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逐鼎 >

第764章

逐鼎-第764章

小说: 逐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询脸色不变,徐徐道:“那乌孙国军队有多少人?可曾查察清楚?残存的龟兹国军队,现在又在何地?”
司徒亮道:“据我们安排在龟兹国军中的人回报,此次突袭的乌孙人军队有一万五千余,现如今,龟兹国的溃军,已经撤至西面的琅城,李尘风将军也派了五千骑兵赶去援助。想来,此刻已经稳住这些溃军了。”
赵询俯身在地图上查看,琅城位于细沙城东部七八十里之外,也是一个不小的城镇。琅城以东,现如今大都被赵军掌控。
“可恶,我们刚刚以少对多突袭了乌口城,战败了高昌国的反击大军。没想打,转眼间就被乌孙人以同样的办法给了我们一记。”赵询恨声道,“琅城可不比细沙城,细沙城可是正真的城池,虽然与我赵地大城不敢比,但是,据城而守那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然琅城却只是一个镇子,无高大城墙。如此,整个王都至细沙城一带,数百里之地,都有可能被乌孙人大军攻击。这对于我们现在正急于稳固高昌国局势来说,极为不利。”
张元静看了看地图,道:“现如今,为了以防万一,我们要在琅城之后,从北到南的这五个城镇驻兵防守。现如今我们手中恰好有不少高昌国降卒,本来如何安排他们还是一个问题,如今,外敌入侵,何不将他们安置在前线之地?”
赵询沿着琅城后方从北向南划出一条斜线,沉声道:“立刻安排,这乌孙人既然动了,定然不可能简简单单的就为了击败高昌国西部的龟兹国军队。”
“虽然据我们的情报所知,这高昌国在我军西进高昌国之时,也向乌孙人求援过,但没有好处的事情,这乌孙人绝对是不会干的。本王担心,高昌国前任国王高雅,曾经向乌孙国许诺过什么,如此,就会将乌孙国给牵扯进来,与我们敌对。”
司徒亮看着赵询在地图上划出的斜线,往西,则是高昌国五分之一的地域,这里,都是高昌国西部地区,也曾经被龟兹国占据了大半的地域。脸色凝重的说道,“主上之意,是担心这高昌国前任国王高雅将这西部之地让与乌孙国?”
赵询微微点头,道:“在我军向西开始,这高昌国王高雅就应该很清楚高昌国与我大赵之间的实力对比。昔日有突厥人为他撑腰,他才敢与我们对上一战,那还是因为他以为我们和昔日凉州军一般。”
“在我们以最短的时间拿下拿下焉耆国之后,这高雅就更明白双方的实力对比才是。否则,他也不会一面与我们交好,一面在南部与焉耆国交界之地布下重兵防守。没有突厥人支持,我军杀至,他与乌孙人勾结,也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情。”
张元静点头道:“据我们从王城之中的俘虏口中得知,在乌口城失陷,王都亲卫军出战大败之后,高昌国王都在已经无兵可守,无险可守的情况下,高雅还是下令坚守待援。想来,他口中所说的援兵,应该就是西面的乌孙人。就是高雅与乌孙人之间的交易,我们并不清楚。早知道,当初就该将高雅留下一条性命。”
赵询摇头道:“我们要让高雅死于战乱,死于自己的乱兵之中,能以合理的布局让高雅死掉,已经很困难了。要是让高雅消失,后果更难以预料。这高雅可不是焉耆国那蠢蛋可比,此人圆滑、很辣、狡诈。想想看,能背靠突厥人却没有被吞掉一丝土地,反而愈发强大,此人岂是善善之辈?一个不好,反而会留下遗患。”
