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时归 >

第132章

宋时归-第132章

小说: 宋时归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可总不至于差得那么多罢…………虽然说是这么说啦,可是燕京城最好还是落在我手里,为了燕京城,老子已经将周围的各方势利得罪了一溜够,为了早日再度北伐,先是得罪了老种小种他们,看着白梃兵眼热,为了克复燕京城万无一失,又将童贯这死太监得罪了▲至高粱河,将马扩岳飞丢到了远远的北面,要不是反应得快,也是闹了生分出来…………你总得给老子留条活路罢”
他在那里祈祷,韩世忠领命就要出去∵到帐门口,他突然回头,认真的看着萧言:“宣赞,俺没看错人若是说俺泼韩五起初还念着西军,在宣赞你下定决心分兵接应自家弟兄之后,俺就死心塌地了老天爷不会这么没眼,只是折腾一心为国的人不管有没有女真入寇这件事情,俺韩世忠,一定为宣赞将燕京城拿下来”
~~~~~~~~~~~~~~~~~~~~~~~~~~~~~~~~~~~~~~~~~~~~~~~~~~~~
在萧言前军大营身后,六聘山的南面,王贵所统领的后路营盘也已经设立。隔着六聘山,和萧言遥遥相对。这条补给线路,左右有六聘山做为依托,前面有萧言大军遮护,正是最为安全可靠的。
补给一支大军,其繁杂劳累处,非经兵事,难以想象。萧言三千余骑军在前。后面就要有上万民夫,上千车马往来络绎于途。三千骑军,一日消耗,人吃马嚼的就得上万斤粮,和几万斤的马料。更别说这些民夫车马本身还要更大的消耗运上去一斤粮草,后面就得消耗十斤。
燕云之地早已残破,野无所掠,一切供应,都要从后方运过来。前些日子囤积在涿州的大量粮食物资,顿时就流水一般的转运向前。涿州物资空了,就得从雄州追运。支撑大军深入敌境作战,除了游牧民族,从来都是非雄厚国力莫办。
宋辽战事胜负,其实也可以从这后勤供应上分出高下了∩人就算剩下兵马强悍程度超过宋军,可他们也只有残破的南京一道可以做为依托,而大宋却几乎是动员了半个帝国的实力在支撑这十余万大军
后路大营里头,也是一片乱哄哄的景象。
粮食马料,都装成了袋子高高的堆着。军中计点粮草物资发放的司马小吏只是站在前头喊得声嘶力竭。一队队的民夫过来,装运了粮草就领筹。这些筹子,就能管他们沿途消耗食用,更能做为工期凭证。
大宋境内的民夫,是服徭役而来。到了期的就得回去,不让这些民夫回去就得给报酬▲燕地征发出来的难民民夫,更是每一天工期都能折合成粮食。一根筹发出去,这些背后统计工作却是琐碎【马小吏们个个熬得两眼通红,声音嘶哑。
粮食只是补充大军物资其中一个方面而已。还有军资器械,这些东西点发更是繁琐。大宋制度严密,军资器械发放出去都要有去路,有凭证,最后能在三司使冲销。这也是大宋以文驭武的手段之一。
这些军资器械堆放的地方,更是戒备森严。神武常胜军步卒持戈而立。神武常胜军三千步卒已经全数动员,连涿州能没留几个。除了大营守卫,沿途更要设立哨卡堆拨,防止敌人可能的潜越骚扰粮道●夫沿途领粮领草领烧柴,也都是神武常胜军沿途设立兵站计口发放′然前面骑军袍泽厮杀血腥,他们在后面也是盟一个昏天黑地
王贵主帐,就设立在营盘正中,在他帐门口,满满的都是等待回事情,等待着签发发放物资文书的人马。大堆大堆的民夫,正在营地里头空地上睡得歪七扭八,鼾声大作,前线后方走一趟下来,人人都是精痞竭。可是文书一下来,物资领上车马,大家伙儿就得又出发。
