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阀 >

第131章

宋阀-第131章

小说: 宋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陕西五路二十万大军!环庆帅王似、熙河帅王倚、泾原帅席贡、秦凤帅赵点、嘟延帅张深,这五路大帅齐集范致虚麾下。铺天盖地而来!眼下怕是已与扣河金军开战了!”徐胜说到激动处,竟又重新起身。
    徐卫初听时。也很兴奋。试想,二十万陕西军来援,金军西路也算玩完了。而金军东路困在滑州城,女真第二次南侵,将以全军覆没而告终!要知道。陕西因为战略地位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一直以来都是抗击党项的根据。朝廷屯驻大军于此,也就是名震天下的西军!现在,五路大帅挥师勤王,其声势可算惊天!
    不过那股热血沸腾的劲儿一闪而没,慢着。熙河?泾原?秦凤?上任熙河帅臣是姚古。他去年就带着兵马进京勤王了。秦凤上任大帅是种师中,老爷子现如今正在太原坚守呢。至于泾原路就更不用说了,大哥徐原不就是上任泾原副帅么?他们三位在金军上次南侵时,就各带本部兵马赶赴东京。
    也就是说,现在范致虚麾下五位大帅,至少有三位兵力不足。那这二十万大军把水分挤干,还有多少?
    “四哥,真有二十万?”徐卫眯眼问道。
    徐胜见弟弟这般模样,落座笑道:“自然是号称。但据我估计,七八万还是有的。”话说一半,轻轻晃着脑袋“这可不是河北军!而是西军!陕西五路正经的西军!粘耸此番,怕是要被赶到河里去喂鱼了!”
    也怪不得徐胜如此信心满满,西军战力,天下共知。西军将士能吃苦。敢牺牲,陕西诸路从范雍开始经营起,强兵之名,已垂百年!西军除这五路正军外。其他不管番兵、乡兵、弓手,都与党项和青唐诸羌激战了百余年!是一支进可野战拓边,退可固守保境的虎狼之师!
    徐县似乎也被兄长情绪感染,点头道:“太原未克,粘罕必定留兵围城。他比斡离不还猖狂”
    话没说完,徐胜抢过话头:“他也势必比斡离不更到霉!”说到根上,徐茂、徐彰、徐绍三兄弟当初都在西军供职,真要溯源,徐家也算是西军出身。
    兄弟俩兴高采烈地议论了一阵,徐卫突然问道:“四哥,你不当职,怎地跑回家来了?”
    听弟弟问起这个。徐胜颇有几分得意地说道:“收拾行装,准备带兵出征。”虽说是一母同胞,可他毕竟是兄长,这两年眼看着弟弟屡立战功,官阶已与自持平,徐胜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吃味的。就连这次劫金军粮营,他也是配合徐卫作战。因此,一说到自己也要带兵出征,就难免带着几分得意的口气了。
    “哦?官家下诏进攻滑州金军了?”徐卫问道。如果真是这样,那多半是折彦质挂帅。四哥在他手下,倒可以一展长才。

第一百七十章 必灭斡离不
    不东诸州。或败或降。凡然面目今罕扣肝制必。守军苦战半月。已渐渐不支,向东京求援。朝廷恐失西京,断陕西王师勤王之道。因此议定,从滑州分兵四万,以签书相公李回领军,以我为副都统制从往o”徐胜回答道。
    徐具一怔。皱眉问道:“从河清河阳两地到东京。若是飞马传报,需多少时日?”
    “西京洛阳至东京,沿路皆有馆驿,至多两日便到。”徐胜回答道。九弟问这干嘛?突然脑中闪过一个念头,朝廷收到的消息已经是两天以前的,然此时之战况,还不得而知。粘罕会不会已经过来了?
