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逐鼎 >

第583章

逐鼎-第583章

小说: 逐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光飞逝,转眼已进入第二年,也就是宣武二十九年的三月中旬,在这近三个月里,山阳军辖地终于完成了田地的重新清丈与分配工作,虽然数目很大,但并没有耽搁到百姓们的春耕,当然了,之所以这么顺利,与山阳军狠心处理了一些不配合的大族豪绅有关。
无论是山阳军还是骁果军,在其境内,最终会达到除了军士和官员有免税额度之外,所有人都得交税,并且按他的阶梯税制来交!当然,这个免税也是有限度的。比如,免除官员和军士一家百亩之田,那么,这百亩之地,就不在应缴税额之中。剩余的则继续从零计算,和普通百姓一样。
山阳军这数个月里,也清楚了济阴府、宋州府和卢州府的盗匪义军,也算是彻底的将这三府之地梳理的干干净净。这也意味着,山阳军下辖之地合计五府之地。经过商议,还是将兖州府作为兖州之地的治所,作为山阳军的大本营。
山阳军的发展,自然使得周边诸胡大为不安。虽然山阳军没有行动,但是,这种没有行动却比有行动更加可怕。山阳军的不行动,却在位自己打下深厚的根基,那么这就意味着,以后想要行动之时,就不会担心后方问题。就像昔日徐阶一般,大战一开,后勤问题就出来了,军队的战力也出现了问题。结果导致税额不断的增加,百姓极度的不满。大肆的砸各地征召青壮入伍,拖累了兖州府军的战力。这也是兖州府军占据地利和人数优势的情况下,还依旧连战连败的重要原因。
除了发展农事,山阳军还大肆的鼓励商贸。为此,赵询还对一些落后之地,进行免商税,其他地方,也相应的见面商税,吸引商人来此经商。为此,不少冀州商人纷纷加入。而那些对山阳军剥夺大族豪绅财产而对山阳军不满之人,现如今见外界的商人都纷纷入境,怎么能继续坐看风云呢?也只好出来,去官府申办商号,展开贸易。要知道,浙西商人,大多数其实也就是那些大族豪绅和富户,毕竟,普通人是没钱,也没能力开办商号的。就是普通的店铺,也需要不少的本钱。当然了,很小的摊子除外。
徐州军之主李炽,在得到儿子李煜传回的关于山阳军的情报之后,也不由大家赞赏,随后也将山阳军视为西侧的强敌。
用李炽的话说,“对方虽然尚未一统兖州之地,但是,然其重视生产,推行礼教,好学善谏,举贤纳能,减租缓刑,施恩于民。且身经百战,武功韬略无不娴熟,沙场上少有败绩,实为在下日后之大敌也。”这话说得没人不服,文治武功已经摆在人们的面前,文治就不说了。兖州之地被山阳军接管之后的表现就很明显,至于武功,那就更不用说了。先是在山阳府击退唐军,后再败武卫军;现如今,又顶替徐阶和兖州府军成为兖州之地中部之主,兖州之地实际之上的霸主,这不就是他们的功绩吗?
