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时归 >

第524章

宋时归-第524章

小说: 宋时归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史一笔!”李师师怔怔的想了想,最后容颜上露出一丝淡淡的苦笑:“世间负心人本多,萧显谟,我们看将来罢...”世间负心之辈本多,女孩子要不为所伤,只有不动心而已。自己曾以为自己可以永世不
曾动心,原来也是假的啊.........这种感觉,来得本来就是莫名。但却无力阻挡。
李师师再不多说什么,伸手肃客,再不和萧言在这里立谈了。本来立谈之设,就是要萧言明白自己无意多和他说什么,客气敷衍几句,见过这个人,谈谈玉钏儿和张显的事情便送客。现在眼看还要和萧言筹划一切,不如拱个舒服所在了。身子已经掉在井里,耳朵还捂在井沿上又有什么意思?详谈密室,自然有贴心使女料理。玉钏儿一手安排得妥妥贴贴,端茶倒水殷勤服侍得不亦乐乎。看样子时萧言恭谨程度比原来女主还要强上三分。李师师瞧在眼里,心下也忍不住苦笑。萧言到底有何魔龘力,一个个的将人盅惑成这样?那些为他效死的儿郎不说,那个装哑巴的小女孩子是和他结实于患难,那个郭姑娘和他恩怨难明,却仍然跟在他身边,玉钏儿只萧言一次,就服服帖帖,几乎将萧言看成了自家公爹。就是自己也一下有点癫狂.......也许因为是在大宋,这样的男儿,实在已经是太少太少了罢............英武而锋锐,倔强而不驯,干脆而爽朗............最要紧的是,斯文中还带有一丝背负太多太多,却仍不肯低头的憔悴。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这憔悴的,是萧言,还是自己?一番商议,等萧言为人所秘密护送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午夜过后的时分了。一路行程,自然有人遮掩得完全。早早就有人将他接住,混杂在一群仿佛醉归的人流当中,离开马前往向南,只转上了东十字大街才将他接上一辆骡车。哪怕是午夜时分,东十字大街上车马仍然纷纷,有的是宴罢归家,有的却是去赶下一场饮宴,直到天明方休。萧言所在骡车,夹杂其间,一点都不显眼。骡车当中,除了萧言的亲卫头子张显之外,还有高忠武在。高忠武是汴梁地头蛇,心思又最热切,在操持奔走萧言沟通李师师门露上,出了好大气力张显还无可无不可,他只关注萧言安全。高忠武却是老大急切,等萧言进了骡车就立刻动问:“显谟,如何?”此刻萧言,只觉得疲倦。他又不是傻子,李师师为他所打动,如何能看不出来。这个原因说起来很简单,李师师向来是孤芳自赏能人,总觉得没人懂她。在这个时代的确如此,可自己是从各种类型的女生都有的时代穿越而来的啊.........好死不死的是,自己也勉强算是一个泡妞高手............此等女子,只要觉得你懂她,一旦动心,那是没什么道理好讲的。好像撬了皇帝老儿的墙角.......赵佶倒不直什么,总有一天,自己连赵佶也用不着畏惧。可这种感情,自己实在有些承受不住啊.........自己已经伤害了郭蓉,再拖累一个李师师,实在良心有些交代不过去.......走一步看一步罢,现下也只能如此便了。此时此刻,萧言的确不想和任何人说话。但是高忠武现在还是半个盟友身份,不能等闲以手下视之,最后只能是勉强一笑:“事谐矣,禁中传讯,明日官家便抵李女史处,李女史自会曲折进言,我等静候消息就是。明日就在十字大街寻一隐秘下处,一待李女史召,我就能密会官家,自达于前。”高忠武简直有点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沟通李师师这条门路,说真的是死马当成活马医。有一分能保住眼下风光富贵的盼头他就要使十分气力,其实不抱太大希望。李师师处,多少人都未曾走通门路,萧言凭什么就能走运门路?却没想到,萧言真是能人之所不能,领兵可灭国,操持生意可日进斗金,连李师师的门路说走通就走通了!