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逐鼎 >

第430章

逐鼎-第430章

小说: 逐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询不由的暗吸一口气,对着张云琪有些佩服。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没想到你不仅是商人,还是水军将才啊!”赵询不由的笑道。
“不是我,是顾飞顾兄。”张云琪解释道。原来,这接近三旬的顾飞还做过海盗,十几艘海船之中,还有几艘是从海盗手中夺下的。
“那你们二人的意思呢?”赵询淡淡的说道。这二人分明是惹了祸,没地方安生,正常贸易又不能进行了,这才来赵询谈合作。如果不是赵询近期搞什么海贸,这二人自然不会来寻找赵询。当然,如果不是赵询近期针对海贸,这二人也进不了大都督府。
其实他们还有其他德尔路可走,那就是在青州以北的地方往来贸易,自然就不会受到干扰。但他们以前行商的地方,都是早东亚、东南亚、南亚以及东非之地,对于青州、幽州、冀州之地,根本不熟悉。这些地方,早已经被各大商号瓜分,他们就是想要从新崛起,也不是那般容易,更重要的是,他们着海船都是远航海船,用来近海贸易,实在心有不甘。听闻赵询在鼓励海贸,他们二人才特地寻求合作。
张云琪脸色变了几变,沉声道:“小民愿意将十五艘海船,四艘水军战船奉与大都督,愿在大都督商号做事!”
赵询闻言,脸色一笑,道:“真的吗?你真的心甘将你的海船送与我?”
“小民心甘情愿,但小民就在海域通行,对还是那个贸易熟悉,愿为大都督旗下商号效力,为大都督旗下商号货运大海的另一边。”张云琪连忙恭敬的说道。
“咚……咚……咚……”赵询手指轻轻的在桌面上敲击,让张云琪的心也不由的随之跳动。将手中的海船送与赵询,他自是不甘心,但他愿意在赵询旗下的商号做事。虽然不是自己的,但赵询旗下商号,那就是赵询的私产,要是做得好了,自然比自己成为一普通富商要好。自己父辈的经验告诉他,再有钱,没有后台也是不行的。
“好!我接受了。你那四艘战船就交与青州水军,对了,顾飞是吧,可愿在我水军之中效力?”赵询淡淡的说道。
“小民愿意!”进了大都督府,一直不开口的顾飞沉稳的说道。
“恩!不要在自称小民了,现在起,那就是我麾下将士了。明日就去青州水军报道,我会给你批示的。记住,要遵守我骁果军的军规军纪。我骁果军军规和其他军队不同,我可不希望你因为反了军规被赶出水军。”
“属下明白!”顾飞面露喜色。
“张云琪,你的十五艘海船,将并入我内务府旗下,你呢,就为我白羽商号的海贸管事。你们两家将占海贸一项的两成分红,每次获利之后,自会分配。你就负责我白羽商号的海贸一事,我会让人协助你的。”
张云琪脸带喜色,颤声道:“属下领命!”
张云琪自然高兴,他想要的目的达到了,甚至超出了自己的期望。内务府,虽然对于这个名字不熟悉,但都知道,这白羽商号则是赵询的几个夫人负责,换句话说,这就相当于大燕国皇帝的内库。他张云琪就相当于为皇帝办事的皇商总管。可以说,骁果军之地,不会有人轻易无故的招惹自己。跟别说还有海贸商队的两成分红,对于海贸的兴盛,他自然知道这赚取的利润之大。有了赵询这杆旗,害怕没钱?
“大都督,属下欲将两家家眷移居道幽州城,属下也好更好的为大都督效力。但这办理户籍的人实在太多,属下怕耽搁大都督交付的差事。”张云琪接着说道。
赵询淡淡一笑,这张云琪还挺明白事理。什么怕耽搁时间,分明就是向赵询表明,自己会将家眷安置在幽州城,表达自己的忠心罢了。
“无妨,我会让内务府的人知会灵州府那边一声。”
接着赵询又询问了海贸的情况,这张云琪可比前几日自己寻找的商人知道的多。不得不说,南方海贸要比北方兴盛。
从海上贸易的范围来看,现在大燕海商出现范围已经覆盖东亚,东南亚,南亚以及东非。其范围之广,前所未有。
不得不说,这大燕国皇帝还是不错的,自建国一来,都一直鼓励商贸,尤其是海商。虽然现在有些没落,但依旧兴盛异常。现在的海商们已经有了与波斯湾之间的远航。并开辟了通向东非的航线。
据张云琪所言,扬州、江州乃至交州的海贸都是异常发达的,尤其是交州的广州府,更是南部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从船运数量上来看,每年来广州府的船舶数量及其的多,南亚、东南亚诸国,以及波斯、大食等国的商船都有出现。听得赵询都有些目瞪口呆,这可比自己想想的要强大的多啊。
想想看,如每艘装载量为五十吨。则此年广州外贸货物的吞吐量即达二十余万吨。在这个年代,这已是相当可观的数目了。在这些地方,可以看到各种肤色、发色的番人。对于这些“老外”,赵询在洛阳城也是见到过的,但远没有张云琪所言南方那般多。




