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逐鼎 >

第299章

逐鼎-第299章

小说: 逐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身边有老将高翔在侧,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同时我们也派了人手巡视东南,一有不对,就可以快速支援。”盖渊解释道。
“报!都帅,阿启啱大人派人来传讯,召集城中所有千人将以上的将军前去商议军事,言其手中有军主的手令!”
“商议大事?来人,召集各级千人将以上的将军,前往东大营议事。”虽有不解,但既然是有军主的手令,也不能不去。
没多久,盖渊就带着一大票的将领赶来了。千人将,都将,人人脸色都不好看,先前欢迎其进城之时,阿启啱不说。让其宴饮,他也不去,还专门让人多跑一趟。如果不是对方的身份,早就有骂起来了。这些人还不是一起到的。因为职责的不同,先先后后的抵达。
“止步,诸位的亲卫则在那边有招待,诸位将军随我来,我家大人又是宣布。”大营中营,魏东扮作阿启啱的亲卫,傲声说道。
七八十人每人都到这几十个护卫,加在一起,不下千人,魏东自然不会让他们全部解禁中军大帐。
听了魏东的话,众将军也不疑有他,一个个下马后忙向中军走去。不过当他们走进帐后却发现偌大的军帐里面空无一人,众人都有些惊奇的站在大帐中,一时有些搞不明白什么情况。
“薛将军,全部都到齐了。”一个士卒小声的对薛雷说道。
“那就开始行动吧!”
就在这些将军在大帐之中等候的时候,四周去突然传来一阵阵急促的脚步声,做为军官他们一下子就听出来了,这是大队人马在动,而且就在大帐的周围。
“怎么回事?快出去看看!”大帐之中顿时响起一片抽刀声和惊呼声。
“哗啦……”
一名距离大帐门口最近的将军掀开了门帘,刚要往外走,就被眼前的情况惊住了,身形顿时停了下来。
其余诸将也纷纷涌出,各个脸色一白,眉头紧皱。眏入他们眼帘的是一队队的士兵,没有等他们反应过来,前排手持大盾,后面皆是弓箭手,弓箭手手中的箭矢直指自己等人。
“你们这是什么意思?你们究竟在做什么?”盖渊恼声问道。楞谁也不能接受被人用弓箭手包围吧,怎么说自己也是辽隧城的都帅。此刻,他甚至怀疑阿启啱是不是脑袋被门夹了。
“放下武器,立刻投降,否则,杀无赦!”没有理会盖渊的怒吼声,薛雷厉声喝道。
“阿启啱,高翔,你们给我滚出来,你们知道你们在作什么吗?夺权?就算是夺权也不能这样,你们两个混蛋,给老子滚出来。”
阿启啱和高翔出现在了这几十人的面前,阿启啱躲在盾牌后面,一脸的不以为然,高翔则面带愧色,也没有开口。
“阿启啱,高翔,给我个解释,你们这是在做什么?高翔,你就听任这混蛋胡作非为?”盖渊指着阿启啱怒声问道。
“放下兵器!立刻!否则杀无赦!”见到盖渊的鄙视,阿启啱咆哮道。
高翔沉声道:“盖渊,老实和你说吧,我们的援兵在据此近百里的地方被骁果军设伏了,全军覆没了!”说着,长叹了一声,看了看盖渊,又看了看身边围着盖渊的士卒。
“全军覆没?你是说全军覆没?”盖渊难以置信的说道,猛然间,他指着面前的士卒,颤声说道:“那……那他们……”
高翔苦笑道:“这三万大军都是骁果军,换句话说,骁果军已经掌握了一半的城防,进入辽隧城,不在话下了。说不定此时,骁果军已经大举进城了!”
“你……你们……你们怎么会……”盖渊脸色霎时苍白如雪,整个人仿佛苍老了许多一般。
“这里本就是燕国的领地!盖渊,说句实话,你认为我们现在能挡住骁果军吗?部族正在与辽东国相抗,根本无力派出支援。死扛,只能增加伤亡!”
“辽东国,辽东国和骁果军有仇,绝不会任由骁果军攻打我们,还给部族施加压力。难道他们不知道,我们败了,他辽东国也好不到哪里去。”
