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逐鼎 >

第439章

逐鼎-第439章

小说: 逐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之,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骁果军的财政是不是会很快地好起来,好起来了之后,我们便有钱还给百姓,同时付给他们利息,这也让老百姓赚了钱啊,老百姓口袋里有了钱,自然是要用的,用在哪里,还不是用在我们本地,只要他们用了,我们就又能收更多的税,如此反复,财政岂不是一日好过一日?哈哈哈,这叫刺激消费,谁家口袋里有了钱,不拿出来给老婆买几样首饰,给孩子做几件新衣裳呢?更何况,如果明年还是不行,我们还可以还了旧债借新债嘛!所以,咱们这不是骗钱,而是叫市场经济!”
诸人皆是目瞪口呆,赵询的这一套理论有些新,他们实在是有些不懂的。但不得不说,其中还是有道理的。对于裴毅和吕子良来说,只要搞到钱,还不在百姓身上加税,他们就没有什么意见。再说了,他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谁让他们非要鼓动赵询搞什么运河修缮疏浚呢?
“主公,是不是我们捏着那些世家豪绅的把柄,去要求他们借贷?真要说起来,他们才是真正的有钱人,百姓和他们比起来,差远了!”杨望真沉声说道。
赵询摇头道:“不用,只要将我们的意思传达出去就行,他们给予不给,借与不借,都是他们的自由。只不过,借了钱的人,我们要记下来,以后择官以及有好处之时,优先选取那些接了钱,而且是借的多的人。至于其中的手段,你们自己把握。不要强迫,无论对方是什么人,都要自己愿意。”
司徒亮笑道:“不用担心,我想,只要我们的政策出去,无论对方怎么想,他们都会或多或少的借出一些。怎么说呢,就当是换钱换平安了。现在这北方当家作主的可是我骁果军,他们干不干净,他们自己清楚,料想他们也在担心我骁果军对他们下手。可别忘了,当初我们在幽北干的事情,那可是臭名远扬了。”
众人皆笑,他们自然明白司徒亮的意思。想当初,骁果军在幽北诸府之时,为了实行新政,可是平了不少大地主的家。翻出他们的案底,直接就是抄家灭族。现在这冀州南部和青壮的世家豪绅,自己也干净不到哪里去,怎么能不怕骁果军对他们下手。否则也不会出现,各地大家族纷纷将侵占的田地退还,并将超出的田地低价甚至无偿送给官府了。
对于这种情况,赵询自然不会让骁果军过多的解释,也不会真的对他们下手。就是下手,也是那些名声极其败坏的家族。




