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元史 >

第412章

元史-第412章

小说: 元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有专威福者,故履谦言及之。九年冬,始立南郊,礼昊天上帝,履谦摄司天台

官。旧制,享祀,司天虽掌时刻,无钟鼓更漏,往往至旦始行事。履谦白宰执,

请用钟鼓更漏,俾早晏有节,从之。至大二年,太常请修社稷坛,及浚太庙庭中

井。或以岁君所直,欲止其役,履谦曰:“国家以四海为家,岁君岂专在是!”

三年,升授时郎秋官正,兼领冬官正事。四年,仁宗即位,嘉尚儒术。台臣言履

谦有学行,可教国学子弟,擢国子监丞,改授奉直大夫、国子司业,与吴澄并命,

时号得人。每五鼓入学,风雨寒暑,未尝少怠,其教养有法,诸生皆畏服。未几,

复以履谦佥太史院事。皇庆二年春,彗星出东井。履谦奏宜增修善政以答天意,

因陈时务八事。仁宗为之动容,顾宰臣命速行之。自履谦去国学,吴澄亦移病归,

学制稍为之废。延祐元年,诏择善教者,于是复以履谦为国子司业。履谦律己益

严,教道益张,每斋置伴读一人为长,虽助教阙员,而诸生讲授不绝。时初命国

子生岁贡六人,以入学先后为次第,履谦曰:“不考其业,何以兴善而得人!”

