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那时汉朝 >

第347章

那时汉朝-第347章

小说: 那时汉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城,第二天,正式登基,改年号。

由上可见,陈蕃享受了与窦武同时升官的待遇,实在能量不小。为什么会这样,相信群众的眼睛也是雪亮的。如果没有陈蕃,当初的窦贵人,不可能那么顺利的变身为窦皇后。所以,现在窦太后一权在手,对陈蕃当然要感恩戴德,朝廷大小之事,都交给陈蕃打理。

天下那么大,陈蕃一人怎么能忙得过来呢,他联合窦武,把当初被刘志打下监狱的那二百号名士,通通征召出来做事。李膺再次复出,被拜为长乐少府。

此时此景,这个春天,是真正属于士大夫的春天。士大夫,外戚,皇族,三者合一,多么完美。接下来,陈蕃就要以行动告诉宦官们,这个春天,没有你们的份,必须通通滚蛋。

错了,不是滚蛋,必须通通消失,永远在地球上消失。哦,这是一个多么残酷的春天啊。

四、疯狂的计划

宦官们的美好时代结束了。这是中常侍曹节和王甫的共识,也是所有宦官们的一致观点。过去,他们吃香喝辣,走到哪里都要别人捧着,无论何时,都有人敲开你的大门行贿,并笑嬉嬉的陪上笑脸,说一点心意,不成敬意。

现在反过来了,他们要四处出动,捧外戚,捧太后,恨不得都化成星星,把窦太后拱到天上去了。窦太后很受用。她的四周都被宦官们的甜言蜜语包围了,耳朵就像被灌满了蜂蜜,一捏都有出甜汁来。

但是,有人把这一切看在了心里,心都纠结成了一把刀。他们分别就是外戚窦武,以及太傅陈蕃。

陈蕃告诉窦武,先帝刘志在世时,曹节和王甫这两家伙,窃夺国家大权,天下不宁,今天不除他们,将来即为大患。窦武听了点点头,严重同意。陈蕃犹如神灵附体,推翻了案几跳了起来,与窦武击掌为盟。

然而,要端掉宦官,还须有人打配合,他们就是尚书令等人。如果他们能够积极响应,事情就顺多了。于是窦武就去尚书令尹勋那里活动,很快的,那边就回话了,说这等好事,不能少了他,随时都可以吩咐。

万事俱备,就差一个动刀的借口了。

五月一日,天上出现日食。陈蕃告诉窦武,想当年,西汉也出了一个超级宦官有石显,就这么一个家伙,都把江湖高手萧望之折腾都头破血流。现在放眼后宫,竟有数十个石显宦官,我已经八十岁了,愿在生之前帮将军除掉他们,现在日食降临,正是下手的好机会。

窦武赞同,他一听完,两话不说,就去见了女儿窦太后。

窦武进宫后,阴森森地告诉窦太后道:西汉时代,宦官都只是跑腿的,现在的东汉,宦官却参政议政,成了汉朝的一块毒瘤。如果你想国家太平,现在就请听我的,把宦官及宦官子弟,一锅端了。

实在太疯狂了。

窦太后听得心惊胆跳,她的耳朵里还留有宦官们的甜言蜜语,她的世界是多么的和谐安宁,这当老爹的却惟恐天下不乱,大破杀戒,这是为何?难道男人之间,除了以杀解决问题,就不能以别的方式吗?

事实上,窦太后不是怕动刀,只是老爹这把刀动得太狠了。就仿佛是腿上长了一块毒瘤,要连同大腿也一块切掉。

好一会儿,窦太后还无法平静下来。她对窦武说道:“自汉朝开国三百多年来,世世代代都有宦官。如果他们犯法了,可以拖出去砍了。可是你现在却说,一锅端了,这话怎么能说得出口?”