至于官家那里,高忠武侄是并不很担心,当今官家为人底下都清楚,要不用说他们这些和禁中世代联姻的将门世家了,耳根子软,易轻信人。能凑到他跟前,巴结讨好,总能有好处。只不过现在官家身边为以前幸进之辈已经占满,将所有接近官家山途径都堵得死死的罢了。萧言连李师师一女子都能说动,官家那里只怕要轻松十倍。当下欢喜得一叠连声的答应:“我这就去安排,俺这就去安排,属下这就去安排!”狂喜之中,连自称属下都没留意到。萧言却没龘理他,骡车封得严实,车窗都被遮挡。厚厚的纸糊着,外间什么都看不见。他却下意识的朝着北面看了一眼,在马前街的那二层小楼之上,有一个同样内心憔悴的女子。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却不知说自己,还是说她?第二卷 汴梁误 第九十八章:君前【上】
这一切都让赵佶感觉,哪怕他不是官家,只是一个落拓书生,凭着他的文采字画,也可以得到李师师的倾心对待。这种感觉,才是最为真挚的。
赵佶本质就是一个荒唐轻浮的聪明人,但凡是这种人,反而是最好面子。所谓丰亨豫大,秉政之后在西面深入青唐,打击西夏。在北面与女真会盟,攻灭辽国。都是这场心态使然。好面子不能说是错,但是没有足够的执行能力配合,那就成了荒唐了。偏偏赵佶的执行能力是场灾难,他根本就不具本踏踏实实的做好这些大事需要的坚忍耐心细密这些能力。
可是他又足够聪明,平常人的讨好巴结吹捧,他自信能一眼就看得出来,也笑笑不当回事。蔡京秉政这么些年,对赵佶巴结奉承已经到了极处。到时候他说拿下来就拿下来了。虽然厚道底子在,蔡京一切待遇都在,但是已经受到诸多限制。梁师成现在如日中天,但是赵佶也相信随时都可以将梁师成拿下。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巴结奉承,赵佶都知道是因为自己这个官家身份。而李师师这般表现,却让赵佶觉得是大不一样。是真心真意在对待他的,而不管他赵佶到底是何等样的身份。
更不用李师师的人才气质了,都是赵佶生平所仅见。这样女子把玩越久,就越沉迷其间。
李师师到了后来,干脆赌气不瞧赵佶,自顾自的只是在那里梳着秀发。赵佶却始终打量着李师师,从上到下,她身上衣衫,衫上配饰,露在外面的容颜肌肤,每一寸都未曾放过。良久以后,赵佶才叹息一声:“内诸省是怎么回事?朕明明一再叮嘱,要好好照应你这里一切,结果你配饰头面也不时新了,身上衣衫,还有阵脚细密的补缀处,要不是朕眼利,差点就没发现,这般人,怎敢如此不尽心?”
李师师回头,冷着一张脸:“你的钱,我不要。”
赵佶顿时大是心疼:“师师,你何必自苦如此?朕的钱你不要,你还要谁的?”
李师师还当真不要赵佶的钱,对赵佶说来,都是自家偶尔还是在办雅集。但有雅客来访,诗酒会后,总有一份添妆。宋时天子很奇怪,也并不以为这是多了不得的事情。仁宗最疼爱的刘皇后就是别人的媳妇儿。李师师身归天子,却在禁中之外,偶尔办一诗酒雅集,来者无不是知名文士。对于赵佶这么个艺术家性子的人来说,反而觉得是很浪漫的一件事情。李师师的坚强独立更得他另眼看待。
当然世事不是如此,李师师随手做副字画,汴梁城中总有人重金相求。一则得李女史的字画,说出来也是有面子的事情。二则就是做长线投资,买个人情总好。现在李师师清高,再大几岁,担心色衰君王宠信不再,到时还不抓紧最后的时间赶紧关说捞一笔养老之资?这个时候投资将来总派得上用场。
李师师用度,自然是绝不匮乏的。女子清高自持,也是要靠钱财支撑的。不过沾赵佶的光在暗处不在明处,做得足够聪明漂亮。反倒引得赵佶大是心疼怜惜。
今日特意换了旧头面配饰,衣衫上也做了手脚,就是等对女人眼光异常锐利的赵佶发现。要引出话头来,李师师也是昨天思量了好久。
眼看赵佶总算挑起话头,李师师心里面都绷紧了。冷汗都只敢朝内流。她自己都觉得有点好笑,怎么就会为萧言这个初会之人担这么大的风险?她在赵佶身边得宠,仗恃的无非就是苦心经营出来的特立独行与众不同,现在却是在动摇自己立身根基!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三年之约,这样到底值不值得?
