正常。
“自此我们拿下北方诸国之后,南方诸国就开始防备我们。但自此今年大王立国,将北方三大国国君安顿在幽州城,封与爵位,但并未让其归国之后,南方诸国的动作就大了起来。其中,以疏勒、于阗两国为首,合计二十三国组成西域联盟,共同对抗我大赵的南下。甚至是,现在我们的商人向南,也难了许多。在南方诸国之中,不少国家都开始拒绝我大赵的商人入境。”魏子林接着说道。
听了魏子林的叙说,赵询才明白,原来自己将北方三大国国家封与爵位,安顿在幽州城,使得南方诸国国君明白,赵军来此,可不是单单为了什么西域都护府,而是为了彻底吞并这西域之地。如果是西域都护府,还能被他们接受,但是,被赵军吞并,由一个国君沦为一个光有封号的勋爵,他们可是不乐意的。一地之主和一个勋爵,其中的差别,他们可是很清楚的。就算这个勋爵再高级,但也只是一个勋爵而已,如何能与一方国主更重要?
所以,在得知西域北方的情况后,南方诸国纷纷开始行动起来,谁也不愿意被赵军灭国,被赵军押至汉地去。一个勋爵,哪有国主做的舒服?尤其是几个较大的国家的国君,他们在西域之地可是一方之主宰,自由自在,号令一方。但是,如果被赵军吞并了呢?他们就会成为空有虚号的阶下囚了。虽然比之囚犯要好许多,但是,如何能比得上他们现在的位置。
于是乎,在几个大国的宣传和号召之下,二十余个南部的大大小小国家,被聚集在一起,准备对抗大赵的南侵。当然,其中不少小国都是被逼的。不管他们投靠大赵还是依附南部联盟,都不由他们做主。甚至是,不少国家就算出兵,也不过是两三千将士,但是,他们不得不跟随联盟一起,对抗大赵,如果他们不干,他们不是被大赵吞并,而先被联盟给灭了。
“大王,有三四个小国已经向我们诉苦,言其逼不得已。据我们所知,确实如此。有两个小国本不愿参与联盟,想置身事外,结果都被联盟给灭掉了。”
“哦?还有小国愿意被我们吞并?”赵询顿感好奇起来。
魏子林笑道:“其实,也是大势所趋。我大赵虽然强行占据了西域北方之地,但对待下面的百姓,还是极好的。最起码,绝大多数百姓和富贵之家,只要没有违反我大赵律法,现在的生活都要比以前好。而南部的一些小国,也因为来往的商队,得知北方的情况,上至国君,下至百姓,还是极为羡慕的。”
“这些小国,也只不过是在大国的夹缝之中的求存,甚至是,不少小国就是一个小部落,还不如中原的一个县。对于他们而言,被我大赵吞并,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西域之地,一部分是半农耕半游牧,一部分直接是游牧生活,他们的牲畜,大部分都被权贵所取走,剩下的也不过是仅能供一家生活所需。但是,自此大赵来了以后,北方的百姓,就得到了实利。百姓除了应缴的赋税之外,其余的收获皆为自己所有。其中,一些牲畜,也因为大赵的到来,有了销路。牲畜、牲畜的皮毛、筋腱,都因为商人,能获取不少的利益。对于普通百姓而言,生活要比以前好了太多。
这些消息,自然也传到了南部诸国。对于南部诸国的下层百姓而言,自然也希望能有如此的待遇。尤其是一些在大国夹缝求存的小国,平日里被大国任其索取早已经不满,现在并入大赵,得封爵位,其实也是他们想要的生活。所以,对于一些小国来说,并入大赵,这并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
当然,对于大国来说,他们自然是不愿意的。不管是国君还是国中权贵重臣,都不愿意放弃其手中现在的权势和地位。他们对于大赵,自然只有敌视了。
赵询笑道:“如果是这样,我们南征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相对而言,我宁愿敌军兵力增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