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元史 >

第428章

元史-第428章

小说: 元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祭酒耶律有尚欲荐之,以母老,辞而归。母卧疾,躬进药饵,衣不解带。居丧,

勺水不入口者五日。至大中,举茂才,为范阳儒学教谕。延祐初,调宁阳学。先

是,两县校官率以廪薄不能守职,而思晦以俭约自将,教养有法,比代去,学者

皆不忍舍之。于是孔氏族人相与议:思晦嫡长且贤,宜袭封爵,奉祠事。状上政

府,事未决。仁宗在位,雅崇尚儒道,一日,问:“孔子之裔今几世,袭爵为谁?”

廷臣具对曰:“未定。”帝亲取孔氏谱牒按之,曰:“以嫡应袭封者,思晦也,

复奚疑!”特授中议大夫,袭封衍圣公,月俸百缗,加至五百缗,赐四品印。泰

定三年,山东廉访副使王鹏南言:“袭爵上公,而阶止四品,于格弗称,且失尊

崇意。”明年,升嘉议大夫。至顺二年,改赐三品印。思晦以宗祀责重,恒惧弗

胜,每遇祭祀,必敬必慎。初,庙毁于兵,后虽苟完,而角楼围墙未备,思晦竭

力营度,以复其旧。金丝堂坏,又一新之,祭器礼服,悉加整饬。又以尼山乃毓

圣之地,故有庙,已毁,民冒耕祭田且百年,思晦复其田,且请置尼山书院,以

列于学官,朝廷从之。三氏学旧有田三千亩,占于豪民,子思书院旧有营运钱万

缗,贷于民取子钱,以供祭祀,久之,民不输子钱,并负其本,思晦皆理而复之。

圣父旧封齐国公,思晦言于朝曰:“宣圣封王,而父爵犹公,愿加褒崇。”乃诏

加封圣父启圣王,圣母王夫人。

五季时,孔末之后方盛,欲以伪灭真,害宣圣子孙几尽,至是,其裔复欲冒

称宣圣后。思晦以为:“不早辨则真伪久益不可明,彼与我不共戴天,乃列于族,

与共拜殿庭,可乎?”遂会族人,稽典故斥之,既又重刻宗谱于石,而孔氏族裔

益明矣。元统元年卒,年六十七。卒之日,有鹤百余翔其屋上,又见神光自东南

落其舍北。至正中,朝廷加赠其官,而赐谥曰文肃。

子曰克坚,袭封衍圣公,阶嘉议大夫,既而进通奉大夫。至正十五年,召为

同知太常礼仪院事,拜陕西行台侍御史,迁国子祭酒,擢山东肃政廉访使,不赴。

孙希学,袭封衍圣公。

卷一百八十一 列传第六十八

○元明善

元明善,字复初,大名清河人。其先盖拓跋魏之裔,居清河者,至明善四世

矣。明善资颖悟绝,出读书,过目辄记,诸经皆有师法,而尤深于《春秋》。弱

冠游吴中,已名能文章。浙东使者荐为安丰、建康两学正。辟掾,行枢密院。时

董士选佥院事,待之若宾友,不敢以曹属御之。及士选升江西左丞,又辟为省掾。

会赣州贼刘贵反,明善从士选将兵讨之,擒贼三百人。明善议缓诖误,得全活者

百三十人。一日,将佐白:“宜多戮俘获,及尸一切死者,以张军声。”明善固

争,以为王者之师,恭行天罚,小丑跳梁,戮其渠魁可尔,民何辜焉。既又得贼

所书赣、吉民丁十万于籍者,有司喜,欲滋蔓为利,明善请火其籍以灭迹,二郡

遂安。升掾南行台。未几,授枢密院照磨。转中书左曹掾,掾曹无留事。始,明

善在江西时,张瑄为其省参政,明善有马,骏而瘠,瑄假为从骑,久益壮,瑄爱

之,致米三十斛酬其直。后瑄败,江浙行省籍其家,得金谷之簿,书“米三十斛

送元复初”,不言以酬马直,明善坐免。久之,有为辨白其事者,乃复掾省曹。

仁宗居东宫,首擢为太子文学。及即位,改翰林待制。与修成宗、顺宗《实

录》,升翰林直学士。诏节《尚书》经文,译其关政要者以进。明善举宋忠臣子

集贤直学士文升同译润,许之。书成,每奏一篇,帝必称善,曰:“二帝三王之

道,非卿莫闻也。”兴圣太后既受尊号,廷臣请因肆赦,明善曰:“数赦,非善

人之福,宥过可也。”奉旨出赈山东、河南饥,时彭城、下邳诸州连数十驿,民

饿马毙,而官无文书赈贷,明善以钞万二千锭分给之,曰:“擅命获罪,所不辞

也。”还,修《武宗实录》,又升翰林侍讲学士,预议科举、服色等事。延祐二

年,始会试天下进士,明善首充考试官,及廷试,又为读卷官,所取士后多为名

臣。改礼部尚书,正孔氏宗法,以宣圣五十四世孙思晦袭封衍圣公,事上,制可

之。擢参议中书省事,旋复入翰林为侍读,岁中拜湖广行省参知政事。又召入集

贤为侍读,议广庙制。升翰林学士,修《仁宗实录》。英宗亲课太室,礼官进祝

册,请署御名,命明善代署者三,眷遇之隆,当时莫并焉。至治二年,卒于位。

泰定间,赠资善大夫、河南行省左丞,追封清河郡公,谥曰文敏。

明善早以文章自豪,出入秦、汉间,晚益精诣,有文集行世。

初在江西、金陵,每与虞集剧论,以相切劘。明善言:“集治诸经,惟朱

子所定者耳,自汉以来先儒所尝尽心者,考之殊未博。”集亦言:“凡为文辞,

得所欲言而止,必如明善云‘若雷霆之震惊,鬼神之灵变’然后可,非性情之正

也。”二人初相得甚欢,至京师,乃复不能相下。董士选之自中台行省江浙也,

二人者俱送出都门外,士选曰:“伯生以教导为职,当早还,复初宜更送我。”

