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明史 >

第333章

明史-第333章

小说: 明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徙荆州。有言其前上封事多指斥者。械至,死于狱。家属戍边。并捕其友人徽州

知府黄希范,论死,籍其家。

叶惠仲,临海人。与兄夷仲并有文名,以知县征修《太祖实录》,迁知南昌府。

永乐元年,坐直书《靖难》事,族诛。

黄彦清,歙人。官国子博士,以名节自励。坐在梅殷军中私谥建文帝,诛死。

蔡运,南康人。历官四川参政。劲直不谐于俗,罢归。复起知宾州,有惠政。

永乐初,亦追论奸党死。

石允常,宁海人。洪武二十七年进士。官河南佥事,廉介有声。坐事谪常州同

知。建文末,帅兵防江。军溃,弃官去。后追录废周藩事,系狱二年。免死戍边。

高巍,辽州人,尚气节,能文章。母萧氏有痼疾,巍左右侍奉,至老无少懈。

母死,蔬食庐墓三年。洪武中,旌孝行,由太学生试前军都督府左断事。疏垦河南、

山东、北平荒田。又条上抑末技、慎选举、惜名器数事。太祖嘉纳之。寻以决事不

称旨,当罪,减死戍贵州关索岭。特许弟侄代役,曰:“旌孝子也。”

及惠帝即位,上疏乞归田里。未几,辽州知州王钦应诏辟巍。巍因赴吏部上书

论时政。用事者方义削诸王,独巍与御史韩郁先后请加恩。略曰:“高皇帝分封诸

王,此之古制。既皆过当,诸王又率多骄逸不法,违犯朝制。不削,朝廷纲纪不立;

削之,则伤亲亲之恩。贾谊曰:‘欲天下治安,莫如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今盍师

其意,勿行晁错削夺之谋,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在北诸王,子弟分封于南;在南,

子弟分封于北。如此则藩王之权,不削而自削矣。臣又愿益隆亲亲之礼,岁时伏腊

使人馈问。贤者下诏褒赏之。骄逸不法者,初犯容之,再犯赦之,三犯不改,则告

太庙废处之。岂有不顺服者哉!”书奏,帝颔之。

已而燕兵起,命从李景隆出师参赞军务。巍复上书,言:“臣愿使燕。披忠胆,

陈义礼,晓以祸福,感以亲亲之谊,令休兵归藩。”帝壮其言,许之。巍至燕,自

称:

国朝处士高巍再拜上书燕王殿下:太祖上宾,天子嗣位,布维新之政,天下爱

戴,皆曰“内有圣明,外有藩翰,成、康之治,再见于今矣。”不谓大王显与朝廷

绝,张三军,抗六师,臣不知大王何意也。今在朝诸臣,文者智辏,武者勇奋,执

言仗义,以顺讨逆。胜败之机明于指掌。皆云大王“藉口诛左班文臣,实则吴王濞

故智,其心路人所共知。”巍窃恐奸雄无赖,乘隙奋击,万一有失,大王得罪先帝

矣。今大王据北平,取密云,下永平,袭雄县,掩真定。虽易若建瓴,然自兵兴以

来,业经数月,尚不能出蕞尔一隅地。且大王所统将士,计不过三十万。以一国有

限之众应天下之师,亦易罢矣。大王与天子义则君臣,亲则骨肉,尚生离间。况三

十万异姓之士能保其同心协力,效死于殿下乎?巍每念至此,未始不为大王氵丽泣

流涕也。

愿大王信巍言:上表谢罪,再修亲好。朝廷鉴大王无他,必蒙宽宥。太祖在天

之灵亦安矣。倘执迷不悟,舍千乘之尊,捐一国之富,恃小胜,忘大义,以寡抗众,

为侥幸不可成之悖事,巍不知大王所税驾也。况大丧未终,毒兴师旅,其与泰伯、

夷、齐求仁让国之义不大迳庭乎?虽大王有肃清朝廷之心,天下不无篡夺嫡统之议。

即幸而不败,谓大王何如人?