高翔淡淡的说道:“骁果军和辽东国达成协议了,互不侵犯。这种时节,辽东国不会和骁果军开战的。话说回来,如果骁果军攻打辽东国,你说我们会出兵协助吗?”
盖渊语塞,出兵相助那是不可能啊,说不定还会趁火打劫,从辽东国夺取领地。
“你们这些混蛋,叛徒,当诛!”一个千人将指着高翔和阿启啱厉声说道,他是辽隧城的人,手中可是沾满了汉人的血,如果骁果军进了城,谁知道会是什么下场。
“杀!”“咻咻咻……”
登时将这个大声呼喊的千人将变成了站立的刺猬,这一幕才让诸将认识到,他们的情形并不怎么好。
“降或者死!”魏东厉声喝道。
“降,你休想!你们两个部族的罪人!”盖渊瞪着阿启啱和高翔,怒声吼道。
“杀……一个不留!”薛雷眼中杀意闪现,厉声喝道。之所以围而不杀,可不是真的希望他们投降,而是因为高翔愿意配合的条件。当然,如果对方不愿归降,那只有击杀了。对于这些人,有击杀的机会,魏东自然不会放过。赵询的意思他很了解,这城中守将,地方贵族、地主,那时绝对要清理掉的。
“咻咻咻……”箭矢横飞,七八十余人皆被箭雨笼罩,虽然其中也有部分人求饶,哭喊着投降,但薛雷自然是置之不理。
“唉……”高翔面色悲苦的叹了口气,什么话也没说。
“大人,八百靺鞨军亲卫皆被斩杀,无一漏网!”
“很好,开城门,接大军进城,收复辽隧城!”
南门!
“将军,城上传来信号了!”
赵询点点头,道:“传来,全军开进!”
“开城门,放吊桥!”
一直对城中的情况紧张不已的赵询看到南城门之上的魏东之后,这才彻底的放下心来。既然没有意外,那就说明,事情皆在掌握之中,这辽隧城已经握在手中了。
和南城一样,东城城门也被打开,大军缓缓开进城中,向着西、北两侧开进。
“扬旗,鸣号!”看到被巡视的靺鞨军发现,赵询也不再迟疑,立刻让人打出旗号,席卷两门。
“你们是什么……事骁果军,他们进城了!”
“怎么会?”
“杀……”震天的呼喊声响彻天空,顿时惊醒了城中的百姓。
“骁果军进城了!快去通知将军!”
“将军去东大营议事,根本没回来!”
“怎么办?”
各处军营,守城士卒恍然发现,自己的上司全都消失了,没有统一的指挥,靺鞨军或进或退,纷乱不已。
“放箭!”
苏紫烟都尉赵康看着前面拦截的靺鞨军,冷冷一笑,大声喝道。
数千装备着手弩的人马,对着对面杂乱无序的刚从大营出现的靺鞨军们就是一阵箭雨,那些奔跑而来的守军们大都是提着刀兵而来,连衣甲尚且不完备,一时间不断的惨叫着倒地。
骁果军麾下的骑兵营人马都装备了手弩,即轻便又快速。虽然一次一箭,装载缓慢。但此时分成数批,一批射击,一批等待,一批准备。以队列前进,一阵阵连绵不绝的箭雨,一下子就将那些匆忙赶来的靺鞨军打懵了。等到大规模阵型不在之后,骑兵疯狂追杀,全歼敌军,通往西城的大街上,靺鞨军一片片的倒下,地上一下子就伏尸满地。
大军一路毫不留情的将路上的靺鞨军一扫而光,右、后两府军很快的就到了西、北两城。在他们举出各军将军的头颅之后,除了少数逃出城外,一部分投降,一部非欲反抗战死!
但逃出城去的靺鞨军士卒,同样没能奔出多远,皆被外面拦截的骁果军斩杀!
“西城已下!”“北城已下!”“万胜……”
黑夜中的辽隧城顿时满是骁果军士卒的欢呼声,在满城如星光点点的火把之中,到处都是喜悦激动的骁果军士卒。
阵型轻松写意的来到都帅府,站在都帅府门前。到此时,整个辽隧城已经终于被他拿了下来了。他收复三府的目的也一步步接近。
“将军,城中还有残余的躲避道百姓家中的靺鞨军士卒,我们当如何处置?”薛雷满身铠甲皆是红色一片,一脸笑意的问道。
“将军,你可是答应我,不杀城中无辜百姓!”一旁高翔紧张的看着赵询。
“好,此次就放过普通百姓,但流窜的靺鞨军士卒决不可轻饶。凡是手持利刃不归家者!杀无赦!山字营、火字营,巡视全城!步军两府,清剿余孽!”
见到赵询如此说,高翔才松了一口气,而一边的阿启啱,则是像看见猫的老鼠一般,俯首帖耳,不敢造次。




