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无敌催眠师 >

第273章

无敌催眠师-第273章

小说: 无敌催眠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路上汪洋听着蓝小欣的介绍还真吓了一跳,这北京城里随便一个东西都能有几百年的历史啊,就一个动物园还能弄出这么多说道,但是就算说成了花,动物园里面那些当年的动物估计都死绝了。
唯一能活下来,估计就是乌龟了,要是能找到一只乌龟那可真是年纪不小了,想到乌龟,汪洋心里一愣,那个玄武消失了,而真正开启阵法的玄武真是一个石像吗,会不会真的是一只大乌龟呢。
他不由得好奇的问道:“蓝姐,那个古老的动物园有没有什么龟类的一直保存到现在呢。”
蓝小欣听完一愣笑着说道:“不可能的了。由于连年战乱,民生凋敝,农事试验场大部分动物都因为种种原因而夭折,抗日战争时期,仅有的一头亚洲象饿死,园中猛兽如狮、虎、豹等在抗日战争末期的1943年以防空的理由被日军下令毒杀。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时,农事试验场被日军占据作为守备仓库,国民政府接收后又被作为防空部队作为临时营房长期占用,1946年重新开放时仅有猴十只、鹅、兔子、鸽子两只、火鸡、鸵鸟、孔雀、鹰、葵花鹦鹉、白鹦鹉、桃红鹦鹉各一只。1949年北京解放时园内只剩下鹦鹉、13只猕猴和一只鸸。要说乌龟吗,我还真没在文献中看过哦。”
但是只要有动物还能剩下,那玄武还是有希望的,也许这会是一个突破口,如果是这样这趟玩的还是很值得的。