巍白发书生,蜉蝣微命,性不畏死。洪武十七年蒙太祖高皇帝旌臣孝行。巍窃

自负:既为孝子,当为忠臣。死忠死孝,巍至愿也。如蒙赐死,获见太祖在天之灵,

巍亦可以无愧矣。

书数上,皆不报。

已而景隆兵败,巍自拔南归。至临邑,遇参政铁铉,相持痛哭。奔济南,誓死

拒守,屡败燕兵。及京城破,巍自经死驿舍。

郁疏略曰:

诸王亲则太祖遗体,贵则孝康皇帝手足,尊则陛下叔父。使二帝在天之灵,子

孙为天子,而弟与子遭残戮,其心安乎?臣每念至此,未尝不流涕也。此皆竖儒偏

见,病藩封太重,疑虑太深,乃至此。夫唇亡齿寒,人人自危。周王既废,湘王自

焚,代府被摧,而齐臣又告王反矣。为计者必曰:“兵不举则祸必加”。是朝廷执

政激之使然。

燕举兵两月矣,前后调兵不下五十余万,而一矢无获。谓之国有谋臣可乎?经

营既久,军兴辄乏,将不效谋,士不效力。徒使中原无辜赤子困于转输,民不聊生,

日甚一日。九重之忧方深,而出入帷幄与国事者,方且扬扬自得。彼其劝陛下削藩

国者,果何心哉?谚曰:“亲者割之不断,疏者续之不坚。”殊有理也。陛下不察,

不待十年,悔无及矣。

臣至愚,感恩至厚,不敢不言。幸少垂洞鉴,兴灭继绝,释代王之囚,封湘王

之墓,还周王于京师,迎楚、蜀为周公。俾各命世子持书劝燕,罢兵守藩,以慰宗

庙之灵。明诏天下,拨乱反正,笃厚亲亲,宗社幸甚。

不听。燕师渡江,郁弃官遁去,不知所终。

高贤宁,济阳儒学生。尝受学于教谕王省,以节义相砥砺。建文中,贡入太学。

燕兵破德州,围济南。贤宁适在围中,不及赴。是时燕兵势甚张,黄子澄等谋遣使

议和以怠之。尚宝司丞李得成者,慷慨请行,见燕王城下。王不听,围益急。参政

铁铉等百计御之。王射书城中谕降。贤宁作《周公辅成王论》,射城外。王悦其言,

为缓攻。相持两月,卒溃去。燕王即位后,贤宁被执入见。成祖曰:“此作论秀才

耶?秀才好人,予一官。”贤宁固辞。锦衣卫指挥纪纲,故劣行被黜生也,素与贤

宁善,劝就职。贤宁曰:“君为学校所弃,故应尔。我食廪有年,义不可,且尝辱

王先生之教矣。”纲为言于帝,竟得归,年九十七卒。

王琎,字器之,日照人。博通经史,尤长于《春秋》。初为教授,坐事谪远方。

洪武末,以贤能荐,授宁波知府。夜四鼓即秉烛读书,声彻署外。间诣学课诸生,

诸生率四鼓起,诵习无敢懈。毁境内淫祠,三皇祠亦在毁中,或以为疑。琎曰:“

不当祠而祠曰‘淫’,不得祠而祠曰‘渎’。惟天子得祭三皇,于士庶人无预,毁

之何疑。”自奉俭约,一日馔用鱼羹,琎谓其妻曰:“若不忆吾啖草根时耶?”命

撤而埋之,人号“埋羹太守。”燕师临江,琎造舟舰谋勤王,为卫卒缚至京。成祖

问:“造舟何为?”对曰:“欲泛海趋瓜洲,阻师南渡耳。”帝亦不罪,放还里,

以寿终。

周缙,字伯绅,武昌人。以贡入太学,授永清典史,摄令事。成祖举兵,守令

相率迎降。永清地尤近,缙独为守御计。已,度不可为,怀印南奔。道闻母卒,归

终丧。燕兵已迫,纠义旅勤王,闻京师不守,乃走匿。吏部言:“前北平所属州县

官朱宁等二百九十人,当皇上‘靖难’,俱弃职逃亡。宜置诸法。”诏令入粟赎罪,

遣戍兴州。有司遂捕缙,械送戍所。居数岁,子代还,年八十而没。朱宁等皆无考。

牛景先,不知何许人。官御史。金川门开,易服宵遁,卒于杭州僧寺。已而穷

治齐、黄党,籍其家。

燕兵之入,一夕朝臣缒城去者四十余人。其姓名爵里莫可得而考。然世相传,

有程济及河西佣、补锅匠之属。

