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BL电子书 > 红楼之贾家大少 >

第12章

红楼之贾家大少-第12章

小说: 红楼之贾家大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银票了,史夫人那关绝对能过,还给那么好的头面做什么,显摆自己有钱吗,就是她的关系,连累她丢了好东西。
    王氏心里想些什么,贾敏可不知道,给她添妆的嫂子姐妹人数众多,她逐一道谢都来不及。而在第二天,贾敏就带着满满当当一百二十八抬嫁妆嫁到了林家,从而开始了自己崭新的生活。
    贾敏的出嫁,对贾瑚的生活影响不大,也就停了两天课,并在贾敏出阁当天,和贾珠一起充当了压轿童子,得了好几个大大的红包,其他也就没什么了,第二天就恢复了正常的读书练武。
    启蒙班教的东西都很浅显,贾瑚上辈子好歹也是帝都大学毕业的,虽说学的是到了古代完全排不上用场的电子信息专业,可是成年人的思维能力在那里摆着,杨先生讲什么东西,他听一遍就能融会贯通,很快就超过了班里所有同学,还拿了好几回月考第一。杨先生很喜欢贾瑚,经常说他天资聪慧,一点就通。和贾瑚相比,贾珠的成绩就要逊色一些,每次月考,不过排在中流。
    在贾瑚看来,贾珠已经很厉害了,他们这个启蒙班,除了他和贾珠,其他人最小的都有六岁,贾珠比同班同学小了至少两岁,多的甚至三四岁,却在成绩上压过一半的人,换成真正四岁的他,绝对做不到,他那个时候就会往喜欢的女孩子背心里放毛毛虫,吓得人家哇哇大哭,再找老师告状。
    贾瑚暗自看好贾珠,贾政却不这么认为,凭什么贾赦的儿子次次都能考第一,他的儿子却连前三都进不了,贾政咽不下这口气,只能不停逼迫贾珠用功,贾珠又是个乖巧听话的,父亲说什么,他就听什么,从来不会反驳,小小年纪的孩子,搞得跟个小老头子似的。还是贾代善看不下去,每天下午强拉着贾珠出来跟他练功,不然贾政那个逼法,真的是要搞出人命来的节奏。
    贾瑚也觉得贾珠有点可怜,本身已经够刻苦了,还不停地被父亲责骂,要是贾政骂得对也就算了,关键是他根本就搞不清状况。为了不刺激贾政脆弱的神经,贾瑚在家一般都不读书,要不跟着贾代善习武,要不去找元春玩,小姑娘长得白白嫩嫩,刚开始学说话,逗起来可好玩了。谁知就是这样,贾政还是不服气,动不动就骂贾珠,说贾瑚每天玩得那么好,他居然还是赶不上人家。
    贾珠也是个左性子的,贾政越骂他,他就越刻苦,除了吃饭、睡觉,还有每天逃不掉的一个时辰练武,其他时间全部用来看书。这样的学习强度,不要说小孩子了,就是大人也坚持不住,贾珠没过多久就病了,病得还不轻,贾代善赶紧让人用自己的帖子请了太医院擅长小方脉的太医过来。结果太医看了就说,是心血太耗之故,这次幸好发现地早,问题不大,以后万万不可如此。
