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逐鼎 >

第274章

逐鼎-第274章

小说: 逐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军,幽州都督府来人了。”门外迎宾的管家说道。
“哦?请进来吧,来者皆是客嘛。”赵询淡淡的说道。
屋内本来欢声笑语的宾客,顿时鸦雀无声。骁果军与幽州都督不合,众所周知。为什么?幽州都督管辖幽州所有府县的府军,而恰恰就有那五府之地不听幽州都督的管辖了。
这倒也没什么,最让两者不合的是,世人皆拿幽州都督一溃千里,拒不抵抗和骁果军英勇善战,大败靺鞨军相比。一高一低,显而易见,让世人皆鄙视幽州都督及其麾下的五万龙骧军。燕国北方汉人皆被异族劫掠,奴役,而唯独骁果军,却大肆奴役靺鞨人,在其境内有五万余的靺鞨军俘虏,为地方修缮官道、城池、田地和水利,大涨百姓之自信。
为此,赵询拿下威州府和平州府,替换官员,皆以自治后,幽州都督大举上书,状告骁果军。甚至于,在威州府和蓟州府交接之地,不断有摩擦诞生。
府中宾客,除了骁果军的官员外,其余皆是周围诸府县的官员代表,骁果军的官员自然对幽州都督的使者没有好脸色,而周围诸府县的代表,自然不会插手其间。
只间,一袭淡蓝锦袍,面貌温伟、气质儒雅超逸的年轻男子踏上阶梯而来,身后跟了一个身材雄武之人,手中抱着数个锦盒。
蓝衫青年跨入堂中朝赵询恭敬行了一礼,而后又向左右两列的宾客也歉然地行礼。
“哐当”
一宾客的酒杯跌落桌面,酒水溅在了身上他也没有察觉,或者说不在意。
宾客身边一人皱眉问道:“那人是谁啊?你怎么这种表情。”
“幽州都督的二公子,李牧原,也是幽州府录事参军。”
“李牧原?他怎么会来这里?也不怕……”一人小声说道。
“废话,这是满月宴,又不是战场。再说了,两人虽然不和,还不至于刀剑相出。”另一人反驳道。
赵询客客气气的将幽州都督的代表引入酒席,让某些准备看他们激斗的人大失所望。酒席之上,欢声笑语、觥筹交错。
女眷房间之中,徐沁怜等人也吃惊的看着眼前的李欣颜。
“欣颜!你怎么会来这里?我是说,你的家人让你来?”李若兰失声问道。对于赵询和幽州都督不合,众所周知,二女也很难相信,李怀远会让自己的女儿出现在这里。
李欣颜皱着小鼻子,哼哼说道:“哼,好啊,怜儿姐,孩子都满月了,也不和我说,完全没有把我当姐妹啊。还有那个赵询,竟然和我爹爹对着干……一会让他好看。对了,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以后就住在燕州城了。”
“什么?欣颜,你不是说着玩的吧。你住在燕州城?这怎么可能?以夫君和你父亲的对立关系,你父亲怎么会同意让你住在燕州城。欣颜,你该不会有偷偷跑出来了吧,还是你和你家人闹别扭了?”徐沁怜难以置信的问道。
李欣颜坐在徐沁怜的身边,一边低头看着正在酣睡的小赵瑞,一边随意的说道:“没有啊,这次不仅是我,连我的叔叔、舅舅等亲戚都来了燕州城,以后要在燕州城落户了。”
徐沁怜和李若兰面面相觑,随即二人就知道这其中一定有什么隐秘,虽然这周围没有外人,但两人也知道,不能在问了,李欣颜浑不在意,但徐沁怜和李若兰不能不在乎。隔墙有耳!谁知道会不会出现什么意外。
