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六宫无妃全文番外 >

第105章

六宫无妃全文番外-第105章

小说: 六宫无妃全文番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为何,忽然觉得自己千错万错。

此时,早已将张婕妤等忘到了九霄云外,甚至自己的愤怒也淡忘了,只觉得这个小东西那么可怜,要是刚才有个闪失,岂不后悔死自己?

你欺负朕4

他的手轻轻放在她的肚子上,已经七八个月了,高高的耸起像一个圆乎乎的球。隔着薄薄的睡衣,那么温暖。可是,他依旧不满足,悄悄地掀开一点她的衣服,像昔日那样,直接放在她温暖的身子上。

她伸手,要拔开他的手,却被他连手也轻轻抓住。

“小东西……”

“!!!”

“都是朕错了,都怪朕,不要生气了,好不好?”

还真稀奇呢!陛下大人,他会有什么错?这不是他天经地义的么?

他甚至没意识到,自己竟然给她道歉。不是在等着要她先道歉的么?可是,他早就忘了,温柔的话语根本就不经过大脑:“小东西,只要你不再赌气,以后,朕什么都依你,好不好?”

“!!!”

他在黑夜里,察觉到她的小小的身子微微动了一下。就是这样,这个小东西一直是这样,生气了,自己就得好好哄着。他心里一松,轻轻搂住她的肩,翻转过来,又如昔日一般,让她睡在自己的臂弯里。

“小东西,肚子这么大,朕看,这里面除了孩子,不知装了多少醋。”

“哼!”

“小醋坛子,唉,以后,可不许如此了,这是皇宫,不比民间,一举一动都有人看着……”

她又要翻身背对着他,不想听他那些鬼话。

罗迦赶紧搂住她,不许她翻身过去,苦笑一下,瞧,就是这样,一说这事,马上翻脸。自己是天子,难道要解散后宫才合她的心意?可是,他此刻当然不会继续说这些不着调的教训了,只循循善诱:“小东西,你已经这么大了,凡事不能意气用事,也不可太过冲动……”

自己哪有冲动?

“小东西,你看,你欺负了朕,朕都不敢说什么,你反而威风了?还要赌气?”

自己敢欺负他?真是笑话。天下谁敢欺负他皇帝大人?

你欺负朕5

他的语气更加幽怨,简直如真的受了天大的委屈:“你想,朕当时多狼狈呀……”

这才是一句真话。

她想起藏在床底下的张婕妤,想起他当时的窘态,更是恼怒,他狼狈?早知道狼狈,就不该去偷腥!又暗暗觉得好笑,看他以后还敢不敢。但心里终究是酸楚的,自己大着肚子去捉奸,难道自己就不狼狈?

“朕被你这样欺负,以后,还有什么威严?朕都不敢再走出这个立正殿了。唉,可怜你不但不安慰我,反而还要这样吓唬朕……小芳菲,你真是朕的克星呢。唉,命里怎会出现你这样的小魔星?”

谁叫他强迫自己?难道是自己愿意的么?

谁稀罕做他的魔星啊,自己还不愿意呢。

“这些都还不要紧,你欺负朕没关系,可是,却不能欺负朕的孩子。以后若是再拿肚子里的孩子出气,朕就真的要重重惩罚你了……”

一天到晚都在威胁,真是烦死了。想惩罚就惩罚呗,从神殿到皇宫,他什么时候没惩罚自己呢!

忽然听得她肚子里叽里咕噜的,他失笑:“小东西,你今晚什么都没吃?”

“不想吃!”

都饿成这样了,还赌气。可是两个人呢。

他松开她的身子:“朕马上去给你拿东西。”

他急于讨好她,连宫女也忘了使唤,赶紧起身,亲自去拿了好几样美味。

芳菲早就饿了,饥肠辘辘的滋味可真不好受。再说,美食又不是罗迦,美食又没想要偷腥,何苦跟食物过不去?她见了这些美味,闷闷的,却还是老老实实地坐起来,开始吃喝。

食神,永远都是食神!

