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特工皇帝 >

第572章

三国之特工皇帝-第572章

小说: 三国之特工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刘辩这么一问,所有汉子全都静了下来,一个个都只是把视线投向了刘辩。
    他们知道,刘辩之所以问出这样的问题,是因为他心中早已有了答案。他们根本无须回答,只须静静的等待刘辩将答案说出便可。
    “杨将军之所以身犯险境却毅然留在淮南,乃是他晓得,袁术一旦称帝,大军必定压到洛阳等地。”眼窝中泪光涟涟,刘辩腔调里带着些许哽咽,对汉子们说道:“他希望本王和本王治下的所有人都知道,袁术之心乃在天下,而不是仅仅他一个杨奉!”
    “让袁术去死吧!”刘辩这番话说完,立刻就有一个汉子跟着喊了起来。
    很多汉子紧接着都跟着嚷叫了起来,场面一时之间竟是充满了血性和愤怒。
    朝汉子们虚按了两下手,刘辩接着对汉子们说道:“本王很想为杨将军报仇,可你们晓得本王因何到如今都没有挥兵直捣淮南?”
    一双双满是茫然的眼睛看着刘辩,汉子们都是满脸期待刘辩将话给说下去的表情。
    “粮草!”终于,刘辩说出了这么多天一直困扰着他的两个字,他竖起两根手指,面朝汉子们,对他们喊道:“仅仅只是因为粮草,本王便无法出征,无法为杨将军报仇!”
    “没有粮草,将士们就要饿肚子,就要抢!就要杀!就要祸害平民!”脸颊憋胀的泛着红,刘辩向在场的汉子们喊道:“我们秦军是不是那样的军队?”
    “不是!”望着刘辩,所有的汉子全都应了一声。
    “告诉本王,你们将来该如何去做?”待到汉子们应了,刘辩才向他们追问了一句。
    “殿下!小民等已然懂了!”村长脸颊上挂着泪痕,在刘辩发出最后一声询问时站了起来,向刘辩说道:“我等定当好生耕种,为殿下、为大军、为整个大秦多产粮草!”
    “你们果真是本王的兵!”眼泪已是顺着脸颊滑落,刘辩双手抱拳深深躬下腰,向汉子们行了个抱拳大礼,哽咽着对他们说道:“本王敬谢兄弟们!”
    “殿下!”当刘辩抱拳躬身,向他们行了个大礼的时候,凡是两腿齐全的汉子,全都面朝着他跪了下去。
    那些在战场上丢了腿的汉子无法下跪,也都抱着拳,满脸泪痕的向刘辩深深行礼。
    刘辩在城外各处安置伤残老兵以及偏营将士建起才村落巡视,洛阳城内,此时也在扩建着军营。
    偏营改为军户,待到第二年丰收,粮草压力便会小了许多,洛阳军主力也在大肆扩招兵马。
    许多京兆尹和左冯翊的精壮,均被选拔出来,编入主力新兵加以训练。
    挨过饿、吃过苦,从死亡线上挣扎着活下来的两地百姓很是清楚,如果没有秦王,他们这些人或许早已饿死。

第679章 新兵入营
    为了将来再不被饥饿困扰,为了不再被贪官污吏以及无良富户欺凌,许多百姓甚至亲自将家中青壮年男子送到秦军招兵的所在。
    秦军主力,对兵士的身体素质和体格要求极高,二三十个青壮年之中,顶多只能挑选出一两个人编入秦军主力。
    而偏营的裁汰,又注定了秦军从此只有主力一支军队将会开赴沙场,很多京兆尹与左冯翊的青壮年在到了招兵处之后,被告知不符合招兵要求,甚至蹲在当场不愿离去。
    刘辩身在洛阳,并不晓得招兵地区的情况,可负责两地招兵的贾诩,却对这种情形早已是见惯不怪。
    他从未见过哪个地方的青壮年会如此踊跃的参军,曾经辅佐过董卓,他很清楚,西凉军当初征兵,有的时候甚至是强行闯入民宅,将平民家的丁壮抓走,充做兵丁。
    强抓的兵丁和自愿参军的兵士之间,在心理上有着一种难以逾越的鸿沟。
    自愿参军的兵士,一旦上了沙场,极少有临阵退缩者,而强抓的兵丁,原本就不想打仗,战局稍有不利,便会如同潮水般溃退。