    贾政目前就贾珠一个儿子,虽然望子成才,却也被吓住了,兼之贾代善和史夫人,各自痛骂了他一场,以后倒也有所收敛。可是贾珠每天的习武,也被他和王氏求着取消了,都说是太医说了,贾珠身体弱,经不得劳累,史夫人一看也是,贾珠和贾瑚只差半岁,个头看着却像差了两岁,贾瑚能习武,不见得贾珠就能练,取消了也好,小孩子体弱,好汤好药养着,也能养好的。
    时间不急不缓向前走着,贾瑚满过四周岁以后,杨先生开始教他写字。贾珠比贾瑚小了半岁,本来是还要等半年的,不过贾珠好强,见贾瑚开始学写字了,说也要跟着学,杨先生劝不住,只好一起教了。别看年龄只差半岁,对十岁以上的孩子,这个差距不算什么,可是贾瑚四岁,贾珠三岁半,半岁的差距就很明显了。再说贾瑚两岁开始习武,手上的力量比起贾珠不知强了多少倍,拿笔写起字来,完全就是两个境界。杨先生擅长给孩子启蒙,晓得这是正常的,并不责罚贾珠,倒是贾珠自己,看着写的歪歪扭扭的字,心中下定决心,回家要努力练习,不能比贾瑚差了。
    贾珠聪明,为人又刻苦,进入家学一年以后,就超过了班上除贾瑚以外的所有同学,只有贾瑚,是他无法逾越的高山。纵是如此,贾瑚看贾珠都是不敢掉以轻心了,不过他每天读书练武,还是照着自己的节奏来,不会像贾珠那样,刻苦地近乎拼命。因为在贾瑚看来,他们现在就是上幼儿园的年纪,每天要劳逸结合才对,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本钱透支完了,以后的日子怎么过。
    杨先生寓教于乐,启蒙班的孩子们,日子总体过得还算不错,不像四书班的胡先生,对学生要求是特别严格。贾珍就在四书班,贾代化跟他说了,两年之内必须念完四书班,考到进学班,不然家法伺候。如今一年多过去了,贾珍的成绩在班里不过排在中游,剩下来的半年要是不够努力,是肯定考不上进学班的。贾珍不笨,就是前些年无人管教,把心玩得野了,有点收不回来。
    亏得贾代化发现问题及时,对家学进行了改革,硬生生把走歪的贾珍拽了回来,走上了正路。可惜就在贾珍还有三个月就要考试的时候,贾代化当初在战场上受的旧伤复发,竟然一病不起了。
    贾代化年轻时候是在战场上拼过命的,身体外表看着硬朗,其实内里早已虚了,猛一倒下,病情迅速就恶化了。贾代化自知病重不起,拉着贾代善说了一宿的话,说贾敬年轻,没有官场经验,贾珍顽劣,定要有人管着,他先走一步,贾代善这个当叔父的就要多操点心了,不然他们兄弟都不在了,贾家的下一代,连个挑大梁的都没有。别看贾代善和贾代化平时攀比地厉害,这个时候却是没有虚话,贾代化说什么他都答应了。贾代善心想,贾敬好歹中了进士,东府也算后继有人,他稍加照看也就是了,倒是他们西府,贾赦和贾政都是靠不住的,他必须多撑几年才行。