程济,朝邑人。有道术。洪武末官岳池教谕。惠帝即位,济上书言:“某月日

北方兵起。”帝谓非所宜言,逮至,将杀之。济大呼曰:“陛下幸囚臣。臣言不验,

死未晚。”乃下之狱。已而燕兵起,释之,改官编修。参北征军淮上,败,召还。

或曰,徐州之捷,诸将树碑纪功,济一夜往祭,人莫测。后燕王过徐,见碑大怒,

趣左右椎之。再椎,遽曰:“止,为我录文来。”已,按碑行诛,无得免者。而济

名适在椎脱处。然考其实,徐州未尝有捷也。金川门启,济亡去。或曰帝亦为僧出

亡,济从之。莫知所终。

河西佣,不知何许人。建文四年冬,披葛衣行乞金城市中。已,至河西为佣于

庄浪鲁氏。取直买羊裘,而以故葛衣覆其上,破缕缕不肯弃。力作倦,辄自吟哦,

或夜闻其哭声。久之,有京朝官至,识佣,欲与语,走南山避之。或问京朝官:

“佣何人?”官亦不答。在庄浪数年,病且死,呼主人属曰:“我死勿殓。西北风

起,火我,勿埋我骨。”鲁家从其言。

补锅匠者,常往来夔州、重庆间。业补锅,凡数年,川中人多识之。一日,于

夔州市遇一人,相顾愕然。已,相持哭,共入山岩中,坐语竟日。复相持哭,别去。

其人即冯翁也。翁在夔以章句授童子,给衣食,能为古诗。诗后题“马二子”,或

“马公”,或“塞马先生”。后二人皆不知所终。

又会稽有二隐者:一云门僧,一若耶溪樵。僧每泛舟赋诗,归即焚之。樵每于

溪沙上以荻画字,已,辄乱其沙。人有疑之者,从后抱持观之,则皆孤臣去国之词

也。

时又有玉山樵者,居金华之东山,麻衣戴笠,终身不易。尝为王姓者题诗曰“

宗人”,故疑其王姓云。雪庵和尚,人疑其为叶希贤,见《练子宁传》。

其后数十年,松阳王诏游治平寺,于转轮藏上得书一卷,载建文亡臣二十余人

事迹。楮墨断烂,可识者仅九人。梁田玉、梁良玉、梁良用、梁中节皆定海人,同

族,同仕于朝。田玉,官郎中,京师破,去为僧。良玉,官中书舍人,变姓名,走

海南,鬻书以老。良用为舟师,死于水。中节好《老子》、《太玄经》,为道士。

何申、宋和、郭节,俱不知何许人,同官中书。申使蜀,至峡口闻变,呕血,疽发

背死。和及节挟卜筮书走异域,客死。何洲,海州人。不知何官,亦去为卜者,客

死。郭良,官籍俱无考,与梁中节相约弃官为道士。余十一人并失其姓名。缙云郑

僖纪其事,为《忠贤奇秘录》,传于世。

及万历时,江南又有《致身录》,云得之茅山道书中。建文时,侍书吴江史仲

彬所述,纪帝出亡后事甚具。仲彬、程济、叶希贤、牛景先皆从亡之臣。又有廖平、

金焦诸姓名,而雪庵和尚、补锅匠等,具有姓名、官爵。一时士大夫皆信之。给事

中欧阳调律上其书于朝,欲为请谥立祠。然考仲彬实未尝为侍书,《录》盖晚出,

附会不足信。

赞曰:靖难之役,朝臣多捐躯殉国。若王艮以下诸人之从容就节,非大义素明

者不能也。高巍一介布衣,慷慨上书,请归藩服。其持论甚伟,又能超然远引,晦

迹自全,可称奇士。若夫行遯诸贤,虽其姓字杂出于诸家传纪,未足征信,而忠义

奇节,人多乐道之者。《传》曰:“与其过而去之,宁过而存之。”亦足以扶植纲

常,使懦夫有立志也。

 卷一百四十四 列传第三十二

○盛庸平安何福顾成

盛庸,不知何许人。洪武中,累官至都指挥。建文初,以参将从耿炳文伐燕。

李景隆代炳文,遂隶景隆麾下。二年四月,景隆败于白沟河,走济南。燕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