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阀 >

第669章

宋阀-第669章

小说: 宋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奈何,再难也得上,打下阳凉两关,才能攻入太原。大王,我来吧。”杨彦是从来不会给徐卫丢份的。
    徐卫有意无意地看了一眼韩常,只见他面容平静,仿佛置身事外。遂摆摆手:“暂时不急,此关甚是险要,得拟出一个详细的作战计划再动手,贸然上去,是拿弟兄们的性命开玩笑,先扎营吧。”
    军令一下,各军遂在关前安营扎寨。徐卫出兵时,马步正军,加上番兵、弓箭手、乡兵、勇壮,计有六万余人。河中府和解州先后投降,又得万余兵马。所以,阳凉关前,西军的人多势众,让关上金军将士胆战心惊!一入夜,只见宋军大营里处处篝火,映照得黑夜如山白昼!
    徐卫在牙帐里独自吃着饭,行军在外,伙食也简单,不过就是几块馍,一盘ròu,一盆汤,那一道小炒,已经算是统帅的优待了。
    “大王吃饭呢?”吴璘掀起帐帘,见状不知道该进还是该退。
    徐卫抬头一看,点头道:“唐卿,进来,吃过没有?要不给你添副碗筷?”
    吴璘来到桌边,摇头道:“卑职吃过了,大王自便。”
    “找我有事?坐下说。”徐卫知道他肯定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遂问道。
    吴璘缓缓落座,像是在思索着话题,一阵之后,才开口道:“这阳凉南北两关,自古便号为三晋之雄,如今金军据守,若去强攻,虽说有可能攻得下来,但伤亡必大。卑职所忧者,正在于此。”
    “嗯,这是我揪心的地方。”徐卫赞同道。吞下口中的食物,他盯着桌面继续道“唐卿,不瞒你说,此番东征,我原本不抱多大的期望,是本着响应辽军而来。但是一入河东,战局之顺利超乎我的预料。”
    吴璘听到这里,猜测道:“有可能是女真人将主力都用去对付契丹人了。”
    “不排除这个可能。”徐卫道。“所以,这才让我不得不思考,我们的既定战略是不是保持了一些。”战前,西军的作战目的,是攻下河中府,扫dàng河东南部,最终占领平阳府。平阳府是太原盆地进入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的必经之道,地势狭窄,易守难攻。只要据守这里,以后金军想南下,就不容易了。
    但是开战不到两个月,西军的既定目标已经完全达成,甚至还迫使金军名将韩常投降。徐卫带兵多年,这一回恐怕是打得最容易的。
    “卑职个人认为,此次攻打河东,是有可能直bī太原的。而且这个机会难得,契丹人在北面牵制了金军主力,我军若不趁此机会尽量扩大战果,将来可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吴璘郑重说道。
    “我晓得,但阳凉两关横在面前,飞也飞不过去,如之奈何?”徐卫问道。
    吴璘闻言,将身子往前倾了一些,低声道:“卑职有个想法,或可不战而下两关。”
    徐卫看向他:“你是说韩常?”
    “正是!”吴璘重重地点了一下头。“韩常是女真人在河东的主将,眼前之敌都是他的旧部。他现在投降了我军,如果让他招降守军,或能奏效。”
    徐卫放下碗筷,叹了一声:“我不是没想过。但这么些天来,相信你也看出了,韩常虽降,但他的心却没跟我们在一起。如若不然,他早就主动请缨了。”
    “这可由不得他!”吴璘变sè道。“既降我军,就该听大王节制!他若不肯,就是心系故国,如今能留他?”