可是王贵比起他们还不如,这些人还有抽空打盹的时间□贵自己都不知道这几天里头,自己忙里偷闲,到底迷糊了几个时辰≤之任何时候,面前似乎站着的都是人,手里头总有处理不完的文书←识不多字,几个帮忙处理文书的小吏也个个熬得眼睛跟兔子似的。
可是不管再忙,每隔一阵时间,王贵总要出了自己大帐,在旁边的帐落周围巡视一遭。
往来人物,没有人不奇怪于王贵大帐旁边的这个帐落的。整个大营,这里守卫比起重要军资堆放的地方警戒还要森严守卒也不是神武常胜军的步卒,而是萧言留给王贵的胜捷军。数十人轮番值守,只是将这帐落看得水泄不通,方圆数十步之内,除了王贵之外,不许任何人接近
很少有人知道,这帐落之中,到底是什么人。有的神武常胜军老卒隐隐约约猜到一些眉目,却噤若寒蝉的不敢多口,更不敢私下议论。远远看见这处帐落,宁愿绕远路也不敢多靠近一些。
而帐中之人,也安安静静,这几天来,绝无半点声息。
王贵大帐营门一掀,却是两名胜捷军出身卫士,护送着满脸乒憔悴之色的他出来。几个领民夫的小吏要上来,却被他身边卫士挡开□贵也不理他们,只是朝着那神秘帐落走去,绕着整整转了一圈,低声询问守卫这里的当值军官:“有没有异动?”
看来这问话,也是老生常谈了,那当值军官不以为意的回话:“帐中人老实得很,父女两人,要什么东西都只是传话,等闲不出帐落一步…………就算出来,周围都有布障,谁又看得到他们了?司马只管放心,俺们将这里看得严密,再不至有什么变故…………”
王贵神色稍松,只是嘘了一口气:“宣赞交代,这里比补给上去军资粮草还要要紧一些,你们且仔细了,一旦**,不在夺取燕京之下,宣赞必不会亏待你们”
那胜捷军军官脸上有不以为然的神色,可是也不好说什么。前头自家弟兄在厮杀,他们在这里当牢头,没味道得很。
“赵宣赞这些日子可曾过来?”
“第一次挡驾之后,赵宣赞就绝足不来…………今日也不曾见他的踪影”
胜捷军军官低低回话,王贵点点头,转头看向赵良嗣所在的帐落。赵良嗣说是协助萧言参赞这后路军中司马事宜,可他却没有给王贵帮一点忙□贵虽然提拔了一些,可是比起他赵良嗣宣帅府赞画的地位,还是天差地远。哪里敢多说什么。
他倒是显得对这帐落很关心,才扎营完毕,就要来探访,却被挡驾。当时赵良嗣还狠狠的发了一通官威,却被得到萧言交代的王贵客气的顶了回去。
“…………宣赞所虑,其来有自啊…………”王贵在心里头叹气。这后路大营,除了这里,还有其他地方安置着甄五臣甄六臣这两个降将。萧言最心爱的小哑巴也没放在涿州,而是在这后路大营安置。除了补给前线,这些人的安顿,也让他王贵如履薄冰
再看看这赵宣赞奇怪的举动,王贵心中也隐隐有数。萧宣赞在前头血战,在后方还不知道有多少风刀霜剑在等待着他
就算军中,马宣赞为首,也有潜流涌动。却不知道萧宣赞苦苦支撑,到底将怎样应对这场战事?
算了,且先干好自己的活计罢…………
王贵摇摇头,只是转身走回自己大帐。
~~~~~~~~~~~~~~~~~~~~~~~~~~~~~~~~~~~~~~~~~~~~~~~~~~~~
在这营盘的另一头,赵良嗣端坐帐中,也在呆呆出神。
此间虚实,他已经尽告童贯。马扩和萧言的争执也在其中。意思无非就是一个,萧言刚愎,麾下离心,更将有巩人郭药师等拘押,业已大失神武常胜军军心宣帅如此看重萧言,一旦他事功不成,宣帅反受其累—今之计,只有稍分萧言权势,以为退步之计≠速将郭药师扶起,将神武常胜军分出来
信中就差喊明白了,这前军节制,让他赵良嗣来担当罢他对宣帅忠心耿耿,一旦扶植起郭药师,此等恩典,必然让郭药师得其所用。胜捷军不用说是宣帅嫡系,自然也服从他的调遣。至于白梃兵——还他们回去就罢了,复燕大功,何必要这些泾原军老种相公部来分功?
