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时归 >

第451章

宋时归-第451章

小说: 宋时归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难民是中军主力,平乱之后,我分遣人马四处查问,总算找到逃难入燕地的郭家家族一部,就暂留他们在这里了…………论起来,和你也是亲戚。甄六臣我也还给你,他伤势不多时就能养好。我给你车,給你马,給你钱财,給你粮草,給你兵刃,带着这几百人,天下之大,随你去哪里总算你离开的时候不是孤单单的一个,我也放心许多………原来的那个家,我是没法赔給你了,现在总算是能弥补一二…………要是不信,族谱还在族长身上,你自己查罢…………郭姑娘,要留在燕地的话,在檀州我还留置一支兵马,可以照应你一二,要是想去宋境,将来我站稳了,也能帮扶一些。我能做的就这么多,至于你还开解不开,记着我们之间的仇恨,我也只能等着,此身有用,不敢轻掷。如果有来世,再和我算这笔帐罢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不能再纠缠这些事情了…………郭姑娘,就此告辞,记着我也好,忘了我也好,随君自处罢…………”
萧言淡淡的说完,也不知道他用了多大毅力,才不让自己的语气有什么bo动。说完之后,他深深看了郭蓉一眼,默默拱手,携着小哑巴,转身就走。貂帽都亲卫送上他的坐骑,萧言翻身上马,狠狠给了坐骑一鞭子,百十名貂帽都亲卫簇拥,飞也似的远去了。人群当中,只有小哑巴骑在马上,不住回顾。
郭蓉站在那里,想稳住自己的情绪,可泪水就是不争气的落了下来。一滴滴滑落在草间。郭家那些族老偷眼看着,没人敢说一句话。郭蓉再没有想到,萧言最后带她来的,是这个地方
郭药师出身辽东,带子弟随怨军起事。等到郭蓉长成,这些当日带出来的宗族子弟已经死伤得差不多了。当时怨军才改编为常胜军,八部合为一军,郭药师也不敢搬去自家宗族子弟来安插军中,怕引起其他各部疑惧。他本xìng其实也算是凉薄,对留在辽东的宗族也不大上心。等常胜军消化得差不多了,女真已然崛起,击破辽东,宗族存亡不知,更无消息,郭药师更是心淡。却没想到,在郭药师军败身死之后,萧言在逃到燕地的辽东难民屯军当中,将郭家宗族找了出来
除了因为时势逼迫,杀了自己爹爹之外,萧言对自己,已经是至矣尽矣,蔑以加以矣。郭蓉原来还不敢确定,现在却已经相信,萧言同样对自己有情
单单是这点,已经让郭蓉泪水布满睫毛,望出去已经是一片模糊。
难道今日就真的是最后一面,以后从此就天各一方,再不相见?你说来世再和我算这笔账,可是来世人海茫茫,就算一灵不昧,又要去哪里寻觅你的踪迹?
难道这就是结局?
~~~~~~~~~~~~~~~~~~~~~~~~~~~~~~~~~~~~~~~~~~~~~~~~~~~~~~~~~~~~
几名族老偷眼看着郭蓉高挑苗条的身躯在那里微微颤抖,不敢开口说什么,却不住的看向甄六臣。郭家族长早就死在乱军当中,他们是逃难当中才被推为族中管事之人。对当年郭药师杀官作乱的公案不甚清楚,根本不知道郭药师已经是常胜军统帅,逃到燕地不过短短半年,根本没有想到去投奔这个亲戚。接着又被卷入复辽军乱事当中,乱世流离,已经让人怕了。突然天降福星,这位名震燕地的萧大人突然将他们搜检出来,給吃給穿,安顿照应得周全,本来离乱随时可死的局面一下就变成天堂一般的日子,后来从甄六臣口中才知道托了这么一个郭家女儿的福这等贵人不投充依靠,还去哪里?难道再过那种颠沛流离,朝不保夕的日子么?