乃酌旧制,立升斋、积分等法:每季考其学行,以次递升,既升上斋,又必逾再

岁,始与私试;孟月仲月试经疑经义,季月试古赋诏诰章表策,蒙古、色目试明

经策问;辞理俱优者一分,辞平理优者为半分,岁终积至八分者充高等,以四十

人为额;然后集贤、礼部定其艺业及格者六人,以充岁贡;三年不通一经,及在

学不满一岁者,并黜之。帝从其议,自是人人励志,多文学之士。五年,出为滨

州知州,丁母忧,不果行。

至治元年,拜太史院使。泰定二年九月,以本官奉使宣抚江西、福建,黜罢

官吏之贪污者四百余人,蠲免括地虚加粮数万石,州县以先贤子孙充房夫诸役者

悉罢遣之。福建宪司职田,每亩岁输米三石,民不胜苦。履谦命准令输之,由是

召怨,及还京,宪司果诬以他事。未几,诬履谦者皆坐事免,履谦始得直,复为

太史院使。天历二年九月卒。

履谦笃学勤苦,家贫无书。及为星历生,在太史局,会秘书监辇亡宋故书,

留置本院,因昼夜讽诵,深究自得,故其学博洽精通,自六经、诸史、天文、地

理、礼乐、律历,下至阴阳五行、医药、卜筮,无不淹贯,尤精经籍。著《大学

四传小注》一卷,《中庸章句续解》一卷,《论语言仁通旨》二卷,《书传详说》

一卷,《易系辞旨略》二卷,《易本说》四卷,《春秋诸国统纪》六卷。以皇极

之名见于《洪范》,皇极之数始于邵氏《经世书》,数非极也,特寓其数极耳,

著《经世书入式》一卷;《经世书》有内、外篇,内篇则因极而明数,外篇则由

数而会极,著《外篇微旨》一卷。《授时历》行五十年,未尝推考,履谦日测晷

景,并晨昏五星宿度,自至治三年冬至至泰定二年夏至,天道加时真数,各减见

行历书二刻,著《二至晷景考》二卷。《授时历》虽有经、串,而经以著定法,

串以纪成数,然求其法之所以然、数之所从出,则略而不载,作《经串演撰八法》

一卷。元立国百有余年,而郊庙之乐,沿袭宋、金,未有能正之者。履谦谓乐本

于律,律本于气,而气候之法,具载前史,可择僻地为密室,取金门之竹及河内

葭莩候之,上可以正雅乐、荐郊庙、和神人,下可以同度量、平物货、厚风俗。

列其事上之。又得黑石古律管一,长尺有八寸,外方,内为圆空,中有隔,隔中

有小窍,盖以通气;隔上九寸,其空均直,约径三分,以应黄钟之数;隔下九寸,

其空自小窍迤逦杀至管底,约径二寸余,盖以聚其气而上之。其制与律家所说不

同,盖古所谓玉律者是也。适迁他官,事遂寝,有志者深惜之。至顺三年五月,

赠翰林学士、资善大夫、上护军,追封汝南郡公,谥文懿。

卷一百七十三 列传第六十

○崔斌

崔斌,字仲文,马邑人。性警敏,多智虑,魁岸雄伟,善骑射,尤攻文学,

而达政术。世祖在潜邸召见,应对称旨,命佐卜怜吉带,将游骑戍淮南。斌负才

略,卜怜吉带甚敬礼之。兵驻扬州西城,俾斌领骑兵觇敌形势,斌视敌兵乱,潜

出袭之,多所杀获。俄丁父忧,袭授金符,为总管。中统元年,改西京参议宣慰

司事。世祖尝命安童举汉人识治体者一人,安童举斌。入见,敷陈时政得失,曲

中宸虑。时世祖锐意图治,斌危言谠论,直指面斥,是非立判,无有所讳。帝幸

上都,尝召斌,斌下马步从。帝命之骑,因问为治大体,今当何先。斌以任相对。

帝曰:“汝其为我举可为相者。”斌以安童、史天泽对,帝默然良久。斌曰:

“陛下岂以臣猥鄙,所举未允公议,有所惑欤?今近臣咸在,乞采舆言,陛下裁

之。”帝俞其请,斌立马扬言曰:“有旨问安童为相,可否?”众欢然呼万岁。

帝悦,遂以二人并为相。除斌左右司郎中。每论事帝前,群言终日不决者,斌以

数言决之。进见,必与近臣偕,其所献替,虽密近之臣,有不得与闻者,以此人

多忌之。会阿合马立制国用使司,专总财赋,一以掊克为事,斌曰:“与其有聚

敛之臣,宁有盗臣!”于帝前屡斥其奸恶。

至元四年,出守东平。五年,大兵南征,道寿张。卒有撤民席,投其赤子于

地以死,诉于斌。斌驰谓主将曰:“未至敌境,而先杀吾民,国有常刑,汝亦当

坐。”于是下其卒于狱,自是莫敢犯。岁大昆,征赋如常年,斌驰奏以免,复请

于朝,得楮币十万缗,以赈民饥。六年,除同佥枢密院事。襄樊之役,命斌佥河

南行省事。方议攻鹿门山,斌曰:“自岘山西抵万山,北抵汉江,筑城浚堑,以

绝饷援,则襄阳可坐制矣。”时调曹、濮民丁,屯田南阳。斌议罢曹、濮屯民,

以近地兵多者补之,民以为便。又议户部给滨、棣、清、沧盐券,付行省,募民

以米贸之,仍增价和籴。远近输贩者辐辏,馈饷不劳而集。有旨:河南四路,籍

兵二万,以益襄樊。斌即驰奏曰:“河南户少,而调度繁多,实不堪命,减其半

为宜。”从之。襄阳既下,转嘉议大夫,仍佥行中书省。

十年,诏丞相伯颜总兵南征,改行省为河南宣慰司,加中奉大夫,赐金虎符,

充宣慰使。是时,襄阳、正阳诸军,悉道河南,供亿虽繁,而事无缺失。伯颜既

渡江,分阿里海牙定湖南,诏斌贰之,拜行中书省参知政事。十月,围潭州,斌

攻西北铁坝。阿里海牙中流矢,不能军,斌以军夜集栅下,黎明毕登,不利。斌

曰:“彼军小捷而骄弛,吾今焚其角楼,断其援道,堑城为三周,如此则城可得。”

诸将然之。乃誓师,衔枚潜登铁坝,人赍刍秸,梯其楼火之,且竖木栅城上。诘

旦,布云梯鼓噪而上,斌挟盾先登。阿里海牙持酒劳曰:“取此城,公之力也。”

斌自语阿里海牙曰:“潭人胆破矣。若敛兵不进,许其来降,则土地人民皆我有,

自重湖以南,连城数十,可传檄而定。若纵兵急攻,彼无噍类,得一空城何益!”