集还,明善送至二十里外,士选下马入邸舍中,为席,出橐中肴,酌酒同饮,乃

举酒属明善曰:“士选以功臣子,出入台省,无补国家,惟求得佳士数人,为朝

廷用之,如复初与伯生,他日必皆光显,然恐不免为人构间。复初中原人也,仕

必当道;伯生南人,将为复初摧折。今为我饮此酒,慎勿如是。”明善受卮酒,

跪而酹之。起立,言曰:“诚如公言,无论他日,今隙已开矣。请公再赐一卮,

明善终身不敢忘公言!”乃再饮而别。真人吴全节,与明善交尤密,尝求明善作

文。既成,明善谓全节曰:“伯生见吾文,必有讥弹,吾所欲知。成季为我治具,

招伯生来观之,若已入石,则无及矣。”明日,集至,明善出其文,问何如,集

曰:“公能从集言,去百有余字,则可传矣。”明善即泚笔属集,凡删百二十字,

而文益精当。明善大喜,乃欢好如初。集每见明经之士,亦以明善之言告之。

明善一子,晦,荫受峡州路同知,早卒。

○虞集弟槃范梈

虞集,字伯生,宋丞相允文五世孙也。曾祖刚简,为利州路提刑,有治绩。

尝与临邛魏了翁,成都范仲黼、李心传辈,讲学蜀东门外,得程、朱氏微旨,著

《易诗书论语说》,以发明其义,蜀人师尊之。祖珏,知连州,亦以文学知名。

父汲,黄冈尉。宋亡,侨居临川崇仁,与吴澄为友,澄称其文清而醇。尝再至京

师,赎族人被俘者十余口以归,由是家益贫。晚稍起家,教授于诸生中,得孛术

鲁翀、欧阳玄而称许之,以翰林院编修官致仕。娶杨氏,国子祭酒文仲女。咸淳

间,文仲守衡,以汲从,未有子,为祷于南岳。集之将生,文仲晨起,衣冠坐而

假寐,梦一道士至前,牙兵启曰:“南岳真人来见。”既觉,闻甥馆得男,心颇

异之。

集三岁即知读书,岁乙亥,汲挈家趋岭外,干戈中无书册可携,杨氏口授

《论语》、《孟子》、《左氏传》、欧苏文,闻辄成诵。比还长沙,就外傅,始

得刻本,则已尽读诸经,通其大义矣。文仲世以《春秋》名家,而族弟参知政事

栋,明于性理之学,杨氏在室,即尽通其说,故集与弟槃,皆受业家庭,出则以

契家子从吴澄游,授受具有源委。

左丞董士选自江西除南行台中丞,延集家塾。大德初,始至京师。以大臣荐,

授大都路儒学教授,虽以训迪为职,而益自充广,不少暇佚。除国子助教,即以

师道自任,诸生时其退,每挟策趋门下卒业,他馆生多相率诣集请益。丁内艰,

服除,再为助教,除博士。监祭殿上,有刘生者,被酒失礼俎豆间,集言诸监,

请削其籍。大臣有为刘生谢者,集持不可,曰:“国学,礼义之所出也,此而不

治,何以为教!”仁宗在东宫,传旨谕集,勿竟其事,集以刘生失礼状上之,移

詹事院,竟黜刘生,仁宗更以集为贤。

大成殿新赐登歌乐,其师世居江南,乐生皆河北田里之人,情性不相能,集