第四百一十二章 异界
好不容易倒了公园的门口,汪洋心里还是有一丝侥幸的,虽然自己的想法很荒唐,但是动物园确实是安放玄武的最好的地方,古人的智慧是无限的,汪洋只能盼望着出现点奇迹,如果能直接从地宫入手,那么总比从十三陵要强的多。
父亲的日志里面,几乎到处都是血腥,想不说当年父亲手里那么多的高手,现在汪洋几乎全军覆没也不一定能达到父亲当年的效果,硬拼确实是有难度的,而最近吸纳的这部分人其实是气门的人没错,但是水平都是差太多了。
而很多人也就停止在理论水平,这些理论平时说说就算了,但是真正实践起来绝对是血泪的,汪洋当年就是在没有任何准备情况下去了北极,当时就是太自信了,要不然父亲突然帮忙,自己非得丢掉性命不可,当时一幕幕的在眼前闪过。
但是今天毕竟是出来玩的,不能天天想这东西,汪洋是跟着人群挤进动物园大门,这天正好假日,门口挤满了带着孩子去动物园的一家人,一进门口这卖棉花糖和卖小吃的人可就多了起来,热闹的要命,还有很多卖气球的。
蓝小欣这是似乎变了一个人一样,不停的拉着汪洋去买零食然后买气球,汪洋很快在人群中放下了心中的负担,也开始没心没肺的胡闹起来,对于一个迷失自我的人来说,也许有时候一点童真能让自己找回很多东西。
汪洋突然感觉这几年这一刻是最开心的,因为他又能闻到泥土的芳香,而且感受到天上太阳晒在脸上暖暖和和的,想起来小时候蹲在家门口时候树丛里面用一根小小树杈就能玩半天,那时候自己甚至可以跟蚂蚁玩半个小时。
然后找个屋顶没人的地方躺下舒舒服服的睡一觉,舒舒服服的感觉太阳射在脸上,那时候时间过得好慢,而现在仿佛时间过得很快,到处都是血腥和杀戮,自己已经远离平静的生活时间太长了,而自己最初的心情几乎都忘记了。
从猴山一直看到老虎山,这里的动物给了汪洋很深的感触了,虽然蓝小欣非常的兴奋有时候就差点就去抓老虎的尾巴了,但是这里的动物汪洋只感觉两个字可怜,困在笼子中天天看着巴掌大的天,年复一年的。
但是当汪洋用意识交流起来的时候,发现这些动物并不没有太多的不幸福感,反而活的的很开心,动物跟人比起来其实想的很简单,汪洋一直用人的标准去要求动物,因为人是有**的,追求实力的人追求往往追求最高的实力,有钱人往往希望更有钱,如果停止不前就会感觉很不幸福。
但是大自然中很多事物都是相生相克的生活,他用意识问了一头老象他是不是想过出去寻求自由,如果他能告诉这个动物园里面是不是有古老的龟类动物,自己可以考虑帮他寻找自由。
但是几乎没有啥答案,还没恶心了一把了,那头老象冲着汪洋放了一个屁然后大摇大摆去睡觉了,把蓝小欣看的直乐,就这样一路游玩下去,汪洋看的头疼,终于走到了类似小公园的地方,有假山瀑布和大水塘,汪洋赶紧找了个地方一屁股坐了一下去。
蓝小欣看远处的石碑,不由的笑着说道:“汪洋,我们到了豳风堂了,看来这地方跟咱们有缘啊。”
汪洋一愣,他抬头一看,对面大家建筑物明明就是个饭店吗,这从其量是就个有档次的古典饭店,门口还有一条大黄狗,汪洋愣了,他说道:“蓝姐,你是不是看错了,这是什么堂啊,就门口有点瀑布假山而已,但是我看起来倒像是饭店。”
蓝小欣笑着说道:“豳风堂的主体建筑是五间房屋和一个庭院,建筑均为中国传统风格,镶大块玻璃窗,堂北假山堆砌,并有人造瀑布,堂内曾陈设清军锐健营营中物品作为装饰,包括乾隆皇帝御笔匾额一面,当年这可是个非常神秘的地方,据说一般的游人都不让靠近的。
1949年后豳风堂原有建筑拆除,在原址改建豳风堂餐厅,是动物园内的一家饭馆和动物园职工食堂。后来到现在就成了一处古饭店遗址了,这地方我当时是很好奇的,因为这地方有很明显的五行痕迹。”
一听这话汪洋立即来了精神,五行布置的地方,而且还有乾隆皇帝亲自提名的牌匾,1949竟然突然全部拆除了,这中间一点有玄机,这地方难道在隐藏什么吗,汪洋马上认真的打开了天眼认真的打量起来,但是他发现眼前的东西没有什么变化。
但是他缺感觉十分的奇怪,因为眼前的这些景物似乎都像假的一样,因为他眼前事一个大湖,而两重的景色开始在眼前晃来晃去,汪洋已经看糊涂了,但是想去触摸一下子缺被现实的景色给束缚了。
这情景简直就像是一副三维立体抽象的画像一样,他马上停止了天眼一切又恢复原样,汪洋惊呆了这难道是隐藏在事物中的一种结界吗,这在脑海的传承中倒是有过记载,这是异界的标志。
所谓的异界就是那些高人自己创造出来结界,明确的说就是有生命的结界,一个有自己独特生活循环的地方,甚至时间都是相对的,而貌似只有神界传说中才有这种异界,因为很多人躲入了结界其实就是大自然自然形成的天地精华的空间缝隙。
而自己做的结界都只不过是暂时的,而自己如果能有这种能力制作这种东西,那这个人跟造物主有什么区别呢,起码在他自己的空间里面自己就成了造物主,这太牛叉了。
蓝小欣看着汪洋奇怪的表情,不由得跟上来说道:“你看什么呢,难道这里有奇怪吗,不过我爷爷经常说一句话,古代很多很多术法其实跟茶道一样,其实在小桥流水之间往往是另一番风景。”