“本王很想现在就挥军西进,彻底灭了这个刚刚站住脚,以后很可能就是我们大敌的山阳军。奈何现在我徐州军北有唐军入侵,南有武卫军攻击,东部海域更是有扬州海军骚扰,三面受敌,我们已经无法再另起战端,实属可惜啊!”李炽忍不住感叹道。
虽然他李炽占据徐州之地,已经多达六七年,将徐州之地经营的和铁桶一般,奈何,还是没能发展出去,被困于徐州这一州之地。说起来,也是他选择的时机和地点不对。当初起军之际,天下虽然内部问题重重,但国家并未大乱,他成了朝廷的打击对象。反而最后导致北方的骁果军,一步一步的开始壮大。又因为其与慕容成的钱袋子扬州相接,所以,不想让自己钱袋子出现问题的慕容成,开始大规模的对徐州军进行压制,迫使其困死在徐州之地。结果,最先起事之人,之势力,结果并不是最强大的。
不过,这徐州之地也在这数年之间,被他经营的成了他李家的独立王朝。因此,在唐军攻占了徐州两府之地之后,已经过去了数月之久,但依旧没能将其平稳下来。每日里,都有不少问题出现,让燕唐军驻守军官和唐显派出的官员苦不堪言。
“既然不能直接打压,那就去和他合作吧。我们虽然不想看到兖州之地有雄主崛起,但我们却和山阳军并没有直接的厉害关系。反倒是唐军和武卫军,和这山阳军矛盾重重,二者可都是占据这兖州之地的地盘呢。无论山阳军是和北面的唐军交战,还是和南面的武卫军交战,对于我们来说,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李炽下了之令。
对于李炽而言,现在已经有了有个敌人了,还有一个,也就是山阳军,虽然现在不是敌人,但将来也可能是敌人。如果能和其联手,让其对两个敌人任意一个下手,那自然是最好不过。再者,两个敌人都和山阳军有仇。
而徐州军现如今苦战连连,已经让他有些难以应对了,他自然不希望自己身边的另外一个,却埋头在那里发展。如果能将其拖入战争的泥团,那自然是最好不过。如此一来,山阳军就会和自己的徐州军一起,都停止发展,陷入苦战。那么,日后这山阳军就不会给自己带来太大的麻烦。到时候一比,自己又有何惧之?
现在的赵询在做什么呢?三月初归来之时,自然是在山阳军辖地各地巡视,查察春耕情况。因为此地大战之后不久,所以很多百姓虽然分配有田地,但却缺少种子和农具。至此,赵询便下令官府,为百姓准备。百姓获取种子和农具之后,将在收获时节用收获的粮食归还。对此,百姓自然没有不满意之举。毕竟,卢州府、宋州府和济阴府各地都分别减免不同等额的税收。只要能将田地利用起来,收获时节自然不是什么大问题。
除了种地之外,赵询还大肆的鼓励各地百姓圈养牲畜,大的不用说,但鸡鸭之流,自然是没有问题的。尤其是乡镇村落之中,圈养鸡鸭之流,只需要极少的粮食之物,其就能自己在户外生存。这鸡鸭之流,蛋类能贩卖,肉类也能贩卖。
除此之外,赵询还让官府府里乡镇村落之间的百姓,集体出资圈养牲畜,也就是类似于养殖场一般的存在。当然了,这些都有专门的告示通告如何去做,甚至有商人主动去教授如何办理。
不仅如此,为了使得这些乡镇村落百姓放心,官府提供了最低收购价。也就是说,如果无法卖出,自有官府收购。其中,多数都进入军营之中,为将士们所需。此外,还鼓励商人们和百姓签订收购合约。到期之后,直接卖与对方即可。要知道,城内一日所需的蛋类和肉类,那自然不是一个小数目。
这一些牲畜的种子,也就是小崽子,也和种子农具一样,官府从商人那里购买,佘给百姓,收获之时,再进行偿还。因为大规模购买多为乡镇村落集体而为,山阳军自然不用担心其会席卷财产而逃。再者,对于这些集体养殖场,第一次交易之时,皆有官府在侧方可。否则,双方皆有罪责。直到地方偿还官府钱财之后,此后交易,则有百姓和商人们自行处理,官府作为监督机构的存在。
“将军,朝廷来使,让将军迎接圣旨!”就在处理政务之时,赵询接到了侍卫的禀报。猛一听,让赵询有些不明所以。过了一会,才明白,自己干掉了兖州府军,现在成了兖州之地中部之主了。
“圣旨?只怕是司徒雷来拉拢我的!”赵询暗暗思虑道。对于现在的朝廷是个什么样的存在,他赵询最为清楚不过。不过,这样的朝廷,怎么会得到他的拥护呢。要说,现在赵询最想干掉的是谁,当属司徒雷莫属。昔日家破人亡,皆是司徒雷麾下为了清除昔日前太子之事而为。赵询与司徒雷有不共戴天之仇,绝不会相助司徒雷的。对于山阳军来说,单单以山阳军而论,能得到朝廷的认可或者圣旨,那自然是最好的。但是,山阳军不需要,赵询更不需要。因为,现在自己可不仅仅是山阳军之中,还是北方霸主骁果军之主……
“朝廷圣旨?好玩了,我们将朝廷册封的兖州郡公给做掉了,你们说,这个朝廷来给我们传达什么圣旨?责罚?训斥?”赵询带着淡淡的嘲讽之意数道。
风子鸣很直接,也很不以为然的说道:“朝廷?圣旨?有人将他放在心上吗?除了好处有人认之外,其余的,我想,没有人会认的。当然,没权那是不行的。但对于我们山阳军来说吗。莫说将军干掉了一个兖州郡公,就是干掉了皇亲国戚,那又能如何?难道现在的圣旨还代表着朝廷,代表这皇帝吗?”