    秦军强横,一方面是在刘辩的整备下,有着极其精良的装备,另一方面就是,整个秦军,竟没有一个兵士是被强行抓的壮丁。
    一批批的新兵被输送到洛阳城。
    洛阳城内新扩建的兵营内,一队队新兵列着歪歪扭扭的队伍,站在校场上。
    在他们面前的高台上,站着一个文士模样的人。
    文士模样的人身旁,还有着十多名身披甲胄的秦军将领。
    而校场的边缘,则有许多身穿大红战袍的洛阳军兵士,正笔直的挺立着身板,在军营内值守。
    新兵们还没有发放秦军的衣甲,看着在军营内值守的秦军,校场上的新兵一个个都露出了羡慕的神色。
    秦军身上的战袍虽然还是大红色,却是经过几次改良,更加适宜沙场作战,而且将士们穿在身上,也很是威武。
    没有接受过训练的新兵,站在军营里,一个个都还有些紧张和忐忑。
    高台上的青年文士抬起双臂,向他们喊道:“将士们,殿下如今在城外巡查,今日便有某给你等发放军衣、战甲!”
    听说要发放军衣、战甲,所有新兵一个个都挺起了胸脯,满眼期待的望着高台上的文士。
    “某乃是秦王帐前军师祭酒徐庶!”放下双臂,环顾着校场上黑压压一片刚刚加入秦军的新兵,徐庶向他们喊道:“今日便代殿下欢迎你等加入大秦军队!”
    所有新兵的视线全都望向了徐庶,静静的等待着他把话说下去。
    “你等想来也是晓得,自从大秦军队成军,每逢出战,连战连捷,从未有过败绩!”看着校场上的新兵,徐庶向他们喊道:“你们可晓得这是因何?”
    “因为殿下威猛!”徐庶的喊声刚落,一个新兵就扯着嗓门高声喊了起来。
    紧接着又有不少人跟着喊了起来。
    “因为军师良策!”
    “因为大秦军队勇猛善战!”
    “因为大秦军队兵甲精良!”
    “因为百姓支持!”
    ……
    一时之间,整个校场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答案。
    新兵们闹哄哄的吵了一会,徐庶才抬起双手朝他们虚按了两下。
    见徐庶虚按双手,新兵们才消停了下来,一个个瞪圆了眼睛望着他,等待着他说出原因。
    “殿下跟某说过两个字!”视线在新兵们的身上游移着,徐庶对他们喊道:“信念!殿下跟某说过,我们大秦军队之所以能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就是信念!”
    听到徐庶喊的话,所有新兵全都是一脸茫然的面面相觑,还没闹明白信念究竟为何物。
    “为了活下去,为了亲人能够活下去,为了在乱世之中为我们的父母妻儿保有一分安宁!”徐庶面色肃穆,环顾着校场上的人们,向他们喊道:“为了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田耕的信念!”
    徐庶说出的这些,正是新兵们认为刘辩能够引领他们得到才参加洛阳军的支撑。
    所有的新兵在这一刻,好像都找到了共鸣,一个个眼睛眨也不眨的望着高台上的徐庶,静静等待着他把话给说下去。
    “你们和其他豪雄军队中的兵士不同!”抬手指着台下密密麻麻的新兵,徐庶向他们高声喊道:“你们是为了自己而战!为了亲人而战!为了不被人欺凌、不再饿肚子而战!”
    “为殿下而战!为秦军而战!”徐庶的话音刚落,新兵中就有一个声音传了出来。
    紧接着,更多的新兵跟着举起手臂,高声喊道:“为殿下而战!为秦军而战!”
    “好!”徐庶点了点头,向新兵们喊道:“为殿下而战!为秦军而战!你们都是将来在战场上让敌军闻之胆寒的猛士!拿起你们的战刀、披上你们的甲胄、跨上你们的战马!让整个天下听到你们的呐喊!让整个天下因你们而颤抖!”
