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特工皇帝 >

第472章

三国之特工皇帝-第472章

小说: 三国之特工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歌声优美而凄婉,满载着悲凉的词儿字字敲击着人们的心房。
    “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伴随着瑶琴的乐声,蔡琰的歌声也越发凄婉,当她唱到这一句时,不由的仰起脸,望着夜空中那弯新月,想到刚进镇子时看到的那凄惨一幕,泪水早已糊满了她的面庞。
    “匈奴人!我******!”当蔡琰唱出这句“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时,刘辩再也抑制不住胸腔内早已积压着的愤怒,一把抽出长剑,将长剑猛的向地面上一杵,高声骂道:“老子若不打到你们亡族灭种,这辈子便再不做这洛阳王!”
    长剑插在地面上两块青石板的缝隙中,长剑的剑身斜斜的竖立着,由于力道尚未完全泄尽,还微微的发着颤。
    刘辩这声怒吼飘出了很远,几乎所有听到他发出这声怒吼的洛阳军,全都满面的愕然,凝望着刘辩所在的方向。
    自从追随刘辩,洛阳军的将士们,就从来没有听到他骂出脏话。
    在洛阳军将士心目中,刘辩虽是年轻,却有着一种发自骨子里不怒自威的威仪。
    能够当着将士们面,能够当着他妻室的面骂出这句话,所有人都晓得,刘辩已是出离的愤怒了。
    止住弹奏瑶琴的动作,蔡琰侧过头仰起脸望着面色铁青、虽是放声咆哮泪痕却早已挂在脸上的刘辩。
    蔡琰那雪白的颈子也在微微的抽搐着,眼泪也是糊满了她的面庞。
    站在刘辩身后的管青,紧紧的攥着拳头,就好似手掌里握着什么,她极力的想把握着的东西捏碎、捏扁一般。
    她微微闭上了眼睛,缓缓的仰起了脸,想要止住在眼窝中直打转转的泪水。
    可当她仰起脸,闭上眼睑的那一刹,两颗如同珍珠般雪亮的泪珠,却还是顺着她白皙的脸庞滑落下来。
    宁静!一阵令人窒息的宁静。
    聚集了五万洛阳军的小镇,在这夜晚中,竟陷入了一片无比诡异的宁静!
    “呜呜……”不知过了多久,远处传来了一声汉子呜咽,紧接着无数呜咽声传来,整个小镇都好似被悲戚的气氛感染,许多洛阳军将士,已是忍不住蹲在地上掩面而泣。
    “哭!哭!哭个娘!”掩面而泣的洛阳军越来越多,就在那哭声几乎要连结成片时,一个粗豪的嗓门在小镇内回荡了开来:“都是爷们,有种的跟老子去干匈奴人!蹲在这里哭,他娘的,以后别说你们是洛阳军!”
    发出吼声的不是别个,正是由于相貌丑陋和为人凶悍,而被冠以“古之恶来”之名的典韦。
    这位“古之恶来”在发出吼声的时候,自家却是不晓得,他喊虽是气势十足,可泪光却也是已经在他的眼窝中涌动。
    典韦发出吼声之后,许多洛阳军止住了悲泣,却也有少数情感相对脆弱的,并没有立刻收起眼泪。
    跨步冲到一个没有及时收声的洛阳军身旁,典韦抬脚朝那洛阳军的屁股上蹬了一下。
    由于刘辩平日管束严谨,洛阳军之中,从来没有将军或军官打骂士兵的事情发生,也正是因此,典韦这一脚并没有太过用力。
    屁股上被蹬了一下,那洛阳军一个趔趄,向前冲出两步,险些没栽倒在地上。
    朝那洛阳军兵士的屁股上蹬了一下,典韦伸手从背后抽出双戟,掂着双戟冲在场的洛阳军将士们喊道:“带种的,跟我一起去找匈奴人厮杀!莫要在这里做出一副娘们姿态!”
    说着话,他已是持着双戟,跨步朝小镇镇口冲去。
    典韦刚走出没几步,听到他喊声就朝他走过来的刘辩便拦在了他的身前。
    “典韦!”迎面挡住典韦的去路,刘辩冲他一瞪眼,厉声喝道:“你这是要去作甚?”
