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时归 >

第435章

宋时归-第435章

小说: 宋时归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种各样的金鼓号令之声顿时在大营中四下响起,各级军将带着扈卫纵横驰奔。大队大队的人马开始集结起来,骑军已经先出控制通路。军中讲究的就是群胆。一旦大军动起来,自然有一种肃然杀气。就连惊惶不安的士卒,这个时候也安于队列当中。等待着号令按照次序出营。
一队队的步军在骑军掩护下开出营寨,脚步声轰轰作响。无数长矛在步军军阵头顶上晃动。各级军将约束着队伍。不长时间,已经出了一二千军马,接着就是耶律大石坐镇的中军而出。就看见耶律大石顶盔贯甲,披着玄色披风,在数十名骑马甲士的簇拥下策马而出。大石林牙威风,无人不是动容,士卒们自发的举起手中长矛,向着耶律大石欢呼:“林牙,林牙”
~~~~~~~~~~~~~~~~~~~~~~~~~~~~~~~~~~~~~~~~~~~~~~~~~~~~~~~~~~~~
呼喊声中,耶律大石点头向诸军示意,战马一拨,就驰向被军中骑兵警戒幕拦在外面,到这里来求援的各路渠帅。
西北方向突然惊动,而且声浪越来越大。这些离耶律大石近一些的渠帅,各个营中都开始扰动,拼命弹压才算压制下来。这些渠帅多是不约而同的带着心腹亲卫就直奔耶律大石中军而来。
耶律大石中军,除了辽东难民屯军一些自愿跟随的老底子之外,人马都是这些渠帅凑的。军资器械是他们提供的,日常在营中操练,坐吃的粮食马料是各位渠帅送来的。虽然因为耶律大石威望,大家给得多少也算是心甘情愿。可是对于诸位渠帅而言,还是一个相当沉重的负担。大家咬牙支撑起你大石林牙威风这么些时日,现在有事,也该你大石林牙出马了
这些渠帅次第而来,正逢耶律敌国烈率领骑军出营,张开骑兵警戒幕。这些渠帅顿时就给拦在外面。那耶律敌国烈是辽东难民屯军出身,复辽军起事的时候也算是相当有力的一方渠帅,却因耶律大石活他部族之恩,始终对耶律大石忠心耿耿。耶律大石一旦脱困开始招兵买马,耶律敌国烈顿时就带着全部子弟在他帐下听令,眼睛里面只有耶律大石一个人。耶律大石让他隔绝这些渠帅,他就毫不留情的将他们阻拦在外,让这些渠帅不得驰入营中。
他兵强马壮,几下推挤,这些渠帅顿时就吃了亏。当下人人跳脚在外叫骂。
“俺们牙缝里面省出来粮食草料,自家儿郎送入军中,好的甲胄军刃都是尽着你们先挑,现在一旦事急,就不要俺们了。大石林牙如此行事,谁人以后还敢跟随?”
