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BL电子书 > 宝玉奋斗记(end) >

第168章

宝玉奋斗记(end)-第168章

小说: 宝玉奋斗记(end)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宝玉因为担心皇帝怕这是双方磨牙,因为据唐佑夹在指示时的小抄讲,史鼎也打了他们的小报告,于是贾宝玉特意说明了自己不愿意坑亲戚,这是为了史鼎好,更是为了国家好,最后缀上一句‘平安未平,陛下已忘事之肇因乎?’
  皇帝正要用着张炯呢,那边儿史鼎也闹得委实不太像话了一点儿,一省大事毕竟人多眼杂,多少有些风声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官场上的人,谁就能对一个空降来的只会捞钱又不会来事儿的上司尽心尽力?皇帝就知道史鼎为官不厚道,与张炯这里的认错态度一对比,皇帝又收到贾宝玉的小报告,越发瞧史鼎不顺眼了。皇帝马上就拍了桌子,严旨切责了史鼎,但是同时也命张炯要加快进度。
  史鼎遭了训斥,吓得要死,但是辖内之事实在不是他的长项。史鼎一面继续打点搜刮金银珠宝往京里疏通关系,一面装孙子求张炯这里帮忙,亦写信给王子腾、贾宝玉求援。王子腾自身难保,贾宝玉根本觉得他死活无所谓了,勉强写了一封此处不由本人作主的信而已。
  张炯心里转了好回主意,最终还是道道:“带个信儿去,我奉命是来平平安州之乱的,便是要驰援了,也要先了结此处才好。叫你们家大人先顶上一个月,一个月后,平安州稳了,我才能动,不然出了事儿,谁都担不起。”打发走了人。张炯直叹倒霉,本来能很轻松完成的任务这会儿又来了个添乱的,还不能不救,因为……圣旨已经下了,命张炯尽快平定平安州,然后挥师去史鼎处。
  张炯虽然不爱搭理史鼎,但是圣命还是要执行的。
  ————————————————————————————————————————
  贾宝玉很惆怅,没想到有这么多惹事的亲戚,看来贾王史薛四家,也真是到颓境了。大厦将顷,独木难支,自己能找个避难的去处已然算不错了。摸出小刀,默默地刻了一只羊驼来表达此刻的心情。
  李贵很惆怅,宝二爷带过来的用具,有不少已经磨损了。小羊皮的靴子因为行军的关系已经磨破了,只能扔掉,幸好还有一双鹿皮的可用,却也只剩这一双了。被褥上回拆洗,被现找来使唤的不知轻重的当地粗使婆子洗坏了被面儿,同时阵亡的还有一件江绸袍子,平安州战乱之后,要到哪里找能让宝二爷的娇贵皮肤不觉得磨的料子,又上哪里找有手艺的裁缝呢?
  扫红很惆怅,二爷常喝的茶叶也用完了,本来带得就不多,张大人还爱来蹭一点儿……
  仆人有仆人的忧愁,老爷有老爷的烦恼。
  为了加快速度,张炯与贾宝玉、王子腾商议,他率大军继续推进,贾宝玉坐镇后方,王子腾率一部慢慢跟在他后面做善后工作。要知道大规模作战很畅快,但是小小的剿小股土匪就很难缠,不适合大部队作战,王子腾对军事不算在行,但是带着已经厮杀了几个月的老兵收拾小匪盗倒是可以,为保险起见,张炯还派了个副将跟着王子腾。这是明摆着给王子腾送分了。王子腾谢了他的好意,心里还是有些不痛快的,毕竟是受了别人的恩惠,而王子腾一向是高高在上的。他也知道这是给他面子,跟外甥抱怨完了之后,也老老实实率部起行了。
  他们这一走,不知道是坑了贾宝玉还是成全了他。反正用王子腾的话说,他是真的没脸见妹妹了。在张炯走后,王子腾慢悠悠地拉网,他还拉漏了,让一股部队从眼皮子底下溜走了去找他外甥的麻烦。前头被张炯坑得很惨的哗变士卒余部与乱民暂时达成了一致,叛军一部千余人重新聚集在张炯的背后。
  不是张炯不努力,实情是——这些人久在平安州,口音、习俗完全跟当地土著一样,以前的户籍册子又毁了,现在的户籍正在造册还没弄好呢,很多人的身份都是不确定的,又不能‘宁可错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只好等着贾宝玉把人头理清了才算完事儿。
  古龙先生说过,隐藏真实身份的最佳做法就是——换个马甲!这些人化整为零,装成百姓,绕过张炯再重新集结。就这样,他们把马甲换完,成功地隐形了。
  他们不敢动张炯,反过头来邀了一个乱民的向导,去找别人的麻烦了。王子腾本来是个软柿子,但一是他老人家带着兵旁边还有个监工的,贾宝玉这个读书人就成了软柿子。