    “匈奴杀我们中原人,末将要找他们厮杀!”手中提着双戟,见刘辩拦住去路,典韦赶忙收住脚步,高声应了一句。
    “匈奴人在何处?你去哪里找他们厮杀?”狠狠的瞪了典韦一眼,刘辩冲他问道:“连人都不晓得在何处,便叫嚷着要厮杀!届时万一中了匈奴人的埋伏,你可是要将性命交到匈奴人手中?”
    被刘辩喝问了一句,典韦怔了一怔,嘴巴张了几下,竟是没能回答起刘辩提出的问题。
    “将士们!”又瞪了典韦一眼,刘辩一手按着剑柄,另一只手高高举起,向镇子内的洛阳军将士们高声喊道:“匈奴人屠杀我中原平民,我等生为大汉官军,如何忍得?”
    当刘辩向将士们发出喊声的时候,镇子里的所有洛阳军全都静了下来,默默的聆听着刘辩对他们的喊话。
    “匈奴在并州屠杀平民,若是我军不及时将之攻破,总有一日,他们会杀到河东!杀到弘农!杀进洛阳!”笔直的挺着身板,刘辩脸上还挂着尚未拭去的泪痕,向洛阳军将士们高声喊道:“我们的家就在后面,我们的亲人还等待着我们凯旋的喜讯!你们告诉本王,你们愿意让亲人等到的不是我们,而是匈奴人吗?”
    “不愿!”刘辩的喊声刚刚落音,镇子里的五万洛阳军,便全都高高的举起了手臂,齐齐发出了一声怒吼。
    “既然不愿,那就随本王好生去杀匈奴人!将他们从我们的土地上赶出去!”举起手臂,刘辩振臂发出了一声呐喊:“不破匈奴,枉为世人!”
    “不破匈奴,枉为世人!”所有的洛阳军全都跟着刘辩振臂喊了起来,他们的吼声震彻云霄,夜空中那弯新月,也好似在他们的喊声中,微微颤动了几下。
    当将士们的喊声落下,瑶琴的音律再次响起,蔡琰那凄婉的歌唱又一次叩击着人们的心房。
    “殿下!”就在刘辩和将士们都沉默下来,聆听着蔡琰的歌声和那如仙乐般的曲调时,一名龙骑卫飞快的朝他跑了过来,到了刘辩近前,抱拳躬身对刘辩说道:“发现了一个活的!”
    “什么?”听说发现了一个活的,刘辩猛然睁圆了眼睛,心头顿时大喜,对那龙骑卫喊道:“快领本王前去!”

第574章 已是擦肩而过
    在报讯龙骑卫的引领下,刘辩快步朝着街道尽头的一间民宅走了过去。
    民宅前站着几个洛阳军,见刘辩走了过来,那几个洛阳军齐齐抱拳躬身,向他行礼。
    朝那几个洛阳军点了下头,刘辩跨步走进屋内。
    跟在他身后的管青并没有立刻进屋,而是小声向门口的一个洛阳军问道:“活着的是个甚么人?为何别人都死了,就他活着?”
    “是个大约两岁的孩童。”管青发问,那洛阳军连忙抱拳躬身对她说道:“他的父母都被匈奴人杀死在外间,方才看到孩子时,孩子正在里间地窖内,想来是匈奴人来时,孩子睡着未有哭闹,才逃过了一劫!”
    得知活下来的是个两岁的孩童,管青点了下头,没再多问,跨步走进屋内。
    刚进前屋,她就看到屋内并排摆放着两具尸体,正有四个洛阳军兵士在用布帛缠裹着死尸,看来是要运出去埋掉。
    先一步进入民宅的刘辩,此时已是到了内室。
    他看到的,是两个洛阳军正在喂一个瘦小的孩子吃着煮熟了的粟米。
    孩子太小,还不是很会吃东西。吃粟米的时候,他的小嘴上糊满了金黄色的米粒,模样儿娇憨可人,只是想到他的父母已经被杀,着实让人心内难免一阵阵的难过。
    正喂着孩子吃粟米的两个洛阳军,见刘辩进来,连忙站起身,抱拳躬身向他行了一礼。
    朝那两个洛阳军虚按了一下手,刘辩跨步走到小孩身前,蹲下身子,眼睛眨也不眨的凝视着小脸稚嫩,嘴巴上还糊着米粒的孩子。
    说来也怪,这小孩父母死了,他却不哭不闹,当刘辩蹲下身子看他的时候,他也回看着刘辩,还伸出小手,将握着一小把粟米的手递到了刘辩面前。
    孩子的举动,让刘辩不由的眼窝里又涌动起晶莹的泪光。
    如此幼小的孩子,没了父母羽翼的庇护,他将来的人生会是怎样?