窦太后说得没错,她还有一句潜台词没有说出来,如果真把宦官一锅端了,那后宫谁来跑腿,那谁来提夜壶,传话,拍马屁,挠痒痒。不解决这个问题,后果很严重,她很不高兴。

面对窦太后的质问,窦武无法回答,闷着气走人了。

窦太后可能以为,老爹不很好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应该不会乱动。可不久,窦武却以行动告诉她,杀人第一,回答不了的问题,可以暂时搁置。擒贼先擒王,窦武动作很快,把他认为是宦官中富有权谋的中常侍管霸抓了起来,边;连同中常侍苏康等,连夜投狱,斩杀于牢里。

手起刀落,流血不够,窦武不会就此收手。

窦武告诉窦太后,接下来,他要准备逮捕曹节等人,请批准拿人。

之前说过了,在宦官集团中,要说会灌糖说好话的人,当数曹节王甫等人,她仿佛已被他们牢牢粘住,现在要让他们顿然消失,犹如把她嘴里正吃得欢的糖果夺走,这怎么行?

窦太后很纠结,犹豫不决,没有批准窦武的计划。

这事就此被拖了下来,这时陈蕃急了。陈蕃给窦太后上了一道奏,把话说得很绝:宦官曹节王甫等人,为乱天下,满朝文武,被他拿捏在手,不听话的滚蛋,听话的都升官发财。如果此时再不除去他们,国家一定会发生动乱。

最后,陈蕃还加上一句:我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请求太后把我的奏书宣示左右,告诉他们,我陈蕃就是要公开跟他们势不两立。

陈蕃太自信了。他以为他和窦武,已经占有绝对优势,就算把丑话抛出去,谅宦官们奈何不了他们。错了,大错特错了。打小就心怀天下,以打除天下妖孽为已任的陈蕃,他怎么就忘了一句古老的遗训。

这就是,狗急跳墙。当然,跳不过墙的,只有反咬了。况且是人,是一群习惯于在刀尖上滚爬的宦官。

转到了八月,又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天象。这次不是日食,而是太白金星侵犯房宿四星中的上将星,深入太微星座。按星象家的看法是,房宿象征人间帝王宫廷,太微象征帝王。就这个看法,我们可想而知,接下来要发生什么事了。

首先是天文高手,侍中刘瑜发现天上不祥天象,上书窦太后,报告以上星象。并且添油加醋地说道,天上有此天象,宫门要关闭,大将军与宰相都要受到伤害,奸邪小人就在身边,务必盯紧。

接着,刘瑜又把以上现象报告窦武和陈蕃,说星象错乱,形势不利,想要成功就赶紧动手。窦武和陈蕃看到这奏书时,一股莫名的寒意,自脚跟生起,漫延全身。

窦武和陈蕃都看出来了,天象喻指他们俩自己,可能会遭受失败。冥冥之中,他们仿佛听到老天爷在警告,你们把宦官逼急了,如果再不动手,他们可用把刀架到你们脖子上来了。

窦武和陈蕃都慌了,他们马上行动,布下天罗地网。

他们布下的这张网,防范程度史无仅有。司隶校尉,河南尹,洛阳县长,都是自己人,这些都是宫外的事。接着,他们又在宫内做好详细布置,把黄门令撤掉,派亲信小黄门山冰接替。然后,小黄门山冰出面弹劾长乐尚书郑飒,立即逮捕,关进了监狱。

尽管窦武动作麻利了,然而陈蕃还是嫌他不够狠。他告诉窦武,对付郑飒这种东西,你应该马上就斩了再说,还走什么程序审问?

窦武一笑,没说什么。

陈蕃只顾杀人,但他并不知道窦武在女儿这里要顶着多大的压力。窦太后一直护着曹节和王甫等人,审问郑飒,就是想通过他的嘴撬出他们的毛病,然后上奏窦太后,请求逮捕。

果然,郑飒经不住拷打,窦武想要他认什么,全认了。山冰负责口供,并通过侍中刘瑜报告窦太后。然而这在这时,出大事了。

出事的原因,主要是窦武办案很不专业,犯了一个兵家大忌,中了调虎离山之计。九月七日,窦武休假,出宫回家。老虎没人调,他竟然自己回家去了,太不可思议了。

长记忆的都应该想起,当年霍光跟上官桀等四人帮交恶的时候,四人帮就是等着霍光休假那天回家,他们趁机上奏,抖出霍光丑事,请求昭帝逮捕诛杀。结果昭帝没有中计,反而急召霍光入宫,当场对质,四人帮阴谋无情破产。

这个窦武,紧要关头,他怎么忘了霍光那段阴暗的故事呢?