第535章 治河



“监察司,此次的借债行动,你们也参与其中,我不希望,有人借此名义,在胡作非为。在这种大事之上,胆敢有胡来的人,一律罪加一等,暗影司也会协助你们行动。”见诸人都在谈论赵询的所谓债券,赵询沉声交代道。
“裴毅,你们政务司的职责,除了搞好这件事之外,还需要找来专业的水利人才。我可是同意了你们的政务司和军务司的联合建议,可别事到临头,给搞砸了。要记住,这可是关乎数百万百姓的身价。”赵询又冷声对裴毅交代道。
“主公放心,属下定当牢记!”几人当即躬身应道。
发行债券,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还是要有许多东西要准备的。债券用什么来代表,债券的利息,要按照数额,给出一定的利息。债券的年限,本来赵询之意,是指定一年道三年的不等期限债券。但考虑到这是第一次,不能借的时间太长,所以就定下了一年之期。此外,还要对负责人进行一番简单的详述,总不能直接跑去对人家说,把钱借给我吧,明年还你。
债券还未弄好,修缮疏浚河道的人,到时找到了十数个。经过一番讨论,他们倒是选出了代表。
因为这关乎骁果军全局大事,不能马虎,赵询亲自接见了这治河人才。
此人大约三十来岁,俊朗挺拔,倒也一表人才。见到赵询之时,从其脸上的表情可以看出,其内心还有些忐忑不安,但表现却还算平静。经过简单的介绍,赵询才知道,此人名叫司马长青,扬州人士,早年惹了官司,才逃离扬州,居于青州之地。据其自己所言,祖上是历代为朝廷修缮治理河道的工部官员,之时后来被小人所陷,流落扬州。
赵询开门见山的说道:“今日本都督让你前来,乃是请教有关修缮疏浚北方运河之事,还请司马先生能够指点一二,看看我骁果军需要什么。”
赵询之所以这般说,就是不想在听到一大堆的理论。先不说赵询懂不懂水利这玩意,就是懂,自己也不是搞这个的,可没时间听他瞎扯淡。
司马长青也明白赵询的意思,稍微顿了顿,放松了一下紧张的心情,平静的说道:“大都督要修缮疏浚北方运河及其周边河道,按说,是功在千秋的大事,但小民以为,现在并不是修缮疏浚河道的最佳时机。毕竟,干这种事情,大多都是在太平盛世才可,否则的话……否则的话,可能就会做到一半,无法长久。要么就是……就是功在千秋万代,祸在当前。”
赵询闻言,眼睛一亮,这不就说的是隋炀帝吗。确实,这玩意还真不是骁果军应该干的,如果不是战事暂缓,骁果军又用空余时间,恰好此时,先修缮部分,说不定不用赵询否定,政务司和军务司根本就不会提出这样的建议。就算军务司为了战斗,提出这样的建议,政务司也会直接否决的。
赵询道:“我明白司马先生的意思,但我们这不过是承泽前辈福泽,只需要修缮疏浚部分,再则将周围的河道勾连起来即可,可没有从新建造的意思。不知司马先生可有什么提点?”
司马长青叹了口气,大批:“要修缮疏浚河道,无非就是三样东西。民夫、石料和钱财。其中,民夫就需要数万乃是近十余万,这还是只是部分开工,如果要多处同时开工,那则需要的更多。”
十万民夫,那可不是个小数目。不过,以骁果军现在的辖地,十数万民夫自然是能凑齐的。说起来,这点还是最容易办到的。再加上南部大战,很多百姓都纷纷逃至骁果军地盘,也为骁果军治下增加了不少的百姓。
“大都督要修缮疏浚幽州至兖州,包含青州河道,还要勾连周边的大河,形成水网。需要石料百万担。”司马长青接着说道。这里说的“担”,是重量单位,在这里,每担大约一百多斤,想想看吧,这是多么一件艰难的事情。倒不是北方缺少石料,而是要开采石料,就必须靠手工,还要运至河道所需之处。如果数处同时开工,可想而知,需要的民夫是多么的多。当然,骁果军有黑火药,可以炸开,但如此一来,军用所需就会减少。
根据司马长青的叙述,这些石料,都将会是用来建造石拱桥和码头,同时修葺危险河段的河堤。北方的运河和各处河道,已经荒废了许久,再加上因为靺鞨人的时常骚扰,北方商贸也逐渐减弱,朝廷对幽州的掌控力也开始减弱。致使,北方运河作用减小。现在仍能用的,也不过是部分河道而已。