第528章 海贸



听了张云琪对南方海贸的叙述,赵询也只能感叹不已。
“看来,这要比我想想之中的厉害啊!我骁果军要加强海贸了。北方……地势之差,只能出现夷州、新罗等地的商船,还未出现所谓番人的海船。还以为骁果军已经不错了呢,比之南方,还差很多啊!”
现在,新罗、夷州等地商人来骁果军辖地贸易的很多,从幽州之地,山东半岛,一直到江淮一带地扬州,都有他们的足迹。罗与唐朝之间地贸易很兴盛。从大燕运往新罗的有各种金属工艺品、丝织品、高级袍服、茶和书籍。从新罗半岛折返的则有金、银、人参、毛皮等。
至于夷州,也就是被前朝征服的倭国,则贸易输出品为丝绸、瓷器、铜铁,输入为白银,因为白银换铜,使得许多商人特意将各地私铸的铜钱,贩卖到夷州,换取白花花的银子。其中赵询旗下的白羽商号就这般干过。因为赵询制定的幽州金银币,使得兑换下来的铜钱除了融成铜币外,根本没有其他作用。后来听商人们所言,才转而卖到夷州,毕竟,用来换白银,可比用来融成铜币划算。
通过海船,贸易商品地种类也越来越多。波斯商人从东非、东南亚运来宝石、珊瑚、玛瑙、香料、药品及动植物。交换大燕的丝绸、瓷器、纸等物品。
“难怪慕容成轻易就将两卫卫军给扔了呢,原来是手中越来越有钱了啊!”赵询忍不住叹息。本来唐显的两卫卫军陷入青州,骁果军被定为逆贼之后,赵询还以为朝廷会调动大军北上支援,起码扬州水军会北上呢,谁知道朝廷直接把这两卫不遵军令的卫军给剥了番号,又从新组建新的卫军。原来是这慕容成真的不缺钱,当然,也和唐显击杀慕容成使者,扣押水军将军有关。
因为海贸,也使得一些海港城市极为繁荣,北方最为耀眼的当属青州的莱州城,当然,以后可能就是灵州府的东邻县了,或许不久以后,就会被称为东临城。但是,这都比不过南面交州的广州府。广州在汉代和前朝都属于南海郡,汉代之时,户数不多,还是一个贫瘠之地。然而,就是因为前朝大开海道,又因为其所处地理位置优越,仅靠海上贸易已相当繁荣,到如今,已经是交州第一大城。而昔日的广州小县,现如今也成为一方之府。
可以这般说,现在的广州,已经是大燕的海外贸易的中心,从广州驶出和驶入港口地,有各地的船只。
赵询也没料到,现在的广州府竟然如此的厉害,这已经完全超出了自己的预料。
海上商路的兴起与繁荣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很强地时代背景地,各种各样的因素,都注定了海上贸易地繁华。
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因为大燕失去了对西域地区的掌控。在前朝,凉州之西,还有一个州,只是,从大燕手中丢失了。因此,汉代兴起的陆上丝绸之路出现了阻断,致使无法满足东西贸易交往的需要。
当然,这也只是其中一个原因。陆上贸易很易受到社会政治形势的影响。在凉州以西,还有很多势力和国家,稍有变故,来往商队就得不到安全保证,谁还敢随意贸易?
