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特工皇帝 >

第695章

三国之特工皇帝-第695章

小说: 三国之特工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遇见这么一尊正烦闷着的煞神,两个兵士躲还来不及,哪里还敢迎面撞上去?
    俩人一手按着年轻人一侧肩膀,在路边站着,忐忑的等着管亥等人从他们面前走过去。
    从仨人身旁走过,管亥已经走出了十多步,又扭回了头,看着被那两个秦军扭着的年轻人,“咦”了一声。
    管亥已经走了过去,两个秦军刚想松口气,见他又回了头,顿时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里。
    担心什么,什么偏偏还有会发生。
    看了被扭着的年轻人一眼,管亥返身朝他走了过来。
    “管将军!”管亥已经到了跟前,两个秦军不敢不招呼,赶忙招呼了他一声。
    “他所犯何罪?”并没有给两个秦军回礼,管亥盯着年轻人,向他们问了一句。
    “此人进城时鬼鬼祟祟,我等怀疑是探子……”一个秦军微微躬下身子,答了一句。
    “你是不是探子?”视线依然没有从年轻人身上挪开,管亥直接向年轻人说道:“若是探子,便在此处说了,本将军一剑将你杀了,也是省去许多烦扰!”
    管亥这句话说的无疑是十分无脑,且不说那年轻人探子的身份尚未坐实,就算他真是探子,也断然不会承认。
    一剑杀了,还省了很多烦扰……
    你到时省事了,咱这颗脑袋可就没了!
    “将军救命!”被两个秦军扭着,年轻人嘴唇哆嗦着对管亥说道:“小人乃是于吉之徒,奉家师之命,特来给殿下送信!”
    “甚么信?”也曾同于吉见过,听说是他派来给刘辩送信,管亥眉头一拧,把眼睛一瞪,向年轻人问了一句。
    “家师有言,须亲手交于秦王……”管亥那双眼睛,瞪起来就如同铜铃一般,年轻人被他瞪的浑身打了个激灵,赶忙答了一声。
    “屁!”没等他把话说完,管亥就喝了一句:“本将军看你就是个探子!借着送信为名,意图行刺殿下!”
    “罢了!”说着话,管亥从腰间抽出长剑,对那年轻人说道:“本将军便在此处将你斩了,也省了那许多麻烦!”
    “将军饶命!”管亥抽出了长剑,年轻人两腿一软,一股热流忍不住便从腿裆里窜了出来,将深衣的衣襟都给浇湿了一片。
    “软蛋!”鄙夷的看了年轻人一眼,管亥冲他骂了句:“想你也不会是个探子,本将军还没怎滴,便尿了一地!快将书信给本将军,本将军替你去送!”
    已经被管亥吓的尿了出来,年轻人浑身都在哆嗦着,不敢不从,只得把手伸进怀里,掏出了那封书信。
    “把他送到馆舍,且让他住下!”接过书信,管亥并没有立刻去看,对那两个秦军吩咐道:“如此胆小之人,怎会是探子?”
    两个秦军不敢违拗,赶忙应了一声,押着年轻人走了。
    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管亥将书信展开,浏览起上面的字迹。
    要说管亥,字倒是也认得几个,却是认的不多,那于吉写的书信,字迹也是颇为潦草,看了好半天他愣是没看明白上面写的什么。
    “娘蛋!”没看懂书信上写的什么,管亥骂了一句,捏着书信向身后的兵士们问道:“你等何人识字?”