    徐卫想的正是这一点。金军两路,西路较之东路,铁定是兵多将广。河北一马平川,无险可依,且河北诸军太平日久,早已军备废驰,马放南山。但河东则不然,自古便是兵家纷争之地,又邻西军防区。粘罕走西路,自然云集女真精锐。
    “四哥。你说陕西王师“可能,已经和粘罕交手?”徐卫神情凝重,一张因受伤而略显苍白的脸上布满阴云。
    “不错。范致虚到高平时,曾遣人飞报东京。如果不出意外,行程顺利,他眼下应该已经到了河清河阳一带。那里,粘罕正在强渡。”徐胜答道。
    不好,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万一这位陕西军政统帅出了什么意外,没能及时赶到河清河阳两地的黄河边上,金军抢先渡河,再留兵拒守,继而破西京,长驱直扑东京而来,怎生是好?既然河清河阳至此快马只需奔驰两日,那粘罕的大军如果一切顺利。搞不好五六天之后就会兵临东京,那先锋斥候甚至有可能明后天就会出现在东京四郊。到那时,如果滑州之事还没有解
    不行!必须尽快吃掉斡离不!夜长梦多,迟则生变。皇帝昨日在讲武殿慷慨激昂。一副怒冲冠,热血沸腾的模样。但召见完毕之后,临走之前。他又嘱咐自己等三将暂不离京,当时自己就担忧,他可能还没有下定决心。从调滑州之兵往援西京这一点上看,皇帝既怕灭了斡离不,使的金人举国来复仇。又担心粘罕过了河。威胁到东京。这么前怕狼。后怕虎,还干什么事情?
    当他将这些隐患说予兄长听时,徐胜也深以为然。金军虽不擅守城,但滑州城因处耍塞,其城高两丈有余,十分坚固。就算倾全力去攻,也绝不是三五天就能破城的。到那时,万一转罕打过来,说前功尽弃,绝不是危言耸听。
    “似此这般。如何是好?”徐胜不无担忧地问道。
    徐卫一阵沉吟,继而道:“没办法,无论如何挡住粘罕,对了,那位签书相公李回什么来头?”
    “据说在河北做过几任知州知府,后召回京,任起居郎。新帝登基,他未随太上南巡,有拥立之功,因此得以擢升枢密院长官之列。”徐胜说着说着,自己脸色都变了。此去驰援西京,干系重大,但领兵的却是文臣。而且此公。甚至没有在西陲任职的经历,对军余…
    徐卫也微微摇头,又问道:“四导是副都统制,那都统制是谁?”
    听到这句话。徐胜脸上有了一丝笑容:“是大哥。”
    徐卫这才稍稍宽心,宋军出征,常使文臣领军,好比总司令,但会择一在军中有威望,且资历过人者任都统制,好比总指挥。大哥徐原从前是泾原路副帅,久经战阵,但愿他能挡住粘罕一时,给滑州赢得时间呐。
    又说一阵。徐胜军令在身,自去收拾行装,准备出征。徐卫越想越觉得不对劲,我劫斡离不一次粮草,总不能再去劫粘罕的粮吧?别一拖再拖,最后拖个鸡飞蛋打,那乐子就大了。想到这一节,饭也不吃了,脸上的汤水胡乱抹几把,命马夫牵来坐骑,带了亲兵匆匆出门。
    没走几步。未出西水门范围,便望见前方一位官人骑匹青聪大马,带七八个士卒。正朝这边过来,正是折彦质。明显,折仲古也看到了徐卫,打马过来。两人勒住缰绳,徐卫还未行礼,对方已经叫道:“子昂,我正要去寻你。”
    徐卫笑道:“卑职也有急事需往一处,请签书相公边走边说如
    对方是二品高官,他不过是六品武职,竟敢请长官跟他边走边说?不过折彦质却未见不悦,点头道:“无妨。”
    两人遂并肩而骑,折彦质未语先叹气,徐卫从这一声叹息中听出来,他有些失望。至于是为了什么,应该不难猜到。
    “不知子昂收到消息没有?官家昨夜突然下诏,命李回领滑州军四万,往援洛阳?”半晌之后,折彦质问道。
    ,“刚刚知副都统制皆我不徐卫点头道六佩
    折集质听闻这话,扭头看他一眼。笑道:“子昂真实诚人也
    徐卫亦笑。折仲古收了笑脸,语气颇为无奈道:“抽兵去援西京,这也就罢了。昨日官家清楚表态,即玄下诏图宗望。可今日却不见丝毫动静,唉。我恐迟则生变呐语至此处,稍作停歇,又问道“子昂年少有为,想必深知原因?”
