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戒之灵 >

第51章

戒之灵-第51章

小说: 戒之灵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碎片。

   对于梦璇玑这种见多天下间各种珍奇异宝的戒灵来说,看一个清代官窑瓷碗的真伪,根本不需要多长的时间,也不需要上手看、应光瞧,只凭上千年积攒下来的经验,就可以几眼之中,分辨出真伪。

   因此,在对方那个身材魁梧的骗子打开布包开始,到段玉衡伸长脖子隔着老远往里瞧,不过十几秒的时间,梦璇玑就已经准确地分辨出了那些瓷碗碎片的真伪,开口对段玉衡说道:“主人,这个布包里的瓷片和之前那个碗底的瓷片并不相同,虽然釉色上很接近,但是贼光明显,烧制的时间和釉料也不完全相同,应该不是那个瓷碗上的碎片,而且我还推断,这些瓷片应该是后仿的,主人,你被骗了。”

   段玉衡听到梦璇玑的话,心中并没有什么不快,反而感觉一下子豁然了,也只有说对方手中的东西是赝品,才有可能如此大胆的给自己看,而不害怕自己会是来此“钓鱼执法”的警察。

   段玉衡虽然说古玩行当的很多猫腻知道的并不多,但是对于对方的行骗手段,以及相关的法律知识,他多少还是知道一点的。

   对方如果说真的是盗墓贼,来这里卖赃物,那么一旦被抓住的话,很有可能是三年以上的有期徒刑,而如果对方手中的东西不是古董,而是仿品的话,那么他们被抓住,最多是劳教。

   而且还很有可能,不会获罪,因为对方手中的东西完全不是古董,或者陪葬品,只是现代仿品,现代的仿古瓷器,又可以被称之为是仿古艺术品,而艺术品这种东西,是根据个人喜好来的,没有什么标准的定价,因此,对方完全可以说自己就是卖仿古艺术品的,警察很大程度上也没办法。

   想清楚了这些,段玉衡便也就放弃了买这些碎瓷片的念头,虽说段玉衡现在也是有着小一百万身家的人了,但是别说小一百万,就算是有一千万或者一个亿身家的人,人不会说随随便便让人家当傻子骗,花不小的代价,去买一堆碎片儿找快感。

   “行了,兄弟,你这个瓷碗的确没什么问题,来给我开个价儿吧!”

   段玉衡虽然明白了这些,但是心中还是清楚,此时的自己如果就这么甩手走了,保不准对方会采取什么过激的手段,因此便决定与对方先虚与委蛇。

   “好,小哥你是个行家,这样吧,咱们也当交个朋友,我也不问你多要,五万块钱怎么样?五万块,你就拿走!”

   对方听到段玉衡的话,心中也是一喜,两个骗子交换了一下眼神,然后那个瘦弱的骗子开口朝段玉衡说道。

   “额,五万块啊?!是不是高了点?”

   段玉衡本就没有打算当冤大头,去买这些破瓷片,于是便装作一脸为难地说道。

   对方看到段玉衡为难的样子,再听到段玉衡的话,两个骗子又交换了一下眼神,然后这次是由那个身材魁梧的骗子开口道:“俗话说,宝剑赠英雄,看在小哥是行家的份上,这样吧,我们也就一咬牙,一跺脚,三万块,成不成?!”

   段玉衡听到对方都不跟自己磨蹭,自己一说五万贵了,立马就主动降了两万,这一下子,让段玉衡更确定了对方骗子的身份。

   不过让段玉衡觉得好笑的是,这两个骗子,还跟自己邹起了俗语,说什么宝剑赠英雄,这让段玉衡有点哭笑不得,心中暗叹,难道自己就长得就像配赝品瓷碗的冤大头吗?最重要的,这赝品瓷碗还不是囫囵的,还是个碎瓷碗,这也太打击段玉衡了。

   “这个,还是有点贵了,你们二位最清楚这东西的来路,我买下来的话,也有很大风险的啊!”

   段玉衡再次开口砸起了价儿,其实对方的两个骗子不知道的是,他们别说一开始报个五万,就是报个五百,段玉衡照样会喊贵。

   对方的两个骗子,听到段玉衡的话,也是一愣,没想到这主儿竟然是如此能砸价儿,开口又是一锤,这让两个骗子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说起来,他们这个赝品碎瓷碗的成本价格,不过是五百多块钱,就算给段玉衡降到一万,也照样赚不少,但是如果从行骗的角度将,如果继续降价,那就太不正常了。

   试想一下,就算是赃物,只要是真正的古董,也有着对应的市场价格,虽说一般生坑的物件在出售的时候,比市场流通的那些传承有序的东西,在相同年代,相同品质的情况下,要低不少,但是也不会真的就白菜价儿卖古董。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天底下哪儿还有盗墓贼啊?

   段玉衡这一通猛砸,算是把这两个骗子给砸到了两难的境地。
 
 本书首发 。17k
   第八十四章  市场里的规矩(上) '本章字数:2051 最新更新时间:2013…03…24 13:41:19。0'
 …………………………………………………………………………………………………………………………………………
   那个身材瘦弱的骗子,在心中权衡了一下之后,觉得哪怕让对方起疑,也总比这东西卖不出去的要好。

   要知道,如果现在他们不给段玉衡降价的话,段玉衡很有可能就不会买了,那么他们之前所做的一切都白费了。

   更何况,在这个瘦弱的骗子看来,段玉衡所说的话也不无道理,他们本身就是在冒充盗墓贼,而手中的东西也是在冒充生坑的古董,因此,再便宜一些的话,虽然有些不符合市场行情,但是却也说得过去,不会显得非常牵强。

   想明白了这些,瘦弱的骗子便露出很是为难地神色道:“这位小哥,我看您是行家才给您三万块的报价的,再往下砍,我们可都划不来了。”