大堂之中,自从李牧原进来之后,虽然不至于搅了酒宴,但也有着一种怪异的气氛在中间。李牧原浑不在意的和身边幽州诸府县的官员代表说着话,还不停的诉说着一些公事。
酒宴之上,特备是在这骁果军统帅公子满月的酒宴之上大谈公事,让骁果军诸官脸色极为难看。而和李牧原坐在一起的官员代表则满脸苦涩,官员代表,都是诸官员的亲信,自然不会给自己的主子惹麻烦。但现在,李牧原得罪不起,赵询更得罪不起,夹在中间,左右不是人。
“李牧原,你什么意思?你以为这是你都督府?要讨论公事,就请回你的幽州衙门去吧。”在一些人的示意下,韩猛大声说道。
大厅顿时一静,李牧原笑道:“怎么?难道这里不是我幽州之地?幽州之地,皆是幽州都督下辖之地,何处不可议事?”
“你……这里是我骁果军的地盘,不是你幽州都督府……”韩猛哼哧了半天,这才说道。
“骁果军的地盘?这都是朝廷之地,也是幽州之地。”李牧原冷声说道。
“此言差矣,此地确实是幽州之地,但我家大人身为朝廷任命的幽北巡阅使,督幽北军政大事。换句话说,这里已经不归幽州都督管辖了。所以……这里是朝廷之地,但却不是幽州之地。”一旁的张元静笑着回应道。这里的幽州,自然指的是幽州都督下辖之地。
李牧原脸色愈发阴沉,正准备驳斥,但被赵询打断了。
“好了,这里是我儿子的满月宴,不是你们斗法的地方。李二公子,说吧,来我这里究竟有何事?不要告诉我,就是为了来庆贺我儿子满月的,我没这么大脸面,我儿子也没这么大脸面。还是直说的好,免得大家脸上不好看。”
李牧原脸色一正,道:“也好,既然将军都这般说了,那我也不再矫情了。现在幽州各地盛传,我幽州龙骧军左卫不如骁果军,致使我龙骧军上下脸面尽失。”
“这可与我骁果军没有关系,我可没有本事控制幽州的百姓如何说话。”赵询淡淡的说道。
“现骁果军为何不北上海州府,彻底击败靺鞨军,难道想养贼自重?”
“嘶嘶……”李牧原说完,大厅众人脸色一边,这话有些过了。骁果军诸将皆是满脸愤怒,如果不是赵询在旁,怕早就一拥而上,将李牧原给收拾了。
赵询笑道:“这与我无关,是因为海州府官员没有向我求援,也不愿我入境。”
赵询这话,大堂诸人有些相信,因为平州府之事,海州府刺史和都尉自然战战兢兢,因为他们也不怎么干净。
“当然,这里有海州府的人,不信可以自己一问。”
此刻,海州府的两个代表则心中直打嘀咕,自己的上官分明是投靠了骁果军,为何……但无论如何,他们也不敢说赵询所言是假的。
“好,就算如此吧。我龙骧军不服你骁果军位于我们之上,既然海州府官员不愿你们入境,那我龙骧军去打,抗拒北方辽东国的入侵,你骁果军可敢让路?”李牧原并没有询问两人,直接对赵询说道。
龙骧军想要去海州府,自然要从骁果军的地盘上过。虽说两方都是燕国军队,谁知道会不会从背后下黑手,或者直接阻拦……
赵询定了一定。哈哈一笑,道:“那好啊,你要打靺鞨军,我自然支持。所过之处,无敢阻拦。其实……我也想看看,龙骧军左卫究竟如何?究竟有没有传说的那般厉害。十六卫……啧啧……”说着还不断的摇着脑袋。
李牧原不在意赵询的态度,冷声道:“将军会看到的!”
“拭目以待!”
李牧原说出了自己的来意,自然也就不再多呆,说了句恭喜之言,就起身告辞。赵询依旧笑脸相送,浑然不在意李牧原刚才的态度。
让人看热闹的对象没了,大堂自然恢复融洽的气氛,觥筹交错……