让赵询赶到有些佩服的是,这司马长青听闻骁果军要治理河道之后,还特地在北方各地实地考察过,还查过历来修缮的资料。据其所言,其中光是幽州南部淤塞的河段,就有近十余处之多,而其他淤塞地比较严重的河段,也有十几处之多。整修运河,最重要的就是将这些淤塞的地方清理畅通。然而,即使清理畅通了,还只是完成了一小部分工作。其次,就是将运河按照骁果军的意思,勾连上其他重要河道,在北方形成水网。
为什么这些河段会淤塞?原因很多,但是洪水冲垮河堤是最重要的原因。由于大运河年久失修,很多河堤都已经坍塌,一旦遇上洪水泛滥,河堤就会整段跨入运河里面,加上运河两岸河流带来的大量泥沙,很快就会将清理畅通的河段重新堵塞。故此,整修运河的关键,乃是修建坚固的河堤,同时防止洪水造成地危害。这就是要大规模石料的缘故,还好,这一点,骁果军有了水泥,减少了不少的麻烦。当然,有了水泥,可不代表着石料就用不到了,一样缺少不了,只是要比之前少了许多。
听闻司徒亮对水泥的介绍,司马长青也感叹不已,不由的对赵询恭维起来。听得赵询,浑身都不舒服。
此外,河道疏浚开通,那少不了要架桥。在这个时代里,石拱桥的建筑工艺已经比较成熟了,一般的江河之上,都会修建一两道的石拱桥,作为交通要道。然而,建造石拱桥除了需要大量的石料之外,需要耗费的时间也很长,中间投入的人力物力,可谓是难以记量。
河道疏浚,很多地方要加宽,否则就达不到货运南北的要求。许多原本短窄的石桥需要重修,工程量之大,堪比修建长城,而且,修建石拱桥,需要大量的巧匠、石匠、木匠,这些都不是一下子可以找到地,对于任何一方势力来说,匠人都是抢手货,绝对比女人还要抢手。当然,在骁果军准备用水泥和用钢棍做支撑,到时可以办到,但现在骁果军的钢铁业还没有达到那么奢侈的地步,不过,好在骁果军近期不用大战。到是一些桥梁的框架,可以用这简易的钢筋混凝土来代替。
至于钱财,司马长青也就不用多说,在座的几人都是明白人,否则也不会搞什么国债了。其中更为让人蛋疼的是,司马长青说了,这水运短期之内是没办法形成直观效果的,光是北方,就需要一年半载的时间,这还是没有拖延和其他意外耽搁才行。
司徒亮闻言,不由感叹道:“这代价实在太大了!”
司马长青苦笑道:“这也是我不赞同大都督现在疏浚修缮河道的缘故,所谓盛世治河,盛世才行啊!”
司马长青又接着说道:“大都督和诸位大人想必也知道,整修运河的成本固然很高,可是一旦整修完成。其产生的利益也是难以衡量啊!远的不说,就是扬州之地,就是最佳的例子。齐王慕容成,凭借区区扬州水军,就能号令南方,这就是这南方运河的功劳。”
扬州之地,可不比北方,南方商贸发达,向来如此,再加上没有外地突入,更是兴盛异常。沟通长江的大运河,将南方诸府地都连成一片,杭州府的货物可以直接通过运河运送到江淮一带,互相调整有无,其中的经济含义,自然是不言而喻地。光是税收,就足以让慕容成不再为扬州水军的粮饷担心。也正是如此,扬州南面的江州才乖乖听话,任由慕容成整顿。任由其将不听话的家伙调至徐州军和扬州大军交战的前线。
不过,经过司徒亮将骁果军的优势一列举,司马长青也表示,可以减少不少的负担,能为运河修缮疏浚加快速度。
但饶是如此,赵询等人,也听得有些沉重。这还是最基本的要求,民夫要吃饭,所需粮食多少?赵询甚至才想,是不是不该如此行动。此外,按照一般的整治方案,从运河航道挖出来地淤泥,可以堆积成河堤,然后在河堤上面栽种大量树木,以防止河堤坍塌。所以需要移植不少的树木。人移活,树移死!这也不是简单的事情。
一般河道两岸,一般都是栽种柳树等风景树木。这样既能够保护河堤,也能营造优美的环境。但绝对不是以美观和景色为主,而是以保护河道为主。赵询可是知道,哪怕是自己前世,在自己家乡之地,凡是有河道旁边有人家的地方,都栽种有一排排的白杨树。还记得,那时的赵询自己一直不解,为何这么高的数,这么直溜的树木,没人放到给卖了。后来才知道,这是为了保护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