    被管亥这么一问,跟在他身后的数十名秦军一个个面面相觑,竟是没有一个人应声。
    刘辩对秦军的训练和装备是十分注重,唯独一点,他并没有特别的加强,那便是让秦军兵士们都认字。
    不让秦军将士认字,刘辩也是有着一种考虑。
    而今的战争,是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兵士们并不需要掌握太复杂的兵器始终知识。
    挥舞兵刃发射箭矢,只需要有蛮力便可,而且若是让他们认的字太多,兵士们的思维便会有了更多的独立性,那样的军队,对于刘辩来说,相对的要难掌控许多。
    让兵士们无知和对他们洗脑,才是刘辩稳固控制军队的关键。
    “本将军还是识得几个字,只是考验你等罢了!”见兵士们都没有应声,管亥撇了下嘴,对他们说道:“罢了,罢了,如你等这般,日后纵使截获敌军军情,也是不能认得……”
    “将军,那书信上说的甚么?”管亥正向兵士们絮叨着,一个军官很不长眼色的小声问了一句。
    “娘蛋!是你该晓得的么?”被军官问了一句,装作识得书信的管亥顿时觉着有些下不来抬,伸手朝那军官的脑袋上拍了一下,骂了句:“本将军晓得便是,你等无须知晓!”
    “怕是将军也不认得……”管亥自己在找台阶下,哪知那军官偏偏不长眼色,揉着被打疼了的脑袋,小声嘀咕了一句。
    “嗯?”军官拆穿了管亥也不识得书信,管亥冲他把眼一瞪。
    被瞪了一眼,军官缩了缩颈子,便没敢再言语。
    “情势果真紧急,你等随本将军前往王府!”将书信往怀里一揣,管亥朝身后的兵士们一招手,跨步朝王府方向走去。
    跟在管亥身后,一边走,一个兵士一边小声向那军官问道:“将军怕是真不晓得书信上说些甚么……”
    “将军这些日子正自烦闷,你要是不想挨他暴揍一顿,便将嘴闭上!”揉着被打疼的脑袋,军官瞪了兵士一眼。
    被军官小声警告了一句,兵士把头一低,果真没敢言语。
    原本是应在街市上巡视的管亥,得了书信之后,也顾不得继续巡视,反正洛阳城内也没人会作乱,即便有些吵闹打斗,也多是民间纠葛,根本无须他前去调解。
    领着一队兵士,没用多会,就到了王府正门。
    到了王府,管亥向身后的兵士们交代了一句:“你等且在此处候着,本将军进去求见殿下!”
    “诺!”跟在管亥身后的这队秦军,齐齐抱拳躬身应了一句,目送着管亥进入王府。
    管亥是管青的哥哥,也就是刘辩的大舅子,他进入王府,前院守门的卫士自是不会拦他。
    前院不拦,并不意味着后园的卫士不拦。
    到了后园入口,管亥也晓得后面便是刘辩的居所,贸然闯进断是不可,他停住脚步,对守在门口的两名卫士说道:“本将军有要事呈禀殿下,请速去向殿下禀报!”
    “管将军少待!”管亥说是有要事向刘辩呈禀,一个卫士应了一声,转身朝后园深处跑去。
    后园之中,刘辩领着王柳、王榛,还站在湖边,正看着湖内兵士们打捞大鱼。
    连续数日打捞,连片鱼鳞都没捞出来,刘辩心内虽是有些疑惑,却并没有放弃。
    湖内有着巨大的怪鱼,刘辩已是许久没有在湖面上泛舟,想想这条怪鱼给自己带来的麻烦,刘辩心内也是颇为烦闷。
    假若它只是蛰伏于湖中,并没有给刘辩惹来麻烦,刘辩尚且不会这么急着把它捞上来。
    可两次它出现,都意味着大事将要发生,想到这里,刘辩就有些坐不住了,心底暗暗发誓,必定要将它捞上岸边,看看究竟是个甚么物事。
    正望着湖面上在打捞大鱼的几叶小舟,守卫后园门口的卫士跑到刘辩侧旁,抱拳躬身对他说道:“启禀殿下,管亥将军在外求见,说是有要事呈禀!”
    “管亥?”听说管亥求见,刘辩扭头看着那卫士,嘀咕了一句:“他来作甚?莫不是与人打架,打的输了,来找本王替他出头?”
    这句话嘀咕出口,刘辩想了一想,应该不是那么回事才对。
    洛阳城内,能打的过管亥的,掰着手指头都能数的过来就那么几个人,而那几个人,也断然不会去招惹管亥。
    想到这里,刘辩对报讯的卫士说道:“让他来湖边见本王!”