    “韩常是金营名将,自然有些傲气在。”徐卫笑道。
    “这管不了,如果他不肯,大王就发他的旧部去攻阳凉关!”吴璘怒道。
    徐卫连连摇头:“此事断断不可。之前他投降时,与我约定两事。一是善待士卒,二是不加侮辱。我既然答应他,就不会反悔。”
    “大王惜降卒性命,难道就不吝自家弟兄的……”吴璘十分不解。
    徐卫招招手,亲兵过来收了碗筷,擦了桌子。他又起身到文案前,取了一个本子,扔在桌上道:“看吧。”
    吴璘不明就里,遂取过本子翻看来看。刚看到排头,他就怔住了,因为这是徐郡王写给朝廷的奏本。再往下看,大王在本子里报告了进军河东的成果,着重提到大金河东安抚使兼诸路兵马都总管韩常以城降的事。并上报称,打算让韩常到杭州行在面圣,听候裁决。
    吴璘看罢,越发不解:“大王非但不让他劝降,还要使他往江南?”
    徐卫轻笑一声:“唐卿呐,你如果是韩常,愿意去江南么?”
    吴璘想了想,否定道:“恐怕不想,离开部队,孤身入境,但凡有得选,肯定不会这样做。”
    “这就是了。”徐卫笑道。
    吴璘见徐郡王成竹在胸的模样,一时还没有反应过来,又思索片刻,恍然大悟!疾问道:“大王这是想bī他就范?”
    徐卫看着他道:“不算吧?要么替我去劝降,要么就到江南去,他有两条路可选。”
    吴璘笑而不语,起身道:“既如此,那卑职告退了。”
    “嗯,顺便,去请韩常来吧。”徐卫应道。
    吴璘出帐而去,穿行于营中,不一阵至韩常的军帐,在外唤了一声:“韩安抚在么?”韩常虽然投降,但他在宋军中没有差遣职务,因此仍以他原来的官衔相称。
    “哪位?”韩常的声音在里头响起,片刻之后,掀起了帐帘。“吴经略,有事?”
    “哦,方才我去徐郡王处,大王使我来请韩安抚至牙帐相见。”吴璘道。
    韩常眼睛往下一看,随即道:“是,我这便去。”
    吴璘见状,径直离开。韩常看着他的背影,猜测紫金虎唤他去所为何事。良久,深深吸上一口气,往中军大帐方向去。
    进帐后,见徐卫坐在帅案后,正写着什么。他便在帐下执礼道:“大王唤我?”
    “哦,元吉兄,坐,坐。”徐卫热情地招呼道。自己也离开帅案,到下面和韩常平坐。他先没提正事,而是问道:“这些天来,你部弟兄可有怨言?”
    “蒙大王开恩,善待士卒,将士们并无丝毫怨言。”韩常回答道。这倒是实情,虽然战场上兵不厌诈,但对于降军,徐卫还算是言出必行的。
    “那就好。”徐卫频频点头,随即话锋一转,“是这样的,元吉兄乃大金河东长官,地位尊崇,非比一般。今举义来归,非但徐某满心欢腾,想必朝廷得知此讯,也是喜出望外。此外,徐某虽是一方守臣,但终究只是受天子派遣坐镇地方而已,似元吉兄这般身份地位,徐某还裁夺不得。因此,我已写好奏本,打算请韩安抚下江山,入行朝,觐见我朝天子。这样,也好讨个差使,不至埋没元吉兄一身本事。”
    他这话虽然说得冠冕堂皇,但韩常一听就垮下脸来!可以他如今的身份,岂敢在徐卫面前放肆?遂控制情绪,勉强问道:“大王yù押解在下去江南?”
    “怎么说押解?韩安抚既已归顺,便是自己人,同为宋臣。去行朝面君,这可不是一般人有的待遇。”徐卫笑道。
    韩常又不是三岁孩童,哪这么容易哄骗?皇帝有什么见头?更何况还是宋帝!你这分明就是想让我和投降的部队隔离开来!
    徐卫等了一阵,见他不说话,故意问道:“怎么?元吉兄不愿意去?”