甄六臣看看这几位族老,心中叹息一声。大小姐毕竟是女孩子,总要有个依靠。这些仇恨,能化解就化解了罢…………看萧言模样,也不是无情无义的人。难道真要大小姐带着这几百家族中人天涯飘零?有萧言在,大小姐就是家族主事之人,萧言不在,天知道会变成什么模样所有一切,只要大小姐将来平安喜乐就好…………
他咳嗽一声,对郭蓉道:“大小姐,我们去哪里?是去檀州,还是去宋境?或者哪里都不投靠,自带家族寻觅一个地方安身?俺多嘴一句,现在燕地局势未靖,就算有车马粮草兵刃,俺们也只是别家坞壁堡寨眼中肥羊…………为这么多郭家老老少少,还是先指望一下萧大人罢…………”
郭蓉静静听完,喃喃自语:“难道还要指望他?指望他,能指望到什么时候?这杀父之仇,难道我就忘了不成?”
甄六臣苦笑一声:“大小姐,那你到底想要如何?”
郭蓉突然咬咬嘴,狠狠擦掉脸上眼泪:“先不管将来,现在我不能放过他他不能就这么一走了之将来和他的账如何算,将来再说我们跟着他,去宋境”第二卷 汴梁误 第六十六章 来历
大宋宣和五年五月初一,大宋河北东路莫州境内,在通往雄州的官道上,驰过三四十骑人马,这些人马都做风尘仆仆的客商打扮,身上还穿着厚厚的夹衣夹袄,做胡装短打的及半,脸上灰尘都是颇厚,一看就是走长路少洗脸省得脸上油脂流失过多导致干裂的。
这三四十骑人马除了自己坐骑,还赶了四五十匹骏马下来。大宋缺马情况相当严重,而四处又在在需马,不管是官宦仪仗,还是军中所用,甚至商旅车次,在百余年间这马匹都相当精贵。虽说这些年因为西路开边,和西夏的回易也大行其事,河湟马有了一些供应,但是在大宋腹地,一匹好马还往往卖出一百贯以上的大价钱,还不要交钞,也不要七百七十文的省陌,都是足数交易。
沿途看到这些赶马汉子的坐商们人人都在心下暗赞,这些汉子手脚好快燕地才定,就去那里搜罗马匹赶回贩卖,那里前一个月还是烽火处处,流民成军,连燕京都围了,这些汉子为了财,连xìng命都不顾了人家这样冒了风险,也该着他们财,这一趟下来,连着他们胯下好马,岂不是近万贯的财货?说什么也有个五成利,只要榷局盘剥轻一点,说什么也有一两千贯到腰
这些赶马汉子既然这次收益这么丰厚,想必都是ua钱抓一把撒一把的了。这条道路上,过了一年多的兵马辎重,商旅断绝,加上军士sa扰,打仗的时候,还有各种各样的助饷名目,不少卖吃食的坐商家里就差当尽卖绝了。现在趁着兵势结束,河北诸路民夫返乡,四下更复之际,敷敷衍衍的开张,指望喘一口气。看到这等大队过往客商,几家临着大路的吃食商贩揽客揽得热火朝天,头戴巾渍的小伙计都快拦到官道上面来了。
“这位客商请了,俺们这里已经是五十三年的老字号,绝不敢欺人东西又好,价格又巧,天气眼看得就要热起来了,行长路的人心火足,俺们小店有现成的桂ua酸梅汤雁头寨送过来的鱼脍,割得片片透光,入口就化,几位客商老爷,就请照顾俺们小店罢”
“客商老爷是走长路的,要口味重些,吃这些精巧的东西作甚?俺们小店虽然没五十年的招牌,却也一直都是本本分分。上好的羊肉,邻村才老死一条牛,官府已经销了牛籍,ua糕也似的好牛肉,浓油重酱,加上加蛋揉好好的面饼。吃一斤倒要长十分的气力价钱更是分外克己,连着客商老爷的坐骑一起照顾了,也不要几贯钱钞,就是給交钞,俺们也只打七成数就收”
“其他的店子小人不敢说嘴,可是客商老爷这么多坐骑牲口,不要个大点地方如何施展得开来?俺们店东原来就在驿站当差,岁数大了退了名粮才在这路边开店。家里一帮小子,照顾牲口都是行家里手吃食不过就是寻常,倒也干净实惠。但这百十匹牲口,都是家里小子照应了,绝不要客商老爷烦心到时候吃食马料,小人们怎敢争多论少,但凭客商老爷赏了,客商老爷,但请上座”
