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明史 >

第38章

明史-第38章

小说: 明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仪象

璇玑玉衡为仪象之权舆,然不见用于三代。《周礼》有圭表、壶漏,而无玑

衡,其制遂不可考。汉人创造浑天仪,谓即玑衡遗制,其或然欤。厥后代有制作。

大抵以六合、三辰、四游、重环凑合者,谓之浑天仪;以实体圆球,绘黄赤经纬

度,或缀以星宿者,谓之浑天象。其制虽有详略,要亦青蓝之别也。外此则圭表、

壶漏而已。迨元作简仪、仰仪、窥几、景符之属,制器始精详矣。

明太祖平元,司天监进水晶刻漏,中设二木偶人,能按时自击钲鼓。太祖以

其无益而碎之。洪武十七年,造观星盘。十八年,设观象台于鸡鸣山。二十四年,

铸浑天仪。正统二年,行在钦天监正皇甫仲和奏言:“南京观象台设浑天仪、简

仪、圭表以窥测七政行度,而北京乃止于齐化门城上观测,未有仪象。乞令本监

官往南京,用木做造,挈赴北京,以较验北极出地高下,然后用铜别铸,庶几占

测有凭。”从之。明年冬,乃铸铜浑天仪、简仪于北京。御制《观天器铭》。其

词曰:“粤古大圣,体天施治,敬天以心,观天以器。厥器伊何?璇玑玉衡。玑

象天体,衡审天行。历世代更,垂四千祀,沿制有作,其制寝备。即器而观,六

合外仪,阳经阴纬,方位可稽。中仪三辰,黄赤二道,日月暨星,运行可考。内

仪四游,横箫中贯,南北东西,低昂旋转。简仪之作,爰代玑衡,制约用密,疏

朗而精。外有浑象,反而观诸,上规下矩,度数方隅。别有直表,其崇八尺,分

至气序,考景咸得。县象在天,制器在人,测验推步,靡忒毫分。昔作今述,为

制弥工,既明且悉,用将无穷。惟天勤民,事天首务,民不失宁,天其予顾。政

纯于仁,天道以正,勒铭斯器,以励予敬。”十一年,监臣言:“简仪未刻度数,

且地基卑下,窥测日星,为四面台宇所蔽。圭表置露台,光皆四散,影无定则。

壶漏屋低,夜天池促,难以注水调品时刻。请更如法修造。”报可。明年冬,监

正彭德清又言:“北京北极出地度、太阳出入时刻与南京不同,冬夏昼长夜短亦

异。今宫禁及官府漏箭皆南京旧式,不可用。”有旨,令内官监改造。景泰六年

又造内观象台简仪及铜壶。成化中,尚书周洪谟复请造璇玑玉衡,宪宗令自制以

进。十四年,监臣请修晷影堂,从之。

弘治二年,监正吴昊言:“考验四正日度,黄赤二道应交于壁轸。观象台旧

制浑仪,黄赤二道交于奎轸,不合天象,其南北两轴不合两极出入之度,窥管又

不与太阳出没相当,故虽设而不用。所用简仪则郭守敬遗制,而北极云柱差短,

以测经星去极,亦不能无爽。请修改或别造,以成一代之制。”事下礼部,覆议

令监副张绅造木样,以待试验,黄道度许修改焉。正德十六年,漏刻博士朱裕复

言:“晷表尺寸不一,难以准测,而推算历数用南京日出分秒,似相矛盾。请敕

大臣一员总理其事,铸立铜表,考四时日中之影。仍于河南阳城察旧立土圭,以

合今日之晷,及分立圭表于山东、湖广、陕西、大名等处,以测四方之影。然后

将内外晷影新旧历书错综参验,撰成定法,庶几天行合而交食不谬。”疏入不报。

嘉靖二年修相风杆及简、浑二仪。七年始立四丈木表以测晷影,定气朔。由是钦

天监之立运仪、正方案、悬晷、偏晷、盘晷诸式具备于观象台,一以元法为断。

万历中,西洋人利玛窦制浑仪、天球、地球等器。仁和李之藻撰《浑天仪说》,

发明制造施用之法,文多不载。其制不外于六合、三辰、四游之法。但古法北极

出地,铸为定度,此则子午提规,可以随地度高下,于用为便耳。

崇祯二年,礼部侍郎徐光启兼理历法,请造象限大仪六,纪限大仪三,平悬

浑仪三,交食仪一,列宿经纬天球一,万国经纬地球一,平面日晷三,转盘星晷

三,候时钟三,望远镜三。报允。已,又言:

定时之法,当议者五事:一曰壶漏,二曰指南针,三曰表臬,四曰仪,五曰

晷。

漏壶,水有新旧滑濇则迟疾异,漏管有时塞时磷则缓急异。正漏之初,必

于正午初刻。此刻一误,靡所不误。故壶漏特以济晨昏阴晦仪晷表臬所不及,而

非定时之本。

指南针,术人用以定南北,辨方正位咸取则焉。然针非指正子午,曩云多偏

丙午之间。以法考之,各地不同。在京师则偏东五度四十分。若凭以造晷,冬至

午正先天一刻四十四分有奇,夏至午正先天五十一分有奇。

若表臬者,即《考工》匠人置{埶木}之法,识日出入之影,参诸日中之影,

以正方位。今法置小表于地平,午正前后累测日影,以求相等之两长影为东西,

因得中间最短之影为正子午,其术简甚。

仪者,本台故有立运仪,测验七政高度。臣用以较定子午,于午前屡测太阳

高度,因最高之度,即得最短之影,是为南北正线。

既定子午卯酉之正线,因以法分布时刻,加入节气诸线,即成平面日晷。又

今所用员石欹晷是为赤道晷,亦用所得正子午线较定。此二晷皆可得天之正时刻,

所为昼测日也。若测星之晷,实《周礼》夜考极星之法。然古时北极星正当不动

之处,今时久渐移,已去不动处三度有奇,旧法不可复用。故用重盘星晷,上书

时刻,下书节气,仰测近极二星即得时刻,所谓夜测星也。

七年,督修历法右参政李天经言:

辅臣光启言定时之法,古有壶漏,近有轮钟,二者皆由人力迁就,不如求端

于日星,以天合天,乃为本法,特请制日晷、星晷、望远镜三器。臣奉命接管,

敢先言其略。

日晷者,砻石为平面,界节气十三线,内冬夏二至各一线,其余日行相等之

节气,皆两节气同一线也。平面之周列时刻线,以各节气太阳出入为限。又依京

师北极出地度,范为三角铜表置其中。表体之全影指时刻,表中之锐影指节气。

此日晷之大略也。

星晷者,治铜为柱,上安重盘。内盘镌周天度数,列十二宫以分节气,外盘

镌列时刻,中横刻一缝,用以窥星。法将外盘子正初刻移对内盘节气,乃转移铜

盘北望帝星与句陈大星,使两星同见缝中,即视盘面锐表所指,为正时刻。此星

晷之大略也。

若夫望远镜,亦名窥筒,其制虚管层叠相套,使可伸缩,两端俱用玻璃,随

所视物之远近以为长短。不但可以窥天象,且能摄数里外物如在目前,可以望敌

施炮,有大用焉。

至于日晷、星晷皆用措置得宜,必须筑台,以便安放。

帝命太监卢维宁、魏国徵至局验试用法。

明年,天经又请造沙漏。明初,詹希元以水漏至严寒水冻辄不能行,故以沙

代水。然沙行太疾,未协天运,乃以斗轮之外复加四轮,轮皆三十六齿。厥后周

述学病其窍太小,而沙易堙,乃更制为六轮,其五轮悉三十齿,而微裕其窍,运

行始与晷协。天经所请,殆其遗意欤。

夫制器尚象,乃天文家之首务。然精其术者可以因心而作。故西洋人测天之

器,其名未易悉数,内浑盖、简平二仪其最精者也。其说具见全书,兹不载。

▲极度晷影

宣城梅文鼎曰:

极度晷影常相因。知北极出地之高,即可知各节气午正之影。测得各节气午

正之影,亦可知北极之高。然其术非易易也。圭表之法,表短则分秒难明,表长

则影虚而淡。郭守敬所以立四丈之表,用影符以取之也。日体甚大,竖表所测者

日体上边之影,横表所测者日体下边之影,皆非中心之数,郭守敬所以于表端架

横梁以测之也,其术可谓善矣。但其影符之制,用铜片钻针芥之孔,虽前低后仰

以向太阳,但太阳之高低每日不同,铜片之欹侧安能俱合。不合则光不透,临时

迁就,而日已西移矣。须易铜片以圆木,左右用两板架之,如车轴然,则转动甚

易。更易圆孔以直缝,而用始便也。然影符止可去虚淡之弊,而非其本。必须正

其表焉,平其圭焉,均其度焉,三者缺一,不可以得影。三者得矣,而人心有粗

细,目力有利钝,任事有诚伪,不可不择也。知乎此,庶几晷影可得矣。

西洋之法又有进焉。谓地半径居日天半径千余分之一,则地面所测太阳之高,

必少于地心之实高,于是有地半径差之加。近地有清蒙气,能升卑为高,则晷影

所推太阳之高,或多于天上之实高,于是又有清蒙差之减。是二差者,皆近地多

而渐高渐减,以至于无,地半径差至天顶而无,清蒙差至四十五度而无也。

崇祯初,西洋人测得京省北极出地度分:北京四十度,(周天三百六十度,

度六十分立算,下同。)南京三十二度半,山东三十七度,山西三十八度,陕西

三十六度,河南三十五度,浙江三十度,江西二十九度,湖广三十一度,四川二

十九度,广东二十三度,福建二十六度,广西二十五度,云南二十二度,贵州二

十四度。(以上极度,惟两京、江西、广东四处皆系实测,其余则据地图约计之。)

又以十二度度六十分之表测京师各节气午正日影:夏至三度三十三分,芒种、小

暑三度四十二分,小满、大暑四度十五分,立夏、立秋五度六分,谷雨、处暑六

度二十三分,清明、白露八度六分,春、秋分十度四分,惊蛰、寒露十二度二十

六分,雨水、霜降十五度五分,立春、立冬十七度四十七分,大寒、小雪二十度

四十七分,小寒、大雪二十三度三十分,冬至二十四度四分。

▲东西偏度

以京师子午线为中,而较各地所偏之度。凡节气之早晚,月食之先后,胥视

此。盖人各以见日出入为东西为卯酉,以日中为南为午。而东方见日早,西方见

日迟。东西相距三十度则差一时。(东方之午乃西方之巳,西方之午乃东方之未

也。)相距九十度则差三时。(东方之午乃西方之卯,西方之午乃东方之酉也。)

相距一百八十度则昼夜时刻俱反对矣。(东方之午乃西方之子。)西洋人汤若望

曰:“天启三年九月十五夜,戌初初刻望,月食,京师初亏在酉初一刻十二分,

而西洋意大里雅诸国望在昼,不见。推其初亏在巳正三刻四分,相差三时二刻八

分,以里差计之,殆距京师之西九十九度半也。故欲定东西偏度,必须两地同测

一月食,较其时刻。若早六十分时之二则为偏西一度,迟六十分时之二则为偏东

一度。(节气之迟早亦同。)今各省差数未得测验,据广舆图计里之方约略条列,

或不致甚舛也。南京应天府、福建福州府并偏东一度,山东济南府偏东一度十五

分,山西太原府偏西六度,湖广武昌府、河南开封府偏西三度四十五分,陕西西

安府、广西桂林府偏西八度半,浙江杭州府偏东三度,江西南昌府偏西二度半,

广东广州府偏西五度,四川成都府偏四十三度,贵州贵阳府偏西九度半,云南云

南府偏西十七度。”

右偏度,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