    “吼!”所有新兵齐齐发出了一声呐喊,一双双眼睛里早已充满了期冀和渴望,很多人甚至已经幻想到那鲜血淋漓的战场,甚至已经想到他们挥舞战刀劈杀敌军的场面。
    “发放兵甲!”见新兵的情绪已经被调动的差不多了,徐庶向身后一招手,对身后的一名军官吩咐了一句。
    得了徐庶的吩咐,那军官立刻跑上前,高声喊道:“军师有令,发放兵甲!”
    随着军官一声令下,早已等候着给新兵们发放兵甲的数百辆大车推进了校场。
    最先进入校场的大车上,满满的堆放着洛阳军的战袍。
    每辆大车旁,都有四名洛阳军的兵士。
    待到大车推进校场,那四名兵士将车上的战袍卸下,其中两人捧着战袍,飞快的跑去向校场内的新兵们发放去了。
    数百辆大车,每辆大车出俩人,算起来也是将近一千人在给新兵们发放战袍。
    没用多会,战袍已经发放完毕,紧接着,皮甲、头盔、盾牌相继摆放在了新兵的面前。
    最让新兵们欣喜不已的,并不是那通红的战袍,而是秦军官兵特有的皮靴。
    皮靴全都是由各地作坊依照刘辩画出的图样制作,在汉末时期,这种两千年后才有的款式是相当的新颖和新潮。
    只是看一眼皮靴,新兵们就有种穿着会相当舒服的感觉。
    他们看到的才只是秦军皮靴的一种,并不知道秦军每逢不同的季节,皮靴和军衣也是有着很大的区别。
    到了夏季,秦军的军衣会是很薄的夏装,兵士们的军衣衣袖并不是长袖,而是更加清凉的短袖,皮靴也是那种做了镂空处理,皮质虽然很好,却并不捂脚的凉靴。
    进入冬季,秦军的军衣会换成厚厚的棉装,皮靴不仅很厚,而且里面还有着厚厚的翻毛。
    不仅夏、冬两季秦军的军衣和皮靴不同,就连春秋季,秦军都会发放不同款式和厚薄的衣服、鞋子。
    对于以往在家中务农,只能穿着草鞋穿着普通麻布深衣的新兵们来说,这种日子简直是过的奢侈。
    看着面前的军衣和护具,很多新兵都有种立刻换到身上的冲动。
    可徐庶并没有下令让他们更换战衣,虽说刚加入军营,可他们却也都晓得,如今的他们,已经不再是没有纪律约束的农夫。
    他们已经是秦军的兵士,从这一刻起,没有命令,他们将不能擅作主张去做不该做的事情。
    发放完军衣、护具,新兵们正纳闷为何没有兵器的时候,站在徐庶身后侧旁的军官再次高喊了一声:“请兵器!”
    随着这声喊,一辆辆大车被一群洛阳军的兵士们推进了校场。
    大车上堆放的朴刀在阳光照射下反射着刺眼的光芒。
    除了朴刀之外,新兵们还看见,在另外的一些大车上竟然有着和朴刀数量几乎相等的长剑。
    除长剑之外,有些大车上还堆放着只有长剑三分之一长短的短剑。
    根本没想到秦军的兵器竟然有着这么多品种,看着那一辆辆大车上的兵器,新兵们一个个吞咽着唾沫,满脸期待的等着那一柄柄兵器发放到他们的手中。
    “更换衣甲!”站在徐庶身后的军官并没有下令立刻发放兵器,而是向校场上站着的新兵们高喊了一声。
    早已等待着更换衣甲的新兵,得到这条命令,哪里还会有半点迟疑,一个个连忙脱起了衣服,将战袍套在了身上。
    战袍和深衣相差不大,穿起来并没有什么困难。
    可从来没有披挂过铠甲的新兵们,在拿到铠甲之后,一个个都犯起了难。
    聪明点的新兵,把铠甲套在身上,没过多会竟然找到了穿戴铠甲的窍门,稍微笨点的,虽然套上了铠甲,却不知道怎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