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阀 >

第781章

宋阀-第781章

小说: 宋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缓兵之计?何以见得?”秦桧问道。
    “你看”金使入江南,向我朝提出议和,按规矩,我方也得派出使臣与其商谈,这一谈短则一个月,长则三五月都有可能。在杭州谈完,朝廷批准之后,我们还得遣使与金使一道北上入金”再由虏主批准,方才生效,是么?”徐良问道。
    “正是如此。”秦桧承认。
    “两国批准之后,又得使看来回奔走,联系协商”然后才到正题,双方互派字员前往中原淮东,行使jiāo割。这一连串n…ng下来”没一两年完得成么?而我朝的北伐大军,现在已经集结待命,如果同意议和,无疑就是中了nv真人的缓兵之计!”徐良冷笑道。
    秦桧垂着头好一阵没说话,不得不承认,徐相的猜测不无道理,但这仅仅是猜测。
    “相公”有一句话我不得说。^诺^书^网^e^看免费提供^^我相信相公的判断,但是“……”,说到这里,秦桧摇起了头。
    “什么?”徐六皱眉问道。
    “相公还记得张通古晋见圣上时的情景么?”秦桧问道。
    徐良皱起的眉头并没有舒展,反而越拧越紧:“你是说……”
    “张通古向圣上行大礼时,所有在场的人,眼睛里都在放光。实不相瞒,那一刻,下官也觉得感慨良多。甚至,下官相信,那一刻,有人会想哭。”秦桧沉声说道。“金人主动求和,不,乞和,而且心甘情愿将中原淮东拱手送还,从前宋金之间的种种不平等一概取消,而其索要的,不过是钱财。这个条件很y…u人,而现在相公要告诉他们,这块饼只是画的,不但不能吃,就算吃了,还会中毒,相公猜猜,他们会信么?”
    徐良缓缓落座回去,他也得承认,秦桧的话不无道理。宋金开战二十余年,这期间,宋军不是没有打过胜仗,宋人不是没有受到过鼓舞。但是nv真人服软,这还是头一遭!要使皇帝和朝臣知道这件事情作不得,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堂里陷入了沉默,良久,徐六正s…道:“我绝不使议和达成!你应该最清楚!我父在世时发过誓,哪怕跟nv真人战到底,也决不与之议和!决不!”
    徐六说到做到!次日,早朝!
    静鞭一响,文武百官分班站列,皇帝赵谨步入资政殿,高居御座,当殿头押班一声喝:“有事早奏………
    他就站了出去,手持笏板,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传遍全殿:“臣,徐良,有本要奏!”
    皇帝jīng神不错,因为金使一来,提出议和,他就不必须再离开杭州,搞什么御驾亲征的形式了,微笑道:“徐卿有本,尽管奏来。”
    “陛下,臣认为,宋金议和,断不可行!”徐良说这句话之前就已经预料到了后果,但殿中的反应仍旧让他有些吃惊。
    一言既出,满殿皆心!短暂的沉默以后,资政殿一片哗然!什么玩意?议和不可行?我没听错吧?这话是宰相说的?为什么?nv真人前来乞和,情愿将中原淮东拱手送还,为什么不要?
    赵谨也大吃一惊,失声道:“徐卿?你,为,为何?”
    徐良对身后那一片嘈杂的议论声充耳不闻,洪声道:“金人遣使议和,包藏祸心!”
    “包藏祸心?这从何说起?”赵谨不解。
    “此乃金人缓兵之计!”徐良大声回答道。随即,他将自己的担忧合盘托出。
    话音方落,在他身后,一人出班道:“陛下,臣认为徐相之言,纯属猜测。金人主动乞和,要jiāo还中原淮东,这正是我大宋日益强大的象征!中原,是大宋隆兴之地,故都所在!今金人主运jiāo还”我朝若不允,反倒丧师费财去攻取,是何道理?”