    “你叫什么名字?”伸手兜住孩子的小屁股,将他抱了起来,刘辩抬头看着被他抱起,却也没有哭闹的孩子,语气很是温柔的问了一句。
    “虎儿!”被刘辩抱起的小孩子眨巴了两下水灵灵的大眼睛,伸出小舌头舔了一下嘴唇,低低的应了一声,接着就把双臂搂在了刘辩的颈子上,小脑袋也贴上了刘辩的头。
    “这孩子倒是与殿下有些缘分呢。”刚进入屋内便看见这一幕的管青,嘴角漾起淡淡的笑容,向刘辩说道:“也亏得这孩子命大,全镇人都被杀了,只有他活了下来,真是不易!”
    “嗯!”抱着孩子,刘辩轻轻的应了一声,他转过身,朝管青靠近了一步,对管青说道:“此子无有父母,且见本王甚是亲昵,本王意欲将他抚养成人,如何?”
    “殿下仁厚!”抱起双拳,朝刘辩躬身一礼,看着被刘辩抱在怀中的孩子,管青略微有些迟疑的对刘辩说道:“只是眼下大军正向北挺近,军中若是再有一个孩童,该当如何处置?”
    “交给昭姬!”刘辩略微想了一下,就对管青说道:“昭姬暂且无有子嗣,且征战之时她不似青儿一般要随本王厮杀疆场,将孩子交给她,倒是颇为适宜!”
    “殿下明鉴!”抱拳躬身,赞了刘辩一句,管青向孩子递出双手,微笑着对那孩子说道:“小娃儿,我来抱抱!”
    扭头看了一眼朝他伸出双手的管青,孩子并没有递出小手,而是将刘辩的颈子搂的更紧。
    被孩子紧紧搂着颈子,刘辩朝管青微微一笑,对她说道:“这小家伙,果真与本王有些缘分。”
    “你去把邓将军请来!”先是对管青说了句话,抱着孩子,刘辩扭头又向一旁的一名洛阳军吩咐了一句。
    那洛阳军应了一声,出了房门,飞快的跑上街道,寻找邓展去了。
    小镇并不算很大,邓展此时正引领龙骑卫配合洛阳军主力的将士们,在找寻着可有遗漏的平民尸身。
    得知刘辩唤他,邓展赶忙跟着那洛阳军向发现孩子的民宅跑了过去。
    孩子一直紧紧的搂着刘辩的颈子,任谁劝都不肯松开,刘辩也是很无奈,只得抱着他,在屋内等着邓展。
    传令的兵士离去后没多会,邓展便跟着那兵士进了屋内。
    见邓展来了,刘辩一手抱着孩子,另一只手朝邓展比划了一下,对他说道:“立刻安排人手,查勘匈奴斥候究竟在何处,本王要亲自率领人手,将他们悉数诛杀!”
    抱着孩子时,刘辩脸上还带着笑容,可当提及匈奴斥候时,他的面色便森冷了下来,向邓展做出吩咐,语气也是一片阴寒。
    “诺!”双手抱拳,躬身应了一句,邓展没有多说任何言语,转身离开了房间。
    他很是能够理解刘辩的心情,当初他追随刘辩,也是因为见刘辩对百姓不似寻常豪强那般不以为意,甚至很多时候,都会设身处地的为百姓着想。
    如今许多镇子被匈奴斥候屠戮,而且眼前这座镇子,情状又是极其凄惨,刘辩要亲自引领队伍,前去剿灭那支匈奴斥候,便不是什么值得奇怪的事情。
    发现镇子里还有个孩子活了下来,刘辩的心情多少好了些,回到留宿的房内,与蔡琰、管青一道逗弄了会孩子,也就各自睡了。
    此后的两三日里,洛阳军行进的速度明显要比先前慢了许多。
    一连走了三四日,刘辩从小镇带出的孩子,白天与蔡琰同乘一车,到了晚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