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时归 >

第170章

宋时归-第170章

小说: 宋时归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啊,大辽也是末世,大宋又何能例外?大辽值此末世,有耶律大石萧干此等英雄人物,又如何了?还不是只能看着自家雄国轰然崩塌!俺们也都是承平之时成长起来的人物,又焉能例外?马兄你少年就英姿勃,难道可言就能过耶律大石与萧干么?”
马扩抬头,用无比认真的神态,听着方腾的话语,似乎每一句话,都要掰开了揉碎了在心里过上一遍。
方腾神色当中也有了点沧桑:“…………何能天生豪杰,挽此天倾,拯饥扶溺!没有一场绝大风云,这等豪杰英雄,如何能脱颖而出?萧言于涿易二州,岳飞于古北口死战,还有一个个隐伏在草莽当中的汉家英锐,就待此风云,轰鸣雷动!若然他们磨练出来,也许是时势,还有挽回的余地!
…………五胡乱华之后,淝水一战,汉家存亡续绝,再度复兴,重据中原。数百年后,汉运陵替。本朝立国以来,燕云不复,西陲党项割据,一直在两面苦苦支撑,现在又起来一个更加凶狠的女真!在北面,不知道多少胡族正在次第而兴,女真之后,又是什么?难道又将如五胡乱华故事,次第兴起,轮番入主中原,彻底将汉家文明断绝?
…………天乎天乎,先祖有灵,当降圣人!而这豪杰,就要经这新杰旧主,混杂其间的一场燕云战事,就能看出分明来!岳飞能撑过去,他就是应运之人。而萧言若是能只手挽回这由北至南而倾之天,那他就是众人期盼的那一个人物!
…………你和在下,都不过是这场末世变动的一个见证人,也许也能参与其中,既然认准了,就有追随他们,协助他们改变这末世命运,存亡续绝这汉家运数的责任!古北口是岳飞死守,而不是你,这原因就在于此!现在大家期盼的是萧言来定燕云风波,而不是你,原因也就是于此!他们都是应运之人,而你不是!”
~~~~~~~~~~~~~~~~~~~~~~~~~~~~~~~~~~~~~~~~~~~~~~~~~~~~
方腾低低的说完,马扩身形,整个的僵住了,良久之后,才能感到自己脊背上已经是一层冷汗。眼前这个汴梁子,不仅胆子奇大,而且心中所怀,到底是怎样的渊深如海?在这燕云战事的背后,他到底看明白了什么?
而方腾只是抬手,痴痴的看着天幕上的满天星斗,一轮秋月。
千年以来,星辰秋月,如同今日一般,照在华夏大地之上。
河对岸突然传来了急骤的马蹄声响,打破了这暗夜寂静。每个各怀心思等待的檀州城下之人,都是心里一跳。
马扩不再说话,一提缰绳,策马就迎向马蹄声传来的方向。方腾也神色严肃,紧紧的跟在他的身后。
两人眼前,就看见数点火光,朝这里疾驰而来。
马扩打马,一直冲进七渡河中,直到冰凉的河水没过马膝,他才停了下来。水花溅在脸上,让马扩心头火热,才稍稍平复了一些。
纵然自己不是能挽此天倾的应运之人,那么就算是作为那些豪杰英雄的辅弼,他也要尽自己全力和在大宋的这点小小地位,协助他们卫护着大宋,度过未来的劫难!他生于厮,长于厮。几乎是才明白世理,就在为大宋血战经年。身边不知道有多少弟兄,为了大宋而埋骨边陲,无论如何,这个国家应该在,这些百姓不能沦为胡虏的生口!
这也就是自己,马扩的命运!
来骑在离七渡河还有点距离的时候,借着天上星光,已经看清楚了是自己撒出去的哨探。在他们身后身侧,不同方向,这个时候都同时出现了哨探举着的火炬,起伏着朝着同一方向奔来。
当先数骑,已经向着立马河中的马扩方腾大声疾呼:“女真鞑子,女真鞑子!他们正星夜兼程,朝着檀州而来,天色未明,就将直抵这里!”