第四百一十三章 进入
汪洋看着眼前这很普通的情景,联想这茶道里面的里面的很多细节,对于奇门的异界的方法,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异界和结界的性质是非常不一样的,通过精神力扭曲空间,然后封闭一处场所,一本来说不是太难的问题。
但是要创造一个完美的空间,里面一切相互制衡,花草生态几乎都是独立于这个空间的,而时间更是要独立这个空间,这就可以说是个独立的异界,超出了平行空间的理论,一个完全不受历史条件和各种因素影响的空间。
至于里面生物,这就很难说,不同的空间往往会产生不同的异兽,很多外界带进来的动物也许会发生变异,但是独立创造生命的能力那就是太高深了,几乎没人能做的到,汪洋连想都不敢想,如果这有这么牛叉的人物存在,那简直太神奇了。
但是说到茶道和空间的变换,汪洋一时间还真想不太明白,眼前的一切明明的真实的,而天眼确能看到另一番景象,他原地走了两圈,然后看着蓝小欣说道:“蓝姐你能给我讲讲茶道的精神吗,你们奇门的人对茶道都接触的很深吧,我是个只会牛饮的人,还真不了解,你赶紧给我讲讲。”
蓝小欣一下子楞了,半天才反应过来,说道:“你这突然怎么想起喝茶来了,难道这地方有什么蹊跷吗,不过我能力虽然不行,抡起茶道这门国学还是难不住我的。
茶道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唐代为克服九难,即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宋代为三点与三不点品茶,“三点”为新茶、甘泉、洁器为一,天气好为一,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为一;反之,是为“三不点”。明代为十三宜与七禁忌。“十三宜”为一无事、二佳客、三独坐、四咏诗、五挥翰、六徜徉、七睡起、八宿醒、九清供、十精舍、十一会心、十二鉴赏、十三文僮;“七禁忌”为一不如法、二恶具、三主客不韵、四冠裳苛礼、五荤肴杂味、六忙冗、七壁间案头多恶趣。
道是在一定的环境下所进行的茶事活动,茶道对环境的选择、营造尤其讲究,旨在通过环境来陶冶、净化人的心灵,因而需要一个与茶道活动要求相一致的环境。
茶道活动的环境不是任意、随便的,而是经过精心的选择或营造。茶道环境有三类,一是自然环境,如松间竹下,泉边溪侧,林中石上。
二是人造环境,如僧寮道院、亭台楼阁、画舫水榭、书房客厅。
三是特设环境,即专门用来从事茶道活动的茶室。茶室包括室外环境和室内环境,茶室的室外环境是指茶室的庭院,茶室的庭院往往栽有青松翠竹等常绿植物及花木。室内环境则往往有挂画、插花、盆景、古玩、文房清供等。
尤其是挂画、插花,必不可少。总之,茶道的环境要清雅幽静,使人进入到此环境中,忘却俗世,洗尽尘心,熏陶德化。”
汪洋听到环境的的时候不由得一愣,松间竹下,小桥流水,而自己眼前这一幕还有点这味道,他眼睛一亮,难道小桥流水中的存在着某种特定的规律和异界吗,往往是最安详的景色才会有更深的意境,所谓的意境其实就是内涵。
而奇门风水中,似乎有庚+癸:庚+壬、辛+戊、戊+丙丁+癸、癸+丁,
戊+戊。而不同的规律变化也不同,难道真的要凭借奇门的方法用心去感应吗,如果简单触摸分析,然后慢慢的超出自己的五感,用六感真实的接受另一番风景是不是就成功了呢。
汪洋心里这些想着,但是并没有让蓝小欣听着茶道的讲说,蓝小欣还在不停的讲着:“茶道的内涵大于茶艺,茶艺的外延大于茶道。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
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茶艺、茶道的内涵、外延均不相同,应严格区别二者,不要使之混同。
中国茶道吸收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精华。佛教强调“禅茶一味”以茶助禅,以茶礼佛,在从茶中体味苦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