    徐良不用回头也知道,说这话的是参知政事朱倬。正想反驳时,又听大臣言道:“臣也认为,徐相过于担忧了,nv真人并非为了缓兵拖延。我朝联结契丹,无是夺取河西,接着又攻占横山一线,扼西夏命脉,接着,辽军攻燕云,西军复河东”使金人如婆针毡,寝食难安!今安真之威胁,重在西部,金军必将防御重心放在河东与西夏边境。如此一来,则无力南顾。正是因为如此,所以,nv真人不得不jiāo还中原淮东之地,以求减轻压力。退守两河,是其明智之举,事情就是如此,不过想得过于复杂。”
    此话一出,附和者甚多,资政殿中一片喧闹”连皇帝也频频点头。
    然而就在此时,一人抗声喊道:“臣附和徐相之言!诸位!诸位!”在他大声疾呼之下,殿中趋于平静。徐良回首视之”乃中书舍人李光是也。
    “金人遣使议和,若我朝同意,还需时日谈判。等待双方议定,还需北上入金,取得金帝批准。而后,又要互相协商,遣官割地”如此下来,耗时费日”非是一年半载所能完成。北伐大军已经箭在弦上,有这一段时间”金人大可从容调度!我认为,这便是北夷拖延之计,断断不可上当!”
    李光说罢,又有兵部sh…郎胡铿出来附和,而且此人颇有见地,一针见血地指出:“朝中大臣所欢欣鼓舞者,不过就是因为前日张通古一拜而已!今五十万大军枕戈待旦,朝廷多年经营!不借灭夏之余威,不趁虏酋身死之良机,一举收复失地,而在朝堂之上心存侥幸,明知金人圈套,却义无反顾往里钻,是何道理!陛下,臣请驱逐金使,直接宣战!”
    “对!驱逐金使,直接宣战!”
    当日朝议,因为大臣们的jī烈争执,而没有议出个结果来。但是,就在第二天,金使会见宋方官员时,突然抛出一个消息。此番,他是受金帝特命全权,只要南朝同意条件,谈妥之后,他就可以代表金国朝廷,马上着手进行jiāo割事宜,不需要再北上。
    这个消息一传出,朝中舆论开始倾斜,就连原来支持徐良意见的大臣们,也有人开始倒戈。因为nv真人太有诚意了,只要你一点头,很快就可以派遣官员去收地,这种好事,打着灯笼火把也难找!
    徐良被动了,他虽然在朝中独相,也有一大批支持者,但还没有到支手遮天的地步。嗯“一意孤行”还有些难度。
    兴元府”,陕宣抚处置司。
    在衙m…n口,十余名官兵各牵着战马,正在等候。不一阵,只见三名身着戎装的官员从宣抚司出来,正是徐卫、马扩、张庆三人。各帅司的帅守已经在赶往凤翔府参加军事会议的余中,他们三人也正准备启程前往凤翔。
    张浚随后跟出来,对徐卫道:“大王只管放心去,不必担忧宣抚司。”
    “那就拜托德远了!”徐卫跨上马,大声说道。
    刚要启程,忽见一骑飞驰而来!敢在兴元府大街上纵马狂奔的,只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徐卫这类,另一种就是传递紧急情况的驿马。来的,显然是属于后者。
    那驿卒奔到宣抚司前跳下马,看到这阵仗也吃一惊,随后取下了背在背上的东西,因为他并不认得这些官员,因此上前道:“行在急件,不知哪位长官……,…”
    徐卫神s…丰改,在马背上伸手道:“jiāo给我。”
    驿卒如言jiāo出,徐卫展开一看,所有人为之侧目。大红朱漆的牌子,上面写着金灿灿的字十分耀眼,“御前文字,不得入铺”,这是皇帝的御令!
    再看另一面的内容,徐卫脸上l…出难以置信的神情,半晌之后,说了一句:“搞什么搞!”语毕,翘tuǐ下马,满面不快地往衙m…n里走去。张浚、马扩、张庆三人面面相觑,都不明原由,愣了片刻,赶紧跟了上去。
    等他们冲进徐卫的办公堂,正好看到徐郡王把头盔掼在案桌上,又一股脑地将佩刀,草带也解了,显得不太高兴。
    张庆见状,上前问道:“大王,出了什么事?金牌上说什么?”