宦官们等的就是这一天,决定他们生死存亡的时刻就要到来了。他们听说窦武回家了,负责主管奏章的宦官,马上报告了长乐五官史朱禹,朱禹跑来把窦武的奏章全部拆开,一拆开就傻眼了,转而悲愤交加,跳起来就问题窦武他妈。

朱禹发现了窦武的阴谋。这个阴谋,就是要把宦官集团一网打尽,一个不留。

这简直太没天理了。朱禹骂道,宦官犯罪,理应处理。问题是我们这些从来没作恶的人,也一并受诛灭族,这还有天理吗?

是啊,还有天理吗?简直是逼人太甚,想不反都不行了。所有宦官,无论官职大小,空前团结。他们把所有人健壮的都召集起来,总共有十七个,就像当年五侯一样,都把人血当饮料一古脑喝下去,以此立誓,将反窦武进行到底。

他们没有忘掉皇帝刘宏。曹节跑去向刘宏说,宫里出了个大麻烦,请你赶快登上德阳前殿。刘宏胆小,大祸将临,这个十岁出头的小毛孩一点主意也没有,曹节只好扔了一把剑给他壮胆,他就提着那剑摇摇晃晃的跑出去了。

紧接着,宦官紧急关闭宫门,把尚书署的官员都喊来。他们还没明白是什么回事,刀子已经架到他们脖子上了。宦官们告诉他,赶快撰写诏书,命令王甫当黄门令,并持节到监狱里逮捕小黄门山冰及尚书令尹勋。

说面说过,窦武曾经找过尚书令尹勋,他答应有事一起上。他还没上,事情就找到他头上来了。

此时,郑飒就被关在北寺监狱,由山冰及尹勋俩人看守审问。王甫过来了,他把诏书甩出念了一遍,山冰却不知所动,说这是假的,我们不听你的命令。王甫也不客气,提起剑来,把山冰和尹勋当场就砍了,并把郑飒救走。

下一个目标,他们锁定了窦太后。

五、无情戏子无情戏

东汉自宦官祸起,他们估计已将自己定位为汉朝舞台专业戏子。人在戏在,戏在人在,不到人戏散人亡,绝不退场。是的,现戏正进入高潮,他们群魔起舞,拔剑而出,为捍卫江湖邪教而奋不顾身。他们不是无情剑客无情剑,他们不配称剑客,我们只能称他们为无情戏子无情戏。

婊子无情,戏子无义。基本上,这话是没错的。当初,如果不是窦太后一心护着宦官,他们早被赶尽杀绝。然而现在,这些宦官们,却以怨报德,劫持了窦太后。

劫持窦太后这事,是王甫干的。他把窦太后所有印信夺下,并命令中谒者关闭南宫,切断复道。接着,他再命令郑飒等人,率领侍御史,谒者等人持节前往窦府,捉拿窦武。

以专业的精神,做专业的事,这应该是王甫等宦官们的座右多铭。以不专业的功夫,享受了专业的攻击,这是窦武的下场。如果他把汉朝外戚传,全研究精透,纵有十万个王甫又奈他如何?

可惜,一切都太晚了。这个被形式主义害惨的老学究,将以血酬谢这高贵而无奈的政治生涯。

当郑飒等人到窦府时,窦武就知道不妙了。他不傻,身为大将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突然给他来了逮捕令,只能说明,宫里出事了,而且是大事。于是乎,他话都不多话,腿一抬就开溜,溜到了步兵校尉处。

因为步兵校尉窦绍,是他的侄儿。窦武在前面跑,王甫派的那帮使者就在后面追,当他们追到窦武面前时,迎接他们的是一阵热烈的射箭,中箭身亡。

窦武和窦绍率领北军数千人,开进了洛阳驿马总部。这时他很肯定地确定宫里出事了,于是下了一道铁令:黄门跟中常侍等人叛变,如果诸将士敢于作战,殊灭他们,前面等着你们的,就是白哗哗的银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