    徐卫思索片刻。答道:“卑职武臣之身,不敢妄加议论。”
    这句话却让折彦质一直摸不着头脑,诧异道:“这,从何说起?哎,你莫要见外,有话但说无妨。”
    面露难色。顺巴着嘴,半晌徐卫才道:“签书相公可是怕陛下一旦思虑日久,恐怕会改变主意,下不了攻灭韩离不的决心?。
    折彦质以一副审视的目光盯着他,片刻之后。摇头笑道:“子昂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诚然,你所言也不无道理。但眼下最要命的。便是粘罕万一过河。兵临东京,而韩离不仍在,局面将凶险非常,甚至可能尽弃前功。”
    “哦?既如此,那滑州需尽早图之!”徐卫正色道。
    折彦质沉声道:“不错!滑州金军在一日,便是一日祸患。倘斡离不一灭,粘罕孤军,岂敢妄进?可惜,陛下昨日虽赞同我等建议,到底还是未能痛下决心呐
    说着,已到一处所在,但见门楼巍峨,两周墙高一丈一尺,整座建筑起地六尺。台阶一十一步,至檐下,两侧皆设栅栏。立有历代君王御迹碑。橱栏之前。持戈束甲的卫士纹丝不动。不要以为他们是木头桩子,折徐二人网踏上台阶,便有门官阻住去路。折仲古被官家擢签书枢密院事,位列枢密长官之一,门官吃了熊心豹胆,竟敢拦他?
    原来,枢密长官虽然位高权重,掌天下兵务。但除专任之外,还有临时兼任,加带虚衔,暂时安置等等。折彦质就属于“加带虚衔”的性质,并不在枢密院办公理事,门官因此认不得他。
    待报明了身份之后,那门官仍未放行,彦质面有不悦,喝道:“小小门官,安敢欺我?”
    “们公息怒人万万不敢。签书相公若要进去,自然通行无阻,但此人是门官一面告罪,一面看着徐卫。
    折彦质大摇其头,笑着对徐卫道:“子昂休怒,这些上有眼无珠之辈比比皆是。”言毕,转向那门官道“这位小官人是你们枢相的亲侄儿。”
    门官为之色变:“不知枢相哪位贵侄?”
    “毒卜那一位。”折仲古道。
    大吃一惊。那门官作势抱拳,一边问道:“莫非”,徐九!”非但是他,便连摆设一般的卫士们听到“徐九”两个字,也纷纷为这侧!
    “放肆!怎么说话?徐九也是你叫的?。折仲古勃然斥道。
    门官慌忙告罪:“两位长官息怒!因东京风传徐官人夜劫金军粮营一战,多呼为“徐九。小人听得久了,一时口不择言。”
    徐卫笑道:“无妨,叫徐九到显亲切了。”
    当下门官放行,任由他二人进门。外头官兵都望着徐卫背影,不会吧?这般年轻?恨咱祖坟上少根草,没个当官的长辈呐,否则,也会这般年纪轻轻便荫补一官半职。
    不过,徐九虽是荫官,人家可是有真本事的。紫金山阻敌五昼夜,杞县东焚粮半更天,端得走了不起!
    其实,徐卫哪是什么荫官?他初登武职,是凭借剿贼之功,可没靠家族半点关系。只不过。东京军民想当然地认为,徐九之父乃西军名将,其叔又为枢密长官,他自然借门荫而入仕了。
    “子昂,似这等粗鄙军汉,脑胳不堪,你何必与他客气?”折彦质问道。徐卫笑则不语,心里却是奇怪,你折家世镇府州,已历数百年之久,靠的便是这粗鄙脆攒的军汉。你虽是科举正途。进士出身,但你父、你兄、你弟至今仍为西陲大将,何以蔑视武人?
    两人入了枢密院大门,入眼便是照壁,硕大的“枢府。二字深嵌其中。徐卫不懂书法,但观此二字气势之雄浑,便是乡野之村夫见了,也当呼“好字!”枢密院地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