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时归 >

第564章

宋时归-第564章

小说: 宋时归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表章,都下意识的回避了为什么非要明显更强一些的神武常胜军去不直面女真的燕地,而调不足万人的环庆军去担负这更重的责任。大家都是心照不宣而已。而且对于朝堂上面那位官家只怕也是他内心中所最愿意见到的安排。
这些表章上后,顿时就有了反响。官家也甚为上心,连日与执政谈及的,都是这件事情。王禀更是数次入禁中与官家亲对。眼看就要领至少燕地的方面之责。朝野当中,几乎没有对这桩大事提出什么反对意见。一则就是北面防线必须得整理一下了始终淹留西军在那里顶缸,毕竟不是一个事情。西军可以分化,可以压制,可以瓦解,但是朝廷还是得保存这么一支武力,以备缓急之用。而且河北传来消息,老种相公已然病倒,眼看病势还不算轻,只怕熬不了太久的时间了。西军这次出征转战南北也的确消耗甚大。加上统领全局的老种不豫,朝廷忌惮也少了许多,调其回镇陕西将养一下元气,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西军去后,必须要有军马镇守,而且要是再将河北河东军镇养起来。对西军也不必那么提防了,正可以起到制衡之效。
一些不能说出口的话就是,神武常胜军的确是一支不依常规兴起的强军。比起其他宋军,战力实在过于彪悍。而现在得用的萧某人对神武常胜军影响太大。将这支军马远远调出,这是防闲的正理。官家虽然因为财计事不得不用甚而是重用了萧某人。可不能不有提防预备的手段。而且神武常胜军居河东,就可以将这支军马的将来限制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哪怕代价是以七零八落,实力不足的环庆军卫护幽燕这么个凶险直面女真之地,也在所不惜。
萧言在这件事情上,没有发出半点声音,就当不知道有这么回事。
这件大事,是汴梁城中这些时日摆在明面上的焦点。而且通行得也异常顺到,不多时候就到了快要进行实质性准备的地步。在大宋这几十年来算是前所未有的高效,也没有任何关于朝中决策一定伴有的党争。大家都很默契的有志一同。细论原因,只怕还是党争之中的文臣士大夫,在压制武臣,压制强兵,防范深得军心,曾掌军权之辈上头,不论哪个党派,这上面还是同气连枝的罢。
另外一桩事情,就属于不怎么提得上台面在底下暗流涌动的了。
最近汴梁城中,风传着有一桩很大好处的事情。就是买以球市子每年收入为付息保证的所谓债券。球市子一年带来多少收益,明眼人都看得清楚。在其间每日滚动的就是一条铜河。多少人眼热得都睡不着觉,恨不得喉咙里面伸出手来一把攘夺过来。可是当初球市子成事,联络的是在汴梁树大根深的将门世家,背后更有禁中人支撑。现在更是成了应奉官家的产业,大家也只好瞧着流口水罢了。
谁知道管勾这球市子产业的萧某人,竟然是手段百出。拿出了这么一个发债的勾当!这发债还不是明面上面发售。都是口口相传而已。若是一人得知消息,告诉了另外一人,就是好大的情分。
到了这个时候,据说第一批债券已经销售出去。多是大有势力的人物认购了,发出去约一千万贯的债券。多者一家买了数十万贯百万贯,少的也有几万贯不等。带来的好处也是惊人,萧某人给到了三分利!每年球市子经营所得,优先用来偿付利息!