    “这……”韩常不知道该怎么说。“非是不愿,只是……”
    “哎,有话但说无妨,徐某虽然征战沙场多年,可以说杀人如麻,但对自己人,向来是好说话的。”徐卫“鼓励”道。
    听到这里,韩常心头一跳。马上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于是道:“只是,眼下大军北上,这阳凉南北两关堵在面前,当然,以西军之勇,必然能攻克此关。但是,可能会增加不必要的伤亡。”
    “哦?这攻城拔关,伤亡难免,何谓不必要?”徐卫明知故问。
    韩常心头暗骂,嘴上却道:“从太原到两关,守军皆是在下部属,若大王有命,在下自当略尽绵薄之力。”
    徐卫是个会装的人,话说得这么明了,他还作难道:“实不相瞒,徐某也想过这个主意。你我都是带兵的,哪个不珍惜自己弟兄?我也想请元吉兄前往劝降,但恐兄面对旧日袍泽,有些……”
    韩常暗笑,沉声道:“既受大王活命之恩,当思回报。另外说句矫情的话,常本辽东汉儿,也是炎黄之后,今既归宋,怎敢不尽力?”他心知徐卫让他南下是假,想bī他去劝降守军是真,但他现在处在这个位置,也没有别的选择。因为一旦触怒徐卫,人为刀俎,我为鱼ròu,下场是明摆着的。
    而徐卫当然不会相信他的话,炎黄之后?嘿嘿,契丹人还自称是炎帝子孙呢。昔年刘光世的老子刘延庆,被童贯任命为都统制,总管十数万大军进攻燕云。刘延庆采纳郭药师的意见,想以轻骑突袭燕京,以为这样必能得到城中汉人的响应。结果呢?宋军入城,先是错误地下了一道命令,要杀尽城中契丹人和奚人;随后,西军因军纪败坏,一入城就四处抢劫,杀人放火。引起城中各族百姓激烈反抗。最后,宋军惨败!
    由此可见,汉民族的认同感,在宋代,可能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烈。
    但是面子上,徐卫还是“由衷”道:“元吉兄深明大义,卫佩服之至。好!倘若韩安抚能劝降关上守军,征河东之役,当书首功!”
    韩常谦逊道:“在下虽愿尽力,但能否劝降成功,却不敢保证。”
    “没有关系,只要元吉兄肯帮忙,成与不成无关紧要。倘若守军不愿投诚,我再取不迟。”徐卫轻描淡写地说道。
    韩常点点头,沉默片刻后,道:“倘若大王信得过,在下明日便到关前劝降,如何?”
    “这有什么信不过?但去就是。”徐卫昂然道。
    当夜无事,到第二天上午,徐卫召集将帅,言明此事之后,方命韩常前去劝降。不过,为了“保护”,他让自己的悍将杜飞虎,带十数人陪同韩常前往关墙。
    风和日丽,万里无云,阳凉南关前,是近五万宋军虎视眈眈;而关上,金守军也是严阵以待,双方大有一触即发的态势。在这种氛围下,韩常被保护着,骑着马行进在上关城的小路上。
    这阳凉南关依山而建,形势较为陡峭,走到半路,战马已经难行。众人遂下得马来,步行往上。那关上的守军早望见了这队人马,只不过见他们十数人,一没穿铠甲,二没带兵器,心知并非来扣关的,必是有话要传递,所以也没有攻击行为。
    至关墙前,韩常还没有停步,杜飞虎疾声道:“韩安抚,便在此处喊话就是,再往前,恐有危险。”
    韩常知道他担心什么,也不多言,便停了下来,手搭凉棚望向关上,喊话道:“城上弟兄,唤你们长官刘堂来见。”
    那城上的不是普通士卒,就是低级军官,没谁识得韩常,因此有人回话道:“你是何人,因何要见长官?”
    “我乃河东安抚使兼诸路兵马都总管,韩常,韩元吉。”韩常回道。
    可以想象,阳凉关上的守军将士听到这句话会是什么反应?震惊?恐惧?搞笑?或许都有。他们虽然没有见过韩常,但却都知道,韩常是河东最高长官。哦,马五曾经干过,不过听说朝廷有人不待见他,于是给撸了。
    总之,河东金军的最高长官,从宋营而来?这,这是他娘的怎么回事?
    关上议论纷纷,将士们虽然不信,但话还是必须得传的。于是,不一阵,那个名叫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