走在这队人马前头的几骑,当先一人是一个白脸年轻汉子,灰尘底下眉清目秀的,本来是一副温文儒雅的模样,偏偏举止又大度随意,自有一种见惯了大场面的豪迈在。回顾左右,当下笑道:“肚子饿了,就在这里吃罢?鹏举,你说的地头也差不多该到了。到地方不如你所言的景象,我可是要行…………找你麻烦的。大家伙儿,就下马罢回大宋也几天了,该松快松快了”
~~~~~~~~~~~~~~~~~~~~~~~~~~~~~~~~~~~~~~~~~~~~~~~~~~~~~~~
被拦住的这三四十骑人马,正是萧言一行。在燕京善后了一段时日之后,神武常胜军从四月下旬从燕京开拔,上报西府枢密为全军步军官弁士卒四千三百五十八员名,马军官弁士卒三千九百二十一员名,战马走马驮马挽马六千五百四十七匹,另有其他大小牲口二千余。军资器械叠经大战之后,尚有六成数。锅帐辎重,因神武常胜军成军以来,全是野战,损耗极大,军中已无所存,随军粮米盐菜,除备足十日行粮之外,尽数留置燕京,为将来镇抚燕地军马所用。
神武常胜军编制是马军十七指挥,步军十个指挥。平均下来回师人马已经是编制的八成数,已经算是大宋经制人马当中难得的满编制精锐之师了。这篇账开上去,枢密院和政事堂只有意外之喜的份儿,多了六千好马,八千精兵这份军力,差不多已经是盖尽三衙,久矣虚废的大宋中央禁军,也终于有一些力量了。
西府枢密却不知道,萧言已经开了好大ua帐。扣下了差不多七百经制马军,加上新投效的燕地马军,足有千五之数。步军扣得更多,差不多有四千人左右。军资器械,扣下足够这五千余军马应用的,锅帐辎重粮米,更是一点也不带回去給三衙高太尉那里。
这些人当中自然是以旧常胜军和燕地投效人马为主,出乎萧言预料的,还有不少胜捷军和白梃兵出身的骨干也愿意留下分寄。详细了解之后才知道,就算在陕西诸路,这些大小军头不在编制中的麾下人马也不少,在四下经营这些大小军头的产业,甚而与敌回易紧俏物资,同时操练田庄乡兵弓箭社之类的人马。难怪老种分寄两个字就轻轻巧巧的出口了,他就是这方面的大行家。
这些白梃兵胜捷军留下人马,多是在陕西诸路已经没什么亲眷,对于回汴梁看那些文官脸sè,拘管在那里谨小慎微的做人下人,实在也没什么兴趣。不如燕地天高皇帝远,在一方是人人仰望的对象,吃食服用,虽然没汴梁那么精美。却胜在每月不用就那么一点饷钱粮米,要丰盛许多。还有的干脆就是xìng子野惯了,燕地地方广大,足够男儿驰驱,在萧言麾下行事向来都是痛快无比,宁愿留下以待萧言将来。
貂帽都更是全员愿意分寄留下,貂帽都本来是胜捷军和白梃兵居多,叠经大战,伤亡比其他指挥都重,后来6续补充,已经近半都是旧常胜军和燕地豪强投效子弟出身的了。这个时代扈卫亲军都差不多已经有了五代的家兵家将气象,随主将走。萧言不是领兵大将,回汴梁也是文臣,貂帽都跟萧言同生共死一年多,自有其骄傲忠诚在,哪里愿意在三衙中跟随另外一员不知名的汴梁无名将领
在知道这个情况之后,萧言也只能感慨不管哪个朝代防闲再严,到了后来军阀化总会冒出端倪。大宋末世,同样如此。要不是女真南下,摧垮北宋,西军将来会变成什么样的怪物难说得很。就算在南宋的时候,要不是自己身边的这个岳飞愚忠,韩世忠乖觉,其他两个中兴大将一个年老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