☆、第014章 初见

拜托了贾代善,贾代化又把贾敬和贾珍父子叫到病榻前,再三叮嘱他们,日后小心做人,不可狂妄行事。贾家是跟着司徒家打天下的开国功臣,贾演、贾源兄弟,早年曾跟太、祖皇帝勾肩搭背、称兄道弟,关系自是不用多说,贾代化和贾代善自幼跟着各自父亲上阵厮杀,跟当今皇帝也是相熟多年,他们平定中原、拿下江南的几场大战,就是时任太子的今上亲自负责的后勤调度。
    正是因为如此,贾代化和贾代善在继承爵位的时候都没降爵,保住了贾家一门两国公的荣耀。不过如今的朝中局势,却与当初大不相同,太、祖皇帝举兵起义的时候,是个死了老婆多年的鳏夫,膝下就只得原配妻子留下的长子一人,直到登基为帝以后,才广纳嫔妃,可是那些比太子的儿子都小的庶出皇子,哪里会对他有威胁,贾代化等人从来没有选择的烦恼,一味忠于太子即可。
    今上和太、祖皇帝一样,也是个有点克妻倾向的人,他的原配妻子苏氏,在还是太子妃的时候就病故了,留下了嫡子司徒衍。今上和苏太子妃感情笃佳,很长时间没有续娶,只让沈良媛、陈良娣等人管着东宫之事,他却是把司徒衍带在身边亲自教养。今上登基以后,追封了苏氏为皇后,又立了司徒衍为太子,沈良媛、陈良娣等人,分别封了沈淑妃和陈昭仪,皇后之位保持空缺。
    太、祖皇帝称帝之时已经满过了四十岁,他只纳妃,不封后,朝臣们觉得没有什么,反正还有太子妃在,后宫之事有人做主。可是今上登基之时尚不足三旬,太子年幼,也没到可以娶妻的年纪,后宫连个可以穿正红色的正经女主人都没有,着实不好看。皇帝听了觉得有道理,就开始考虑封后之事,他疼爱太子,不欲有人对他构成威胁,故而育有皇子的沈淑妃、陈昭仪等人不作考虑,反而是在勋贵里选了个父兄战功显赫,却相继战死沙场,全家上下就剩一个女儿的忠勇候褚家。
    空有名声却家中无人的褚氏入宫为后,皇帝的心思昭然若揭,他是在给太子殿下铺路,褚皇后家中的男丁全部战死,她就是生了儿子,也没有娘家的支持,不会对太子造成什么威胁。
    皇帝信任太子,对大多数朝臣来说都是好事,这免了他们的站队风险,只要老老实实做事就好。可有一点,是人们不想看到的,就是皇帝自小疼爱的太子,他什么都好,文韬武略,无不精通,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他的身体不好,二十多岁的人,精神看着还不如明年就要年满五十的皇帝。
    贾代化是天子近臣,对前朝后宫的局势都很了解,要是太子殿下身体康健,他对家中后事,也不至于这么担忧。他们家是有大功劳的人家,只要子孙不犯大错,几辈子的荣华富贵都是稳当的,可他就是害怕,若是太子殿下不幸走在了皇帝前头,看到希望的诸位皇子,会群起而纷争,到了那个时候,站位就是麻烦事情,稍有差池,便是抄家灭族的祸事,贾敬年纪轻,他放不下心。
    贾代化翻来覆去说了好几遍,面上的神情格外凝重,贾敬面有焦虑之色,可还是一一应了,贾珍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更是贾代化说什么,他就答应什么,就差没有对天起誓了。
    这年腊月,宁国公贾代化病故,享年五十三岁。皇帝收到贾代善呈上的折子,幽幽叹了口气,当年打天下的老臣子,眼看又少了一个,他想到贾代化的独子贾敬去年刚中二甲进士,就下旨命他降一等袭了爵位,改封宁安侯。贾代化的丧事办得隆重至极,两府上下忙碌了两个多月,年都没有过好,前来道恼的亲朋故旧无数,就连太子殿下,都带着儿子过来了。
    那是贾瑚第一次见到司徒衍和司徒景,传说中神仙一般人品的太子殿下,当真是个温文俊美的年轻人,让人看了立时升起亲近之感。而跟着父亲前来的司徒景,看上去跟贾瑚差不多年纪,相貌极像太子殿下,就是一身冰雪般凛冽的气质,与他的父亲截然不同。贾瑚跪在贾珍旁边,脑海里一片空白,全是司徒衍和司徒景,他隐隐有种预感,自己和这两个人,羁绊不轻。
    司徒衍父子来去匆匆,却是给了贾家莫大的殊荣,贾瑚更是想起,贾代善教自己习武之时,偶尔提到的一些朝中之事。他说太子天资聪慧,是皇帝和苏皇后成亲好几年才盼来的孩子,皇帝自小宠他,宫中凡有什么好的,也都优先想着太子,不过太子的优异表现,也对得起皇帝对他的厚望,唯一不好的,就是太子的身体,时不时就病上一回,不仅皇帝忧心,朝中百官也是担忧得紧。
    贾代化的丧事办妥,贾敬和贾珍开始闭门守孝了,贾敬前年中了进士以后,考中了庶吉士,进了翰林院。他从小被贾代化管得紧,一门心思都在读书上,于人际交往,并不是很擅长,偏偏他又出身武勋之家,将来还有爵位可继承,和翰林院那些书香世家或者耕读之家出来的子弟,就不怎么谈得拢,好在还有同期和他进了翰林院的林海,还不至于连个能说上话的人都没有。
    胡先生见贾珍的学业刚有起色就要回家守孝,生怕他荒废了,一气给他布置了两年的功课,让他回家苦读,有什么不懂的,直接问贾敬,若是够刻苦,满了孝出来,就回金陵考秀才去。胡先生是贾代化请来的,对贾珍一贯要求严厉,贾珍前不久又答应了祖父,要痛改前非,专注学业,再不济也得考个秀才出来,不能一介白身,让贾敬在同僚面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9 9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