亲教之,然后成曲。复请设司乐一人掌之,以俟考正。仁宗即位,责成监学,拜

台臣为祭酒,除吴澄司业,皆欲有所更张,以副帝意,集力赞其说。有为异论以

沮之者,澄投檄去,集亦以病免。未几,除太常博士,丞相拜住方为其院使,间

从集问礼器祭义甚悉,集为言先王制作,以及古今因革治乱之由,拜住叹息,益

信儒者有用。

朝廷方以科举取士,说者谓治平可力致,集独以谓当治其源。迁集贤修撰。

因会议学校,乃上议曰:“师道立则善人多,学校者,士之所受教,以至于成德

达材者也。今天下学官,猥以资格授,强加之诸生之上,而名之曰师尔,有司弗

信之,生徒弗信之,于学校无益也。如此而望师道之立,可乎?下州小邑之士,

无所见闻,父兄所以导其子弟,初无必为学问之实意,师友之游从,亦莫辨其邪

正,然则所谓贤材者,非自天降地出,安有可望之理哉!为今之计,莫若使守令

求经明行修成德者,身师尊之,至诚恳恻以求之,其德化之及,庶乎有所观感也。

其次则求夫操履近正,而不为诡异骇俗者,确守先儒经义师说,而不敢妄为奇论

者,众所敬服,而非乡愿之徒者,延致之日,讽诵其书,使学者习之,入耳著心,

以正其本,则他日亦当有所发也。其次则取乡贡至京师罢归者,其议论文艺,犹

足以耸动其人,非若泛泛莫知根柢者矣。”六年,除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

仁宗尝对左右叹曰:“儒者皆用矣,惟虞伯生未显擢尔。”会晏驾,不及用。

英宗即位,拜住为相,颇超用贤俊,时集以忧还江南,拜住不知也。乃言于

上,遣使求之于蜀,不见;求之江西,又不见;集方省墓吴中,使至,受命趋朝,

则拜住不及见矣。泰定初,考试礼部,言于同列曰:“国家科目之法,诸经传注

各有所主者,将以一道德、同风俗,非欲使学者专门擅业,如近代五经学究之固

陋也。圣经深远,非一人之见可尽,试艺之文,推其高者取之,不必先有主意。

若先定主意,则求贤之心狭,而差自此始矣。”后再为考官,率持是说,故所取

每称得人。

泰定初,除国子司业,迁秘书少监。天子幸上都,以讲臣多高年,命集与集

贤侍读学士王结执经以从,自是岁尝在行。经筵之制,取经史中切于心德治道者,

用国语、汉文两进读,润译之际,患夫陈圣学者未易于尽其要,指时务者尤难于

极其情,每选一时精于其学者为之,犹数日乃成一篇,集为反覆古今名物之辨以

通之,然后得以无忤,其辞之所达,万不及一,则未尝不退而窃叹焉。拜翰林直

学士,俄兼国子祭酒。尝因讲罢,论京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