心里面在苦笑,脸上却是柔情万千,按照自己苦心安排出来的剧本,一幕幕的演将下去。
“…………别说这些,虽然没什么名分。你总是我男人,当着如此大一个家,我也知道你窘迫。自己自苦一些,也没什么要紧的。比起市井百姓粗茶淡饭,我已经好到天上去了…………”
看赵佶又要说话,李师师坐过去轻轻按住他的嘴,低声细如,语意百转千回:“……我是女子,国家大事自然是不知道的。但是动兵打仗灭国,花钱如流水也是知道的。你又那么大一个家,儿女就二三十个,谁不靠着你?虽然富有一国,但是过日子道理还是一般的。我这里很过得去,自然不要你贴补什么…………真到窘迫的时候,再寻你吃饭。”
说到后来,李师师顽皮一笑。赵佶心里面暖洋洋的,就想拍胸脯说大话。先许个李师师十万贯八万贯的。但是话到嘴边,又收住了。一则是知道李师师清丽容颜背后独有一种倔犟,正是这种倔犟让他有些爱不释手,觉得将这种女子收诸私房有足够的成就感。他开口要给李师师钱,李师师肯定也不会要。
二则就是当真是有些英雄气短,原因无他。现在国用太窘迫了!国用窘迫,他的私用自然也就窘迫。
一年大宋财政收入近亿贯。可内外有别,这上亿贯的财政收入他不能都搬进内库来。基本全都得花出去。兵册上的一百多万军马,几十万官吏,就吞掉了至少八成。加上其他开支,年年都是靠发行交钞弥补亏空。大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对官僚系统,军队系统,从来都不敢克扣。还有开支浩大的各种赏赐,年年都是入不敷出。这还是不出兵打仗,只是平常过日子!
他是个手脚极大,贪图享受的。自家用度,都是靠提拔的幸进之辈为他捞钱。蔡京理财,朱缅东南应奉局等于是将江南变成一个巨大的皇庄,杨戬扩田…………无一不是这般。但是蔡京理财钞法也支撑不下去了,朱缅已经倒台,方腊起事之后,东南应奉局也不敢经营下去了,再逼反一次江南,大宋就真支撑不住了,其他来源,总是有限。
再加上打了一场规模浩大的伐燕战事,一旦用兵打仗,用度十倍与平时!这一仗更暴露出大宋的残破虚弱,许多事情都亟待整顿,比如说这个都门禁军整练。但是这又是要大笔花钱的。蔡京再度复相,一半是因为不得不然,一半也实在是指望他能在财计上救救急。结果蔡京上位,却仍然是束手,原因无他,只靠滥发交钞,也实在支撑不下去了!
伐燕战事以来,赵佶用度已经比平日俭省了许多。东南应奉局这个巨大的私库没了,再想如前一般享用无度,营造无度,赏赐无度,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伐燕战事后许多事情不得不做,到处都是花钱的地方,但是进项维持大宋平日运转都显得艰难,到哪里生财去?
赵佶私下里未尝没有抱怨,什么丰亨豫大,什么天子不计?现在朕简直就如一个穷措大!蔡京已经没有往日理财的神奇,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