罗迦强忍住笑,怕她不好意思又要翻脸,只不停地将东西递给她。直到她吃得差不多了,他才再也忍不住哈哈大笑:“小东西,吃饭怎么就不赌气了?哈哈哈……你这个食神!”

“哼!要是你不去拿,我还不吃呢。”

四面楚歌1

终于开始斗嘴了?这是好事啊。

罗迦喜出望外,令人收拾了东西,又扶着她重新躺下。

红云等人进来,见冯昭仪吃了东西,陛下脸上又充满了笑容,这才松一口气,皆大欢喜地退下去。

肚子里饱了,精神也好了几分,悲哀的情绪便淡去了,睡意重新涌上来,她倦倦地闭上眼睛。

罗迦看着臂弯里的人儿,脸上重新泛起红晕,便拨弄她的脸庞:“小醋坛子,以后可不许再这么嚣张了,听到没有?”

“哼!”

他要是不去偷腥,自己至于嘛!这也叫嚣张?他才嚣张呢!

仿佛自己和罗迦之间,隔着很大的一条鸿沟,他理解的对错,跟她理解的对错,是完全不同的,无法沟通,只能暂时的妥协。

妥协的结果会是什么呢?

于自己,于罗迦,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但想来想去也没个头绪,倦意上来,习惯性地枕在那温暖的臂弯里,便沉沉地睡去了。罗迦心情放松,看看折腾到这大半夜,也异常疲倦,很快就沉沉入睡了。

这一夜,二人安寝不提。但第二日开始,芳菲的情况却并不乐观,也许是受刺激太甚,连续三日都有微微的见红。

尽管御医说没有太大的关系,可是罗迦却忧心不已。他天天盼着这个孩子出生,可真不愿意再有丝毫的闪失,又认为是自己让孩子受了刺激,很是后悔,考虑再三,立即下令提前祭祀山川,替孩子祈福。

芳菲本要劝阻他,不必如此小题大做,可是,一来她自己精神不济,终日昏昏欲睡;二来,罗迦心意已决,根本就听不进去。便只好由得他。

这一日,太子府并不平静。宫里的绯闻八卦,就如长了翅膀一般。太子在宫里自然有心腹之人,很快就得到汇报,说冯昭仪醋坛子打翻,竟然跑去捉奸,让张婕妤躲在床底下,好不狼狈。陛下一怒之下,估计会重重惩罚冯昭仪。

四面楚歌2

这倒也符合芳菲的个性。太子又惊讶又担忧,早就知道她不适合皇宫里的生活,如今,可如何是好?

难道父皇真的会责罚她?

他很是担忧,芳菲,到底这一生会有怎样的命运?

入夜,任城王来访。

任城王是宗室里和太子关系最密切的,当日废黜祭祀法令,太子没有站在他一边,本来就微微觉得惭愧,现在见他造访,立即亲自出迎。彼此在密室坐定。他见任城王眉宇之间露出忧虑之色,就问:“任城王,您老人家有什么忧心事?”

任城王长叹一声:“殿下,老臣是为江山社稷而焦虑啊。”

“出什么事了?”

“殿下有所不知啊。今日陛下召老臣进宫,要老臣负责祭祀山川。”

太子很是意外,又没什么大事,无缘无故祭祀山川干嘛?

“陛下说,冯昭仪最近身子不好,怕肚子里的龙胎出什么意外,要提前祭祀山川,替孩子祈福。”

太子大吃一惊。不是刚刚才传说父皇会重重责罚冯昭仪么?怎么又变成了祈福?

他淡淡道:“冯昭仪身子虚弱,父皇担心也是可以理解的。任城王何必担忧?”

任城王但觉不可思议:“殿下,你难道没有听到那个八卦传闻?冯昭仪现在只手遮天,独霸后宫,就连陛下宠幸张婕妤,她也要跑去干涉。正是因此才动了胎气。如今,陛下不但不责罚她,反而要为她的孩子祭祀山川。这岂不是助长她的嚣张气焰?以后怎么了得?再说,皇室七八个王子出生,哪有这样的先例?就是我北国这一百多年来,也没有这样未出生就祭祀山川的先例……”

太子心里一凛。《新台》的典故再次重现。卫宣公霸占了本是替太子娶的妃子宣姜,儿媳妇变成了宠妃。宣姜后来生下两个儿子,逐渐起了夺嫡之心,用尽手段残害太子,不但逼死了太子,自己的小儿子也一起惨死。

四面楚歌3

现在冯昭仪的孩子未出世,先祭祀山川,这是否透露出了一个信息:废嫡立幼?