  偏偏因为他是在后方,前面两道防线,张炯以攻代守,王子腾又是拉网保护,再者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分兵是大忌,他身边只有几个护卫、几十锦衣卫并一百军士而已。平安州境内的城池本身就小,按制,人口过万可建县,这里也就是刚刚够这个标准而已。除去分散在各处乡村的人,一个县城里八个月到八十岁的加起来有五千人就不错了,除去老幼病残和混乱中被炮灰了的,剩下的精壮有个一、两千也就顶天了。战后疲弊,被张炯攻破后为缓和矛盾也没征用民伕葺。
  贾宝玉得了消息的时候,修城已经来不及了,正是农忙的时节,青壮都下田了,老弱妇孺根本不够看,留着这点人守城?只得带人往山上走。临走命令把仓库都打开,随叛军抢,反正还能再抢回来,这样他们还能少祸害一下老百姓——再让叛军祸害下去,最后就算打赢了也没意思了。
  一面走一面观察身后,如果叛军进城了,就杀个回马枪。千户以为他疯了:“逃且不及还打回头?”贾宝玉道:“放他们进城,城里可就遭秧了,咱们辛辛苦苦的名声就全完了,老百姓只道咱们不可信,以后的事情就难办了。事完了也没法跟上头交待。”
  叛军急红了眼,正想抢点补给,不想一旦靠进城池就有尾巴来骚扰,知道大军不在就横下心来先啃了贾宝玉再抢东西当盘缠,抢完了大家散伙各奔前程,换马甲的办法还是很好用的,抢了钱之后马甲一换,另寻个地方安家落户还是良民。贾宝玉逃到附近山上,叛军也没那个耐心叫阵,直接放火——被张炯坑惨了的人心理阴暗了。
  千户的脸马上白了,他来这里的目的是镀金不是送命,压根就没想过自己会面临这样的危险。再说了,看着个准驸马,要是把公主弄个成个望门寡,他可以马上去死了。一甩头,千户直接对贾宝玉道:“往北就出了平安州,那里有协防的兵士,咱们还有马……”骑上跑吧。
  跑个P!贾宝玉让千户寻几个机灵又骑射过硬的人分路往北报信,自己却不走。转头说:“砍树。”这样的城池多是依山傍水而建,或者说有山有水的地方才有了城。幸亏平常他爱四处蹓跶,地形挺熟,山间溪流边找了块小平地,能容几十人紧紧地站在一起而已,刀剑矛戈作斧头用,砍掉周围不少小树,勉强能容身。靠着溪水站定,然后从里往外放火,等外面的火烧过来的时候,里面已经没有可燃烧的树木了,几人靠着小溪边儿,完好无损地逃过一命。山头不大,烧到了后半夜地面还带着余热,众人沿着溪流往下,正遇着叛军进城。
  叛军还是围观了一阵儿的,准备这些人受不了火烤往下冲的时候捡个便宜,或者多等仨时辰等他们烧死了好放心抢劫。等到夜里火光映红了天,也没人出来,这才放心地去抢。城里老百姓早跑光了,有不少心眼儿活络的还从大开着门的官仓里顺里了路上的干粮。叛军入了城,队形就乱了,一抢东西哪还有组织纪律可言?贾宝玉带着人聚成一团,形成了小范围内绝对的优势打起了巷战,躲到一边观察的百姓当然是舍不得家的,看着官军杀回来了,形势还不错,又念着刚打的家具新糊的墙,也有不少胆大的回来助威。在没有热兵器的年代,巷战的时候如果遇到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可真是上帝来了都犯愁。
  等王子腾回来救外甥的时候,外甥已经摆着一堆人头等他了。这回贾宝玉的军功是坐实了,连护卫们也有功,徒忻通过正规手续塞过去的,美其名曰,保护亲戚。虽然锦衣卫自己也有自己的系统,护卫们是属于王府的,也都被贾宝玉写了名字报了上去,反正吧,他就是掌管着武职考核的人,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身为一个还算称职的文人,笔杆子一摇,把报功申请表之外的详细记录写得那叫一个精彩,全用短句,读起来节奏鲜明,不但突出了砍人高手众侍卫,把‘义民’的形象也用了一定笔墨加以描述。整个场面立体丰满,各种人物一齐出场,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波澜壮阔,读的人真有身临其境之感了。别的不敢保证,有着一堆人头和俘虏作旁证,皇帝绝对会乐于见到这种‘民心向太阳’的美好景象的。
  没几天就有旨意下来了,命把参与此役的名单记录在档,战后一并封赏,这就表示大家的功劳没有被污下来,‘义民’也得了终身免役免赋的奖励。皇帝还表示,要‘勒石’以记,表示朝廷还是很得民心的。贾宝玉心领神会,重新起草了一篇碑文,突出表现了上下一心这个主题,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首肯。
  经过此役,大家深刻认识到了一点:跟着贾宝玉有肉吃。