“至于原本驻扎在高昌国南部的高昌国军队,虽然他们遵从新王王命,被我们收编,但是,为了能更快的稳定这里,不在短时间内产生问题。这高昌国的士卒,还是有高昌国将校统帅,并未完全的打散重编。在原计划之中,这都是接下来的任务。现在,只能将他们拆散,安排在琅城以及其后的五座城镇之中。将之一分为六,倒也不惧之。”
“立刻将乌孙国出兵入侵高昌国西部,杀戮高昌国子民的事情散播出去,要让高昌国上上下下都知晓。另外,将昔日龟兹国在高昌国西部干的事情,也全部加在乌孙人头上。本王还希望龟兹国军队和我们一起,驻守高昌国西部之地呢。”
张元静沉声道:“主上放心,臣下一定妥善安排。各地的屯兵都有条不紊的抵达,各地的百姓,也在打散合编,分别迁入指定之地。地方的守备军,我们准备从普通青壮之中选取,与焉耆国一样。”
“这乌孙国入侵,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也算是有一点好处的。最起码,将高昌国百姓对我们的仇视,转移向乌孙人身上。这对于我们治理地方,也是极为有利的。”
赵询点头道:“你说的没错,这也是为什么本王让你们将龟兹国在西部地区烧杀劫掠的行为赖在乌孙人头上的缘故了。不管这乌孙人此次来的目的是什么,他们与高昌国彼此相连,要说没有一点敌对之意才怪。现如今我大赵军队已经拿下这里,而我们赵军的政策,不仅比其他国家攻占这里要好,甚至比昔日本国的政策还好。此时此刻,外敌入侵,他们应该明白,什么才是正确的选择。”
司徒亮也笑道:“不仅如此,此次虽然被乌孙人突袭,但我赵军并未收到损失,损失的反而是龟兹国军队。如此,也算是完成了削弱龟兹国军队的目标。”
“此外,臣下还建议,以此事为理由,让龟兹国王与现在的高昌国军队联手抗敌。一个被乌孙国大军突袭,一个被乌孙国大军入侵。昔日敌手,现在盟友,也不是不可能。我想,在我赵军的协调之下,他们定然能合作。只不过,最后的目标则是要让这龟兹国军队,高昌国各个残部,都将逐步消耗在与乌孙国大战之中。”
赵询沉吟了片刻,沉声道:“你之所言,也是一个化不利为有利的方法。不过,要让龟兹军队和高昌国军队配合,难度不小。龟兹国入侵,在西部所为,只怕会让高昌国军很难与龟兹国军队和平相处。一处有问题,全局都跟着出问题。我们原本的计划,则是让高昌国和龟兹国之间产生真正的敌对之意,好方便我们对这北方诸国的统辖。”
赵询叹了口气,有些烦躁的接着说道,“没想打,原本在计划之外的乌孙国,却偏偏插手其中,让我们的计划不得不进行偏移。这样吧,让凉州境内的守备军再抽调一匹进驻高昌国,让镇兵插入高昌国和龟兹国军队之中,三方联合抗敌。当然,我们则需要提供联络和军师之责。”
“另外,以高昌国王的身份,询问乌孙国至此的原因。同时,以我赵军的身份,向乌孙国发出责问,为何对我军进行攻击。在龟兹国军中,可是有我赵军将士存在。先弄清楚这乌孙国的此次的目的,再做相应准备。”
果然如同赵询预料的那般,这乌孙国果真是得到了高昌国前任国王高雅的应诺,将高昌国西部割让与乌孙国,要求就是乌孙国出兵高昌国,击退赵军和龟兹国军队。只不过,乌孙人没有想到赵军行动如此迅速。他们原打算让高昌国和赵军互相消耗的策略没能实现。
乌孙国不愿意见到手的肥肉就着办飞走了,故而,他们直接突袭龟兹国军队,占据高昌国西部十三城。
“主上,乌孙国已经进驻西部诸城合计八万将士,而且,还有增兵的趋势。不过,他们的将士没有我们的战力强,兵甲器具也没有我们的齐备和犀利罢了。”司徒亮一脸凝重的对着已经赶至高昌国王都的赵询禀报着西部的详细情况。
“那我们是否做好了准备?琅城和其后五城呢?是否已经安排妥当?”赵询沉声询问到。现在的情况,要比一开始的复杂。八万乌孙国军队,已经超出了赵询的预料。一个不好,就会让西域北方已经被赵军占据的地域,顿时大乱的。