从之。明日,即遣开示祸福,城中争出降。诸将怒其抗敌持久,咸欲屠之。斌喻

以兴师本意,诸将曰:“编民当如公说,敌兵必诛之。”斌曰:“彼各为其主耳,

宜旌之,以劝未附者,且杀降不祥。”诸将乃止。捷闻,帝嘉之,进资善大夫、

行中书省左丞,潭人德之,为立生祠。十一年,奉旨抚谕广西,寻命还治湖南。

潭属邑安化、湘乡、衡山以南,贼周龙、张唐、张虎等,所在蜂起,斌驻兵南岳。

凡来降者,同僚议欲尽戮,以惩反侧,斌但按诛其首恶,胁从者尽释之。

十五年,被召入觐。时阿合马擅权日甚,廷臣莫敢谁何。斌从帝至察罕脑儿。

帝问江南各省抚治如何。斌对以治安之道在得人,今所用多非其人,因极言阿合

马奸蠹。帝乃令御史大夫相威、枢密副使孛罗按问之,汰其冗员,黜其亲党,检

核其不法,罢天下转运司,海内无不称快。适尚书留梦炎、谢昌元言:“江淮行

省事至重,而省臣无一人通文墨者。”乃命斌迁江淮行省左丞。既至,凡前日蠹

国渔民不法之政,悉厘政之,仍条具以闻。阿合马虑其害己,捃摭其细事,遮留

使不获上见,因诬构以罪,竟为所害。裕宗在东宫,闻之,方食,投箸恻然,遣

使止之,已不及矣。天下冤之。年五十六。至大初,赠推忠保节功臣、太傅、开

府仪同三司,追封郑国公,谥忠毅。

子三人,良知、威、恩。孙一人,敬。皆为大官。

○崔彧

崔彧,字文卿,小字拜帖木儿,弘州人。负才气,刚直敢言,世祖甚器重之。

至元十六年,奉诏偕牙纳木至江南,访求艺术之人。明年,自江南回,首言忽都

带儿根索亡宋财货,烦扰百姓,身为使臣,乃挈妻子以往,所在取索鞍马刍粟。

世祖虽听其言,然虚实竟不辨决也。

十九年,除集贤侍读学士。彧言于世祖,谓:“阿合马当国时,同列皆知其

恶,无一人孰何之者;及既诛,乃各自以为洁,诚欺罔之大者。先有旨,凡阿合

马所用之人皆革去,臣以为守门卒隶亦不可留。如参知政事阿里,请以阿散袭父

职,倘使得请,其害又有不可胜言者。赖陛下神圣,灼知其奸,拒而不可。臣已

疏其奸恶十余事,乞召阿里廷辩。”帝曰:“已敕中书,凡阿合马所用,皆罢之,

穷治党与,纤悉无遗。事竟之时,朕与汝别有言也。”又请以郝祯剖棺戮尸,从

之。寻奉旨钩考枢密文牍,遂由刑部尚书拜御史中丞。彧言:“台臣于国家政事

得失,生民休戚,百官邪正,虽王公将相,亦宜纠察。近唯御史得有所言,臣以

为台官皆当建言,庶于国家有补。选用台察官,若由中书,必有偏徇之弊,御史

宜从本台选择,初用汉人十六员,今用蒙古十六员,相参巡历为宜。”皆从其言。

二十年,复以刑部尚书上疏,言时政十八事:一曰开广言路,多选正人,番直上

前,以司喉舌,庶免党附壅塞之患。二曰当阿合马擅权,台臣莫敢纠其非,迨其

事败,然后接踵随声,徒取讥笑。宜别加选用,其旧人除蒙古人取圣断外,余皆

当问罪。三曰枢密院定夺军官,赏罚不当,多听阿合马风旨。宜择有声望者为长

贰,庶几号令明而赏罚当。四曰翰苑亦颂阿合马功德,宜博访南北耆儒硕望,以

重此选。五曰郝祯、耿仁等虽在典刑,若是者尚多,罪同罚异,公论未伸,合次

第屏除。六曰贵游子弟,用即显官,幼不讲学,何以从政。得如左丞许衡教国子

学,则人才辈出矣。七曰今起居注所书,不过奏事检目而已。宜择蒙古人之有声

望、汉人之重厚者,居其任,分番上直,帝王言动必书,以垂法于无穷。八曰宪

曹无法可守,是以奸人无所顾忌。宜定律令,以为一代之法。九曰官冗,若徒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