   段玉衡听到对方的话,心中一下子明白了,对方是还有可以再往下降的空间的,否则的话,也不用再在这里跟自己磨嘴皮子,抱着东西离开就是了。

   对方之所以既没有离开,也没有直接在降价,主要是想要制造一种氛围,在下次讲完价之后,让段玉衡很难再往下砍价。

   其实这种手法,不仅仅只是在古玩市场的买卖之中出现,很多没有明确定价的买卖其实都有这种手法的影子。

   就比如我们生活中所存在的一些小服装店,里面的衣服都不是明码标价的,当我们在这类店里进行买卖的时候,通常会遇到一种情况,就是我要买一样东西,对方报出一个价格,而我们有时会觉得这个价格高了,或者价格可以往下降,于是就会讲价。

   而讲价的过程中,通常会遇到卖家主动问“你觉得多少合适?”之类的话,让我们买家报个价格出来,而在很多情况下,当我们报出的价格,跟卖家一开始的报价不管相差多少,卖家一般都会说一句“那不行,拿不了”之类的话。

   而当作为我们买家的人,听到对方说不行,而转身打算走的时候,通常卖家就会一脸很为难的样子,叫住我们,然后还一脸无奈地说一句“拿上,拿上!”。

   通常这种情况下,我们买家都会为自己成功讲低了价格而感到喜悦,并愉快地买下想要的东西,却殊不知这不过是卖家防止你再次压低价格的一种手段,很有可能当我们买家离去不久之后,卖家就开始偷着乐了。

   看透了对方心理地段玉衡,便开口说道:“三万我是肯定不会接受的,给个最低价吧!”

   而站在段玉衡对面的两个骗子,听到段玉衡的话,心中也是一喜,觉得这次行骗已经离成功不远了。

   “这样吧,小哥,我们能遇见也是个缘分,看在这缘分的面子上,咱就两万块,成不?”

   那个瘦弱的骗子,虽然心中很是兴奋,但是却掩饰地很好,脸上还是装作一副略有为难地样子说道。

   可是他的话中,那个接口却找的略微有些牵强,还看在缘分的面子上,敢情这念头,就连虚无缥缈的缘分,都开始讲面子了。

   这让段玉衡感到有些不知该笑还是该哭。

   不过既然对方的话,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那么段玉衡也就该进行接下来的脱身计划了。

   段玉衡本身的计划就是先通过讲价试探对方的底线,然后在对方报出一个最低价的时候,段玉衡再借口说身上装着的钱不够,需要去银行取,借此便可脱身。

   很多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对方一开始报出价格的时候,不直接说身上钱不够要去银行取,借此脱身,还要在这里讲半天的价儿再借口脱身,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其实这一点也不多此一举,因为这是人的一个心理,我们想想就能知道,如果我们自己是卖家,明知道自己的东西只值五十,但却开了个五千的天价,如果说买的人,在听到我们五千的报价之后,完全没有降价的意思,满口答应下来,然后就嚷着身上钱不够,要去取钱,我们会怎么想?

   没错,肯定会认为对方根本就没有诚意要买,如此说不过是找个借口离开罢了。

   而如果买东西的人,跟我们磨了半天嘴皮子讲价,最后说身上钱不够,要去取钱,作为卖家的我们,肯定就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了,这就是买卖之间,不同角色的心理变化。

   做了两年多销售的段玉衡,非常清楚买卖之间的这些事情,因此才会跟对方的两个骗子磨半天的嘴皮子讲价,目的就是为了制造让对方相信自己真的是身上钱不够的状况,以此脱身。

   “你们两个小子,又在这里骗人了?我说过无数次,不怕你手上的东西是赝品,就怕你小子整外门邪道,咦,小段!”

   就在段玉衡打算实施自己的脱身计划下一步的时候,就听到一个略显苍老的声音,在自己的身后响起,而当听到那个声音还在叫自己为“小段”的时候,段玉衡便猜到了来人。

   在夫子庙的古玩街上,能够有这么大胆量,敢当面拆穿骗子身份,同时会称呼段玉衡是小段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前几天才见过面的孟三铎。

   段玉衡和陈?在听到孟三铎的声音之后,都纷纷转过身来。

   陈?还不待段玉衡开口,率先朝着孟三铎问道:“孟叔叔,你刚才说什么?这两个人是骗子?”

   孟三铎听到陈?的话,抬眼看了看站在段玉衡和陈?身后不远处,手中抱着两个布包的年轻人说道:“这两个小子,是夫子庙古玩市场一带的小混子,一天到晚就在这古玩市场里游手好闲,偶尔也会逮住一两个刚入门的收藏新人骗一骗。喂,你们两个,给老朽滚过来!”

   孟三铎本来是在向陈?和段玉衡解释那两个骗子的身份,却没想那两个小骗子在听到孟三铎的话,并且发现孟三铎认识这两个本来已经要上当的年轻人之后,便慌乱了起来,一步一退,打算从巷子另一头溜走。

   这两个骗子常年混迹于夫子庙的古玩市场,因此对于孟三铎这个在夫子庙古玩市场中有着巨大能量的古玩商人非常熟悉。
 
 本书首发 。17k
   第八十五章  市场里的规矩(下) '本章字数:2661 最新更新时间:2013…03…24 18:01:58。0'
 …………………………………………………………………………………………………………………………………………
  如果说他们在这古玩市场里最害怕得罪谁?

   那绝对不是所谓的市场管理处,也不是这附近的派出所或警察局,最害怕的应当就是在夫子庙古玩市场中一言九鼎的孟三铎了。

   如果问为什么,其实很简单,警察抓他们需要证据,他们只要不让警察抓到什么证据,自然就没什么事儿,而市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