其余人见风子鸣如此说,虽然心有怪异之感,但也没有人刻意去反驳。毕竟,现如今已经是群雄逐鹿之时,至于一个被他人挟持的皇帝,他们还真没放在眼中。
“将军,以属下看来,不若让所谓的天使来这里传旨吧,我们可没有去迎接的功夫。现如今兖州之地刚刚恢复平静,需要处理的事情很多,将军作为山阳军之主,怎么能与民不顾呢?”风子鸣笑着说道。
赵询微微一怔,笑道:“也好,风大人都将万民都摆在面前了,我还能说什么呢?”
风子鸣沉声道:“将军,此言差矣,可不是属下故意如此。昔日梦之有言,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我们这不是就在按先贤所说的办吗?”
见风子鸣如此,赵询不由暗笑,这都是什么,分明就是一会有不对之处好拿出来的借口。虽然他们对迎接圣旨没有兴趣,对朝廷也不放在眼里。但是,圣旨能给他,也能给其他人。对兖州之地有兴趣的势力还有很多。尤其是得到了朝廷大义名分之后,可以办的事情就更多了。因此,山阳军也不能在圣旨面前过于狂妄。
“去吧,去将朝廷的天使请进来,就说我们都在为百姓的生计而忙,实在没有时间去为诸位大人举行什么欢迎仪式。”赵询淡淡的说道。如果这些天使真的就此离去,赵询也会将这里的情况传遍兖州之地的。到时候,谁胜谁劣,一目了然。而兖州之地的百姓,也不会因为圣旨的缘故,背弃山阳军,反而会更加拥护。
片刻,一队人出现在将军府,也就是昔日武卫军大将军丁强的府邸。现如今,兖州之地的都督府是赵询的私宅,而将军府,则是办公之所在。
“哈哈,李将军,怎么?现在忙得连圣旨都不想接了?”就在大厅内处理事务,等着门外圣旨到来的赵询和几个官员一边商议事务,一边默默等待圣旨来临之时,一个略显沙哑的声音从屋外传来。
“恩?司徒大人?怎么会是你?司徒大人也看到了,并非李某不敬圣旨,奈何这兖州之地的事务太多,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地方百姓的不满,那可是数百数千的人命,我可不敢不小心那。”赵询淡淡的说道。虽然嘴上说的好听,一府为民的大义之气。但脸上的表情却告诉其他人,这些话,全是扯淡。
“李将军,我们也算是有缘。在李将军攻占济阴府和宋州府之后,我也就离开了卢州府,会朝廷述职。毕竟,一州都督,兖州郡公就这般没了,也需要向朝廷上报详细情况的。只不过在下熟悉这兖州之地的情况,所以,这次的传旨之人,就是我了。”司徒文缓缓说道,犀利的眼神看着赵询,似乎想要看出些什么东西来。
赵询淡声说道:“确实挺有缘分的,当初兖州府军内部惊变,我还担心过司徒大人呢。后来还特意派人寻找过司徒大人,之时可惜,最终没能得到司徒大人的踪迹。原来,司徒大人已经提前离开了。我们都是昔日相识之人,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