第829章 送信小道士
    湖面上,数条小舟还在打捞着那条一直没有露过痕迹的大鱼。
    刘辩手里捏着于吉的书信,望着湖面上的小舟没有言语,管亥则双手抱拳躬身面朝着他。
    “书信却是于吉的笔迹!”沉默了半晌,刘辩才对管亥说道:“前来送信之人何在?”
    “城门守军早先要将他投入大牢,末将拦住,而今安置在了馆舍!”虽说是刘辩的大舅子,管亥却不敢在他面前造次,保持着抱拳躬身的姿势应了一句。
    “守军着实胡闹!”并没有回头,刘辩对管亥说道:“此事你做的倒是不错,速速着人前去,将送信之人领来与本王相见!”
    “诺!”管亥应了一声,却并没有转身,也没有向身后站着的几个卫士吩咐什么。
    不用等他说话,王柳已经扭头朝后面的一名卫士吩咐了一句:“你去馆舍,将人领来。”
    那卫士应了一声,转身走了。
    “殿下还在打捞大鱼?”卫士离去,管亥望着湖面上的数只小舟,向刘辩问了一句。
    “是啊!”手里捏着于吉的信件,望着湖面,刘辩脸上的神色却不像先前那般期待。
    “可是于吉信中说了,殿下能将大鱼捞上来?”跟随刘辩日久,王柳和王榛对他都已是十分熟悉,见他神色变化了许多,王榛小声问道。
    “你倒是又聪慧了许多。”回头朝王榛微微一笑,刘辩对她说道:“于吉在书信中却是提及此番本王可将大鱼捞上,只是还说了一件事……”
    望着湖面,刘辩的眉头紧紧的蹙了起来,沉默了半晌,才接着说道:“河北战事,本王怕是难以阻止了!”
    说罢,刘辩轻轻叹了一声。
    王柳、王榛先是相互看了一眼,随后二人又与管亥对视了一下。
    “殿下可是要对河北用兵?”王氏姐妹没有说话,管亥却在一旁插嘴问了句。
    刘辩并没有给他回应。
    对于管亥这个人,刘辩还是十分了解。
    勇武有嘉,智虑补足!
    若是让他晓得将会对河北用兵,出了王府,说不准就会嚷嚷出去,日后行军,便是会多了许多困扰。
    “若是殿下对河北用兵,末将愿做先锋!”抱起双拳,都没等刘辩给回应,管亥就请起战来。
    “谁说本王要对河北用兵?”扭头看了一眼管亥,刘辩嘴角微微牵起一抹笑意,对他说道:“好生回军营练兵,待到将来要出军之时,本王自会领你一同前往!”
    本以为刘辩想对河北用兵,却没想到他断然否认了这种可能,管亥愣了一下才怏怏的说道:“末将造次了!若是殿下无甚吩咐,末将先行告退!”
    点了点头,刘辩并没有看管亥,只是轻声说道:“你去吧!”
    从王府离开,一路上管亥都有些郁闷。
    刘辩出征淮南,率领前往的将军并不是很多,莫说管亥,就连典韦,都被他给扔在了洛阳。
    还打算这次出征能讨个先锋做做,也好过过上沙场厮杀的瘾,却没想到,刘辩是明确的说出,他并没有那方面的意思。
    管亥离去之后,陪同刘辩站在湖边的王榛小声问道:“殿下可是已然确定要出兵河北?”
    “袁曹开战,袁绍必败!”眉头微微蹙起,刘辩回答道:“本王即便出兵,怕是于事无补。尽人事知天命吧!只是如此一来,本王与那曹操,怕是日后不得消停了!”
    “殿下好似不愿与曹操为敌?”站在王榛身旁的王柳,从刘辩的语气中听出了些许的无奈,也插嘴问了一句。
    “至少眼下不愿!”刘辩毫不避讳的对王柳说道:“曹操如今虽说麾下兵马不多,可兵将皆是能征善战之士,且他麾下猛将如云、谋臣满座。本王与他争斗,怕是也得不到多少好处……”
    自从追随刘辩,王柳和王榛还从来没见过刘辩像今日这般主动承认与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