司徒亮自然知道赵询担心什么,连声道:“主公放心,我们都已经安排好了,在高昌国新王和官员的配合之下,高昌国军队和龟兹国军队在赵军为润滑剂的情况下,已经联合防守。六座城池,都布有重兵。”
司徒亮顿了顿,又道:“此外,这些高昌国将士,尤其是军官的家眷,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要是他们胆敢有任何异动,定会让他们痛不欲生。”
虽然司徒亮的这种手段有些不道义,但对于赵询来说,只要不是针对自己人,不管何种手段,他都是可以接受的。
乌孙国没有继续向东,但其咄咄逼人之架势,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愈发强烈。当然,乌孙国上下,同样惧怕赵军。虽然赵军在西域的镇兵也不过八九万左右,而他乌孙国却能全力抽调出十数万将士。但是,他乌孙国却没有赵军那般,能在半年之内,连灭十数个大大小小的国家,兵将之降服。算上龟兹国,赵军麾下占据的西域之地,已经比乌孙国要大上许多了,乌孙国不能不担心这个强大的军事团体。
而赵军也没有反击,却将龟兹国、焉耆国和高昌国连在一起。在高昌国西部,高昌国和高昌国两军连在一起,在赵军的统辖之下,慢慢合作起来。在乌孙国占据的细沙城东面,以琅城为前锋,其后形成不规则竖线模样的五座城池为侧翼,据城而守,合计拥兵六万之多。
其中高昌国两万五千余人,龟兹国一万七千余人,而赵军,只有两万骑兵。但是,不管是高昌国将士还是龟兹国将士,皆不敢小看赵军骑兵。他们都很清楚,要是自己对上这赵军骑兵,至少需要两倍兵力才能与之抗衡。
这两国士卒,不仅惧怕赵军,更羡慕赵军。对于将士而言,他们最看中的就是五千、铠甲和战马,而赵军将士,无一不在他们之上。此外,待遇更是好的没话说。
也就这样,赵军士卒慢慢与两国将士交流,慢慢同化。虽然现在不能对龟兹国将士做出什么,但是,对于高昌国将士,赵军则是需要将之融入自己之内。这些将士可都是高昌国人,心在高昌国慢慢要被赵军吞并,要淡化高昌国在百姓心在的影响。这士卒当然也是重中之重。
这些高昌国将士,都是原本驻守在高昌国南部,防备赵军的驻兵。现在虽然听命与新王,但对于赵询而言,这并不是什么十分保险的方式。这些人的存在,随时都能对赵军在这里的统治产生影响、
赵军士卒一边向高昌国残部展示己方兵甲器具至优良,一边向高昌国将士展现己方待遇之好。同时,他们还以昔日的靺鞨人、契丹人等为例,向他们叙说那些边外小部落归附赵军之后的生活,以此来吸引这些士卒,让他们能接受高昌国融入赵军之中。
一方八万有余,后方还不断做着大战准备。一方六万有余,背后有着数个国家为后盾。双方谁也没有进攻,但局势的紧张,还是一目了然的。
乌孙国舍不得这到手的疆域,但赵军更不会放弃。对于赵询而言,就着办僵持着,对自己反而有利。不管是焉耆国、高昌国还是龟兹国,随着时间的退役,就能为自己提供更多的帮助。
故而,赵询一边派人做出严防死守,但又决不放弃的架势。一边立刻加速整顿地方。在焉耆国,已经整顿多日,各地新城,都开始大体完工。在赵军的协助之下,这些百姓有了新的生活。而赵地商人的通行,更是让他们见到了更广阔的世界,见到了大赵的强大。而高昌国,则因为乌孙国的入侵,让他们接受了赵军的统辖,接受了战败。
毕竟,战败给赵军,这不算什么,昔日数百年前至几十年前,汉人朝廷,都曾在西域建立统治、这赵军现在成为新的西域霸主,也不算什么稀罕的。而且,赵军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