第341章 风暴又起


将军府,后堂,赵询书房。
“李公子途径我骁果军治下,感觉如何?”书房之中,赵询与李牧原相对而坐,两人之间,则是一张方桌,方桌之上,两杯清茶,青烟袅袅。
茶杯之上的水汽腾空而起,让李牧原看到赵询的面容有一些朦胧。他有些难以置信,这个今年刚过二十的年轻人,竟然立起如此大的家业,和他相比,被人称为俊杰自己真是差之远矣。
“利国利民!行之艰难!”听到赵询的询问,李牧原沉声说道。
“是啊,行之艰难!区区幽北苦寒之地,就有这么多名门大户,望族地主,那中原繁华之地,那该是何种情景。”赵询很明白李牧原的意思。自己所做作为,大善与天下,但也会得罪很多人。但赵询并不畏惧,这个时期的世家大族已经没有唐朝时期那般强大,活字印刷术,在前朝就被弄出,科举考试同样如此,世家大族已经被严重削弱。世家大族顶多是盘根错节的势力。毕竟,人家可是历经传承的大族。
“罢了,不说这个了,你李家都撤离了?”赵询笑着说道。
李牧原摇头说道:“哪有那般容易,也不敢动作太大。每家都留有人手,败给外界看。一些钱物都运了过来,以后,就在你的治下混饭吃了。”
赵询笑道:“哪有你说的这般凄惨,能文能武者,可入军或文官,不善此道者,也可入商。我骁果军治下别的不敢夸,对待商人绝对是最优待的。”
“这点我信,而且是广为传播。说真的,对于这些我是深感佩服。”
“我小妹此次也过来了,麻烦你照顾了,免得战事一起,出了意外。”
“这点你放心,欣颜小姐对我有恩,就是朝廷使者出现在我这里要人,我也让他滚蛋。”赵询笑着说道,“对了,此次出兵海州府,何人领军?”
李牧原道:“左龙骧卫将军薛青澜、秦道林!”
左龙骧卫上将军一人,未有;大将军一人,幽州都督李怀远兼任;将军两人,就是薛青澜、秦道林。
“二人如何?”
“大将之才,可据一方。”
“那李牧之李兄呢?”
“西据曹刚!一旦开始,并州北部的曹刚定会插上一脚。到时候,大哥会带着李家私军与曹刚一战。”李牧原缓缓说道。
赵询知道,李牧原的意思其实是向让自己放心李家,毕竟东侧是五万大军,西南在涌进来一万五千的骑兵,谁也不会安心。但赵询不会阻拦,李家私军和龙骧军不同,龙骧军为朝廷军队,可以被自己接管,但李家私军只效忠李家,再说了,自己也不能正面接纳。对于这点,赵询相信,李牧原也明白。
“能战则战,不利则退。”赵询淡淡的说道。
幽州上下此刻都被一件事吸引着,幽州都督李怀远不忿骁果军压在龙骧军身上,决定出兵海州府,攻打靺鞨军,与海州府北面,抗拒辽东军的南下。
由于赵询之子满月宴之上的事情,被诸府传播,也使得幽州上下纷纷侧目,等着龙骧军洗刷自己的骂名。
龙骧军的行动很快,满月宴之后,在四月下旬,五万左龙骧卫大军开拔,进入威州府,转而向着海州府开进,李牧原被抽调为左龙骧卫和骁果军联络使,进驻燕州城,处理两军的关系。
左龙骧卫五万人,骑兵两万,步军三万,浩浩荡荡的进了骁果军治下,骁果军并未阻拦。而左龙骧卫大将军李怀远,也为左龙骧卫的开拔做好了准备,粮草兵甲齐备,用三万民夫,浩浩荡荡的随军行动。
托骁果军的福,骁果军治下官道在靺鞨军俘虏的修缮之下,极为便利,所以三万民夫才能给五万大军运输足够的物资、粮草。
“将军,此次一定要洗刷我们的骂名,让天下人看看,我们左龙骧卫,丝毫不比骁果军差。”武贲郎将秦万杰兴奋的说道。
而左龙骧卫将军薛青澜和秦道林并不怎么高兴,反而面带忧虑。两人都是接近四旬之人,因为就在军伍,显得挺拔威严。
薛青澜看着宽阔的官道和官道两侧栽种的白杨,再看看远方翠绿葱葱的田地,不由的感慨道:“骁果军果然非同一般啊!”
秦万杰不服气的说道:“将军,何必长他人志气?骁果军?我可没看到怎么好。”
薛青澜笑道:“这官道,在幽州何处可比?行军打仗,有此道路,那时多么的便利。周围的田地,还有那些百姓,你没看到吗,他们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