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BL电子书 > 红楼之贾家大少 >

第10章

红楼之贾家大少-第10章

小说: 红楼之贾家大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瑚三月份生的,下个月满三周岁,不过按照这里计算年龄的习俗,都说他是四岁了。在贾瑚看来,自己也就刚到上幼儿园的年纪,平日跟着张氏背些启蒙读物不算什么,就当是学前教育了,可是正式启蒙几个意思,是要他三岁就上小学吗,贾瑚整个人都不好了,只觉前途黯淡无光。
    张氏见贾瑚闷闷不乐,心下不由担忧,就问他怎么了,是身体不舒服吗,看起来没精打采的。
    贾瑚轻轻摇头,虽然心中烦闷不堪,却不知该如何开口。他能跟他娘说,他是不想太早上学吗,张氏就是不骂他,只怕也要气得哭一顿,别人想上学还上不成呢,他说不想不是找抽是什么。
    贾瑚不肯说,张氏也不生气,温柔道:“瑚哥儿有事不跟娘说,就不怕娘会伤心吗?”说完拿起帕子拭泪。贾瑚明知张氏没哭,也扛不住她泫然欲泣的表情,忙道:“瑚儿怕自己写不好字。”
    贾瑚这话说来,算是半真半假,前日他在贾赦的书房玩,贾赦说要教他写名字,他很高兴就答应了。不想看着贾赦写的时候轻松,写出来的字也还算端正,可是那笔,到了自己手上就不听话。贾瑚拿着笔挥舞了半天,除了画出几张鬼画桃符,就是把自己和贾赦的一身衣服,全给废了。
    单是拿不动笔,贾瑚并不担心,那是因为小孩子手小,且力气不足,过几年就好了。可谁知道,贾代善这么丧心病狂,他才三岁就要送他上学,到时候他写出来的字,岂不是丢人现眼了。
    张氏眉心微蹙,稍一思索就明白了贾瑚的心思,不由莞尔一笑,温言道:“瑚哥儿,你爹那是逗着你玩呢,他那天给你的,是狼毫大笔,你如何拿得动,画了他一身,也是应该的,不必害怕。等你到了学里,写字是用羊毫小笔,而且是从最简单的字开始,很好学的,你不用担心。”贾赦那天抱着贾瑚回屋洗澡,就被张氏说过了,这么小的娃娃,怎么可能写得出那么多笔画的字。
    有了张氏这番说辞,贾瑚稍微安心了些,原来是从头学起,他手劲不足,贾珠还不如他呢,应该没事的。不过想到张氏话里的“学里”二字,贾瑚又问道:“不是请先生来家里吗?”在贾瑚的概念里,古代的有钱人家,都是请了教书先生上门的,那个学里是指哪里,难道是指什么学校吗。
    “只是我们家,自然可以请先生,不过族里那些少年,就没这样的条件了。”张氏摇了摇头,解释道:“家学是太爷立的,恐族中子弟有贫穷不能请师者,即入此中肄业。凡族中有官爵之人,皆供给银两,按俸禄多寡帮助,为学中之费,共举年高有德之人为塾掌,专为训课子弟。”
    贾瑚听了点点头,看来他的太爷爷,还是个很有远见的人,自己混得好不说,还对族人很负责,想着法子要把族人给扶持起来,这古代的大家族啊,和现代人的小家庭,真心不是一个概念。
    得知上学没有自己想得那么可怕,贾瑚放下心事,跑去找贾代善教他拳脚功夫了。贾瑚不指望自己能成什么武林高手,再说根据他的观察,这个世界也没有飞檐走壁的轻功和玄乎其乎的内功,就是贾代善这种战场上出来的高手,也是练的外家功夫,都是实打实的,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贾代善指导了贾瑚几天,说他筋骨不错,要是长久练下去,功夫不会在他之下。贾瑚听了只是笑笑,并不当真,他觉得吧,贾代善就是有点空虚了,贾赦不学无术,贾政弃武从文,他一身傲人的功夫没了川人,能不空虚吗,好容易有个孙子愿意学,当然要多夸夸,不然把人吓跑了怎么办。