他急忙摇摇头,要挥掉这样可怕的想法。父皇,他并非昏庸的卫宣公。最主要的,芳菲并不是野心勃勃的宣姜。那么清雅单纯的神殿少女,她可能么?

任城王见他独自摇头又点头,觉得很奇怪:“殿下,你这是?”

他勉强一笑:“任城王,你老人家也许是多虑了……陛下……父皇他,只是爱惜孩子……”

“皇室有皇室的规矩,爱惜孩子,也不能太过,不能不顾尊卑啊。”

“可是,我又能做什么?难道还能干涉父王,不许他疼爱自己的儿子?”

“为人父母者,当然无一人不疼爱自己的子女。可是,冯昭仪如此恶劣行为,陛下不但不制止她,反而替她的儿子祈福,岂不是助长她的嚣张气焰?”

太子忽然觉得很反感。这帮老家伙,表面上堂皇,可是,天下哪有儿子去干涉父皇该不该宠幸谁的?

岂不是自寻死路?他也不明白,父皇宠幸芳菲就宠幸,关这些大臣什么事情?这些都要管,是不是有点太宽了?

他的口吻有些冷淡:“既然任城王觉得不妥,您德高望重,父皇也很尊重您,您何不亲自去劝诫?”

“实不相瞒,老臣早已劝诫过,但陛下并未听从。”

“唉,既然如此,我又有什么办法?”

“殿下,话可不是这样说的。您是储君,是未来的王。也是我们这般老臣未来的希望。老臣观陛下,现在越来越有重用汉人的倾向,那个王肃,不停地扰乱朝纲。还听说,冯昭仪甚至帮陛下看奏折,多次提出应该重用汉人,老臣窃以为,她和王肃等人必然有勾结,不然,王肃地位卑微,怎么敢在朝廷上公然抗衡北国重臣,废黜我北国祭祀大典,乱我祖训?”

图穷匕见,这才是真相?

四面楚歌4

以任城王为首的老贵族们已经意识到了一些汉人大臣的威胁,这是要力挽狂澜,还是企图将威胁扼杀在摇篮里?所以,拿冯昭仪下手?

“殿下,您应该适度劝谏陛下。毕竟,您说的话更有分量……”

“!!!”

“而且,老臣还担心,王肃等人乱了朝纲第一次,就会乱我朝纲第二次……”他一顿,不再说下去了。

“任城王,您担心的是?”

“立子杀母,是我北国的古老传统,老臣担心,他们会再在上面大做文章,到时……”

他再也不说下去了,只偷眼看太子,但见太子毫无异状。

可是,此时太子心里真的是翻江倒海。原来,父皇暗示李俊峰大将军的废黜立子杀母,也许是另有深意?也许,他要保全的,并非李玉屏,而是芳菲!

也难怪,北国的祭祀制度保存了这么长时间,父王也不是一次两次提起,但是真的落实到行动上却百般犹豫。但芳菲一进宫,他的所有犹豫都飞了,大刀阔斧,说干就干,朝臣们还在懵懂中,连争议的机会都没有,他就拍板做了决定。

如果不是芳菲,父皇他何必在意李玉屏的生死?

心里又急又怕,却丝毫也不敢表露出来。

心里又特别恚怒,任城王这是想暗示什么?表面上为了北国,还不是抓自己的手去捉蛇。

可是,他却依旧保持着无动于衷,像没有听明白他的暗示,淡淡道:“任城王,你想必是过滤了。王肃等人跳梁小丑,如今还是小臣而已,岂能翻得了天?”

任城王见太子如此“愚昧”,完全不开窍,很是恼怒,却只能强忍着:“老臣也只是操心皇室江山。”

太子没有回答,好一会儿才说:“我看看吧,尽量劝劝父皇。”

任城王喜道:“殿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