球市子每年收益,大家多少都有个数。六七百万贯以上是怎么也跑不掉的。萧言此举,就是将这条铜河敞开让大家舀水!他为什么有此举,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最靠谱的判断就是萧言知道自己地位不稳,能做的事情就是以钱来结个善缘。只要将这些好处分出去,嫉恨他的人自然就少了,肯帮忙维护他地位的人就多了起来。而且这付息上面,花头太多,明扣暗扣的,萧言自己落的好处也不在少处。眼见神武常胜军要调出,萧言以后怕是再难给他领兵在外,居于重要地位的机会,无非就是以一今天子幸臣身份留于汴梁。干脆多捞一些,做一个足谷翁安乐一身,也是正常。
这般消息暗自以极快速度散布而出,顿时风靡汴梁全城。汴梁这座此刻全世界繁华第一的城市天下财货,都是朝着这里集中。汴梁城中沉淀淤积的财富,不下数亿贯。
而这个时代,投资渠道终究有限(哪怕现在这今天朝对应于社会财富的投资渠道,也是不够的所以才有那么多集资案发生——奥龘斯卡按)。这些钱淤积在这里,不仅不能生财,说不定还是后代取祸之道,而有一个稳定的收益来源,则才足以传家。
三分利诚不算高,但是这债券却可以吸纳大额投资!放高利贷可以要到七分八分,但是一笔放出去也就是区区之数,还怕放淌掉了。投入人力心力也大。现在球市子吸纳债券,动则就是数万贯数十万贯。具体在每一贯上回报虽微,但是总数却是惊人!而且这个球市子也有稳定收益来源,付息有绝对保障,只要在家里坐等每年收钱就成。
这般消息一旦传出,汴梁城中有积储之家顿时对萧言又趋之若骜。私下里寻门路托关系想买这个债券。三分利指望不上,就是二分甚而更低一些,也是不错啊!
这两件事都是在萧言得差遣之后,几乎同时发生的。具体在一副平静模样,再没生出什么事情的萧言身上,就是冰火两重天的待遇。在仕途上大家都不看好将来萧言得很,要刻意疏远于他。萧言和神武带胜军之间深厚关系的事情上,所有人更是避之则吉,唯恐给沾在里面。可是在钱财上,萧言却热得炭团也似,每日里不知道有多少人抱着钱财只想找门路到他面前,求他准许买债,再给一个数字好点的回报。
整个汴梁城对这位萧显谟,此时此刻,倒是真难分清爱多一点,还是恨多一些。而且谁也不知道,现在这副平静局面,到底什么时候才会被打破。
就在这一天,一行车马,从北面而来。并未入汴梁城,而是绕城而过,向着萧言在南门外的别院逡迤而去。这一行人并不甚多不过十余人的模样。可人人都骑着高头大马,筋骨结实,满面风霜之色一看就是久矣奔走在外的。这等在北面奔走的客商,哪怕战乱之时也是天下去得人人都是一副好手段,动则就能拔刀子的。汴梁中人见多识广,往日里这些奔走北地贩马商人的情状也见得不少。这个时候又看见这么一拨,晓事的都离着他们远些,省的生出什么事情来。这些贩马客商模样的汉子也不怎么上前兜搭,只是自顾自的赶路。
队伍中间两人,一个看起来直有四十许模样,一脸忠厚诚朴的。正是久矣不在萧言身边的王贵。比起当年跟随在萧言身边征战,王贵更显得老了几分。他实在年纪不过将将三十,不过看这老态,说是自家几个兄弟父亲也来得。现下更瘦了一些,星然萧言在汴梁城搅动风雨的时候,王贵这些日子也没什么安闲好享。
在王贵身边一人,肩宽背阔,哪怕一身布衣粗服也豪气不减。顾盼之间很有一些颐指气使的味道。却正是西军重将杨可世。这等重将,不奉枢密院号令或者官家钦命,是不得擅离防地的。谁也不知道他怎么就移装易服,跟着王贵来到这汴梁都门。
这队人马正经过一个才建起来的城外球场不远处,球场左近乡民挤得满满当当。球场内传来一阵阵惊天动地的喝彩之声。围在外面的乡民看不见里间情况,只是人人手中握着彩券,垫着脚看球场上的旗杆,看那一队得点较多。围观人群外面还有个席棚,周遭一圈军汉在维持秩序,另有几名嗓门大的军汉在冲着人群嚷嚷:“小曹都尉家青队对粮行杜行首家黑队,已经占了一刻了,上半场就要结束,还未曾有队得点。上半场结束就不接受下龘注了,小曹都尉家让杜行首家半球不变,还要下龘注的赶紧了!”