外面这类渠帅越哄越多,事态再发展下去,说不定真有内讧可能。但是随着耶律大石军中鼓号之声响起,这些渠帅次第们就安静下来。林牙出军,自然不会是为了先对付他们,当然是去迎战那些从西北方向突然杀来的宋军大队
耶律大石整练过一个月的人马,又是从复辽军全军当中拣选出来的精锐,这严整强悍程度,在这些渠帅眼中,已经是了不得的了。看见长矛如林而出,步军在最前排最外侧的那些士卒甚而身上有甲。此时阳光已出,一片耀眼生光。人人都是看得目眩神驰。刚才跳脚痛骂的劲头,顿时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这个时候耶律大石如天神一般自营中捧出来,不少渠帅,顿时就深深行礼下去。不敢抬头。
耶律大石越众而出,立马于这群聚一处的众家渠帅面前,朗声笑道:“诸位,急什么急?敌军来袭,自然是某家率领中军人马去击退,要不然某这统帅之名,要来何用?也对不住诸位辛苦供养中军。大军要列阵而出,军务紧急万分,某岂能有时间与诸位一一寒暄?军情似火,有得罪处,某耶律大石在这里谢过”
诸位渠帅忙不迭的就是一阵客气。
“大石林牙,是俺们没眼色,还劳动林牙垂顾,真是死罪”
“林牙练的好军马看到林牙中军,俺们心就定了。必然一举将来袭敌军扫平,将来克复燕京,再兴大辽,也不过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林牙军务要紧,俺们各自归营,恭候林牙捷报”
耶律大石却面色沉重,淳淳告戒这些将他捧到天上去的诸位渠帅:“话不能如此说,西北方向宋人萧言所部军马,来得猛恶。这胜算未必就是十分,不过俺们复辽军连营数十里,依托各处营寨,耗也耗光了他俺们背后还有坚城中的西军大部,不过西军多是步军,前进不快,就算有所行动,没几日杀不进俺们连营纵深。诸位元帅,各自谨守营盘,万一西军扑击,务必死战不退只要将宋人西军挡住几日,某击破萧言所部之后,自然就会旋师回击宋人西军,那时西军在诸位营寨之前耗尽锐气,师老兵疲,就是一鼓而破的大好时机
…………两路宋军次第而出,正是给了某家各个击破的大好机会。宋军败绩,那时就是某与诸位元帅克复燕京之机,重兴大辽之后,某又何惜与诸君富贵共之”
耶律大石一番言辞,顿时就鼓起这些渠帅劲头,看着大石林牙这等威势的兵马,只怕也是有几分把握的罢?除了大石林牙这些精锐,俺们这些渠帅也有数万能战儿郎,未必就不能和宋军一搏
想到此处,这些渠帅也知道不能再耽搁耶律大石行军时间,还想到赶紧回去守紧家当,应对万一从燕京城中杀出的西军。各个比起来时,明显心定了许多的告辞回去,临行之际还不住回头望向耶律大石,眼神当中满满的都是对这支耶律大石练出的精锐军马的殷切期盼。
可是这些渠帅,如果亲眼见到萧言部下那数千精骑,不可阻挡如奔雷一般呼啸而来的阵势,那武装到了牙齿的精良装备,那久经战阵的肃然杀气。才会知道,他们这点寄托,到底是有多么的痴心妄想
耶律大石含笑目送诸位渠帅离开,不时还在马上微微欠身回礼。等到这些猬集在中军大营之外的渠帅们散尽,脸上神色一下就阴冷下来。策马调头就驰回如长龙一般从营中滚滚而出的大队军马当中。疾驰当中,他将耶律敌国烈招来,沉声下令:“大队向北疾行,骑军在前开路,四下也要遮护定了,但有阻我前行道路,乱我军伍行列者,尽杀无赦能走多快就是多快,能走多远就是多远”
~~~~~~~~~~~~~~~~~~~~~~~~~~~~~~~~~~~~~~~~~~~~~~~~~~~~~~~~~~~~
在燕京城头,也挤满了拼命翘脚向西北而望的西军军将们。姚古杨可世诸人,正在其间。
从被老种阻挡回去开始,一天一夜已经过去。西军城中诸军,都是求战心切。哪怕泾源军和熙河军也不例外。他们虽然绝对不会如姚古秦凤军一般自行其是。可是老种一旦松开口子,上下也都是兴高采烈的忙乱起来。
西军久战之师,又已经远戍在外征战经年。纯然都是野战编制,一旦调度准备起来,还是相当快捷。一天一夜之间,各军在外守备的军将都已经回燕京城中领受了任务,够级别的军将还留下来,准备参加老种将在今日午时召开的军议。各个军中,也全然野战编伍,准备打头阵的各个单位还得到了加强充实。准备连日野战,一举将乱军摧垮,战中食用的干粮也手脚麻利的制备完毕,分发了下去。军将们一级级的向下许诺了来日大战犒赏,昨日更是好酒好肉的让儿郎们饕餮了一顿。