第371章 说降



进入辽隧城都帅府,耳边不时传来的喊杀声渐渐消失。都帅府中的侍女、护卫早已被亲卫营或驱赶过击杀,地上还有一滩滩的血迹,不过,依旧有不少原府中的侍女在收拾。
赵询进入大厅,之间大厅中还有几盆熊熊燃烧的炭火。散发着高温,让整个屋子极为暖和。缓缓坐在主座,不由的轻轻吸了一口气。
看着眼前的站着的两人,赵询笑道:“阿启啱、高翔!此次能如此顺利,你二人功不可没。”
高翔没有多言,阿启啱则连声说道:“我们不敢居功,都是将军麾下作战勇猛。”
“阿启啱,你为我立下大功,我也饶你不死,你今后为我幽州百姓,做个富家翁是没有问题的。高翔,今夜道明天中午,辽隧城封城。明日中午之后,城门大开,安东府军主投降骁果军,协助骁果军拿下辽隧城及其周边诸县的消息就会传出去。所以呢,你明日早晨就快些给你加军主传讯吧,早些做准备,免得措手不及。”赵询笑着说道。
听闻赵询的话,高翔眉头一皱,他知道,赵询这是让他劝降阿启啱的父亲阿吉利。并会将他们协助攻城一事散播出去,到时候,不降就没路了。
“高翔,想要确保家人的安全,最好让阿吉利归降,否则,出现了什么意外,我可不负责任。”赵询带着淡淡的微笑说道。
高翔脸色一变,想要说什么,但最终什么也没说。
“好了,魏晨,带两位下去休息吧。”
见两人离去,赵询不由的松了一口气,恍然间,他感觉一阵劳累。或许是接连数日的战斗,这辽隧城一攻下来,浑身就松懈了下来,使得其感觉一阵疲倦。
正在闭目养神的赵询忽然间发觉一双有些冰凉的小手从背后出现,轻轻揉捏这自己的额头。轻轻深吸了一口气,一阵淡淡的幽香传来,不用看就知道,这手一定是站在自己身侧的苏紫烟。两人都没有说话,赵询也难得的清净了下来。
四月的夜还是的很漫长的,当旭日渐渐东升,辽隧城也仿佛一下子活了过来,整个城池都开始喧闹了起来。但比起昨日,城中的百姓似乎少了不知道多少倍。
天色刚亮之时,高翔就策马疾驰而去,准备向安东城汇报这里的情况。
“将军,城中百姓不下十数万,但汉人百姓只有三分之一,其余皆是各族百姓。”司徒亮一大早就来汇报城中的情况。
赵询沉吟片刻,道:“城中粟末靺鞨部的贵族、地主皆杀,家产赐予那些汉人百姓。至于粟末靺鞨百姓,则迁移道幽州南部七府,以充人口。同时接受各地进入幽州的流民,迁至东三府之地,赐田地,提供种子、农具、耕牛,免三年赋税。”
司徒亮道:“将军,这三分之一的粟末靺鞨人中,半数只会放牧,不会耕地,迁移道幽州,怕是生活不易啊。”
“那就这样,非汉人,其余各族百姓,非游牧皆迁移幽州。同样,他们将免税一年。”
今日街道之上与往日不同的是,越来越多的汉人百姓出现在街道上,不再和往日一般,低声下气。因为辽隧城上空,那飘荡的火焰麒麟旗将是他们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