    “自己不会看?”徐卫没好气地回答道。
    得了他这句话,三人一同拥上去,拿起案桌上那块金牌一看,都不禁倒chōu一口冷气。朝廷让徐卫即刻启程,快马加鞭赶往行在,原因是因为金国派出了使团,前来求和,并表示愿意将中原淮东两地jiāo还。现在朝中正为此事争执不下,所以召徐卫前往江南,以备咨询。
    徐卫作为一个武臣,皇帝就如此重大的问题寻求他的意见”这是好事。但问题在于,朝廷说八月开打,川陕已经紧锣密鼓地开始准备,六大帅正飞马赶往凤翔府,准备参加徐郡王主持召开的军事会议。多少事情等着他拍板定计,你在这个当口召他去江南,这一来一往,得多少时间?川陕要是离了徐郡王,怎么整?
    “nv真人求和?娘的,还真叫我们猜中了……”马扩喃喃说道。
    “我情愿没猜中。”张浚摇头叹道。“不用说,既然朝中起了争执,想必不少人被nv真人画的饼引y…u住了。”
    张庆将金牌一放,冷笑道:“怪只怪这块饼画得太大,也怪咱们饿得太久!”
    “话说回来,朝廷怎么想起召大王入京咨询?这在从前也没有过。”张浚疑hu…道。其他两人都不解,唯独徐卫心知肚明。
    前段时间,他给徐良写了信,在信中,就随口那么一说。认为兀术一死,金国势力出现一些lu…n象,一旦对方得知南方准备大举北上,多半会有什么缓兵拖延的计策。
    徐卫也只是这么随口一说,纯属猜测,但没想到,却猜对了。更没想到,徐六竟然因为这么几句话,搞出这么一个事,居然在大战在即的关头,召二十万大军的统帅离开防区去江南!
    “大王,怎么办?去是不去?”张庆问道。
    徐卫看了他一眼:“你这话怎么说的?”
    张庆自知失言,忙道:“是,但,凤翔毒么办?”
    徐卫沉默片刻,随后道:“马扩即刻北上,去找契丹人,问问他们出不出兵。张庆,你代表我去凤翔。”
    “那大王,“…”
    “我回家收拾行装。”徐卫道。娘的,都他妈什么时候了,还要我去给朝廷那帮人上课!!~!

第七百四十四章
    宋阀正文'第七百四十四章——
    离了富抚外置司,徐卫径直奔回家中,叫娘子收拾了行装,简略jiāo待几句,竟于当日就启程。^诺^书^网^e^看免费提供^^这次入朝不比往常,从前他是去入觐,大可以带着随从卫队,不紧不慢地赶路,约莫两个月左右才到达行在。但此番事态紧急,显然不可能如此悠闲。
    徐卫只带了数十名卫士从兴元府出发,一出城就快马加鞭。本来他可以选择走水路,汉水就发源于兴元府,顺汉水而下,可以直达武昌。但走水路速度太慢,所以徐卫此次打算当一回驿卒!
    他和卫士纵马狂奔,星夜兼程,以日行三百里的速度沿驿道赶赴江南,每至一处,换马不换人,继续风驰,这几乎已经到达了枢密院青牌加急的水平!照此速度,原本两个月左右的路程,有希望在二十天以内走完!
    就在徐卫风风火火赶往行在的同时,杭州城里又出现了新情况。金使张通古在抛出自己可以代表金帝全权处理jiāo割事宜这消息之后,在宋廷里引起极大震动。相当部分朝臣支持与金议和,接受中原淮东两地。徐良和他的支持者们一边竭力规劝,指出如果接受议和,则是中了nv真人缓兵之计。因为就算张通古能够代表金帝jiāo割,哪怕一切顺利,等事情完成,也至少得一年左右的时间,大宋不能这么等下去。
    另一方面,徐六也动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极力阻止朝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