~~~~~~~~~~~~~~~~~~~~~~~~~~~~~~~~~~~~~~~~~~~~~~~~~~~~~~~~~~~
“宣帅,不可孟浪!萧言此举纵然荒唐,可不还是去邀击女真人么?怎么看,也算是遮护大军的侧翼,不要让这些女真鞑子前来搅局。刘太尉提议提前北渡高梁河,和萧干尽快展开决战,这是正办,下官也自当在奏章当中附和宣帅,可现在拿下萧言,对这场战事未必有利啊!还是镇之以静,等燕京克服,再追究不迟,这样如何?”
说话的正是蔡攸,这位地位清华的翰林学士入政事堂的使相,履历是完美无缺,家世更不用说了。单论学问,也是一等一的。这几年更是拱倒了自己老头子,成了大宋权力中枢当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这次作为童贯副手,也是要借一场大捷,彻底稳固自己新得的地位。谁能料想,这场以为稳操必胜的战事,竟然这般不顺,好容易重振旗鼓了,现在又出了这么一个天大的变故!
蔡攸坐在那里,努力的维持着自己的丞相气度,清癯的面庞上,看起来也还镇静。缓缓而言的解劝着童贯。仿佛胸有成竹也似。
童贯摸着自己烫的头皮,靠在卧榻之上,却没好气的瞪了蔡攸一眼。
两人所在,正是童贯居所的内室,所有人等,一概摒弃了出去。当得到前面突然生这么大变故的时候,童贯眼前一黑,顿时就不省人事。
这个变故实在太大,女真盟约,是他缔结的,燕云战事,是他一力主持的,萧言,是他孤注一掷寄希望于他的,现下这三样一起作,让毕竟已经六十多岁的他如何承担得起?
家中老都管做主,一切探望之人,全都挡驾。哪怕是蔡攸这地位非常的人,也都别打搅了童宣帅。一天一夜之后,童贯才算悠悠醒转,顿时就让下人将蔡攸请进来。两人是一条绳上的蚂蚱,现在就得拿出一个计较出来,不然就得一起倒霉,老公相对政敌的手段两人都是清楚,一旦倒台,哪怕亲似家人子弟,也绝对没有好下场!
蔡攸一进来,就听了童贯一阵雷霆大作。咬牙切齿的说要亲自抵达高梁河,率领刘延庆他们将燕京亲手拿下来,并且要治萧言重罪之后,却讷讷的替萧言分说了一番。
童贯知道蔡攸的底细,并不是这个蔡相公和萧言有亲,或者是看重萧言。只不过这位面子上还能维持宰相气度的蔡相公,其实并不如他童贯,抚边二十年,什么样的风波未曾见过?官家的旨意让他不要进兵,他都能望靴子里面一塞,矫诏进军。
此时此刻,蔡相公不过是拿出了官僚们最拿手的本事,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罢了。只怕此刻他心中,早就已经吓得全无主意!
自己为什么和这等样人连成了一气?
他摸着头皮,缓缓开口:“蔡相公,难道你不知道,这女真盟约,是某家经手亲定么?虽然鞑虏之性,反复无常,见燕云乱成一团,过来捞点好处也是有的。就算有什么大举南侵之征兆,若是萧言真是不负某这一番栽培的苦心,焉能自说自话,领兵就去和女真交战?他最应该做的,就是等某家来亲手处置这件事情!不论是战是抚,甚至行款让他们退兵,让这变故,不要传到官家那里!而萧言此举,蔡相公,你觉得此人居心如何?”
童贯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他和蔡攸独处一室,可以说掏心窝子的话,所以每句话,都说到了自己内心最狂怒的所在。
“…………而刘延庆营中军议,支持他北进迎击女真的,就是老种小种!萧言此心,还可问乎?无非就是看到这变故起了,而燕京又不见得一时拿得下,此人就变了心思,靠上了老公相他们一派!此人南归之人,反复无常,胸中无非都是将来在大宋的荣华富贵地位,这个时候,不知道老公相许了他什么,才借着这个变故反出门去!