一行人都被这新鲜景象吸引,虽然赶路脚步不停,但都不断转头看去。杨可世瞧了几眼,笑道:“这可就是足球之戏?这些日子往来河北和汴梁的人总是说个不体,又是你们萧显谟搅出来的花样罢?倒是好生热闹,说是球赛更加精彩,可是这次只怕捞不着看了。眼看又要回陕西,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开开眼!”
王贵在旁边苦笑:“显谟领军本事不必说胸中所藏,就是俺们也摸不清楚。显谟那里倒是将这足球之戏备细都曾经来信告之过了,说燕地河北,有这条件不妨也经营起来。多少也是收人……就是俺们何尝料到显谟是有这等财神之目的?显谟就是靠着这个才在汴梁立住脚的,也不容易!还要应奉天家……真没想到显谟领军灭国的本事不被看重,倒是这生财本事入了都门中人法眼,这辛辛苦苦平燕,真是何苦来哉?”
杨可世淡淡一笑,武臣被压制被忌惮,他是武臣世家,早就看得惯了。也没有王贵这班人的愤愤,扬鞭随口答话:“也幸好你们显读有这个本事……俺们是没法子了,只能凭借厮杀吃饭也只有忍气……不过萧显谟的确是让人越看越奇,现在居然就变成了一个活财神爷!直娘贼,就是留下你们这帮人在檀州收马,在河北卖马,赚得也不在少数了罢。早知道如此,俺也有点宦囊所积,早点拿出来和你们显谟搭股做生意了!”
王贵只笑不言,他是留在河北与燕地奔走的。西军就驻在那里,这些时日和西军往还不少。老种关照之下,也很给他们行了些方便。知道西军将门把持与西夏以及蕃部回易不管是贩茶贩马,还是青盐粮食甚而军器,世代传家,都是极富。西军战斗力日堕也未尝没有发财的原因在。杨可世说起这赚钱的事情,可不是他冒险会合他前来萧言处的原因,定然有要紧的事情商议,说不定还带来了病中老种的什么话语。他已经不是当年那个王木匠了,地位高了眼界就开阔了。知道这等驻外重要藩镇和汴梁都门中枢的萧言私下往还,是多么吓人的事情,于途不敢打听半句,只是小心翼翼的注意关防,不敢泄露风声。
听杨可世说完,只是微笑道:“久矣不见显谟,的确是想得很。天幸于途没出什么岔子,再有不远,就是显谟居所了……俺也尊是松了一口大气,天老爷这样差使,再来两桩,可要折寿!”
杨可世也是苦笑:“你担着干系俺担的干系又是多深?要不是老种相公病中还念念不忘北事,俺又何苦来走这一遭?直娘贼现在操心国事的,就全是俺们领兵的。这帮大头巾,就是捣乱,什么神武带胜军去河东,倒话七零八落的环庆军来河北!他们挑得起这个么?到时候还得让俺们来顶缸,再拉扯几次,西军就直娘贼的散了!”
抱怨两句,他也知道失口。这些话都是要对萧言说的,却不必向王贵辈透露。当下就埋头赶路,再不多说什么,王贵也左顾右盼,只当没有听见。一行人闭嘴只是前行,不过一个时辰,远远就看见一个小庄子。队伍当中一条汉子是往来这里和东川洼檀州传过信的,当下就吐了一口气:“显谟居所到了!”
那时常往来与这处其实是方腾家族产业的所谓萧言别院的汉子,一个多月未曾到。这里已经变了不少模样。庄院建筑,差不多还是原来模样。原来在庄外平整出来的那个球场,现在已经围起了竹栏,大宋竹木监多在江南和西川,运到汴梁的大竹子很大一部分是指定用途用在河务上,这是国家贴本在运营的。民间营造,能用上高价大竹子的,都是巨室。单看这球场改变的模样,就知道萧言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