    张氏并不反对贾瑚跟着贾代善习武,就是走科举之路,没有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也是撑不下来的。今年的春闱,天公不作美,气温堪称开国以来最低的,有将近三成的考生,还没考完就被人抬出了考场,哭得那叫一个惊天动地,就是坚持考完的那些,出了考场病倒的也不在少数,其中就包括林海和贾敬,好在都不严重,养些时日就能好了,并不影响下个月的殿试。
    张氏可不希望看到,贾瑚日后参加秋闱、春闱,落得被人抬出来的下场,把身体练好点,总是没错。退一万步说,贾瑚考不出来,他是袭爵之人,倘若武艺过得去,也能有个不错的前程。
    总的来说,张氏给儿子准备去家学要用的东西,算是心平气和,最基本的三百千,贾瑚两岁就能倒背如流,这一年下来,《声律启蒙》、《增广贤文》、《幼林琼学》也都背会了,就是四书,她也教着念过好几遍了,虽然还没背下来,不过比起其他同龄的孩子,已经是远远走在了前头。
    可在二房,贾政和王氏的心情,就只能说是很不美妙了。在这个贾家从上到下都很高兴的时间段,他们可以说是唯二的两位,很不高兴的人,不仅不高兴,还气得要命,而且是有气无处可撒。
    有意思的是,这对夫妻憎恨的对象还不一样,贾政不满贾敬,大堂兄考中进士,让他这么多年的苦读不中,都快成了笑话。王氏则是不满林海,他考得好,贾敏天天笑颜如花,她看了就生气。
    虽说会试过了还有殿试,但参加过的人都知道,殿试基本就是走过场,只要不犯大错,是不会淘汰人的。只有名次比较悬乎的人,可能会更在意些,比如会试前十,谁不想关键时刻表现好点,一甲的状元、榜眼、探花,说出去多有面子,还有就是百名上下的人,也想往前冲一把,谁都不想当同进士,说起来不好听不说,还不能再考,同进士的帽子要戴一辈子的。
    林海和贾敬会试名次好,殿试肯定是在二甲前列,林海还有望冲击一甲前三,贾政和王氏就是心里再不爽,也没什么办法,自己技不如人,能怎么办,贾政看王氏的眼神,都有点不好了。
    通常来说,当父母的在什么地方跌倒了,就会很希望孩子在那里爬起来,贾政和王氏都是如此,贾珠还没正式上学呢,两人就都在他面前耳提面命了一番,吓得孩子战战兢兢,望而生畏。
    国公府的小少爷上学,哪怕是去自家的家学,也不会是贾瑚想的那样,自己背个小书包,最多带个书童就可以了,那是电视剧里看到的穷书生,他们家的配置,要高档奢华得多。
    贾瑚做梦都不会想到,他去离家一里地的家学读书,需要带上七、八个人,是不是有点夸张了。等他看了随行众人搬上车的东西,顿时就不惊讶了,笔墨纸砚不说,还有手炉脚炉、白狐披风、羊毛坐垫,乱七八糟一些东西,竟然装了半车,难怪得要这么多人,否则搬东西都不够。贾瑚原来还以为,家学隔得近,他和贾珠会同坐一辆马车的,可看这个架势,只能各走各的。
    因为贾瑚是第一天上学,贾赦怕他人生地不熟的,被人欺负,特意起个大早,收拾地整整齐齐,准备亲自送儿子去学里。张氏见状讶然,却没多说什么,倒是贾瑚,颇有些感动。想当初,他从幼儿园念到大学,每次升了高一级的学校,都有家人送他,不想穿到古代,竟然还有这个待遇。
    贾珠那边的情况和贾瑚差不多,也是半车行头,七、八个人随行,唯一不同的,就是贾政不准备送他。临出门前两个孩子给贾代善和史夫人请安,贾代善说了一通以后要认真读书的话,史夫人更关注生活细节,还特别叮嘱贾赦,要把两个孩子都平安送到学里。贾赦点头应了,又看似无意地说了句,二弟不是也在家,怎么不送送侄儿,路上各坐各的车,未必能照应到。
    史夫人哽了一下,方斥道:“你二弟要读书,走不开,你是当大伯的,照看侄儿也是应该。”贾赦诺诺应是,心里笑开了花,贾政哪里是走不开,他是这么多年没考上秀才,不好意思回学里。以前在家学念书的时候,也不知道先生眼拙还是怎么的,个个都说贾政的好话,说他聪明好学,将来肯定能跟东府的敬哥儿一样,如今贾敬都是进士了,他还没混上童生呢。
    成功地气了史夫人一回,贾赦一左一右,牵着两个孩子出了门。贾瑚有亲爹陪着,自然开开心心,不时问些和学里有关的问题。贾珠则是一言不发,偶尔偷偷瞄上贾瑚一眼,目光有些羡慕。