这女真南下,他将主力骑军带走,再将事情闹大,燕京最后一时不得下,就击在你我最痛处,蔡相公,事急矣!”
蔡攸脸色一变,他倒是想装鸵鸟,可是童贯句句话都诛心。扯到北伐这场战事朝中各势力的政争上头,他却是再明白不过,顿时就转了口风:“宣帅,立下钧令,追了萧言的告身,让他回雄州待罪!将他那支骑军收归麾下,交给刘太尉,让刘太尉一举击破萧干,拿下燕京城!”
童贯长叹一声,仰头躺在榻上:“谈何容易!现在女真南下事,要在官家心中放平这件事情,只有快点拿下燕京城!刘延庆打仗本事,某清楚得很,现在奉命是唯谨的,他和咱们也是一条线上的蚂蚱!可是打仗的灵性斗志,却是全然没有了,可某又偏偏不能将前线兵权交给老种小种!老种小种,此刻才不会为了某家死战!原本算中,刘延庆拖住萧干的本事是有的,萧言麾下有胜捷军和白梃兵,都是大宋菁华,对他也是归心,再加上熟悉幽燕山川地势的神武常胜军,可以在萧干被拖住的时候,出奇兵间道而击燕京,以萧某人在涿易二州表现出来的狠劲,说不定就尽将燕京拿下来了!
…………现在追回萧言告身有什么用?某是带兵之人,换一个统帅,本来强兵也许就全无斗志了。这些大宋精骑,已经给萧言使熟了。给刘延庆来用,未必还有强袭燕京的本事!女真事,燕京再打僵持,那时候,恐怕就是某黯然交出宣抚制置使印的时节…………蔡相公,到时候阁下也未必能落什么好处!
…………萧言啊萧言,果然是刹那间对自己有利的时机都抓得住。涿易之战如是,今日又是如是!女真事,某就更需要燕京下。刘延庆渡河北进,已经成势在必行之势。那时候,他说不定就要和童某人讲条件了,打女真是假,将事情闹大,最后获取更加有利地位是真!”
蔡攸认真听了半晌,才算明白童贯话中意思,顿时就又再转口风:“那和萧言谈上一谈就是了,只要能过了此关,有什么不可以商量?过了这次,再收拾他也不迟!到时候在大宋,还怕他能翻了天去?”
童贯却在此刻狠,猛的一拍卧榻坐了起来:“萧言此举,已经算是和某扯破了脸,正不知道老公相许了他什么!既然他做得出,只怕某等已经买不回他了!某栽培他不遗余力,他却做出此等事情来,要不是为了一个燕京某现在投鼠忌器,恨不能将此人碎尸万段!现下局势,到底如何是好,到底如何是好?要怎么样,才能让这姓萧的暂时为童某人所用?
此间事了,若然某还在位上,那时候你萧言才知道童某人的厉害!”
童贯狠,蔡攸却呆若木鸡。童贯话中,已经流露出方寸大乱的意思。进又无必胜把握,但又不得不进,两边为难,已经是拿不出主意来了!
蔡攸心中,只剩下一丝悔意,怎么就贪图这份军功,来当这个宣抚置制副使?
外面突然传来了脚步轻响的声音,此时此刻,能接近两位使相密探的内室的,也只有童贯手里使了几十年的老都管了。他在门口轻轻的探头进来,朝着童贯叉手禀报:“赵宣赞从前头回来了,风尘仆仆,两天功夫就跑了几百里地,现在也不要休息,只是求见宣帅,宣帅,见是不见?”
童贯一震,干脆站了起来。
“赵良嗣?他就在萧言军中,某怎么将他忘了?”
他顿时冲着那老都管摆手:“你这老货,快快将赵宣赞请进来,某家就在这里坐等!”
~~~~~~~~~~~~~~~~~~~~~~~~~~~~~~~~~~~~~~~~~~~~~~~~~~~~~~~~~
赵良嗣走进童贯内室之际,人还没进来,一股扑鼻的酸臭汗味就迎面而来。
蔡攸不用说,几代公卿,器用服饰,就是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