童贯心理,赵良嗣已经明白←需要萧言为他立下这复燕大功□延庆所有一切表现,都证明了这位叛离西军的老将暮气已深,除了行事圆滑,别无所长。指望他是指望不上的▲萧言在涿易二州立下的奇功,却让童贯有所期待←需要靠着复燕封王,需要靠着复燕彻底稳固他童贯的权位。
但这事情前提只有一样,萧言确定是他童贯的人这就是他赵良嗣在其间动作的余地,这就是他赵良嗣取代萧言的余地所在,这就是他赵良嗣想要彻底出人头地的唯一途径
萧言蠢得接受了白梃兵,但是现在看来,童贯还是隐忍不发←毕竟是宿将,知道战事轻重缓急,对萧言也还要再观望一番。
…………到底要怎么样,才能让萧言彻底失却童贯信任?
总有机会,总有机会…………凭着萧言和老种犹自牵扯不清,以老种的老奸巨滑,岂能不能趁虚而入,彻底离间萧言和童贯?到时候,只怕宣帅就要痛下杀手了
某赵良嗣,此生绝不会是蓬蒿中人()
第九十四章 北望
马蹄声轰隆隆如雷一般响动。数百铁骑。只是簇拥着大辽四军大王萧干走在前头。
在他们身后,是无数黑色的旗帜翻卷,更有无穷无尽的铁骑步卒跟随∩军主力,终于开出了燕京城。
在萧干身后,除了契丹奚人本部,各路以皮室为名的大辽精兵猛将,更有部族军,汉军,渤海军种种名目。大辽最后的实力,扫数已经在他的麾下。步骑足足四万,军资经过竭力拼凑,可以支撑一月以上,就是这点东西,已经是将燕京城为之一空。
每名辽人将士,脸色都是沉沉的,金鼓声中,更增肃然之气…都明白,此仗已经是背城借一之势,若然战胜,大辽还有一线生机。若然失败,那么这个曾经威震天下的帝国。就只有轰然坍塌
无数人的目光,只是追随着走在前头的萧干身影←高瘦的身子在马上挺得笔直。上次出征,同样是哀兵,可是大辽双璧全都在军中。此次已经物是人非,虽然大石林牙在出征前和大家动员誓师见了一面,可是在出征的大军当中,却只能看见萧干的身影了。
谁也不明白,萧大王和大石林牙之间发生了什么,又约定了什么′然林牙一副心甘情愿留在燕京城的模样,但是大军当中,少了这位智勇双全的林牙,就让大家的心底,都有一丝不详的预感。
萧大王,是大家最后的倚靠的,可是这萧大王,就真的会为大辽死战到底么?
在队伍前头,无数传骑只是奔走来往,将前方军势和宋军情形,不断的带过来。
“大王,预定设立大营之地已经踏勘完毕,四下已经有数百远拦子遮护。工料也已经备好,大军一到,就可以立营”
“大王,宋人今日,仍然没有渡河而北的迹象,看宋人哨探旗号,仍然是前军所部。并无中军主力抵达迹象”
听到回报,萧干只是一笑:“宋人主力,来得好慢他们这支前军,又来得何其之快”
身边一个奚人将领,冒冒失失的插了一句:“大王,干脆俺们先不立营,渡河打垮了宋人前军再说,俺们干脆在高粱河南面立下大营挫了宋人锐气之后,在高粱河南和他们决战”
萧干淡淡的扫视他一眼,笑道:“背河列阵?真是亏你想得出来宋人锐气正盛,俺们先让让他们。等天气寒一些,冻也冻垮了南人。某手里就这最后一点实力,不可浪战,没有完全的把握,谁敢轻言决战?”
萧干神态轻松,却轻轻否决了麾下求战请求,让底下人都有点垂头丧气。大军军资不多,利在速战,趁着宋人大军未至,先冲杀一场岂不是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