  平安已平大军将回

  贾大人的名声好得不得了,爱民如子一类的称呼就扣到了他头上。被赞誉有加的贾大人根本没心情理会这些,他还得给张炯去信,让他不用回来了,前线比较重要,自己这边还有张炯留下的副将,贾宝玉把军事上的事情全委托给了这位副将,自己拉着王子腾喝茶聊天。
  王子腾垂头丧气,心情很复杂,有这个他没保护好的外甥出面,他只好老老实实听外甥的。老人家的心里百味杂陈,出征前他还是逮着哪个亲戚随便训的,现在对着外甥也开不了口了。王子腾现在就是个闲人,军事上有副将在支撑着,完全不用听他的,民政上他外甥完全不用他插手已经把诸项事务安排妥当了。献俘的事情也由锦衣卫押队,表章都写好了。
  王子腾如同所有退居二线的老领导一样,真是各种滋味在心头,整天瞎转悠。平安州这个战后的地方连个象样儿的戏班子都找不着,背井离乡的地方也没啥熟人老朋友排解寂寞都没个酒友。吃了几仗的时候王子腾都没老得这样快过,原本花白的头发白得更厉害了,整日念念叨叨的。真正把他击垮的还是另一件事情——他的好外甥把他的一个亲随小厮挂在旗杆上风干了。
  事情挺简单的,官军虽然有纪律,但不是一支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部队,打仗之余偶尔也顺手捞人家一只鸡两只鸭,调戏调戏一下妇女什么的。先头的时候这样的事情他们也没少干,只是后来又是败兵又是被张炯整顿,已经好了很多了,但是有些人就是找死,比如仗着是王家世仆主子乃是贾宝玉的舅舅,认为打狗也要看主人的某些人。一般百姓唯有捏着鼻子认了的份儿——在京的时候这样的事情也没少发生过——但是平安州这地方最近比较热血,受害者家属纠集了几个亲戚,拎着棍子等着小厮离营的时候一顿乱殴。小厮鼻青脸肿地回来哭泣给王子腾:“遇着个乱民,讹人。这般刁钻怕不会是乱民罢?小的叫人欺负了不怕,可恨谁不知道小的是王家的奴才,这样对小的,岂不是连老爷也没放在眼里?”
  王子腾正在自觉没有存在感的时候,敏感的内心被刺痛了。居然着人锁拿‘刁民’去。女人原本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