按照原来计划,今日午时军议,晚上再饱睡半夜。清晨之间起身,饱餐一顿战饭。诸军从数个城门同时出城,会同城外守军,各级军将亲临前敌,一鼓四下杀出,将长围燕京的那些破烂复辽军击破荡平姚古更是将军中零散各营的骑军集中起来,交给自家侄子姚平仲带领,这近千精锐,将绕过周遭复辽军连绵营寨,深入复辽军连营当中,直扑向耶律大石中军所在,只要有可能,就擒下耶律大石
耶律大石是萧言放出笼来的,对于姚古这等级别的西军统帅而言,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无非就是没有切实证据而已。万一能拿下耶律大石,萧言就随姚古捏扁是扁,捏圆是圆了。对于萧言那五千精骑,姚古也眼热得很。现在和老种等同是破脸,就算还是勉强敷衍,也尴尬得很。将来如何,实在是说不准的事情,赶紧着手壮大秦凤军实力才是正经。将来才有取代老种在西军地位的可能
所有一切,姚古都盘算得很好。杨可世这一两日寸步不离的就跟在他身边,自家泾源军所部的事情,杨可世都在秦凤军中料理。姚古也不想当着杨可世搞什么小动作,老种最后让步,已经是威望有损。此刻做到此步已经足够了,又何必恶了西军当中这些袍泽?老种年老,还能让杨可世这等猛将跟随一辈子不成?自己将来要更进一步,还要和这些袍泽拉交情呢。
秦凤军一切准备,在紧张忙乱之下,不过一日夜就已经准备完毕。姚古已经按捺住了性子,就等今日再过去,早早出兵成事。在他算来,萧言要出军,再快估计也快不了多少了。到时候西军远比他势大,抢下全功的成算比萧言大上许多。连着两三天暴雨如注,燕京离萧言所在近百里,燕京城中传骑而出,要杀透这几十里连营,就算不没于复辽军连营当中,说不定这个时候也才到萧言军中
却没想到,今日早上,外间传来急报,复辽军西北方向,远远的就已经传来喊杀之声,到了午时,这等变故已经差不多可以为燕京城头所确认。站在燕京城头,雨后空气清新,能见度极高,在城头最高的箭楼之上,虽然看向那么远的地方还是有些为难。可是十几万人一下崩溃,哭喊之声已经滚滚直向燕京城头扑来。这等狂乱,有若天崩地陷,不是复辽军整体开始陷入总崩溃局面,绝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动静
在燕京城视线可及的复辽军营寨处,这些营寨虽然还是完好。可也同样被惊动,有些营寨立刻闭寨死守,将所有能战之人都赶上了寨墙,一副如临大敌景象。有的营寨干脆守寨之人这个时候就弃寨而出,寨中渠帅带着寥寥十余骑心腹,不辨方向的乱走乱撞。
复辽军的营寨之间,那漫山遍野的流民百姓更是惊惶不堪,哭嚎着四下乱窜。有的想避入最近的营寨当中,寨上顿时就是一阵弓矢射下来,或者举着长矛排头乱戳。有的就没头苍蝇似的四下乱撞,这些奔逃流民百姓,越是大股越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进来,也许以为人多就安全一些,却没料到,这么多人猬集在一起狂乱奔走,稍有混乱,就是自相践踏,也不知道有多少人连宋军都未曾见到,就这样填了沟壑
几十万人组成的复辽军,一旦崩溃起来景象惊人。燕地这些百姓,年余来的颠沛流离,兵火中的劫数,在这一刻,到了最高峰。不论是西军,还是汴梁城中老公相之辈,甚而是萧言,他们都各有自家打算,都有各自理由努力在这燕云乱事为自家现在的权位,或者是将来的目标理想,尽可能的捞到最大的好处抑或努力挣扎向上。局势在燕地纠缠发展至此,最后上演的,就是这么一副景象
这个无关什么对错,当时代剧烈的变动降临之际,每个人都要挣扎沉浮其间。谁又知道,这些现在冷酷的决定了燕地百姓命运的人们,一样被这个时代所拨弄。有的人是宁愿牺牲别人,也要自固权位。有的人此刻在燕地的奋战,却是为了将来社稷江山,汉家文明,那片土地上的亿兆百姓,再不要遭致如此刻燕地一般的命运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