其次,陆上交通受自然条件限制严重。路途遥远,环境、气候恶劣。运输工具单一,再加上所运送物品对自然条件依赖较严重,使得陆上交通日益被人舍弃。想要富,先修路的话,可不是只是说说的。而海运的出现则较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并有很多陆路所不及的优点,所以海路日益兴盛,并最终取代了陆路。成为主要的运输途径。
此外,还和现如今的局势有关,因为朝廷最近数年里,战事不佳,灾祸连年,赋税加重。很多沿海地区的百姓,都纷纷乘船,到了异地去做生意,或者说是去避难了。有钱人家也纷纷南移,躲避朝中风波,到东部地区行商捞钱。
赵询相信,以自己实行的鼓励和保护外商的政策,将会极大地调动商人的热情。
当然,海上贸易的风险是很大地,大海航行不同于内河,风浪不定,人员时刻都有生命危险。如果不是熟悉海上航行的人,极有可能尸骨无存,但是,巨额的利润,还是刺激了不少商人铤而走险。
张云琪基本上讲海贸的一些情况说与赵询,让赵询也大开眼界。
好大一会儿以后,赵询说道:“如此,青州分部就有你负责,我会派人协助你的。海上贸易,我的麾下都没有你熟悉,所以,这白羽商号在青州分号,就有你规划了。这海贸,我们不能不参与进去。”
张云琪道:“属下领命!一定不负大都督重托!”
这可是真的大利润,赵询不能只是看着,就是学习,也要学出来。国外的真金白银,怎么着也的弄回来吧,这可比从种地的百姓身上捞钱有价值的多。
骁果军建军一来,大战不休,就一直为财政发愁。虽然因为货币改制,挽回了不少结余。但因为骁果军的新政策和在各地开始实施的利民工程,以及接纳流民,早已让骁果军的财政日夜见底了。虽然不是赤字,但也好不到那里去。就是这次行动,一下子动作太大,又加上要在冀州实行新政策,减免一定的赋税。使得大军后勤压力猛然增大,也使得赵询终止了对卫军的行动。就连原本让第八府军在胶东府练兵的计划都没有实施,就饿撤离了青州。
毫无疑问,这海上贸易绝对是稳定的财政来源,无论什么样的敌人都无法彻底切断。如果有这么好的机会都不抓住,赵询实在不能原谅自己。而想要真正了解海上贸易,就必须亲自体验才行。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恒久不变的真理。不需要十分精通。可是起码要有些基本的知识才行。否则天知道手下那些人会怎么蒙骗自己。这不,刚好来了有能力的人,赵询岂能不抓住机会。
虽说如此,但赵询还是让人将脸带张云琪所部的十五艘海船在内的合计二十二艘大海船的商队配置了一些武器。其中就包含震天雷。这七艘海船,还是骁果军缴获那些海盗、为卫军提供援助的商人的海船。而且,都是大号海船,各个长达二十来丈,如果装人,足以装上五六百人。
这七艘大海船之中,除了其中一艘外,其余都不是赵询将其扣下,也不是骁果军水军奉送,二十在公开拍卖之时,内务府买下的。至于那一艘,自然是青州水军的献礼。本来是无偿将所有海船奉送的,但赵询拒绝了,接受了一艘。并将其余的大小近三十艘海船公开拍卖,以支持海贸的进行。至于收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