☆、第012章 添妆

家学这个地方,贾赦可不陌生,他小时候在这里读了十来年书,虽然成绩平平,从来不被先生看好,可在学里度过的时光,却是很愉快的。那时,贾代善在外面打战,一年到头难得回家一次,史夫人一心想着贾政,从来不管他,徐太夫人对他又是一味溺爱,贾赦的童年,过得不要太自在。他虽不爱读书,可家学没人敢管他,又有年纪相当的族兄族弟一起玩耍,日子过得甚是逍遥。
    贾政比贾赦小了四岁,入学也要晚了三年,虽然很得先生喜欢,可他为人清高,和族中兄弟的关系,并不如何亲近。五岁启蒙到十五岁,贾赦几乎每天都到家学报到,后来还是贾代善看他读了十来年书,连个下场参加童生试的水平都没达到,才叫他不要再来了,贾赦居然还有些舍不得走。贾政也在家学读了十余年,不过他是自己不来的,原因无他,脸上无光,怕被子侄辈笑话。
    贾演和贾源给族中子弟立了家学,主要是进行基础教育的,天赋差的,读上几年书,好歹能写会算,给自己谋个营生,天赋好的,就能参加童生试,若是中了,想要继续深造,就得另请高明,或去好的书院。贾敬便是如此,他考上秀才以后,贾代化就是另外给他请了先生,考中举人以后,更是去了京畿最有名的弘文书院。因而在家学读书的子弟,年龄普遍是在五六岁到十五六岁。
    贾赦故地重游,却发现家学的模样,和他记忆中有些不同,打探了才知道,原是东府的贾代化前些天命人改的。贾赦读书那会儿,贾家在京中的人口并不多,读书的也就那么十几个,就算年龄不等,进度有差,一个先生也能教得下来。然而近些年,贾家的人口繁衍极多,再加上亲戚家附学过来的子弟,大大小小竟有几十个,一个先生根本管不过来,贾代化上次来看,差点被气死。
    缓过劲儿以后,贾代化就找贾代善商量,对家学进行了改革,先是分班,按照学习的进度,把族中子弟分为启蒙、四书、进学三个班,又请了两位老秀才过来,和原来的贾代儒一起,一人分管一个班。同时增加了考试升班制度和末位淘汰制度,意思就是,从启蒙班升到四书班,从四书班升到进学班,不是依照读书的时间,而是全凭成绩,连续三次月考倒数三名之内的,退学回家。
    不是贾代化小气,舍不得几个银子,要是族中子弟能够多出几个举人、秀才,叫他再掏银子都行,不想有些人,来了家学不求上进,而是为着每个月补贴的那点茶水点心、笔墨纸砚。单是这样也就罢了,到底是自家人,这也不是什么大钱,让贾代化气不过的是,就是这些不爱读书的,引得他家大孙子移了性情,他如何不恼火,自然要下重手整治,他可不想花钱养出一群白眼狼儿。
    正是由于贾代化的改革,贾瑚见到贾家的家学时,第一印象很不错,学里四十多名学生,竟然分了三个班,一个班十几人,算得上小班教育了。贾瑚和贾珠年纪小,肯定是进启蒙班的,这个班原有十四名学生,大的不过七八岁,小的只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9 9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